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功夫熊貓》的人物畫是美國的還是中國的?

《功夫熊貓》的人物畫是美國的還是中國的?

中國動畫電影《《功夫熊貓》》的成功不僅取決於中國元素的巧妙運用,還取決於影片所傳達的美國精神內核。另壹方面,中國動畫在民族風格動畫創作上陷入了兩難境地:只註重形式的民族化,卻忽視了民族精神的表達;固定國風內涵,不與時俱進;動畫的民族風格被視為動畫創作的唯壹風格,而忽略了對其他藝術表現形式的探索。因此,中國動畫不僅要堅持正確的民族風格,還要積極探索其他的表現形式來拯救中國動畫。關鍵詞:中國元素;動畫;國風2008年夏天,壹部具有濃郁中國風味的美國動畫大片《《功夫熊貓》》在中國上映。此後票房壹路飆升,至今已突破1億元,也創下了國內上映動畫片的票房紀錄。隨著漫畫的流行,關於這部電影的思考也隨之而來。為什麽壹部有中國題材、中國風格、中國動畫形象的動畫電影,經過美國式的商業包裝後,立刻受到東西方觀眾的歡迎,而壹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卻很難拍出壹部充滿“中國味”的動畫電影,買個座位?這部動畫的成功對中國動畫創作有什麽啟示?壹、《《功夫熊貓》》成功因素分析壹部動畫的成功因素有很多。拋開市場推廣、上映時機、配音演員陣容等外在因素,電影本身的質量成為觀眾認可和喜歡的最重要原因。《功夫熊貓》的故事其實很簡單,甚至很老套。講述了壹家面館的傳人阿博懷揣著學武的夢想。誤以為是上天安排的“龍鬥士”,奇跡般戰勝強敵保衛村莊。這是壹個典型的好萊塢式的小人物成長為英雄的故事。但這部電影的可圈可點之處在於它的表現方式,即以“中國功夫”和“中國熊貓”為賣點,無論是主題內涵、場景和角色,還是動作設計,都充滿了中國味。但影片的主題選擇和很多細節都烙上了美國精神的烙印。中國元素和美國精神的內核,讓《《功夫熊貓》》成為這樣壹部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動畫電影。1,《功夫熊貓》的中國元素首先,《功夫熊貓》的場景設計充滿了中國味。影片壹開始就將觀眾引入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畫卷中,山川連綿不絕,透露出壹種朦朧迷人的氣息。此外,安靜的小鎮,簡陋的面館,陡峭的山峰,空靈神秘的武林聖地,雕梁畫棟的亭臺樓閣...創造壹個活生生的中國武俠世界。在角色設計上,《功夫熊貓》的主角當然是中國特有的國寶動物熊貓,從中可以看出制作方的良苦用心。故事中幾位武林高手的動物形象是虎、蛇、鶴、猴、螳螂,讓人想起中國武術的起源和演變。此外,龜仙人的形象非常符合中國人對傳統武術大師的描述。《《功夫熊貓》》是壹部功夫動畫片。由於電影的名字叫《功夫熊貓》,所以電影的動作設計好不好,決定了電影的成功與否。片中幾個展現功夫的場景,如惡龍越獄、五弟子截擊、決戰等,都是看得過癮的,而師徒搶包、用筷子互擊的場景更是過癮。這搞笑爆笑的壹幕隱隱約約有成龍早期功夫喜劇的影子。在道具方面,影片也頗具匠心。鞭炮、寺廟、風景、轎子、面條、筷子、餃子、卷軸、龍和帽子都是中國的代表性符號。此外,電影的配樂也借鑒了中國的傳統音樂。影片中的音樂以管弦樂為主,中間穿插了幾首長笛、二胡等中國傳統音樂。這樣既不會讓中國觀眾覺得太西化,也不會讓西方觀眾覺得太陌生。只是中國元素的拼貼,未必會深深打上中國的烙印,影片中透露出的哲學思想也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龍經》的描述體現了中國文化中的太極。龍經是最高的武功。只有真正的龍鬥士才能得到它,它的無窮力量也只有龍鬥士才能控制。大反派太郎為了贏得龍典,化善為惡,暴力屠殺,與師祖斷絕關系。最終是市場上的小熊貓阿寶拿到了龍之書。當龍書的卷軸緩緩纏繞時,我們發現那是壹篇無字天書,只映出熊貓又大又肥又驚的臉。而當太郎滿懷希望地翻開龍書時,面對壹紙空文,他突然驚愕,狂躁,絕望。這是本片對太極的終極闡釋:太極由心生,由心死。換句話說,阿波洋太郎的對決不僅僅是單純的正邪較量,更是他們對功夫、太極、自我意識的理解。①2.《《功夫熊貓》的美國精神》雖然《《功夫熊貓》》中摻雜了許多中國元素,充滿了中國味,但作為壹部美國夢工廠制作團隊中沒有中國人參與的美國動畫大片,該片在中國元素的外包裝下仍然體現了美國的精神內核。首先是主題選擇的美國化。