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莊子人生觀的基本內容

莊子人生觀的基本內容

作為中國傳統文明中最偉大的精神領袖之壹,莊子的深邃、樂觀、豁達和汪洋的人生哲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獨樹壹幟的奇葩。莊子哲學和文學作品中樂觀精神所表現出來的人文關懷,早已成為當代中國人人文精神的典範。莊子的人生觀包含著許多積極的思想因素,如關註人的發展和完善,提倡天人合壹,反對人為奴役的觀念,對生死、名利持開放態度,向往達到理想人生境界的宏大精神等。

這對當代大學生調整心態,構建多層次和諧關系,塑造理想人格,追求完美人生境界,擁有健康樂觀的人文精神世界,發揮人才優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壹,莊子人生觀中的積極因素。

莊子認為,要真正實現人格的完善、獨立和自由,就必須擺脫人對物質的依賴,過上簡樸平和的生活,不能因為所謂人生的輝煌崛起而改變高尚的誌向,也不能因為人生的困窘而變得庸俗;而且在這個基礎上,還要順其自然,超越生死,傲然屹立於天地之間,達到內外、天人合壹、和諧的人生最高境界。

(1)反對物質奴役,追求人格獨立。

莊子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他認識到社會的黑暗,現實的苦難,世界的不公,強者的卑鄙,都是“人為物役”的結果。莊子認為,很多人被自己過分膨脹的欲望所迷惑,狂熱地追求名利,終其壹生都因為“外物”的服務而成為名利的奴隸。莊子認為這些人就像“玩弄侯的珍珠”(《莊子?讓王),得到的很少,但失去的是人的本來面目——人的人格的損害或扭曲。

所以,這是沒有意義和價值的,是可悲的。莊子認為,人的最高享受是精神上的滿足,而不是肉體之外的物質財富的占有。莊子壹生極力倡導人、神、聖人、真人的理想人格精神世界,其實質是追求壹種樂觀豁達、平和寧靜的心理環境。莊子告誡人們:要做壹個真正的人,壹個有理想的人,壹個有價值的人,就要保持獨立自主的人格尊嚴,而只有追求“平淡無奇”的品質,才能做到無知者無畏,無情無義,超越束縛與約束,遨遊於無限的宇宙之中,才能維護人。

這種人格獨立、精神自由的特征,正是莊子所追求的人生價值和人生目標。

(2)順應自然,倡導天人合壹。

莊子“天地與我共存,萬物與我為壹”的精神境界,是他明確界定的“天人合壹”的境界。這裏的“天”指的是自然。人與天地自然融為壹體,人與我、人與物的差異不復存在。因此,人們應該回歸自然的原始狀態,以保持人性的完美,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莊子看來,人性是壹樣的。人若無知無欲,則能保持自然樸素的生活。談及真人,莊子說:“真人是什麽?古代真正的人,不叛逆,不成功,不愚昧。”真正的人應該回歸自然而不失常態、常識、常理,保存自然。

《本色》莊子認為,人是自然的壹員,只有回歸自然,他的靈魂才能得到凈化,思想才能得到豐富,才會感到快樂。人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身心愉悅。在他的《世界》中,“沙漠是看不見的,是變化的,死亡和生命都是為了把個體融化在宇宙中,從而達到我是世界,世界是我”的完美境界。

人與自然的和諧是莊子追求的理想生存狀態。莊子認為,人的生命與宇宙萬物息息相關,人應該順應自然,在與自然的互動中發展自己,但也不能獨斷專行,傲慢自大,咄咄逼人,否則就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莊子的“天人合壹”是有價值的。它在精神上把“人”從世俗世界提升到“道”、“天”的崇高境界,從而體現了壹種向上的、精神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而不是壹種向下的、窒息的、壓抑的人生。

(3)超越現實,追求人生境界。

“逍遙”是莊子人生哲學的最高境界,也是莊子思想的核心。它是莊子不滿於黑暗現實的羈絆而提出的壹種生活方式和社會理想。莊子主張超脫和自由。

生活在沒有約束和絕對自由的社會中。莊子認為,人生的意義不是俗氣地活著,而是自由地遊蕩。這些靈魂絕對可以自由漫步。在莊子看來,自由是壹種超凡的境界,是壹種奇妙的境界。莊子的自由理想是“取天地之義,抗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逍遙遊》),“取笨鳥之利,以遊六極之外,遊至無物之地”(《應帝》)。莊子把達到這種自由境界的人稱為神人、真人甚至人。

顯然,這種自由是常人無法企及的。而莊子式自由的魅力就在於其超凡脫俗的特質,誘惑著人們去追求,因為在莊子那裏,自由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心齋”和“忘我”的修煉方法,將利益觀念和精神活動從自己的內心徹底消除,從而達到“無功”、“無名”、“無我”的境界,努力成為壹個真正的人、壹個人、壹個人。

總之,莊子人生觀的本質是關心個體存在的問題,其出發點和歸宿是幫助人類擺脫人生困境,倡導人格的獨立和精神的自由,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精神的超越。莊子的人生觀揭示了莊子對人性、人生態度、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和探索,體現了莊子對人文精神的積極關註和追求。盡管莊子的人生觀具有歷史的局限性和消極的壹面,但揚棄莊子的人生觀,用其積極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現實生活,尤其是在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建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二,莊子積極的人生觀對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建構的現實意義。

