壹、產業內貿易理論的產生和主要內容。傳統的貿易理論,從李嘉圖到赫歇爾-奧林,都強調比較優勢,認為國與國之間進行貿易的原因是生產力和稟賦的差異。壹個國家總會出口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自己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這種貿易理論充分解釋了直到本世紀中葉的主要國際貿易模式,即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之間不同產品的貿易。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這種貿易理論與國際貿易的現實越來越遠。主要有兩個原因:第壹,傳統貿易理論確實有比較完善的體系,可以自圓其說,但它也有壹套嚴格的假設,這些假設有助於理論體系的完善,同時也使理論偏離了現實。這些前提是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和不變的技術水平,不存在規模經濟。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但隨著經濟環境和技術水平的提高,規模經濟無處不在。其次,戰後以來,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要素稟賦相似的發達國家之間相同或相似產品的貿易不斷增加,甚至占到其貿易的絕大部分,這是傳統貿易理論永遠無法解釋的。在此背景下,對產業內貿易的系統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產業內貿易的研究成果已經自成體系,形成了壹種新的貿易理論,這種理論是建立在市場結構不完善和規模經濟存在的假設基礎上的,更接近於貿易現實。它認為貿易不壹定是比較優勢的結果,而可能是規模經濟或收入遞增的結果。在壹個不完全競爭的市場中,即使國家之間的資源稟賦和技術水平沒有差異或差異很小,但由於需求偏好、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國家完全有可能追求生產專業化,從事國際貿易。同時也為國家幹預提供了借口。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政府支持本國壟斷廠商的規模經濟,獲得壟斷利潤。於是,對產業內貿易現象的研究導致了後來發達國家普遍采取的戰略性貿易政策,強調貿易保護。首先,產業內貿易的發展與壹國貿易自由化時的經濟調整成本密切相關。如上所述,克魯格曼的模型證明了產業內貿易帶來的調整相對於產業間貿易來說是比較溫和的,不會太痛苦。但是,在垂直產業內貿易的f-k模型中,垂直產品差異來自於要素密度的差異,國際貿易導致的動態垂直專業化會產生更大的再分配效應。假設壹個國家壹個部門的企業,有些是進口競爭型企業,有些是出口導向型企業,如果只考慮橫向產業內貿易,勞動者在壹個進口競爭型企業失業後,可以在同壹個部門的出口導向型企業找到工作,此時的調整成本相對較小。當我們考慮垂直產業內貿易時,會發現高質量的產品往往是由人力資本高的工人制造的,低質量的產品往往是由人力資本低的工人制造的。如果我國在產業內貿易中出口低質量產品,將有利於我國人力資本含量低的勞動者就業。產品質量高的企業,進口競爭力強,裁員在所難免。當擁有高人力資本的工人重新找到工作時,他們要麽接受更低的工資,要麽不接受。隨著中國經濟開放度的提高,產業內貿易的份額也在增加,這將對中國經濟產生什麽影響是我們關註的問題。從現有的研究結果來看,產業內貿易仍然降低了經濟調整的成本。例如,Menon,j .發現由於產業內貿易的增加,澳大利亞貿易自由化的短期和長期調整成本都小於之前的預期。(註:梅農,j .,“貿易自由化和產業內專業化:澳大利亞的經驗”,政策研究中心:壹般文件。G-107,6月1994,轉載12月1999。)Haynes等人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對企業、行業和職業的工資進行評估,從而以工資損失的形式來預測行業間和行業內工作崗位移動所造成的成本。(註:海恩斯,m &;向上,r. & ampwright,p .,“估計部門間和部門內調整的工資成本”,全球化和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諾丁漢大學經濟學院),研究論文1999/15。)他們在英國(1975-1998)對壹群勞動者進行了跨時間的調查,使不可觀測的影響因素得到控制。從他們計算的結果來看,如果壹個人轉行,可能會導致報酬增加,工資減少;如果他在換企業的同時進入壹個新的行業,收入會下降,尤其是年齡較大的工人,損失更大,說明他們的行業間調整成本很大;如果壹個人在換企業的同時換工作,收入會下降,但負面影響不是特別大;如果壹個人同時換工作和換企業、換行業,他的損失最大(比只換工作和換企業時的調整成本大得多)。結論是,產業內調整確實比產業間調整對收入的負面影響小,即產業內調整更節約成本。此外,海恩斯等人還對美國和英國的產業內和產業間的調整成本進行了比較研究。結論是,對於失業時間的長短,行業內勞動力要素的調整成本低於行業間的調整成本。(註:海恩斯,m &;向上,r. & ampwright,p .,“平穩和粘性調整:美國和英國的比較分析”,載於choi,e.k. & amp格林納韋,d,《全球化與勞動力市場》,英國:布萊克威爾出版有限公司,2001,第145 ~ 160頁。)因此,中國在貿易自由化過程中降低經濟調整成本的途徑之壹就是發展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產業內貿易。其次,產業內貿易不僅體現了壹國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而且與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相關性。理論和現實都表明,發達國家的橫向產業內貿易往往與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相關聯。如果壹個國家主要出口這些產品,它無疑在國際市場上處於有利地位。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產業內貿易的份額在上升。根據Hellvin,l .的計算結果,中國的產業內貿易系數從1980年的0.125上升到1992年的0.207(註:Hellvin,l .《中國與oecd國家的垂直產業內貿易》,oecd發展中心技術論文第114期,1996年7月,第1938頁));根據嶽昌俊的計算結果,中國的產業內貿易系數從1980年的0.297上升到1997年的0.430。(註:嶽長軍:“追隨動態比較優勢——中美產業內貿易的實證分析”,國際貿易,2000(3)。在與發達國家的貿易過程中,制造業高水平的產業內貿易體現了該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中國產業內貿易水平的不斷提高,是中國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新興產業不斷成長、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比重不斷提高的結果。然而,中國與發達國家的主要貿易是垂直產業內貿易,中國出口的商品主要是質量相對較低的產品。文嗥分析了中國與OECD國家產業內貿易中74%的進出口價格比,發現在中國與OECD國家的產業內貿易中,中國75%產品的出口價格低於進口價格;橫向產業內貿易僅占產業內貿易總額的7% ~ 14%。(註:hellvin,l .,“中國與OECD國家的垂直產業內貿易”,OECD發展中心技術論文第114號,7月1996,PP 14,27。)中國制造業的產業內貿易仍以垂直型產業內貿易為主,這說明中國的國際貿易競爭力有待提高。目前,中國仍以勞動力價格優勢贏得國際市場。雖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出口商品的結構出現了明顯的改善,但大多數出口工業產品仍然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淺、技術含量低的低檔次勞動密集型產品,或者是半加工產品和初級加工產品,而且許多產品是用進口料件加工或裝配的。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與產業內貿易的數量和種類密切相關,促進制造業和其他部門產業內貿易發展的政策往往成為促進壹國經濟發展的政策。如果中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從產業間貿易發展到垂直的產業內貿易,可以進壹步發展到水平的產業內貿易,這將是中國經濟在對外貿易領域追趕發達國家的體現。作為壹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已經壹年了。為了使調整成本最小化,獲得競爭優勢,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產業內貿易的本質、我國產業內貿易的現狀以及促進其發展的措施,從而最終達到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
上一篇:10小學三年級端午節350字優秀作文下一篇:《功夫熊貓》的人物畫是美國的還是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