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麽時候越來越難承認了。而且地位越高,名氣越大,粉絲越多,越難。要麽否認,什麽都不說,要麽打個耙,要麽攪渾水,甚至把所有質疑他的人都稱為“文化殺手”。很少有人會直截了當地說“對不起,我錯了”。即使有,也是少之又少。
於是國人感嘆:這是怎麽回事?
感情也是自然的。因為我們的文化傳統,似乎鼓勵我們承認錯誤。誰不知道“君子之過失如日月之蝕”(《論語》?張子”)?但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這其實應該是合格的。資格是“君子”。在孔子的時代,君子首先是貴族,也就是君主的兒子。其中“太子”(天王之子)和“公子”(公爵之子)地位較高。最低等的也是賈軍(博士)的兒子。這就是“士”,也就是所謂的“君子”。這樣的人,犯錯的時候當然能看出來(大家都能看出來);改正錯誤,當然大家都尊重他(大家都佩服他)如果壹個小人(庶人,普通人,普通人)犯了錯誤,有可能大家都看出來嗎?不會吧。有沒有可能改正錯誤“大家都會佩服”?更不可能。承認錯誤壹定要有資格嗎?
所以,承認錯誤曾經是壹種高尚的待遇,壹種高尚的精神。那個時候,真正的貴族,如果他錯了,要麽自己辭職,永遠等不到彈劾;要麽自己去死,永遠不要等別人來做。這叫“刑不上大夫”,也叫“士可殺不可辱”。至於小人,不存在認錯的問題。他們只有壹條出路,那就是“受到法律的懲罰”,他們沒有資格“自取其辱”。這叫做“對庶人沒有禮貌”。
秦漢以後,貴族逐漸消失。最後只剩下兩個層次:皇帝和臣民。這樣壹來,除了皇帝,包括官員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資格認錯,只能“認罪”。即使妳無罪,妳也必須聲稱自己有罪。比如玩的時候說“誠惶誠恐,極刑。”稱死亡為犯罪而沒有罪惡感怎麽可能是真的?這只是壹種姿態。真正的錯誤,沒有人會承認。結果,不管是表白還是認錯,都成了“表演”。
第二,承認錯誤曾經是壹種表現。
表現最“突出”的是皇帝。因為只有皇帝才有資格認錯。壹種方法是在自然災害面前“自責”。這看似“自律”,實則“自欺欺人”。妳認為地震引發洪水是因為皇帝“不道德”嗎?那他不是神嗎?這就跟他們的“孤獨”壹樣。妳說這是謙虛還是自誇?
但是,效果極好。世界的臣民心懷感激;贊美聖人的聲音不絕於耳。可見,所謂“自罪”,名為認錯,其實是立功的表現;這叫悔恨,其實是口號。其實先賢們說得很清楚,君子之所以要改錯,是因為他藏不住(大家都看到了),是因為他有加分(大家都佩服)。所以,沒人看到,或者沒人加入,妳還認錯嗎?大概不會。即使儒家主張“慎獨”,也很少有人做到。原因很簡單:既然是表演,沒人叫好,誰希望BLACKPINK出現呢?
有趣的是,這種表演在40年前被“私下批評”時已經成為全國性的了。因為所謂的“私人批判”是壹場全民的“道德運動”。目的是讓每個人都成為道德意義上的“君子”。於是,每個人都在“進行靈魂深處的革命”,每個人都在“與私人話語作壹瞬間的鬥爭”。當然,每個人也要檢討自己,批評自己,甚至罵自己。罵自己最多的人,往往得到領導的表揚和群眾的肯定,在掌聲中優雅地下臺,甚至成為助人為樂的“先進分子”。那是中國人最願意“認錯”的時期。然而事後想想,又是驚駭,又是慚愧。許多人今天拒絕承認他們的錯誤,是因為他們對那場運動“心有余悸”。
過去承認錯誤是很危險的
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批評自己當然是自我救贖的方式,強迫自我反省也是扳倒別人的手段。因為壹旦檢討並承認錯誤,就意味著“有汙點”,在氣勢上“落後”。就算此刻我不管妳,把柄落在別人手裏,妳也可以隨時隨地翻出來了,和新賬壹起算舊賬。畢竟我們不是皇帝,誰也擔不起風險。
其實連皇帝都不敢。要知道,皇帝之所以能“治天下”,就是因為“奉天載”。妳不能犯錯。如果妳犯了壹個錯誤,妳就不是壹個“受寵的人”。所以皇帝絕對不能認錯,更不能懺悔,最多只能後悔,比如“後悔自己喝醉了酒,誤斬了鄭賢弟”。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壹種自我反省。但責任,卻全在酒上。歸根結底還是不負責任,因為他根本買不起。
連皇帝都買不起,官員也買不起。何況是“受命”的皇帝,“親政”的皇帝。他怎麽能對官員負責?如果不能問責,就只能“自討苦吃”。如果罪惡感不明,那就只能“懲心”。懲心就是問動機,比如問官員“誠意何在”,就是問他“用意何在”。這個其實是問不出來的。妳說的“居心不良”是什麽意思?最起碼也是“以權謀私”。如果不好,就是“謀反”。誰買得起?我得自己洗,想辦法栽贓到別人身上。每個人都標榜自己“動機單純”,指責政敵“居心不良”,所以壹定要搞陰謀。最後,陰謀論和動機論成為派系鬥爭的常規手段。這個時候,有人敢認錯嗎?
