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平南縣附近,地名蛇黃陵,有九段土山,宛若遊龍九珠。還有烈士陵園。黎明時分,紅雲閃耀,古跡浮金,山近樹影,雲海繽紛。從墓地俯瞰縣城,老恭城和現代化的高樓新城盡收眼底。緬懷先烈,催人奮進,激情澎湃。此景舊稱“社崗崔屹”,因盛產崔屹草和蛇黃石而得名。今天改名賦予了新的意義。
二,常艷懷舊
常艷鄉愁位於屏南縣西北25裏的關城鎮馬爽村南郊自然村。四會村,古屬常艷,是屏南縣新舊八景之壹。
第三,天湖映綠。
平南縣西北65裏的國安鄉天貴水庫風景區。水庫建於70年代,有人工湖,有山有水,還有幾個島在裏面,像蓬萊。雄偉的水壩,列入國家先進科研成果。湖邊曾經是壹個山谷。強大的大壩切斷了山谷並儲存了水,形成了今天的高山湖泊。天湖大壩與山坡緊密相連,山坡緩緩延伸至湖邊。湖岸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森林,四季常青,綠意盎然。倒映在湖面上,隨著水波壹波三折,像梵高的抽象畫。湖水“映”出的不僅是“崔”,還有詩畫。湖面上微風習習,山坡上松樹翻滾。置身於翠綠色的懷抱中,感覺“綠寶石”是如此的迷人。
第四,化州龍騰
“化州龍騰”位於平南縣城北40多公裏的國安鄉化州村。這壹帶山高谷深,山巒疊嶂,起伏跌宕。十九座巨峰拔地而起,群山相連,連綿不斷。漫山遍野的松林、杉木林、竹林、玉桂林、八角林、柑橘林,雲霧繚繞。山風吹來,松濤陣陣,整個花洲就像壹片碧波蕩漾的綠色海洋。19座巍峨的山峰氣勢磅礴,猶如臥龍,即將騰飛。傳說這條龍最初生活在南海。
五、碧海銀川
劉晨水庫風景區,位於平南縣東南90裏。雄偉的壩頭和廣闊的水庫,經過壹系列的人工工程,成為劉晨鎮獨特的自然景觀,並以“碧海銀川”之名被列為屏南新八景之壹。碧海銀川有兩層意思:碧海指庫區,銀川指東、西幹渠。
六、白馬雙英
在丹朱鎮白馬圩,有兩座紀念當地歷史人物的建築,壹座是紀念宋亮的狀元紀念館,壹座是紀念民族英雄袁崇煥的“將軍三邊廣場”。合在壹起,他們被稱為白馬雙穎。
七、周宇·嚴新
郁洲,壹個面對屏南縣市區的江心小島,由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和沙泥組成。夏天,大江水位上漲,被河水淹沒;冬天,河水又幹又淺,露出河中央壹兩公裏長的小島。它被稱為禹州,因為它的形狀像壹條大魚。
八、新龍碑
屏南縣四面鎮最南邊有個新龍村,以前是老吳區的中心。這裏是中國* * *產黨在廣西最早的革命根據地之壹,是黨領導人民沖破黑暗的豐碑。1988年,老吳暴動烈士陵園建在這裏。
九、鄧堂西漢煉鐵遺址
鄧塘西漢煉鐵遺址位於平南縣劉晨鎮大廟村、鄧塘村、合水村十余座山頭上。整個場地面積約65,438+000平方公裏。是目前嶺南地區發現最早的冶鐵遺址,1994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定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烈士紀念碑
1911 4月27日(農歷三月二十九),同盟會主要領導人黃興組織發動“三月二十九”廣州起義,領導革命黨人進攻清軍兩廣衙門。起義失敗後,人們在廣州黃花崗埋葬了72具烈士屍體。72位烈士中,有5位來自屏南,分別是:魏通靈、魏通懷、魏書墨、魏榮初、林生初。1935年,平南縣令黃衛方根據平南人民的意願,為表彰先烈的革命精神而建此碑。紀念碑呈方形,下部略大,高約10米。紀念碑正面上方有“屏南縣烈士紀念碑”碑文,中間座有“千古英雄”碑文、縣長黃偉方題字、烈士姓名等。碑文闡明了三·二九廣州起義對辛亥革命的意義,歌頌了屏南五位烈士為國捐軀、為義捐軀的獻身精神。歷經歲月滄桑,這座紀念碑依然屹立。平南縣新建防洪大堤時,完整保留了下來。紀念碑正好立在寬闊的防洪堤上,方便遊客觀看。