這部電影講述了壹個典型的美國式成功故事。被委以使命後,小人物壹度示弱,甚至放棄,但最終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戰勝自己再戰勝敵人,成長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功夫熊貓》》的核心其實包含了美國動畫片最鼓舞人心、最常見的主題:成長,以及成長過程中需要承擔的勇氣和責任。其次,在細節處理上處處可見美式幽默。雖然《功夫熊貓》很中國,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人物的話語中察覺到背後的美國思維和價值觀。熊貓阿寶實際上是壹個有著中國面孔的美國人的形象。比如西方語言中的幽默,在影片中總是展露無遺。熊貓被師傅帶進訓練室,就要看他的本事了。面對不倒翁,眾目睽睽之下,心虛的熊貓在出手前說了壹大堆廢話,“剛吃飽,還沒消化完,功夫可能要打折扣。”“看看我的無影腳,我能怎麽辦?”拜托,看不清我的腳步嗎?”“沒看過熊貓拳?“等等。劇情處理上也有很西方的場景。比如天聰聖桃樹下,熊貓聽了龜仙人的話後,就坐在了桃樹下,然後壹個桃子從樹上掉在了熊貓手裏。如果熊貓意識到了什麽,他就慢慢建立起了對自己的信心。這不就和牛頓在蘋果樹下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壹樣嗎?二、中國動畫國風的詛咒與困境《《功夫熊貓》》的成功讓國內很多關心中國動畫發展的人質疑:“這麽‘很中國’的動畫片為什麽不是中國人自己做的?反而是中國文化之外的美國人拍的?”“為什麽別人做的東西是‘中西合璧’,而我們做的只能是‘不中不洋’?“有些人甚至得出‘中國在國內,中國文化在國外’的結論。極度悲觀和失去信心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從這個典型案例中找出中國動畫“不在國內,不在國外”的癥結所在。中國動畫在國風動畫片的制作上陷入了怎樣的困境?從中國自動繪畫的第壹天起,動畫的民族風格問題就壹直是動畫創作中壹個非常重要的話題。每個人對國風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定義,對國風的理解也不壹樣。民族風格的界定直接關系到動畫創作者的創作理念。壹直以來,正是因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理性的思考,所以大家都在盲目的追求壹種模糊的感覺。這種情況在1999制作的動畫電影《蓮花燈》中有所暴露。在這部代表中國動畫創作和制作水平的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奇怪的現象:孫悟空繼承了中國學派代表作品之壹《大鬧天宮》的原型設計,主角沈香有壹些日式風格的痕跡,二郎神側重寫實風格,而片中的小猴子幾乎是迪士尼風格的翻版。2008年7月,被譽為“國產動畫巔峰”的《雲風絕》延續了這壹創作風格。在人物造型上,主要人物借鑒了日本動畫,次要人物則是中國式的。直到現在,中國的動畫創作者仍然面臨這樣的尷尬。如果拍出來的片子是復古的,難免會被批評:“他們幾十年都沒有進步,只有模仿,沒有想象力!“如果妳創新,有人會痛心疾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哪裏?“傳統題材的漫畫總是左肩擔著‘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右手舉著‘展現時代風貌’的大旗,以至於進退兩難,迷失了前進的方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對國產動畫的民族風格沒有理性深刻的認識,甚至已經進入了民族風格的魔咒。殊不知,事情的成敗往往不在過程中失去,而在選擇的道路是否正確。至少,中國動畫目前的發展充滿了不同的道路,未來還不明朗。首先,動畫藝術的民族風格不僅僅是表面造型元素符號的運用,更是通過這些表面造型元素符號對民族的精神氣質和民族特色的深層表達。形式民族化固然重要,但內涵民族化更重要。讓我們以《功夫熊貓》為例。盡管有技術因素,盡管電影的形式和內涵充滿了中國味,但我們仍然不認為這是壹部國產動畫電影。影片中不斷流露出的“美式幽默”已經給它貼上了美國制造的標簽。這就是美國動畫的民族風格。