彜族: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涼山是歌舞之鄉,彜族人擅長歌舞。
涼山彜族音樂風格淳樸,種類繁多,具有鮮明而濃郁的民族特色。民樂中的民歌與民間文學關系密切,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抒情詩,如阿蒙尼拉格、阿依阿佳、阿佳牛、阿西牛牛等。都是以歌曲的形式唱出來的。除了敘事歌,還有結婚時唱的歌,比如《打人》,火把節時唱的歌,比如《獨活》,工作時唱的歌,比如《耕田》《牧歌》。此外,還有民歌,如布拖高盛民歌和兒歌。
彜族民歌的風格因地區而異。涼山南部的山歌嘹亮激昂,中西部的山歌柔美動聽,東部以諾地區的山歌淳樸淳樸。過去,彜族民歌普遍給人壹種壓抑的感覺,但其古樸優美的民族和地域魅力卻十分鮮明。民間器樂不是為了伴奏,而是獨立發展,自成體系。引人註目的是,它顯示了巨大的歷史時空跨度。常見的有口弦、秦越、馬布、葫蘆笙、胡琴、蕭藝、劍笛、嗩吶等。此外,吹木葉,即用壹片樹葉演奏音樂,也是彜族人民喜愛的民間音樂。口弦和秦越非常普遍,幾乎所有的女人,無論老少,都有壹對口弦掛在翻領前,隨時可以演奏。口弦是壹種獨特而簡單的樂器,由幾根約七八厘米長的細簧片組成。有竹銅兩種,最少兩種,最多五六種。竹子的音色深沈而深沈。銅的音色清脆優美。演奏時,用手指撥動黃片,用嘴的聲音改變音色。除了本地音,簧片還發出非常優美的泛音,構成了音樂的寬調。月琴多為中青年男性所喜愛,其中不乏優秀的民間月琴演奏家。20世紀50年代,涼山彜族姑娘馬莎·武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學生節上演奏月琴,受到熱烈贊揚。
涼山彜族的民間舞蹈往往離不開歌唱和器樂。民間舞蹈,如子喬舞、包谷舞、織氈舞等。,都是在生產勞動中產生的,多是模擬勞動運動,表現生產過程。另壹類是節日或婚禮現場常見的舞蹈,如鍋田舞、火堆舞、對腳舞、氈舞、葦舞等。有些人在農業和畜牧業中表現出勤奮。收獲的喜悅,有的表現出戰鬥的勇氣和對愛的追求。
源於彜族民間藝術的涼山歌舞之花,不僅在國內外舞臺上熠熠生輝,在現代生活中也是遍地開花。今天,在涼山城鄉,經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著手,踏著民族風味的節奏,歡快地起舞。大左是彜語的音譯,意為踩舞或蹬舞。是以彜族傳統歌舞為基礎的集體舞。動作簡潔明快,音樂悠揚流暢,鄉土氣息濃厚,時代色彩濃厚。80年代壹經形成,迅速蔓延至全州,並伴隨著西南民族交誼舞的風潮,迅速被推出州、省。在94涼山彜族國際火把節上,來自海內外的嘉賓與彜族同胞攜手,圍著壹堆堆綠色的篝火翩翩起舞。場面熱烈壯觀,氣氛親切感人。
彜族的民族音樂包括歌曲和樂器。
彜族歌曲有:歷史詩詞、情歌、快樂歌、山歌——其中不乏快樂酒歌、魂歌、鬼歌、巫調等曲調;名字方面,歌有俄、雅、左翼、葛。“俄羅斯”是唱歌的意思,各種場合都可以唱,氣氛比較輕松隨意;《雅》為獨唱民歌,演唱者壹般為青年男女,多為感人場面;《左》是婚禮歌曲的壹種。新婚之夜,主客雙方的兩位歌手載歌載舞。"歌"是壹種在悼念死者或祭祖活動中唱的合唱歌曲。壹人領唱大家學唱,歌詞由主唱即興創作。“畢”是指彜族畢摩在宗教活動時所唱的歌曲,我們稱之為宗教音樂,以區別於“俄”。音樂有歌舞音樂、口弦音樂、吹葉音樂,其中也有不少曲調。此外,樂器種類繁多:月琴是彜族人民喜愛的樂器之壹,壹般為兩根弦,藝術表現力強;口弦是竹銅制成的竹葉狀簧片,中間有簧片舌,通過控制呼吸來調節音色;“馬布”是彜族特有的樂器之壹。它的演奏特點是通過鼻孔吸氣,讓鼓和腮不斷呼吸,可以模仿嬰兒啼哭和鳥兒歌唱。葫蘆笙和嗩吶多用於演奏彜族民歌和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