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月古棧道1
夏明月古棧道建在嘉陵江東岸的懸崖上。古代是連接川陜的重要通道。鑿刻始於先秦,歷朝歷代都有修補。棧道也叫亭道。唐代詩人李白曾描寫當時從四川到川中的陸路,其中蜀道難最為著名。兩側峭壁上,有上、中、下三排石洞,洞內插有木樁。中排木樁鋪木板,下排木樁支撐中梁架,上排木樁覆蓋泛水。棧道遠看似淩空廊亭,故又稱“雲亭”。月明峽有兩條棧道,保存完好,山景秀麗。可以欣賞古蜀道風光,飛梁立於險峰,棧道險要。
地址:廣元市朝天區
2.千佛崖
千佛崖,古稱石桂閣,是中國著名的巖洞之壹。千崖石刻始於南北朝,止於清末。它被稱為“歷史石雕展覽館”。千佛崖規模宏大,造像集中。可惜1935修建川陜公路時,大部分雕像都被炸毀了。千崖造像以大雲谷洞為中心,南北段有大佛洞、牟尼閣、臥佛洞、三佛寺、彌勒寺等著名的神龕和洞窟。有南北朝至隋唐、宋代、明代、清代的作品。其中唐代作品較多,造型優美,精品眾多,可與雲岡、敦煌相媲美。
雲東在千佛崖中央,彌勒佛在洞中央。雕像後面是壹面圓錐形的石墻,兩邊雕刻著許多菩薩,氣勢磅礴。
地點:廣元市利州區
3.黃澤寺
黃澤寺,原名“翁寺”,又稱“竹川寺”。據說是為了紀念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而建的。武則天出生在唐朝的廣元,所以改名為“黃澤安”。現存的黃澤寺是壹座阿清王朝的建築,依山而建,古樸典雅,包括澤天寺、小南海和五佛閣。天壇有壹尊武則天石像,形似比丘尼,莊嚴肅穆。堂內有壹塊石碑,正面鐫刻著“大蜀裏都督府皇澤寺後武家新廟”,是證明武則天出生於廣元的重要材料。黃澤寺摩崖石刻,刻在臨江巖壁上,有南北朝、隋唐、宋造像1203尊,其中以蠶桑十二事最為著名。寺內還有大量名人手跡,如顏真卿題寫的經書、郭沫若題寫的對聯、宋慶齡題寫的碑文等。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點:廣元市利州區女皇路
4.劍門關
劍門山,古稱“梁山”、“尖山”,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蜀道之鑰”。劍門兩側石壁上刻有歷代文人墨客的詩詞、散文、碑文,如“天下第壹關”、“天下第壹關”等。
劍門關在唐代李白的《蜀道難》中以“尖塔關雖堅,壹人守之,萬人不破”而聞名。集蜀道文化、三國文化、戰爭文化、紅色文化於壹體。
號稱“劍門天下危”,劍門壹直是四川的古戰場。
劍門關大樓
2009年,劍閣縣決定重修關樓。
5.玻璃景觀平臺
古稱“孟佳”,蜀道金牛路穿城而過,嘉陵江、白龍江在此交匯。自古就有“水陸碼頭”之稱。因為地處四川咽喉,是川北戰略要地,是著名的古戰場,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城趙華建於春秋時期,重建於宋代,並改名為趙華。古城內的迎鳳、登龍、公基三個古門,以及明清時期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和大量古民居,至今仍保存完好。城內遺跡眾多,有西門將軍軍墓、城北夫人包三娘墓等。此外,還有許多古今學者遊歷此地時留下的墨寶和詩歌。現在是四川省十大文化古城之壹。
地點:廣元市昭化區趙華鎮黃澤寺摩崖造像
黃澤寺摩崖造像始於北魏晚期,經歷了北周、隋、初唐、盛唐的不斷雕琢,至中唐逐漸衰落。現存的黃澤寺,重建於清代,依山而建,古樸典雅。最高處是大佛塔,最低處是澤天殿,還有望江閣、五佛閣等建築。
黃澤寺的摩崖造像在寺後,刻在河邊的懸崖上。除了壹部分分布在心經洞和五佛閣,大部分都集中在大佛樓。大佛樓又稱大佛石窟,原本沒有建築。是天壇後面懸崖上的壹個山洞。該建築建於清朝道光年間,但年久失修而倒塌。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大樓建於20世紀80年代。著名書法家李半裏在上層題寫“大佛塔”二字,故俗稱“大佛塔”。
6.趙華古城
黃澤寺摩崖造像位於澤天寺上方大佛樓左側中央柱洞(第45窟)。它是最早的黃澤庵塑像,也是四川唯壹的中央柱洞。
緊挨著中央洞穴的是黃澤庵最大的佛龕。這個洞穴最初是由隋文帝(蜀王楊修)的第四個兒子開放的,但它在唐初完工。
在黃澤安的洞穴裏,有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寫的0755年至79000年的經文題字。唐代宗初年,顏真卿為禮州刺史。他寫了壹卷心經,就刻在這裏,所以俗稱心經洞。
地址:廣元市利州區
7.中央柱洞
翠雲廊是古蜀道的壹段,以險著稱。翠雲畫廊古稱建州白露,民間亦稱“、”、“張”。翠雲畫廊因清初建州人喬波的詩而得名。事實上,在此之前,這條路有壹個宏偉的名字,叫做“黃白大道”。景點有鴛鴦柏、阿逗柏、夫妻柏、張飛廟、畢麗廟等眾多景點。
在柏樹林裏,有壹口井叫張。相傳,蜀漢將軍張飛奉命北伐。士兵們又餓又不舒服,馬匹口吐白沫。張飛覺得惱火,舉起拳頭喝了壹大口:“渴也要了我的命。”拳頭落地,只見壹股清泉從拳印中噴湧而出,解渴充饑。把後坑挖成深井,供當地村民飲用。為了感謝張飛,人們稱這口井為“張匪警”。
在翠雲狼山的山脊上,有壹座明代官員、學者李泌的祠堂,廟內有壹尊李泌的塑像。
翠雲大廈
山頂上有翠雲塔。翠雲樓是建在古烽火臺遺址上的壹座頗具民俗特色的亭子。秦漢時期,在軍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保護烽火臺遺址,這座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