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麽教學方法,首先是培養興趣。
學生要想學好日語,首先要培養對日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只有產生興趣,才能事半功倍。興趣不是天生的,需要培養。
所以在第壹堂課上,老師應該盡力吸引學生學習日語的興趣。
因為是第壹堂課,大部分同學對日語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心,所以老師要抓住這壹瞬間,做壹個生動活潑的“開場白”。好的開場白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為以後的學習畫好序曲,搭好橋梁,鋪平道路。第壹節課,利用日本的漫畫、電影、歌曲,對培養學生學習日語和日本文化的興趣很有幫助。
第二,日語課程的定位
日語課程的本質是傳授使用日語的方法,旨在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日語。
基礎知識;訓練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在實踐中運用語言的能力。要求學生準確掌握日語語音、文字、基本詞匯、基本語法、基本句型和功能概念,掌握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具備壹定的交際能力。同時教授日本社會文化,模擬實際的日語交流環境,特別是日語中敬語的使用,以及面對不同人時日語的正式規則。
第三,教材的選擇
教材的選擇極大地影響著日語教學的效果。
學生使用的教材質量決定了他們學習日語的熱情,甚至決定了他們是否學習日語。因此,教材應該突出語言的真實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基礎階段要讓學生接觸到真實可信的語言材料。而且每壹本教材都是基於特定的教學理論而編寫的,在選擇教材時要使用相應的教育方法。作為壹名日語教師,所選用的教材不僅要精心編寫,還要體現自己的教學特點,符合自己的教學風格。
第四,課堂設計。
日語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角,壹切活動都是為了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提高。教師應該明確自己的多重角色——既是提問者又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必須時刻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學生的興趣、需求和困難,揣摩學生的思維路線和學習記憶方法。
在課文介紹部分,教師可以通過介紹課文的背景知識或提出與主題相關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興趣。教師在講解課文時,不僅要講授清楚課文中出現的詞匯和語法,還要充分反映學生理解、記憶和掌握課文的心理特點和過程,培養交際閱讀能力,實現閱讀理解過程的交流,通過閱讀傳授基礎知識和詞匯。課後,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如討論課文中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對課文中的片段進行角色扮演,訓練學生的日語思維和表達能力,進壹步鞏固和提高學生的日語綜合運用能力。
總之,在整個日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入門,傳道解惑,抓住重點難點,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主動學習,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第五,優化教學方法
國內外的日語教學法很多。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除了上面提到的教材,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並優化成自己獨特的方法尤為重要。在這裏,我簡單說壹下優化的基本思想。
1
初級階段的教學
因為大部分學生沒有學過日語,對日語沒有感情,對日本社會文化基本壹無所知,所以學生需要從零開始系統的學習日語。壹開始,模仿是主要的教學方法。
比如在教假名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唱歌盡快掌握五音圖的順序和發音。並且老師要經常鼓勵學生,給學生在大家面前勇敢地朗讀課文和課外讀物的機會,讓學生在快樂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掌握五音圖的發音。
另壹個問題是文字。初級階段日語學習要掌握的單詞很多,對很多同學來說是壹個很大的挑戰。因此,壹些學生開始感到厭倦學習。針對這些情況,老師在教單詞的時候要給學生信心。第壹,讓他們明白,掌握五音圖和單詞的發音規則,可以快速掌握單詞的發音,不需要像英語和漢語壹樣“拼”讀。除了讓學生正確發音外,還要解釋壹些歧義詞,穿插壹些有趣的詞語,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采用繞口令教學法或影視教學法,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中記憶單詞。或者讓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用這種方法,學生不僅能快速記住單詞,還能輕松記住課文的語法。
2
中級階段教學
在這個階段,學生已經有了基本的日語基礎,也積累了壹些單詞和語法。但是現階段日語中難記的單詞比較多,尤其是漢字。漢字在日語中占很大比重。壹般來說,同壹個漢字有幾種不同的讀音。相反,同壹個讀音有幾個對應的漢字。日語學習漢字時,采用聯想教學法,要求學生學會舉壹反三,拓展想象力。當學生想不起來的時候,老師可以采取提示或者補充的方式讓學生記住單詞。
語法上,因為日語學習進入中級階段,表達的句子變長了。如何閱讀和翻譯長句,需要學生在學習日語的同時提高母語水平,通過閱讀找出長句的主幹。
通過這種由復雜到簡單,逐段分析長句的練習方法,可以做更多更深入的練習。因為比較容易做,所以學生對學習會越來越有信心,信心可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
同時,每節課結束後,要求學生用新課前學過的詞匯和語法兩人壹組進行話題對話練習,最後由老師進行點評,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學知識的程度和不足,以後會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