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孔子30歲時,他已經有了3000多名學生。但是,他還是認為自己的知識不夠深刻。子曰:“吾不能聖,學而不厭,教而不厭。”誰有知識,有不知道的,就拜他為師。所以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他真是學而不厭,教而不厭。還有生氣忘食的人,開心忘憂的人,開心窮開心的人,走路直的人!
孔子著作《春秋》和《論語》。其中,《論語》的語言簡潔而深刻,至今仍被世人視為最有道理的。孔子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家思想是當今社會的壹劑天下良藥。特別是在抵制西方個人主義,強調社會自覺、勤儉、寬容、節儉方面,可以肯定儒家思想是壹種新的現代方式。
孔子好學的精神值得學習。他說,“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我們能像孔子壹樣努力學習,我們也能成為壹個值得別人尊敬的學者。孔子的好學值得學習,他的人品更值得學習。他對別人彬彬有禮,從不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學識,好讓別人崇拜他。
讀完孔子,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三月已經過去了壹大半。古人雲,喜歡親人的情話,可以彈琴消愁。前者我經歷過,但我根本不會鋼琴和書法,所以我用讀書充實了這段時間。這段時間,我看了《孔子》這本書。雖然只是粗糙,但卻讓我受益匪淺。我相信這就是古人說開卷有益的原因。我簡單介紹壹下我的經歷。
中國古代的主要思想大致可以分為儒、釋、道三派,佛教興起於魏晉南北朝,所以儒、道的思想確實具有中國古代的特點,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靈魂。儒家的主要代表是孔子和孟子;道家的主要代表是老子和莊子。《孔子》這本書主要是壹部關於儒家思想的著作。
《孔子》這本書講的是仁的概念,孝的含義,禮的作用,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當時的政治現實。我說的只是孔子對不同年齡的人應該做的不同事情,不同心態的劃分。當然《孔子》這本書博大精深,只有千言萬語說不盡,所以我只選擇其中的壹部分來講述。
因為這次讀的有點倉促,加上文言文簡潔深刻,我對孔子的理解並不深刻,但是讀了很多遍,相信會更理解。
孔子生於春秋戰國中後期的魯國。孔子本來就是壹個普通人,他的名揚海內外,完全是因為他對知識的渴求,對學問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著年幼的孔子來到魯的都城曲阜,靠親戚朋友的幫助和給別人打零工為生。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孔子很早就出去打工賺錢養家。孔子邊工作邊學習。他不僅研究歷代經典,還借鑒歷史經驗。他還以歷史名人為研究對象,學習他們的事跡,汲取他們的經驗教訓。他崇拜周公。兒童生產。管仲等人,並把他們作為學習的榜樣,學習治國之道和做人之道。
孔子第壹次開始接受弟子講學,大概是在27歲的時候。當時他的學生並不多,都是想出人頭地的平民、士紳子弟。他們看到有的統治者問他有什麽不懂的,就很尊敬他。然後我去他家門口學習。孔子教學打破了原有的等級制度,把知識教給所有喜歡學習的人。孔子對他的學生沒有其他要求,凡是喜歡學習的成年人,不分年齡。可憐。國籍等條件都可以投入到他的學習中,被稱為“有教無類”。
孔子還做出了壹個不可思議的舉動,那就是環遊世界,在環遊世界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都沒有屈服。當然,他在途中多次成為大官,但最終孔子還是繼續周遊世界。
學無止境,人活著不就是為了學習嗎?就像孔子壹樣,學問是自己的,名利都是浮雲。
讀了《孔子》之後,我對孔子有了更深的理解,這讓我回過頭來思考。歷代封建統治者“總是改造孔子,使之成為維護禮教秩序的精神支柱。”“用各種粉給他化妝。”也有腐儒的後代,在孔子的天空播撒烏雲。這不能怪孔子。應該攻擊的是這些對象,而不是孔子本人。當然,聖人不能不受時代和階級的限制,不能要求《論語》中的每壹句話都完全正確。以前有壹種階級分析,把孔子歸結為奴隸主。愛是奴隸主階級,所以孔子無用。這真是壹個教訓。學術反正可以探索,但是我們要尊重科學。
另外就是關於傳統文化和吸收外來文化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保持批判的眼光,不走民族主義,不走歐化,現代化不等於歐化。所謂黃土文化不壹定落後,藍海文化不壹定先進。我們應該科學地分析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儒家思想在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國內外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有它的潛力和生命力。事實證明,它是不能被輕易打敗的。我們需要註意它。我們不能拋棄傳統文化的現代化,也不能固守排斥現代化的傳統文化。
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必須繼承和改造傳統文化。在此基礎和立場上,我們應該有機地、和諧地吸收和消化外來的優秀文化,弘揚中國特色的文化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