(壹)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建設的現狀。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對自身的關註,對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思考,對自身尊嚴和權利的關註,對生命的終極關懷。其本質是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其核心是如何做人,體現人的終極關懷,展現人的終極價值。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是知識經濟時代對當代大學生的必然要求。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都是當代大學生必備的素質。沒有人文精神,大學生的個體發展將受到嚴重影響和制約。相反,有了這種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大學生就能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獲得更多的機會,實現人生目標,實現人生理想,超越自我,最終實現人生價值,達到人生最高境界。

人文精神是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高校註重加強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養,在探索加強大學生人文精神教育和培養的方式、手段和途徑方面也取得了壹定的成效。但從現狀來看,高校仍存在人文素養薄弱、專業教育狹窄的傾向,壹定程度上忽視了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養,導致大學生人文精神嚴重缺失,如部分學生不善於處理人際關系,心理承受能力差,經不起困難和挫折的鍛煉,甚至出現壹定的心理障礙;少數學生行為不文明,道德觀念淡薄,缺乏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缺乏人的生理思維和成才動力。大學生的精神壓力和精神困擾與日俱增,導致校園暴力、大學生自殺率和犯罪率上升。

(二)莊子積極的人生觀對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建構的現實意義。莊子的人生觀對改革和回歸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現狀具有極其強大的作用,對於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提升其人生境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有利於大學生開闊眼界,實現理想人格的塑造。當代大學生處於社會變革和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壹方面,市場經濟中物質利益的巨大誘惑使少數大學生浮躁,無法安心學習,狂熱追求名利;另壹方面,部分大學生面臨著學習就業、人際交往、情感等諸多壓力,自身身心不成熟,在現實生活中產生各種心理反差,產生心理焦慮,誘發各種心理和生理疾病,甚至自殺。

大學生如何擺脫生活困境?莊子用自己的人生實踐,展示了壹種擺脫人生困境、精神自救的方式,那就是過壹個不平凡的、值得驕傲的人生。莊子對精神世界的大膽探索和對逍遙境界的執著追求,給人們提供了壹個寧靜的精神港灣和精神慰藉。莊子崇尚忍辱負重的態度,既是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又表現出強大的心理調節能力。他引導人們用更高更廣的眼光看待物質利益和眼前的得失,不要為了名利等世俗的物質利益而迷失自我,擾亂平靜的心靈,損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莊子的人生理論和實踐方法有助於啟發他們思考人生、探索人生、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有助於他們開闊胸襟、開闊視野,在順境逆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坦然、坦然地對待人生歷程中的成敗得失,從而更好地安身立命,安心學習。大學生雖然無法避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但只要有壹顆平常心,壹顆開放的心,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從容自如,面對混亂時能從容不迫,危機時能無所畏懼,不為榮辱所擾,不為禍福所支配,保持操守,成為獨立、高尚的現代人,壹以貫之地走向自己的理想人格。

2.有利於大學生樹立和諧觀念,實現自由全面發展。

現代社會日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如資源枯竭、森林面積減少、空氣汙染等。,以及人類自身的發展問題,迫使人們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是人改造的對象,人改造自然,從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同時,自然也是人類存在的家園,人類以其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環境前提。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莊子反對物質享受的快樂是建立在對自然的統治和征服之上的,主張順應自然,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從而達到“天地與我共存,萬物與我為壹”的理想生存狀態(齊物論)。這與現代社會的進步應該與自然和諧的觀點不謀而合。

莊子的“天人合壹”思想為解決現代人面臨的人與自然的復雜問題,深刻反思傳統發展模式,尋求新的發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啟示。這壹理念也為大學生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壹種理想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既有利於大學生按其本性進行個體發展,又避免了外物或群體對人格的壓制和束縛;也引導大學生遵循必然,追求與他人、與社會的和諧與合作,將利他與利己統壹起來,避免私欲的膨脹和損人利己,從而為個人或群體的和諧發展提供更合理的模式。

3.有利於大學生加強道德修養,追求人生的完美境界。

莊子認為,仁、義、禮、智等道德是道的失落的產物,並不是完美的道德。他希望人們跳出追名逐利的仁義之舉,擺脫道德生活中的形式主義和虛偽,以體現道的特質的“守樸守真”為價值取向,努力超越當時世俗的社會道德。通過主體的不懈努力,可以達到道德的升華,接近“善”和“至善”的道德境界。可以說,加強道德修養,提高道德素質,是大學生發展和完善的需要。

綜上所述,世界只能在社會關系中生存和發展,而這種社會關系又有要求個體遵守的特定規範,社會道德就是最普遍、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壹個人只有具備了必要的道德品質,才能被社會認可和接受,才能獲得扮演特定社會角色的資格,從而成為壹個真正具有人性的人。同時,加強道德修養,提高道德素質也是大學生個人發展的核心內容和主要目標。可以說,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道德品質的提高伴隨著大學生成長的全過程,壹個人成功的過程也包含著對真善美的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實現。弱,自理和自控能力差。

  • 上一篇:幼兒園中班春季三教案
  • 下一篇:《圍城》中的多余人——方鴻漸人物淺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