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最熟悉的寺廟有華林寺、光孝寺、劉榮寺、三元宮、黃大仙廟、懷聖寺、菠蘿寺(南海寺)。其中懷聖寺是伊斯蘭教的寺廟。其中,小光、劉榮、華林、海莊被稱為廣州佛教四大叢林。1,三元宮位於迎園路越秀山南麓。它是廣州最古老、最大的道教建築。三元宮是為東晉南海太守寶亮而建。原名月港苑,唐代稱武明寺,明代重修時改名三元宮。相傳東晉南海太守寶亮(又名宣)為煉丹之人所建,名曰嶽崗苑。寶亮女兒的姑姑擅長醫學,嫁給了晉代著名醫學家葛洪。她在這裏生活了65,438+00年,“以井泉、弘艾為醫方,生者不算”,人們在此立古廟紀念她逝世。東晉修建後,嶽崗書院幾經廢棄,明代萬歷、崇禎重建,僅以三元宮之名使用(清朝順治年間改建為三元宮)。三元,道教對天宮、地宮、水宮的總稱,能傳罪赦,解除逆境,帶來長壽。2.光孝寺,位於廣州人民公園北面,占地3萬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寺廟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廣州有句話叫“羊城之前,有孝”。雖然這種說法不壹定正確,但它是廣東最古老的建築之壹。該寺始建於三國,名稱屢改。南宋紹興二十壹年(1151)今天命名。唐朝義豐元年(676年),和尚慧能在寺內佛壇前的菩提樹下受戒,開辟了佛教南宗,被稱為“禪宗六祖”,為寺內增添了不朽的光輝。此後寺廟越來越多,對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有壹定影響。3.劉榮寺劉榮寺花塔位於潮陽北路,是廣州著名的佛教寺廟。建於梁大同三年(537),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是廣州著名的古跡之壹。公元537年,南朝梁武帝蕭炎(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佛教君主)的嶽母譚玉來到廣州,從柬埔寨獲得佛教遺物(佛教骨頭)。為了迎接這壹佛教瑰寶,廣州刺史蕭瑜特地在這裏創建了“寶莊妍寺”。北宋二年(989年)重修端公寺時,寺內僧人為修清凈業,供奉禪宗六祖慧能,故改名凈慧寺。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蘇軾,於宋三年(1100)訪穗。他在廟裏看到六棵古榕樹,就寫下了“六榕”二字。明代稱劉榮寺,壹直傳承至今。該花塔位於寺,原名寶寺佛塔。該塔與劉榮神廟同時建造,但原塔在公元十世紀毀於大火。1931年重建時,內部用鋼筋混凝土加固。目前塔高5 7米,八角九級,內有17層,沿臺階爬上塔頂,俯瞰全城。塔的造型華麗壯觀,屋檐處掛著吊鐘。整個塔好像是壹個花柱,塔頂好像長在最高的花的雌蕊上。所以人們壹般稱之為“花塔”。4.華林寺位於廣州西關下九路北側的鄭西來街壹帶。隋朝以前,這裏是珠江之濱。南朝梁武帝七年(526年),來自全國(即古印度)的僧人達摩來華傳教。他於今年初首次在西來登陸,並在登陸地修建了西來寺。後來的信徒尊達摩為中國禪宗的始祖,所以稱之為當年落地之地。華林寺是壹座佛教寺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歷經隋、唐、宋、元、明。清順治十二年(1655),第壹次修建大雄寶殿,隨後修建亭臺殿旁茶室,西來寺改為華林寺,成為廣州四大佛教叢林之壹。道光二十九年(1849),寺方丈抵園,奉命修建寬31米、深44米的五百羅漢殿,總面積1364平方米。除了供奉三寶佛像,還展示了500尊表情各異的羅漢像泥塑。另壹尊意大利旅行家凱爾的雕像?壹尊木制的波羅雕像,現藏於威尼斯的科雷爾博物館。羅漢堂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海匡寺位於廣州市同福中路337號。始建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以莊嚴的寺容、宏偉的廟宇、廣袤的凈土、繁盛的佛緣聞名於世,被譽為廣府五大叢林之壹。相傳,該寺為南漢時的“錢球寺”。之後的壹年,這裏被廢棄了很長時間,成了居民的墓地。明末,是富紳郭龍嶽的圓地。和尚廣謀和嶽池被郭招到這裏建了壹座佛寺,根據修《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本意,取名為“海匡寺”。海匡寺歷史悠久,樹木參天,地面陰涼,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海上樓春色”是羊城八景之壹,過去很流行。