這部電影中中國元素的巧妙加入,並沒有讓它不倫不類,或者說“不中不外”,反而增加了賣點和看點。影片並沒有武斷地追求美國文化的造型元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其他國家的表層元素來展現本民族的精神內核,這才是真正的民族風格。另壹方面,中國動畫在動畫民族化的道路上走向了兩個極端。壹種是單純追求民族表面造型的元素,忽視民族精神氣質的發掘;另壹種是在形式上刻意模仿美日,失去了對國家精神特征的把握。比如2006年,中國的魔幻動畫片《莫比烏斯環》投資1.3億,票房卻慘不忍睹。主題選擇,角色設置和內涵都是西方的,所以中國觀眾不會買這樣的動畫片。其次,國風的內涵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優秀的作品往往是為了適應時代而誕生的。回顧經典,上世紀60年代創作的《大鬧天宮》的出現,就是為了表現中國人民在戰爭中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放眼全球,美國動畫片中的美女角色,從早期的白雪公主到最近的《美女與野獸》中的美女人物,都經歷了從豐滿到苗條的變化,這符合社會發展中人的審美特征。日本動畫關註的是工業社會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的異化,這與日本發達的工業化進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密切相關。當我們把目光再次投向近幾年的國產動畫時,《葫蘆兄弟》電影版於2008年5月上映。22年前130分鐘的動畫素材沒有被改動,只是被重新剪輯,縮減為85分鐘的電影版。壹部好的動畫電影,不是因為觀眾的美好回憶。當年的經典放到今天,除了壹點點懷舊,剩下的大概就是。其實《葫蘆兄弟》中有很多情節不符合當代人的審美特征和觀念,比如葫蘆娃對女仙的歧視;性格“好人好到底,壞人壞到底”;相當多的血腥暴力場面等等。最後,國風不是拯救中國動畫的唯壹靈丹妙藥。雖然壹代又壹代動漫創作者悲壯而來,試圖用中國特有的民族風格和中國元素打開國際市場。“中國學派”的名聲讓動畫師們更加自信。他們積極借鑒自己過去的輝煌,想通過再次使用國風奪回被美日動畫占領的市場。然而,他們認為這是唯壹可以遵循的經驗。他們認為只有水墨畫、皮影戲、鼓樂才是民族的,只有這些民族元素才能把日本動畫推向世界。事實上,正如中國動畫學會會長金所說,“藝術形式是不受限制的。代表中國的不壹定是傳統繪畫。關鍵是藝術創新,而不是刻意模仿。動畫電影沒有固定的風格,只要制作精良,故事優美,還是有市場的。沒必要禁錮動畫電影的風格,連國畫都在不斷變化,何況動畫。“第三,中國對動畫民族風格的堅持和超越,是動畫創作的優秀傳統。縱觀中國動畫發展的歷史,其輝煌的根本原因之壹是基於對動畫藝術風格本質的理解,對民族特色的挖掘和表達。因此,國風動畫應該繼續堅持這條創作道路,但堅持的前提是對動畫國風的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2008年,中國動畫短片《桃花源記》獲得了來自日本的TBS動畫數字作品大賽最佳獎,充滿了“中國味”。這部動畫在題材選擇和藝術風格上都是國產的。為了符合陶淵明原著所表達的意境感,短片以寫意風格的國畫和皮影戲為代表。同時,短片也傳達了現代社會飽受生活壓力的人們對美好天堂的向往這壹主題。無論如何,這樣的藝術短片肯定不會有票房號召力,但總算是國風動畫的壹次成功嘗試。從短片的國際認可度和國內動漫迷的好評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的動畫藝術風格並沒有過時。對於動畫的創作,我們應該認識到,成功的道路有很多,國風的表達只是成功的手段之壹。”中國元素”只是食物的壹種,但做出能讓西方和東方都滿意的菜,關鍵還是要看廚師的水平,食材的精細程度,烹飪的火候。壹心用“中國元素”開拓國際市場的人,無異於“坐井觀天”。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其他的表達方式來肩負起拯救中國動畫的重任。
  • 上一篇:急幫忙解答國際貿易的問題,謝謝。
  • 下一篇:“趣味沙袋”中班教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