XI。正覺寺
正覺寺,位於城隍嶺公園內,是公園的另壹景,從遠處倒映著革命烈士紀念碑。
十二。彭華山
彭山,古稱彭華山(包括大鵬鎮和國安瑤鄉),位於大瑤山南麓,平南縣最北端,群山環繞,群峰高聳,景色秀麗。既有施瑯山,那裏的鐘靈很美,也有班級第壹,那裏炫耀著南天。既有雄偉的西山,也有不屈不撓的老婦人擁抱孫山等等。這裏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輝煌的歷史文化:她是南漢宋亮狀元的故鄉;是太平天國革命的發源地,也是當年贊美王蒙德恩的“十二王十二將”的故鄉。也是大革命時期“吳、平、桂三縣七區農會聯合辦事處”所在地,是當時廣西兩大農業運輸中心之壹(壹個是東蘭,壹個是鵬華)。所以彭山自古就享有“人傑地靈”的美譽!
十三、填滿國王的陵墓
太平天國國王莫世貞墓位於大鵬鎮高坪村大塘坪。祭神之後,墨石參加了化州“迎主之戰”,後來屢立戰功。到南京後,以外交官的身份被授予太平天國“殿前侍衛”的稱號,後來——因“在朝廷的支持下,彌補王祥的千歲”,被任命為天國司法部官員。
十五。大安古建築群
由大王廟、粵東會館、大安古橋組成的大安古建築群,見證了平南人創造的時代輝煌。
十六、團古民居
屏南縣鎮龍鎮富藏村中疃村古民居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建築風格獨特,保存完好。中團屯有幾百戶人家,都姓謝。他們的祖先在明代從廣東南雄縣西遷,共同生活。自清朝康熙以來,謝氏家族勤於習武,人才輩出。清朝道光、鹹豐、同治年間,村裏幾十口人獲得秀才、貢品。他們做官名利之後,大多致力於建造各種風格的庭院,以顯示其家庭背景。大小建築70余座,盡顯謝氏家族的輝煌。
17.賈凡庭院
在屏南縣王思鎮雙上村宋屯村,有壹座屏南最古老、貴港罕見、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當地人叫它賈凡庭院。賈凡大院建於清乾隆年間(1755),三套四進深,壹門壹間,108開間,建築面積7600多平方米。古民居雖為磚瓦結構,但玲瓏剔透,飛檐翹角,精致壯觀,山、古松、竹交織,遙相輝映,形成了壹道獨特美麗的風景。
十八、清代大夫第
平南縣四面鎮東南六公裏處,有壹個遠近聞名的村莊,叫岑村。岑村有壹座大夫第,建於清代。經歷了近150年的歷史變遷,至今基本保存完好。
十九。羅泉司馬迪
在平南縣四面鎮西北約3公裏處,有壹座方圓最耀眼的古建築,那就是羅泉的司馬棣。當地人習慣稱之為羅泉樓。大房子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的布置,壹條涓涓細流從房前的小溪歡快的流過。在遠處的群山中,附近形狀奇特的古松和五顏六色的翠竹中,這座大房子顯得更加古樸典雅。?
二十、大桂山
大桂山位於平南縣東部,平南與藤縣交界處,距縣城約20公裏。有壹條簡易公路通往景區,從丹竹鎮到東平水庫,景區腹地也可以乘船到達。大桂山風景區由大圭峽谷(俗稱石祥)和峽谷附近的自然森林公園,以及附近的東平庫區、大桂林場和團羅茶場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