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在德國名車上留下“德國制造”的印象。事實上,制表開啟了德國工藝的另壹個傳奇。德國制表基於嚴謹的態度,成就了德國傳統工藝的靈魂。
1,齊柏林飛艇
如果用造飛艇的實力做手表,Zebolin可能已經是另壹番模樣了。
沒錯,Zebolin最初是壹家飛艇制造公司,其飛艇在20世紀初大放異彩。尤其是壹戰期間,飛機性能還很弱的時候,德國在航空建設方面的主要工作就是訓練澤博林飛艇。澤博林飛艇偵查、救援、攻擊應有盡有,這點讓英方相當頭疼。
澤博林飛艇在戰時發揮軍事作用,在和平時期用於觀光。當然,普通人是享受不到飛艇觀光的,僅限於上流社會和皇室。紫博林官方表示,貴族還會得到壹塊“紫博林手表”,即“禮物手表”,這是其品牌的由來。
據悉,德國Kibolin手表銷量很好,肯定不會太高端。Kibolin手表價格比較親民,機械表1~2K即可入手,整體設計風格商務化。機芯基本都是外包的,所以壹開始我就說,如果制表能有自主研發造飛艇的精神,紫博林的品牌地位就不止於此了。
2、郎昆(拉科)
郎昆成立於1925。1940年,蘭根和萬國、蘭格、斯托瓦、萬普壹起參加了二戰的B-uhr項目。B-Uhr的意思是“觀測表”,主要特點是:精度高,可讀性好。
每臺B-Uhr在交付使用前,都必須經過軍檢部門的嚴格檢測。因此,郎昆在二戰中壹舉成名。其獨創的標有阿拉伯數字的內外圈,具有不反光的亞黑色表面,三根塗有熒光材料的指針,成為現代飛行員手表的標誌設計。
但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1945年2月,郎昆工廠大樓在壹次空襲中變成了瓦礫。
幸運的是,在馬歇爾計劃的幫助下,工廠很快得到重建,並在接下來的十年裏達到了黃金時代。這段時間用的是我們自己的Durowe機芯,也是從65438到0952給各個手表廠商供應了大量可靠優質的機芯產品。到目前為止,郎昆的大部分手表機芯采用日本公民機芯,少數手表機芯采用瑞士ETA機芯。
與齊柏林的商業氛圍相比,郎昆看起來要強硬得多。大部分手表都蘊含著濃濃的軍表風格,因此贏得了壹部分表迷的喜愛。機械表的入門價格是2 ~ 3K。
3.斯托瓦
前面說過,Stowa這個老品牌,參與了德國納粹空軍的B-Uhr項目。帶有戰爭的基因,Stowa的部分車型也蘊含硬朗氣質,此外,其包豪斯風格也令人印象深刻。
斯托瓦紅12
Stowa的年產量在4000到5000件,有些概念還是前衛和定制的(前幾年經常提到的C2B概念),但是很難形成規模化生產,也很難控制好成本。
斯托瓦現在大多用埃塔運動,也是被詬病較多的非純種德國血統。組裝和設計都是在普福爾茨海姆的工廠手工完成的。沒有格拉蘇蒂小鎮的標誌,只有德國制造。
我在這裏補充壹下,瑞士制造和德國制造差遠了。中國很多產品都可以寫德國制造,因為沒有法律保護這個標誌。德國制造的標簽沒有瑞士制造的嚴格。盡管2014出現了這種混亂局面,德國鐘表協會采取了措施,制定了標準,但仍然無法保證德國制造的“完整性”。
總的來說,Stowa的做工和技術實力都不是很強,炒作能力更強。機械表的價格大多在6 ~ 8 K,前面提到年產量不高,強調定制意味著需要壹定的時間才能入手。
4.容漢斯
榮漢斯出生於1861。起初,他只生產個別零件。零件逐漸被外界認可後,榮漢斯建立了手表廠,開始生產手表。
時間的可讀性是榮漢斯發展的核心點,所以很多手表給人的第壹感覺就是和諧,包豪斯也是它的主要玩法。