海上樓鷹爪、十六羅漢、四大金剛、三須觀音、虎背石、海上樓宮瓦、蓮花碗、鬼鐘、星巖塔等名勝古跡和珍貴文物數量眾多,豐富多彩。再加上自然僧等高僧著述甚多,又將研究延伸到詩學,所以詩僧眾多,有“自然門下六十詩僧”之譽。所以,在歷史上,海礦寺不僅僅是壹個宣揚佛教、修行禪宗的地方,也是壹個名人修身養性的地方。6.任偉廟位於金龍西路錢繆街,在舊潘塘鄉。這座寺廟建於宋代?五四年(1052)。從宋代開始,歷代村民都是“自掏腰包”進行修繕或重建。清乾隆年間重建前,只有中路和西階的前三間房子。後兩個入口和東序是乾隆年間增加的。任偉寺是壹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寺廟。現在主樓略呈梯形,占地2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任偉寺的木雕非常精美,頭門被制成木雕的工藝構件,雕刻吉祥圖案,全身塗滿金色。最上面是巫山風火山墻。主脊是石灣文如塑造的陶俑的瓦脊,上面有“同治丁卯”字樣。任偉寺是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它的木雕、石雕、磚雕各具特色,它的陶器和灰塑精美絕倫,給人留下深刻而強烈的印象。7.南海神廟又名波羅廟,位於黃埔南港鎮廟頭村。南海神廟是古代帝王祭海的地方。始建於隋開帝十四年(公元594年)。自隋唐以來,歷代皇帝都派官員到廟裏舉行祭祀,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碑文,被稱為“南碑林”。南海神廟還是中國古代海上交通和貿易的重要史跡,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寺內現存文物眾多,廣州1號至8號古樹名木均在寺內。比如位於寺西的壹棵皂莢樹,已有390年的歷史,其他幾棵樹,如木棉、海蜇等,樹齡都在200年以上。寺西章丘山上有“浴日亭”。宋元時期的陽城八景之壹,“福煦沐浴日”指的就是這個地方,亭中有蘇東坡的詩碑。南海神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農歷二月的“波羅生日”廟會是廣州最大的民間廟會之壹。8.黃大仙祠廣州黃大仙祠建於清代紀海(1899),1910年毀於戰亂。但從遺存中可以看出,如石對聯、浮雕石柱、匾額、門飾、石獅等。,上面裝飾著精美的雕刻。1915年,主持人任梁庵道長帶著黃大仙的畫像、靈簽、藥物在香港簽約,於1921年在香港建成了黃大仙廟,深受海內外華人的信仰和崇拜。廣州黃大仙祠由廣州嘉友旅遊景區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於6月9日正式重建,1997+065438,2月6日對外開放。到目前為止,它已經接待了超過數百萬人。寺內有原黃大仙祠的珍貴文物,並設有黃大仙正殿、觀音殿、呂祖殿、孔唐生、財神廟、關帝殿、鬥姆殿、展區、嶺南園林、百年老石、素食館、商場、廣場等設施供遊客就餐、購物、休息。9.番禺南沙天後宮南沙天後宮靠近珠江口伶仃洋。它位於大角山南麓,依山傍水。它的建築層層疊疊,有金碧輝煌的大廳和宏偉的亭臺樓閣。在天後廣場的中央,有壹座天後石像,它是為了紀念海洋女神莫林而建造的。建築特色是融合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規模為當今世界同類之最,被譽為“天後宮”占地278畝,投資近5000萬元。天後聖像高達14.5米,矗立在占地1.5公頃的天後宮廣場上。整個天後宮綠樹環繞,殿內香煙裊裊,讓人感覺與眾不同。此外,還有北京路的大佛寺、白雲山的能仁寺、惠福西路的五仙寺、海珠區五峰村的樹竹崗的純陽寺等等。。地址:光孝寺:佛教;小光路-知行路-光塔路-人民中路(步行);劉榮寺:佛教;劉榮路-小巷-景輝路(步行);華林寺:佛教;長壽路209路——宇舶廣場;地鐵1號線——陳家祠;海匡寺:佛教;海珠區同福中路,地鐵二宮站;佛寺:佛教;惠福東路-小巷-任光路-月華路(步行),距北京路步行不到5分鐘;三元宮:道教;迎園路-金瀚會展中心-步行-蘭圃33號中山紀念堂站;五仙觀:道教;惠福西路-小巷-大德路-小巷-大新路-小巷(步行);任偉寺:道教;陳家祠,193路-世紀路。其中,小光、劉榮、華林、海莊被稱為廣州佛教四大叢林。目前有光孝寺、劉榮寺、三元宮等。
上一篇:平面設計的未來下一篇: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碰撞時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