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同意清明節成為法定假日嗎?
是時候為傳統節日恢復傳統地位了。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清明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從未被遺忘。如今,面對前所未有的外來文化沖擊,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逐漸放棄了傳統地位,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遠不如從前。參考國外經驗,及時將這些瀕臨危機的傳統節日設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自然是有效的補救措施。
著名教育家蔣夢麟在自傳中提到了自己童年的私塾生活,對清末當時的假期深有感觸。當時雖然沒有寒暑假,但每逢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私塾都會放假壹天,“年假”從除夕開始,壹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童年記憶作為文化熏陶的壹部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蔣夢麟的思想感情,為他日後成為中國教育領域的領軍人物奠定了基礎。與今天相比,我們很難想象,吃著麥當勞喝著可口可樂,在外國節日裏哼哼哈哈長大的少年,沒有傳統節日的感官刺激,也能體會到“佳節倍思親”的含義,也能從“雨季”中體會到四季變化的奇妙,還能說出端午和屈原投江的故事。將清明節定為法定假日,既是拯救瀕危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對下壹代成長的責任。
傳統節日是壹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在這裏生活經歷和自然變遷往往交織在壹起。與從西方傳入的聖誕節、感恩節不同,傳統的全民節日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內涵。賦予傳統節日以古老的傳統地位,既是對源遠流長的文化觀念的傳承,也有著明顯的現實意義。這個與民族記憶和生命時間體驗密切相關的傳統節日,不僅可以教會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還可以喚起中華民族對未來和命運的思考。(丁傑)
這是壹個很好的節日,每個人都很開心。
改革開放後,壹些“洋節”在中國越來越流行,而壹些在中國流行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卻越來越冷淡。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我們有必要將傳統節日清明節定為法定假日。每年清明節期間,許多單位和學校都會組織人們去革命烈士陵園進行祭祀活動。因此,清明節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發揚革命傳統的重要節日。所以,清明節放假壹天並不為過。
按照壹些地方的傳統習俗,清明節是祭祖的指定日子,很多海內外的鄉親都會在這壹天從外地趕回老家,和家鄉的鄉親壹起掃墓。據筆者了解,每年清明節如果不是周末,很多單位和學校的職工、學生都會請假去掃墓。既然如此,不如把清明節定為國定假日,讓人們高高興興、安安心心地去祭祀,免得人們擔心:員工請假可能要扣獎金,學生缺課可能會影響學習成績...所以,把清明節定為國定假日是壹大樂事,何樂而不為呢?(陳華豪)
不應該
法定節假日太多了-
清明節不壹定要放假。
筆者認為清明節不應安排為法定假日,因為法定假日過多會擾亂正常的生產、教學和工作秩序。
目前有很多統壹的國家法定節假日,如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如果把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這些稍微有點民族文化意義的日子都安排成國家法定節假日,工廠的生產、學校的教學、機關的辦公秩序都會被打亂,不利於提高生產和工作效率。況且很多人離開家鄉去外地打工,回老家祭祖也要三四天。清明節放假壹天也無濟於事。
壹個節日是否成為法定節日,既要考慮其政治文化意義,也要考慮國家生產工作秩序。全國放假不是壹件小事。弘揚傳統文化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不壹定非要強調“節日”。中秋節和端午節沒有被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那麽可以辦壹個慶祝中秋節的文藝晚會,端午節辦壹場龍舟賽嗎?清明節也可以在他不放假的時候靈活的紀念他的祖先,也不用強調他千裏迢迢趕回老家掃墓。(卓世明)
不應該
清明節假期-
群眾祭祖可能不太方便
目前,我們國家的法定假日足夠多,不僅有周末,還有三個黃金周和帶薪年假...這些過度的假期幾乎占據了壹年的三分之壹,不僅讓人放松,也給人們的生產、工作、生活帶來了很多影響。如果把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也當成法定假日,假期太多,對各行各業都有很大影響。
當然,受法定節假日增加影響最大的還是普通大眾。將清明節定為法定假日,必然導致交通堵塞,出行困難,也可能不方便群眾祭掃。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不得不從遠處趕回老家,趕回工作單位。這壹天太緊張太累了。很多掃墓的人都是大車小車互追,交通傷亡比平時多,得不償失。事實也表明,每當節假日人車多的時候,事故數量相應增加,也大大增加了交通壓力和成本。傳統上,許多人選擇在清明節前後掃墓。去年,在清明節前後的壹周內,有多達60萬至70萬人前往火葬場和墓地。如果規定清明節當天放假,人們會集中在這壹天掃墓,由此造成的擁堵可想而知。民政、公交、公安等部門也必須加大維持秩序的力度,從而增加人力、財力、物力的支出。
傳統節日是否納入法定節假日,不能只從壹個方面考慮。(三葉草)
民族傳統和文化會衰落嗎?
與日本和韓國重視民族傳統節日的態度相比,清明節在中國的困境越來越受到許多民俗專家和文化學者的關註,並在民間和人大呼籲將清明節列為法定假日。
清明節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為它背後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那些文化,就像遺傳基因壹樣,從我們的祖先那裏代代相傳,把那些千古流傳的優良品質註入到我們的血液和生活中,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壹筆豐厚的精神財富,它們構成了我們這個民族獨特的精神內涵和魅力。如今,隨著外來文化的大量入侵,年輕壹代對這些傳統節日已經越來越陌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也在逐漸淡化。在中國經濟實力越來越強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傳統和文化精神怎麽會衰落?
要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振興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關鍵在於喚醒人們的文化意識,實現理性的文化認同。壹方面,將清明節、中秋節等節日列為法定節假日,為國人慶祝傳統節日提供便利條件;另壹方面,有關部門應該考慮如何不斷發展和豐富我們民族節日文化的內容和形式,使其更具包容性,更具時代性,以其獨特的主題和深刻的內涵以及民俗活動吸引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我們期待清明節能像春節壹樣成為法定假日,讓它所體現的文化意蘊有更廣闊的釋放舞臺,讓大眾對傳統文化的維護和精神根源的保護付出更多的尊重和迷戀。(葉子、花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