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環渤海;長三角;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
介紹
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經濟圈、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經濟圈和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經濟圈是中國最具競爭力和活力的三大區域,各經濟圈發展繼續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對於這三個經濟發達地區來說,在產業結構層面進行比較分析和研究,揭示其產業發展的差異,找出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和源泉,找出其不足和制約因素,從而取長補短,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第壹和第三產業結構分析
(壹)三大經濟圈、三大產業結構全國領先。
第三產業結構能夠反映資源配置結構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進程和水平。根據產業結構演變規律,壹個國家或地區在第二產業充分發展的基礎上,第壹產業比重越小,第三產業比重越大,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產業結構越高級。從三次產業結構來看,三大經濟圈中第壹產業比重較低,而第三產業比重較高,說明其產業結構有壹定程度的高級化(表1,表2)。
表1.2006中國三大經濟圈三次產業對比(%)
地區生產總值第壹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環渤海100.29.650.739.9長三角100653.740.3珠三角100 6.450.742.9全國。
100
12.6
47.6
39.8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7。
表二。2006年三大經濟圈三次產業就業比重(%)
地區第壹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環渤海37.629.632.8長三角24.339.935.8珠三角32.930.736.4全國
44.8
23.8
31.4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7。
(二)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產業結構優於環渤海地區。
從表1可以看出,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第壹產業比環渤海地區低三個百分點左右,而第三產業的比重約為1。
到2個百分點,這表明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結合部。
與環渤海地區相比,結構先進,經濟發展水平高。從表2可以看出,在三大經濟圈中,環渤海地區第壹產業的就業比重最高,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最低,這也說明環渤海地區的工業水平最低。
(三)經濟圈產業結構高度同構。
從表1可以看出,三大經濟圈的第三產業比重非常接近。除環渤海地區第壹產業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差異較大外,其他各組數據非常接近,反映出三大經濟圈淺層結構差異不大,且作為第壹大產業,其比重也非常相近,說明三大經濟圈產業結構呈現高度同構趨勢。
二、產業結構分析
(壹)傳統產業比重仍然過大,深加工產業規模過小,產業結構層次不高。
支柱產業是指在當前經濟總量中占有壹定份額,資本運營效率高,經營狀態好,投入產出比高,對區域經濟增長有重要貢獻的產業。因此,支柱產業的發展可以反映區域產業的總體情況。從各地的統計年鑒可以看出,環渤海地區的技術密集型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北京和天津具有較強的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科技地位與其以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重要支柱產業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戰略相匹配。環渤海地區的河北、山西、遼寧、山東等地,采礦、冶金、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產業仍處於主體地位。長三角制造業相對發達,其中上海以深加工業和重化工業為主,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明顯;江蘇傳統產業仍占優勢,資本密集型產業有優勢;浙江的產業優勢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服裝等輕工制造業較為發達。廣東省的支柱產業主要是深加工和紡織業,重化工業也占有壹定的地位。雖然三大經濟圈主導產業不同,各有特色,但總的來說,傳統產業仍在三大經濟圈支柱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深加工產業規模較小,產業結構層次不高。
(二)三大經濟圈的產業結構相同。
目前,在三大經濟圈的產業結構中,傳統紡織業和重化工業是主要產業,普遍存在高度相似的產業結構,支柱產業、
上壹頁下壹頁
下載文檔原始格式
(PDF原始格式,***3頁)
付錢?下載
相關文件
中國三大經濟圈產業結構的比較分析
最新2065 438+09-中國三大經濟圈產業結構比較分析-文獻精選
對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幾點思考
中國沿海三大經濟圈經濟增長分析
三大產業結構比較
三大經濟區的區位優勢和發展趨勢
中國三大經濟圈產業結構的比較分析
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較分析
區域經濟發展試題
2010三大經濟圈產業結構及增長率
三大產業結構比較
三次產業結構變動對國內生產總值的影響
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的比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