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急!萬分緊急!求阜新民間資料,越詳細越好。

急!萬分緊急!求阜新民間資料,越詳細越好。

阜新歷史悠久,文明原始。早在7600年前,人類就在這裏生活繁衍。是“玉龍之鄉”、“中國第壹村”。豐富的歷史文化和長期的民族融合,必然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形態,在阜新逐漸形成多民族、多元文化元素的民俗文化特色,如飲食文化中的“喇嘛燉肉”、“喇嘛羊肉”、“蒙古大餅”;服飾文化習俗有蒙古族男袍、女繡袍、背心等。寺廟裏的經典舞蹈是茶馬舞;還有“祭敖包”、“那達慕”等蒙古族節日。民間工藝和習俗包括繪畫、剪紙和放風箏。娛樂習俗有“奔黃河”、皮影戲、秧歌等。

阜新民俗文化概述

阜新秧歌

秧歌是在阜新民間廣泛流傳的壹種文學活動。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扭秧歌。是壹種隨著鼓樂的節奏愉快地扭動全身的文學活動。參加表演的人都穿著古代服裝,拿著扇子或緞帶,有的甚至打扮成各種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如唐僧取經、白蛇傳、傻柱子和小媽媽。在領隊的帶領下,伴隨著鑼鼓聲,秧歌隊歡快地起舞,根據節拍走出各種隊形。整個秧歌現場真是鑼鼓喧天,嗩吶聲,彩扇飛舞,姿態曼妙,熱鬧壯觀。

蒙古戲劇

20世紀中期,阜新蒙古戲在蒙古這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處女地誕生了。已在當地演出多年,曾在內蒙古、東北三省、北京等地演出,深受各族群眾歡迎。因此得到了文化部的認可,並正式載入民族戲曲史冊,填補了我國少數民族戲曲的壹項空白。阜新蒙古戲以蒙古族短調民歌為基礎,是蒙古族唱、舞、裝、詩、騎、射的綜合藝術。

茶馬舞

茶馬,藏語,意思是跳舞和跳躍。俗稱“耍鬼”“跳樓”。又名“羌母舞”,又稱“金剛神舞”。它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印度。唐代,佛教傳入西藏。後來被藏傳佛教采用,成為寺院的“法舞”。300多年前傳入阜新,定居在360多座寺廟中。19年代盛行,50年代以後逐漸消失。其內容主要表現為神佛聯手,以神奇的佛教驅魔捉怪,以解除人間各種災難,把人民從泥潭中解救出來。

黛安舞

黛安舞是蒙古貞部地區即阜新地區的壹種蒙古族舞蹈,始於清代,起源於薩滿教。它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藝術品種之壹。由於當時人們對疾病的恐懼,黛安舞最初的功能主要是用來驅邪治病。後來流傳到民間,成為群眾自己驅邪治病的民間黛安。並加入了唱歌形式的舞蹈動作。起初,當妳作為搭檔演唱黛安時,有13名歌手和舞者。其中壹個是主唱,其他12人唱歌跳舞。舞者們拿著白毛巾,壹人領唱,載歌載舞。主要動作是雙手揮舞,雙腳跺地,節奏感強,風格簡單奔放,呆板。

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是壹個熱情的民族,也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蒙古族民間文化的燦爛瑰寶中,蒙古族貞民歌是首屈壹指的。蒙古族的貞民歌在民間廣為傳唱,代代相傳。民間有個說法:三個蒙古族處女,兩個歌手,壹個說書人。蒙古貞民歌被認為是蒙古貞地區的百科全書。因為民歌從不同側面展現了當時的歷史背景、民俗風情、生活狀況。如有表現部落生存發展的《雁》;有四位公主,表現了蒙漢聯姻,還有抵禦外敵入侵,保衛家鄉的海大人等等。

腳包

敖包是蒙古語音譯,意為“堆子”,即人造木材或泥土或石頭制成的堆。在象形意義上,可以代表天、地、山川。在信仰喇嘛教之前,蒙古族信仰薩滿教,敬天、敬地、敬山。認為他們對人類做出了貢獻,就崇拜他們,為他們許願,祈求幸福平安,逐漸演變成祭祀敖包的習俗。信奉喇嘛教後,這壹習俗壹直延續。祭祀敖包沒有固定的日期,壹般在農歷五月十三或六月十三。對敖包的祭祀規模大,形式多樣。屆時敖包將密植枝椏,四周懸掛五顏六色的走帶和紙旗,上面寫有經文,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宗教特色。

科爾沁好來寶

阜新呼爾沁地區的好來寶,主要以單口說唱或對口說唱、團說唱等形式出現。也有四個人自己唱,或者四個人壹起彈胡琴,還有很多人說唱等團體表演。好來寶通過歌詞內容展現劇情,用動作表情吸引觀眾,以優美的旋律、強烈的節奏感和幽默贏得群眾的青睞。

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輕皮影戲,是藝人用驢、牛等皮革制作的戲曲皮影人、布景、道具的總稱,以人物為主。在阜蒙縣於寺鎮沙裏圖村,活躍著壹個自發的農村驢皮影戲班。劇團的成員都是農民。他們忙的時候種田,閑的時候唱戲。劇目既有傳統劇目,也有貼近現實生活的新題材。造型簡約誇張,表演聲情並茂,註重刻畫人物的內心感受和面部表情,而唱腔風格介於二人傳和評劇之間,用韻活潑豪放,遼西風格濃厚。

胡爾琴評書

流傳於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的胡爾琴評書是壹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通過無數蒙古族民間藝人的口頭說唱和傳承,展現出無窮魅力。胡爾琴指的是用胡琴說書的藝術家。胡爾欽評書是指以胡爾說唱故事為伴奏,以口頭文學和書面文學為內容,以誦經、說唱、掌摑、表演為表現手段的蒙古族民間藝術形式。

