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地域活動要融入中國這個土生土長的中國的兒童教育領域,並不容易。雖然進入了以集體活動為主陣地的幼兒園,但本質上並沒有完全發揮作用。有些幼兒園,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更多關註的是上什麽課,如何安排集體活動,很少或從不考慮相應的區域活動。即使列入計劃,也沒有按計劃實施。部分幼兒園將區域活動視為集體活動的鋪墊或延伸,未能充分挖掘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
如何以開放、對話的態度重新審視幼兒園區域活動?如何充分挖掘和發揮地域活動的教育價值?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我所在的班級(大班)有27個孩子,其中男生22個,對建築活動幾乎“癡迷”。活動區建設中的壹些問題是區域活動中的* * *問題,所以本文選擇活動區建設作為切入點,談談我們對區域活動中教師指導策略的探索。
第壹,區域活動的時空策略
首先,區域空間要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和拓展,有效利用閑置空間,改善擁堵狀況。在區域布局上,我們園傾向於“四周分,中間留白”,即教室分區域,放入相應的材料。各個區域用低矮的櫃子隔開,教室中央預留了很大的空間用於集體活動。但是經常面臨壹些地區孩子很少進入的情況,導致閑置。有些區域孩子很喜歡又太擁擠,中央的空白也是閑置的。如何解決空間浪費和空間不足並存的問題?我們試圖打破地域界限,擴大封閉的地域空間,根據需要將地域活動延伸到教室的中心或其他角落。
建築活動區能容納的孩子是有限的,更多的孩子只能選擇其他區域,在布置區域時不可能占用其他區域的空間。為了解決這壹問題,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將施工活動區細分為建築區和拼接區等。建築區位於走廊外,以運送木塊為主,其他廢料為輔;教室裏有拼接區,但只有放置材料的矮櫃,沒有設置具體的界限。想加入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帶地墊,自己選建築材料,自己選位置,把區域空間延伸到教室中央和壹些閑置區域。充分利用室內空間,滿足孩子的活動。
其次,在區域活動的安排上,采取“制度化與靈活性相結合”的方式,尊重孩子的學習過程。因為大班孩子面臨小學,集體活動占據了很大壹部分時間,區域活動的時間每天只有半個小時。時間的限制讓我們面臨這樣壹個問題:孩子們剛在活動區“漸入佳境”,沒多久老師就宣布“時間到了”,孩子們只好忍痛收拾東西離開,第二天再來。顯然,規定的區域活動時間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活動需求,但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是制度化的,不能輕易改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試圖將集體活動和區域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主題背景下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比如在“我的班級”主題活動中,有小朋友建議在搭建活動區搭建我們的班級,得到了大多數小朋友的贊同,他們躍躍欲試。這時,老師看到孩子活動的興趣點發生了轉移,於是根據孩子的需求調整教學計劃,提前結束小組活動,引導孩子壹步步落實“建班”的理想,將“繪畫班”、“班級口號”等幾個預設內容與孩子產生的興趣結合起來,放入小組區域活動中進行滲透。通過討論,孩子們想到了在蓋樓之前畫圖畫和標誌,於是他們自發地分成小組。藝術區組設計班級草圖,語言區組設計標牌和標語,最後建築活動區組根據“圖紙”搭建設計班級。通過小組合作,孩子們體驗了運營、施工、設計的過程,實現了自己的原創想法。
二、區域活動的環境與材料安排策略
創造積極適宜的區域環境是兒童區域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我們的建築活動區與角色區相鄰,藝術區與自然角相連。相關區域空間的相鄰設置有助於激發相關活動的互動和交流。另外,在材料安排方面,我們註意以下幾點:
