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彜族民居與價值取向彜族受漢族和儒家文化影響不深,封建社會“治國平天下”的政治觀念淡薄,村落民居往往表現為血緣觀念和血緣感情。在彜族社會中,人們習慣於以血緣關系來維護家族的利益和地位,並將血緣關系與居住地結合起來。比如元謀縣的壹個彜族村,齊、白、李三個姓氏在血緣和地緣上完全分離。三姓靠住結婚,房子都是連在壹起的。在大姚縣簡水塘村,劉和李兩個姓氏是血脈相連的。劉住在河北,李住在河南。以前兩個姓氏互不往來,通婚的很少。因此,居住是維系彜族傳統社會和家庭榮譽的主要手段之壹。彜族人把住房、耕牛、財物作為人生的三件大事,非常重視,甚至為之奮鬥終生。對於壹個彜族男人來說,衡量家庭和事業的標準主要看他有沒有蓋像樣的房子。因為家是由夫妻、孩子和他們的房子組成的,而住房是家的象征,沒有住房怎麽會是家呢?所以,想結婚,想創業,首先要有房子。彜族人誇耀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住房。所以,不管經濟多困難,很多人都會想盡辦法攢錢蓋房子,有錢的人會毫不猶豫地在住房上花大錢。對於彜族人來說,蓋房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終極體現。彜族受道家天人思想的影響,非常重視民居建築的內部布局,都是尊重壹定的格局和秩序——天、地、人的秩序。民居正廳的墻壁附近是天地祖先的牌位,供桌子擺放香爐、老虎、獅子等圖騰雕像。把方桌放在中間,用來接待人和招待客人;左邊是常年的火坑,是彜族家族興衰的象征。壁爐除了禦寒和用熱水焙茶招待客人外,還是家庭成員圍坐討論的中心。主房兩側的房間是丈夫兒子和兒媳的臥室,也存放貴重物品。壹般長子在左邊,次子在右邊。主樓樓上有個糧倉,祖靈牌位就放在墻洞裏。老人、兒童和客人的臥室在側廳。磨坊在大門後面,馬廄在面館樓下。彜族民居室內的這種傳統秩序,將天、地、人與老、中與少、人與物、生產與生活有機地安排在壹起,使道教所倡導的天人合壹、有序老齡化的倫理思想在居住秩序中得到體現。五、彜族的民居和宗教信仰由於社會歷史原因,經濟文化不發達。彜族中存在著大量的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等觀念和禁忌,這些觀念和禁忌與其他風俗習慣壹樣,深刻地影響著彜族民居文化特征的形成和發展。房屋建造過程中的宗教色彩尤為濃厚。彜族和很多少數民族壹樣,把蓋房子看作是家族興衰、子孫興旺的吉祥大事,所以要請風水先生檢查壹下房子的地基,坐好了才可以動工。破土日,在山上伐木等。必須吉祥,要請畢摩祭祀土地神和山神。上梁是蓋房子過程中重要的壹天。上梁日要選在有水有土的日子,不能以主人本人為罪。管家請畢摩主持祭拜土地神、木神等。以公雞為梁點冠,犧牲中柱。準備了糖果、饅頭等東西,從橫梁上撒向人群。房梁豎起來,整個房子就有靈氣了。新房落成,要請畢摩放生祖靈,開財門,送寒堂神,祭竈神。應該邀請朋友和親戚來慶祝。可以說,建造房屋的過程就是壹個宗教活動的過程。生活中也包含宗教信仰的成分。彜族人祭祖,家裏要有個牌位祭祖,逢年過節,逢兇化吉要祭祖。大廳中間的後墻有壹個祖先的牌位,這是這個家庭神聖的精神中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主房是家庭的精神空間。彜族崇拜老虎,視之為圖騰。在許多彜族民居中,常常雕刻壹個小石虎,放在主脊中間或掛在門上,以辟邪,保佑家庭興旺。此外,彜族民居的很多地方還附有神靈,如梁神、竈神、門神、倉龍、馬房神等。透過彜族民居,我們可以看到彜族宗教信仰的全貌。六、彜族民居及習俗彜族實行壹夫壹妻制的小家庭制度,子女婚後另建房屋,自力更生,只有小兒子與父母同住。與此相對應的是,大部分彜族人的房屋都是由兩層小樓和平房組成,或者是壹條直線上的平房。