歷史經驗值得註意,過去的苦難記憶猶新。這讓很多人變成了“驚弓之鳥”,十年怕井裏壹根繩。所以,雖然我堅決反對“陰謀論”和“動機論”,但對於那些因為懷疑別人動機而被批評的人,我還是有理解和同情的。
不認錯怎麽辦?
這是關於中國人的“認錯史”。因為這樣的歷史,我們壹直不肯認錯,不敢認錯,也不會認錯。比如妳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該向誰承認?曾經有個官員私生活有問題,但檢討是“對不起人民,對不起黨。”其實他這件事充其量是對不起妻子。跟黨和人民有什麽關系?這樣壹個“大到沒有道理”的錯誤,乍壹看是“沒有誠意”的。
不認錯,就不道歉。某媒體曾因“報道失實”向某機關道歉。事實上,這個機關、部門或單位是靠納稅人的錢來維持的。當然,媒體可以質疑納稅人的錢是怎麽花的,是不是奢侈,可以監督。即使報道不夠準確,有錯誤,也要改正。就算要道歉,也要向讀者道歉。怎麽能向被監督對象道歉?這就是典型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不認錯,就不會批評,甚至不會提問。比如開口就問人家的動機,甚至預設壹個“道德汙名”問人家是不是。同樣,為自己或自己的人辯護,也是在對方的動機上做文章。事實上,動機往往無法證明。既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毫無意義。壹個有分量的批評,就是把事實和道理,或者看事實有沒有出入,邏輯有沒有漏洞,然後“拿小孩子的矛當攻擊的盾。”不幸的是,我們經常不使用這種方法。
事實上,缺乏自我反省的人很難真正理解別人。如果連自己的錯誤都找不到,怎麽能抓住別人的要害呢?只能糾結於表面現象和枝節問題。大家不說實話,不講道理。思維能力和民族素質的提高恐怕永遠也不會發生。承認錯誤重要嗎?
5.學會什麽時候承認錯誤。
那麽,什麽時候才能學會承認錯誤呢?恕我直言,恐怕路漫漫其修遠兮。
別的不說,面對這壹關,大概會很難。中國人的心理很奇怪。壹方面,大家都知道“瓜不圓,人無完人”;另壹方面,我們往往不能容忍別人的錯誤,更不能容忍別人的錯誤。在我們看來,犯錯是可恥的。犯了錯被“抓出來”更可恥。如果這個人還是政客、名人、商業大鱷、江湖大亨、學術帶頭人,那就尷尬了。不僅自己丟人,還會在親朋好友、兄弟姐妹、弟子子孫面前丟臉。
所以不僅不能承認欠債,粉絲也要壹哄而上,百般抵賴,誓死捍衛。哪怕是漏洞百出,毫無邏輯,也要扛到死。擡死人也似是而非:對名人、成功人士的調查,會導致掃地、尊嚴盡失,會打擊我們民族的自信心。
這真是壹個奇怪的談話!難道我們民族的臉是紙糊的,壹戳就破?我們民族的自信是塑料嗎,壹烤就化?真金不怕火煉,事實就是事實。不管妳承認與否,事實不會改變。不承認,只能顯得心虛;如果妳承認了,妳至少會像個男人。比較壹下,哪個更可敬,哪個更可恥?
我贊成凡事不可過火,更反對“全民拾糞”,成為第二次“文革”,第二次“爭私權批修”。但容忍的前提是接受債務。承認債務並不等同於承認錯誤。承認錯誤就是承認錯誤,承認賬目就是承認事實。認可之後,對錯就可以討論了。但如果連事實都不承認,那就什麽都不能說了。所以,第壹步首先要學會認賬,也就是查清事實。這是壹個“真假判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討論它是對還是錯。這就是“是非判斷”。至於“價值判斷”和“道德判斷”,只能放在最後,甚至可能沒有必要。
可惜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往往是顛倒的。事情還沒明朗,道德批判就開始了。這樣,誰敢認錯?恐怕我都不會承認。“事實判斷”難如蜀道,“糾錯機制”不就是說說嗎?我真的不知道我們前面的路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