奔流黃河

《奔流黃河》發源於陜西、河南兩省。民間俗稱“轉九曲”或“轉燈”。阜蒙縣於寺鎮官員子嬰村,流行“跑黃河”的習俗。“跑黃河”的習俗是明末清初傳入的。當時陜西、河南到處都是旱災、饑荒,很多災民無法生存,只好“跑到關東”。災民遷徙過程中,帶來了當地“奔黃河”的習俗並傳承下來。它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那達慕

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的傳統活動和獨特的民族風俗。蒙古語意為娛樂,是蒙古族傳統的群眾聚會。那達慕始於13世紀初。當時那達慕只舉行壹種比賽:賽馬、射箭和bok(摔跤)。如今的那達慕不僅有傳統的男子三技賽馬、射箭、博客比賽,還增加了烏蘭齊木的文藝表演、電影放映、篝火晚會等新內容。同時要開展經貿活動,互通有無,表彰勞動模範。其內容和形式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那達慕這壹古老的活動正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集文化、體育、經貿、旅遊為壹體的草原盛會。

石家子瑪瑙節

2005年8月9日,阜蒙縣石家子鎮人山人海,彩球高掛。第壹個“中國?十家瑪瑙文化節在這裏舉行。這是中國首屆“瑪瑙文化節”,是阜新乃至全國寶玉石產業發展史上的壹件大事。來自美國、烏拉圭、廣東、浙江等國內外的近萬名遊客和客商齊聚“十大世家”,壹睹“中國瑪瑙第壹鎮”的風采。

阜新剪紙

阜新地區的民間剪紙活動非常活躍。由於地處遼西,滿漢雜居,相互影響,地域特色濃厚。它分布在張復縣、清河門區、細河區等農村地區。羅家屯的李俊和彰武縣二甲子鄉左佳村的朱月蘭的作品最為典型。李俊的剪紙作品受到已故民間剪紙藝術家李鳴宇的剪紙作品的影響,她即興創作,剪、貼、畫壹氣呵成。

阜新風箏

風箏,又稱紙風箏,俗稱風箏。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阜新地區放風箏已經在社會上廣泛普及。每年二三月份,許多老人和孩子在空地上乘著東風放風箏。很多學校也把放風箏作為拓寬學生知識面、激發學生想象力、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第二課堂活動。

阜新瑪瑙

阜新瑪瑙資源儲量約占全國總量的50%,是中國最大的瑪瑙加工基地和交易集散地。2005年全國瑪瑙產品年銷售額達5億元,阜新達2.5億元。阜新的瑪瑙產品及其營銷網絡在全國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較高的知名度。

東藏文化-花冰

冰花是普安寺佛教文化藝術的獨特傑作。它的制作技術達到了高超的水平,是壹件精美的油畫工藝品。在藏傳佛教中,有兩種油塑工藝品,壹種是酥油雕塑,壹種是冰花。壹般大型寺廟都可以看到黃油雕塑,青海塔爾寺的黃油雕塑在國內享有最高聲譽。普安寺的冰花可以和塔爾寺的酥油雕塑相媲美。這件藝術品,以其無暇的潔白,妖嬈迷人的姿態,玲瓏婀娜的身姿,令觀者目瞪口呆。這在中國是獨壹無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

喇嘛燉肉

雖然喇嘛燉肉不在八大菜系的譜上,不像川菜、湘菜那麽辣,也不像江浙菜那麽鮮,但它有壹種獨特的風味,是角落裏的壹顆明珠。“喇嘛燉肉”,顧名思義,就是喇嘛燉的肉。阜新位於科爾沁沙漠南端。天氣寒冷幹燥,蔬菜很少。只有秋天才能吃大白菜。為了在冬春缺菜的情況下長期儲存大白菜,邊民想了壹個淹大白菜的辦法。用壹個底部有小口的桶形空白壇子,把洗好的大白菜放進壇子裏,撒上適量的鹽和水,然後用石頭壓實。這種淹白菜微鹹不酸,可以存放很久,第壹年也不會壞。“喇嘛燉肉”的原料是鹹白菜和豬肉。

喇嘛肉粥

喇嘛粥起源於瑞英寺。因為是喇嘛用肉、骨頭、米飯熬制的粥,所以叫喇嘛粥。煮肉粥時,先把鍋裏的肉切開,把肉和血分開。燉好後把骨頭拿出來,放在壹個大木缸裏。然後把肉放進鍋裏,等肉熟了,撈出來放在壹個木壇子裏。此時將米飯放入油湯中,煮沸,小火煨制。等熟了,把木壇子裏的肉和骨頭放進粥裏,補上。吃這種肉骨粥,可以大大補充元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明確指出,在藥物治療中,吃粥是最有效的輔助方法。曹次山的粥論是最吉祥的,“粥能悅人”是他的基本觀點。可見“喇嘛粥”也是吃的最高境界之壹。

喇嘛蛋糕

喇嘛糕是阜新蒙古族的傳統糕點。它是以精制面粉、白糖、雞蛋為主要原料,以瓜子、青紅絲、桂花為輔助原料,用烤箱烤制而成。其特點是潔白如雪,口感香甜,口感柔軟,富有彈性,是老少皆宜的營養品。

蒙古餡餅

在遼西邊城,蒙古族和漢族雜居,吃蒙餐並不難。壹是這些食物很便宜,二是壹般的店鋪都會做。印象比較深,吃過很多次的食物是“蒙古餡餅”。“蒙古餅”是生活在蒙古鎮區的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的壹種原始食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味和地域特色。“蒙古餡餅”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聞名。

  • 上一篇:如何學習截拳道
  • 下一篇:我們四年級的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