彜族婚喪嫁娶規模大、持續時間長、賓客多,宴席多在院子、走廊舉行。所以民居壹般都有寬敞的院子,可以擺十桌以上的宴席,走廊的寬度也是以壹桌為單位。彜族還是黑色,不僅族名和族人用黑色冠,彜族傳統服飾也以黑色為莊重。彜族有熏木防腐的傳統。新房建成後,搬進去之前需要熏黑木頭和墻壁。彜族婚禮也可以用門、堂、室三個字來概括:新娘進婆家,稱之為門;在大廳裏,她祭拜祖先和父母,然後進入新房。結婚三天後,新娘回到門口。另外,男方女婿叫門,女方女婿叫頂門。彜族是古羌、戎的後裔之壹。羌族自古以來就以精湛的石雕技藝聞名於世。在過去,彜族人在他們的房子附近用泥土、木頭和石頭建造塔,大多有五到七層。外墻用墨水和灰漿勾勒出輪廓,其中壹些還制作了彜族的傳統圖片。裏面的房間很寬敞,不僅可以用於戰爭防禦,也可以用於日常生活或儲存糧食。彜族過去有宗族聚會的習俗。在過去,許多彜族村莊在村莊中心或邊緣的大古樹下建造壹座四面有臺階的金色石塔。作為宗族聚集地,現在已經成為村民聚會聊天的地方。七、彜族民居與民族文化交流彜族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民族同構。在這個過程中,彜族與其他民族的文化接觸和交流必然會在民居建築中得到體現。早在戰國時期,楚將軍將莊遷入雲南,楚巫文化西移,對彜族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此後,彜族與中原地區長期保持著經濟、文化、政治交流,彜族在其形成過程中也融入了相當數量的漢族元素。彜族和漢族相互學習,相互融合,相處融洽。比如漢族的習俗和其他省份稍有不同,過年會用松葉鋪地板,客人也會這樣。從長夏那天起,房子就被灰燼包圍,說是蛇不敢進;6月24日的夜晚,火把節被稱為“火把節”,在這壹天,人們焚燒捆薪,並把魚作為祭品贈送給對方。彜族人也吸收了許多中國的習俗和文化。鄭德《雲南誌》卷五楚雄州說:羅吾滿,近年亦有富民,以蘇為義館,作學生,* * *風俗漸與漢相燒。明清時期,由於壩區農田開墾和土地歸還,大量彜族人口遷入山區,形成了壹些接受中華文化的彜族族群。正是這種長期的漢彜文化交融,使得漢文化的影響涉及到彜族文化的諸多方面,彜族民居也不例外。彜族民居建築在形式和藝術風格上受漢族建築的影響,從壹明兩暗正房的內部格局到壹線、彎尺、三合院、四合院的平面格局,以及房屋的外觀都與漢族民居相似。民居建築中的圖案和裝飾都具有中國文化的特點,如山墻下和前後檐畫花鳥走獸,三柱帶遊廊柱,正殿腳下八尺石雕,堅硬的山檐飛檐,門頭上的龍鳳圖像等。從建築技術上講,彜族民居的重檐、挑檐、懸山木架、弧形屋頂、鬥拱、帶鼻翼、山墻分隔、凹形屋頂等都與漢代建築有關。因此,彜族民居不僅是彜族文化的產物,也是彜漢文化交融的產物。文化是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綜合體。從文化的主體到文化的方方面面,再到每壹種文化特質,都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彜族民居從建築到居住,並不是壹個簡單的材料建造和使用的過程。包括彜族人的世界觀和對社會生活的理解和創造。它們是彜族文化的綜合產物,是彜族古代文化的縮影。註:①雲南省博物館:元謀縣大墩子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學報,1977期,1期;②李朝真:論幹式與井式建築的起源與發展;雲南文物,3L號,1992。(3)馮: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青銅器研究,考古,第6期,1963。④《中國建築簡史》,第壹卷,第36頁。
上一篇:廣東有哪些令人驚艷的美食?下一篇:如何治療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