Max bill和Master是最火的兩個品牌。入門級機械表壹萬元以內就能搞定,如果加上月相和計時功能就要將近2周。
5.辛恩(辛恩)
Sinn這種小眾品牌,在國內沒有成熟的銷售和售後渠道,但並不妨礙很多堂兄妹通過代購等方式入手。相比之下,該品牌在香港、臺灣省省和日本的市場就完善多了,甚至推出了很多只在日本銷售的特別限量款。
從做飛行員的手表,到各種工具手表、任務手表等領域,Sinn不斷推出創新的技術和材料,創造了很多奇跡。特色技術有氬氣保護、硫酸銅管除濕、耐極端溫度、安全外圈、矽油填充、泰森硬化處理、德國海底鋼應用等。
作為壹款功能手表,壹切從實用出發。Sinn的手表大多是功能上的改變,外觀設計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就是品牌的優勢和劣勢。另外,由於國內市場不成熟,有特殊功能的手表售後不會太順利,壹般會返廠加工,可能會給表兄弟造成痛苦。
雖然購買和售後比較困難,設計也沒有太大變化,但是Sinn還是保持了壹定的用戶基礎。入門款556價格6K左右,潛水表u 1 &;U2、t 1 & amp;T2也可以在2W境內完成。
6、諾莫斯(Nomos)
1906,Nomos?創立的時候,自己並不生產手表,而是定制類似格拉蘇蒂的鎮標的瑞士懷表,比如“藍鋼螺絲、四分之三夾板、鵝頸微調、金套”,然後打上“Nomos”的商標,加上“Glashutte I/Sachsen”的字樣進行銷售。
但這些標有“Glashutte I/Sachsen”字樣的懷表質量極差,明顯損害了格拉蘇蒂的費迪南多小鎮?阿道夫?蘭格等人經過半個世紀的苦心經營而獲得的高品質鐘表的名聲,擾亂了市場,讓小鎮天翻地覆。
隨後,蘭格、阿斯曼和美聯航提起訴訟,歷時數年才結束糾紛。法院裁定Nomos?不能標“Glashutte I/Sachsen”,Nomos?公司離開了格拉蘇蒂。
現代Nomos?創立於1990,網上流傳的Nomos?宣傳稿件將歷史追溯到1906,卻只字未提當年轟動德國制表業的事件。有人認為起死回生,否定歷史,有點過了。
那麽Nomos呢?=Nomos??
還是Nomos?≠Nomos??
妳們自己判斷吧。
歷史課到此為止。再來說說Nomos的手表。如前所述,Stowa成就了包豪斯的風格,但將包豪斯做到極致的品牌壹定是Nomos。斯托瓦無論是軍事背景還是歷史傳承都有優勢。為什麽包豪斯風格贏不了Nomos?壹個很大的原因是Nomos只做包豪斯風格。
機芯方面,壹開始也是購買了Nomos。比如小三針經典手動機芯ETA7001(已停產),Nomos壹開始只是輕微打磨;隨後,Nomos逐步將7001升級為Alpha(僅使用7001的主夾板,包括60%以上的自產零件),采用噴砂技術,3/4夾板更換,精確調整。最後公布自產的Epsilon(雖然宣稱全是自產,但還是能找到7001的影子)。
Nomos後來居上,在機芯上的努力也將吃老米的Stowa甩在了後面,成為了最著名的德國手表之壹。Nomos Bauhaus吸引了無數粉絲的目光,但很多人也會忽略壹個問題——它天生就有殘疾。
追求簡約的包豪斯,不可能把表做得很厚(只做手動機芯也是壹方面,手動機芯可以比自動機芯薄),這意味著加工空間小,零件少,後續使用中損壞的風險會增加,返修率更高。
最後說壹下Nomos手表的價格,主要集中在1~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