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心理學上有沒有關於偶像的解釋?

心理學上有沒有關於偶像的解釋?

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發展的特殊階段,有著不同於兒童和成人的心理活動和內容。在認知、情感、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發生了特殊的變化,出現了壹些特殊的心理和行為反應。親子沖突、情緒波動、自卑、叛逆行為、從眾行為是青春期常見的心理特征。偶像崇拜可以說是這壹系列心理和行為過程的特殊附屬物。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埃裏克森提到,青少年要經歷從自我困惑到自我確認的發展過程,所以青春期的主要發展任務是形成自我認同感。所謂自我認同感,是指對自己是誰,在社會上應該占據什麽位置,將來要成為什麽樣的人,如何努力成為壹個理想的人的壹系列感受。青春期的成功往往以良好的自我認同感的形成為特征。在自我認同感的形成過程中,模仿的對象尤為重要。由於父母權威形象的逐漸下降,當青少年尋求自我認同,渴望擺脫父母的影響時,他們說順勢而為也好,或者說媒體效應也好。有很大社會效應的偶像(他們通常有出色的外貌,才華等。)為青少年提供參考範例,青少年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自己與偶像的認同,進而模仿偶像的行為特征、外貌特征等等。毫不誇張地說,青少年迫切需要在貧瘠的內心世界樹立值得敬仰的新偶像。有心理學家認為,認同壹些成年人或同齡人的偶像,可以讓青少年尋求更高的價值,為進入成年角色做準備。偶像崇拜的特征青少年偶像崇拜表現出壹些明顯的特征。第壹種是理想化——青少年把自己的偶像和自己的特點想象成完美的,把他當成世界上最完美的人。其次是浪漫化——青少年對偶像有著浪漫的幻想和依戀,會讓青少年沈迷於對自己偶像的各種愛情遐想,甚至夢到自己的愛情生活。再次是絕對化——青少年對自己的偶像崇拜投以絕對的信任,對偶像采取壹種近乎狂熱的追求和迷戀,不允許別人有不同意見。青少年通過偶像崇拜養成了這個群體的特征,比如瘋狂和虔誠。同時,偶像崇拜往往會削弱青少年的自我約束機制,產生超越社會規範的行為,如沖動、破壞、脫離等行為。青少年偶像崇拜還表現出沖動的心理活動傾向、超現實的情感體驗和過度的行為反應三個行為特征。偶像崇拜過程中,情感成分往往優於理性成分,所以情感體驗過於激動、興奮、不由自主,超出社會行為規範的行為反應也就不足為奇了。需要註意的是,偶像崇拜對青少年的影響主要在於個人的內在滿足,比如心理滿足和情感分享,而不僅僅是壹些外在表現。但是,由於多元文化和多元價值觀的影響,青少年偶像崇拜呈現出明顯的離散性,也就是說,在青少年偶像崇拜普遍存在的情況下,偶像崇拜的具體對象相當廣泛。從性別特征來看,女性的偶像崇拜比例高於男性,對自己崇拜的偶像更加癡迷。這可能與女性較強的依賴心理、較為敏感細膩的情感體驗、相對較早的性生理和心理發育有關。偶像崇拜的情感依賴功能從壹些心理學研究來看,偶像崇拜具有相當強的情感依賴功能。有心理學家稱青春期為“心理斷奶期”,情緒波動是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之壹。偶像崇拜在失去了舊有的情感基礎和表達形式後,是青少年正在尋找的新的情感依托和完美的情感表達形式。這是壹種他們能夠接受,同時又能充分表達自我和獨立的情感支持形式。可以說,偶像崇拜在壹定程度上有助於保持其在情緒波動期的相對穩定性。此外,青少年經常處於精神混亂狀態。通過選擇* * *相同的偶像來投射自我和自我價值,有助於青少年在群體中獲得相互認同,從而滿足他們的歸屬感,達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安定。心理學家Honey認為,人際交往障礙會導致基礎焦慮。動蕩變化過程中的青少年,時不時會遇到這樣的人際困惑。為了緩解基礎焦慮,青少年很容易在壹定程度上收回社交觸角,轉而與內心偶像交流。雖然這樣的交流看似虛無縹緲,但幻想少年更願意從了解對方感受和意義的角度去體驗,從而獲得情感上的滿足。但必須註意,偶像崇拜也會產生超越現實和自我的情感體驗,排斥現實生活內容,使青少年迷戀或向往遠離現實的人格形象和生活方式,形成不切實際、野心勃勃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壹項針對香港青少年的調查發現,依賴偶像作為道德判斷標準的青少年往往缺乏解決問題的信心,更容易出現過失行為,更不喜歡接受積極道德價值觀的教育。我們必須對偶像崇拜帶來的負面影響給予足夠的重視。偶像崇拜的合理引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對象通常是那些更貼近他們心理需求和年齡特征的人。在家長和老師眼裏,這些“光芒四射”的偶像並不是青少年理想的學習榜樣。在壹定程度上,青少年的偶像選擇與教育者所期望的榜樣有很大的脫離。事實上,在走出自我困惑,實現自我確認的過程中,成年人的說教效果是相當有限的。青少年往往是通過各種自我體驗甚至冒險來實現的,也不乏同齡人的學習和觀察以及向榜樣學習。心理學家埃裏克森(Erickson)提出了“合理心理社會延遲期”的概念,認為青少年需要時間來梳理和整合所有的混亂和矛盾。在此期間,青春期特有的壹些心理和行為現象是其心理社會適應的表現。成年人對這些心理行為現象過於擔心、指責和壓抑,不利於他們的“迷失”。而是應該讓他們在合理的心理和社會延遲期的幫助下,以理解和寬容的態度,融入自己,發展自己。對於家長來說,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孩子的偶像崇拜影響學業。孩子已經慢慢長大了,說教和壓抑對於解決青少年這樣的心理和行為問題是沒有幫助的。父母需要把平等和尊重放在第壹位,用心傾聽孩子的喜怒哀樂,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經歷去思考:為什麽崇拜,崇拜什麽,怎麽崇拜。真誠地和孩子交換意見,充分肯定他們的合理行為,然後提出妳的好的建議。家長更應該在日常親子交流過程中,註重如何培養青少年的理性思維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讓偶像崇拜成為青少年人生成長過程中的輝煌記憶,而不是極端行為的導火索。
  • 上一篇:建築大師請進!天壇建築用什麽方法體現祭天主題?
  • 下一篇:急求壹篇1500-2000字的《唐詩酒文化》論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