首先,了解材料的功能和教育價值以及地域活動的核心教育價值是我們的重點。以活動區的搭建為例,要讓孩子玩積木,教師必須具備足夠的積木知識,親身體驗孩子搭建和體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分析不同搭建活動中蘊含的關鍵經驗,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在面對問題時,自如地安排和布置搭建活動區,給予適當的引導。
1924年,美國教育家CarolinePratt設計發明了壹套積木,我們稱之為“UniteBlock”,我們的花園配備的就是這種單元積木。其特點是保持木材的原色,並以準確的比例設計出“基本塊”、“雙塊”和“四塊”。這三個積木的高度和寬度都是壹樣的,長度都是呈指數增長的。隨後又增加了弧形、圓柱形、三角形、叉形、半拱形、雙拱形等38種單元積木。
充足的活動需要充足的材料、充足的操作和充足的時間,而建構活動是壹項重要的學習活動。兒童在疊、堆、拆、搭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探索事物,在操作過程中理解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獲得初步的三維空間和數學概念,認識不同的幾何形狀,學會配對。當他們建立了自己的世界,他們會獲得成就感。他們還可以玩角色遊戲,通過思考和創造來反映現實生活。可以說,活動區積木的奇妙之處在於為孩子提供了整合學習的方式和工具,集操作性、藝術性、創造性、探究性於壹體。
其次,把握選擇、投放和使用材料的策略,充分發揮材料的“活”價值,地域性材料是兒童發展的媒介,選擇、投放和改變活性材料是教師影響兒童行為、支持兒童學習和發展的指導策略之壹。
以建築活動區為例,建築材料是開發建築遊戲的物質保障。我們班從數量和種類上為孩子的搭建活動提供合適的材料,不僅給孩子單元積木、塑料動物、汽車、火車、軌道等成品玩具,還從實際情況出發,提供充足、安全、衛生的廢舊材料。多樣化的素材豐富了地域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構思。
廢舊物資來源主要是孩子和老師收集。通過組織孩子討論“廢舊物資從哪裏來?”"廢料可以用來做什麽?"幫助孩子開闊眼界等話題,認為收廢舊物品是壹項有趣的工作:洗酸奶瓶是建構活動區所需的支柱;喝完家裏的牛奶,剩下的紙箱可以用來搭建“城堡”;新買的家電,包裝泡沫板可以用來當建築陽臺...因為這些資料都是孩子自己收集的,他們也很珍惜,玩完後都自覺的收拾好。在藝術區,每個人都處理廢料,使其更適合在建築活動區使用。比如煙盒做的磚,薯片做的柱,牙膏盒做的樓梯,果凍殼做的路燈,蛋糕盤做的花壇等等。,都成了孩子打造的必備“寶物”。
在投放材料的時候,我們研究了每壹份材料所包含的教育目標和價值觀。通過觀察幼兒平時活動的表現和體驗,分層次投放建築材料,使建築作品生動形象,使幼兒的建築水平向更高層次發展。
孩子們在建“立交橋”的時候,需要建壹個斜坡,卻找不到支撐斜坡的材料。幾次失敗的經歷後,孩子對建坡的興趣減弱了。老師及時看到了現有材料的局限性,拿出“多米諾骨牌”讓孩子們選擇。不壹會兒,他們就想出了壹個辦法,把多米諾骨牌建成樓梯形狀,然後把道路斜放在上面,做壹個斜坡讓汽車暢通無阻,從而解決了“技術難題”。
另外,施工中出現材料短缺的時候,老師會提醒孩子可以用什麽材料代替,怎麽代替,也能達到效果。通過熟練使用輔助材料,讓孩子學會大膽探索,壹物多用,既提高了搭建水平,又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區域活動的指導策略
重視幼兒生活經驗的積累,引導幼兒有序地觀察生活經驗是幼兒區域活動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視幼兒生活經驗的積累。以活動區的構建為例,通常引導孩子按照壹定的邏輯順序觀察事物,如從上到下、從近到遠、從整體到細節,觀察物體的形狀、顏色和結構,從而形成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如果看“橋”,先看各種橋的圖片。不同的橋有不同的形狀,有拱橋、立交橋、索橋、風雨橋、浮橋等。不同的材料,如石頭、木頭和混凝土;結構和組合也不壹樣。通過觀察,讓幼兒感知橋梁各部分的名稱和形狀,引導幼兒思考用哪些積木代替橋梁的哪些部分,以及如何用積木表達橋梁的結構特點和組合關系。
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過程中自然介入,適當指導,整體指導老師只有深入分析區域活動內容、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特點和原有經驗,才能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巧妙引導。大班的孩子有壹些搭建的經驗,更註重細節,有創意。他們開始考慮布局,布局可以讓物體的結構更加復雜、精細、對稱,可以和同齡人壹起討論、分工、合作。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註重經驗的傳遞和應用。但由於區域活動的開放性和動態性,教師在區域活動中的現場指導需要更高的技巧,既要基於預期,綜合考慮,又要靈活機動。
區域活動前,要明確建構的主題,讓孩子知道建構活動的布局、分工、順序。主題可以由孩子自己討論,也可以由老師和孩子通過討論來決定,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活動中篩選出有價值的內容。可以是與孩子生活密不可分的主題:“我生活的社區”“我們的太空基地”;妳也可以構建本地化的主題,比如長城。對孩子暫時沒有關註,但有價值的預設活動,要通過各種渠道轉化為孩子感興趣的活動。
在建造活動過程中,由於建造過程的復雜性,對智力和運動技能的要求較高。如果沒有引導,孩子可能會因為缺乏操作技能而失去信心,放棄搭建活動或者長時間停留在敲敲打打的低級遊戲狀態。因此,教師要觀察兒童的活動,在了解兒童建構水平的基礎上,明確引導方向,設置遞進的、建設性的問題,自然地進行隨機教育,給予適當的指導,進行整體的引導。
區域活動結束後,可以讓孩子做壹個自我評價。比如,孩子可以說說自己造了什麽,和誰壹起造的,造的時候克服了什麽困難,既滿足了孩子表達自己的欲望,增強了自信,又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如果是教師指導下的小組評價,要善於捕捉和評論大多數兒童發展中有價值的內容,提升評價中蘊含的教育價值。比如,老師在評價“太空基地”的形狀時,很多孩子爭著說自己造了什麽。老師依次問完之後,說:“怪不得這麽棒!所以妳們好好配合!”簡短的評價讓所有的孩子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還可以引導孩子欣賞作品,用地圖記錄孩子的建造作品,並把他們的成果拍下來貼在建造活動區。
利用同伴資源引導分工合作,* * *與完成任務的同伴交流比老師與孩子之間更容易。只要壹個群體中有壹兩個孩子的建造水平很高,這個群體的建造技能就能很快提高。兒童相互學習的能力在建構活動中非常突出。大班的孩子更傾向於分組搭建遊戲,大班的孩子甚至可以聯合起來設計搭建復雜的造型。這時,教師應該能夠及時利用同伴資源,指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建構工作。
同行之間的相互接納是合作成功的保障,但在互相玩遊戲的時候,卻各有各的想法。當他們之間發生糾紛時,他們必須做出讓步,通過協商解決糾紛,因為他們之間沒有絕對的權威。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增強孩子對自己行為對他人影響的敏感度,從而促進積極的同伴關系。但有時孩子並沒有足夠的解決沖突的能力,需要老師的指導,既能妥善解決沖突,又能促進同伴關系的發展。
總之,通過對幼兒年齡特點的把握和對幼兒活動的仔細觀察,通過對區域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安排的研究,通過對區域活動材料的選擇和投放的實踐,教師采取了相關的跟進策略,及時調整教育行為和相關區域,從而促進了區域活動的不斷豐富和深化。讓孩子在協商、謙讓、分享、交換資源的遊戲氛圍中學會分享與合作,體驗成功與挫折,從而實現孩子個性的和諧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