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意境的文學體現

意境的文學體現

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重要範疇是傳統繪畫中對時間和空間的描繪以及情與景的高度融合所體現的藝術境界。

意境理論最早出現在文學創作和批評中。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學創作中有“意象”論和“境界”論。唐代詩人王昌齡、皎然提出了“取景”、“緣景”說,文藝理論家劉禹錫、司空圖進壹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創作主張。

明清時期,意義與環境的關系被廣泛討論。明代藝術理論家朱存覺提出了“和諧意境”的思想。清代詩人、文學批評家葉魁認為意與境並重,強調“寫意畫”與“寫景”有機結合。現代作家林紓和美學家王國維都強調“意義”的重要性。林紓認為“有想法才能創造環境”,王國維則認為詩歌的創作應該從屬於創造性,提倡“內在美”,提出了詩歌創作中“有我的環境”和“無我的環境”兩種不同的審美規範。

意境的概念應用於繪畫,主要是在山水畫發展迅速的五代,宋元時期。但是,早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受道家思想和玄學的影響,山水畫的創作已經從制作地圖的幼稚階段,步入了強調“寫實”和“寫生”的階段。畫家們開始註重對真實情況的描寫,提出了“真味”和“得意忘形”的概念,這種理論和實踐是傳統繪畫強調意境構成的先導。唐代美術史家張彥遠提出了“意境”的概念,五代山水畫家、宋代畫家郭提出了山水畫創作“重意”的問題,認為創作要“有意而作”,欣賞要“有意而窮”,並首次使用了與“意境”內涵相近的“境界”。宋元時期文人畫的興起和發展,文人畫家的藝術觀念和審美理想,特別是蘇軾在繪畫上提倡詩畫合壹的藝術理念,以及元代倪瓚、錢玄所提出的“逸”和“士氣”,使傳統繪畫從註重對客觀物象的描寫轉向了對主觀精神的表現,推動了意境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清代畫家、理論家笪重光在《畫笹》壹書中運用了"意境"的概念,提出了山水畫創作的"真境"、"真境"、"神境"說,對繪畫中的意與境的含義及關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對繪畫中的真、形與神、景等問題即意境的表現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意境理論的提出和發展,使中國傳統繪畫尤其是山水畫在審美意識上具有雙重結構:壹是對客觀事物的藝術表現,二是對主觀精神的表現,二者的有機聯系構成了中國傳統繪畫的意境美。所以,傳說藝術所強調的意境,既不是對客觀物象的簡單描繪,也不是主觀觀念的隨意組合,而是主客觀世界的統壹,是畫家在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三個方面高度和諧的體現。

意境的構成是以空間意象為基礎的,正是通過對意象的把握和經營,“情與景相遇,意與象相通”,這既是創作的基礎,也是欣賞的基礎。繪畫通過塑造直觀具體的藝術形象來形成意境。畫家為了克服瞬間性和靜態感所帶來的造型藝術的局限性,往往通過富有啟發性和象征性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法來表現時間的進程和空間的拓展。比如散點透視、真假處理、白加黑的計算、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意象造型,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表現時空情境而采取的表現手法。這些技法壹方面在意境的構成上給予畫家充分的主動性,打破了客觀對象在特定時空的限制,另壹方面又為欣賞者提供了廣闊的藝術想象世界,使作品中有限的空間和意象包含了無限的世界和豐富的思想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意境的最終構成是通過創作和欣賞的結合來實現的。創造是把無限表現為有限,百裏之勢集中在短距離之內;而欣賞,就是從有限中窺視無限,在短距離內欣賞百裏之勢。正是這種由面到面的創作,由面到面的欣賞的過程,才使得作品中的意境走出來。兩者都需要形象和想象來實現意境之美。

意境是指畫家用他所表現的意象來表達他對山川的感受,畫家把這些感受寫出來,寫出來,讓後人欣賞他作品的豐富內涵。

在中國美學史上,明確的意境概念提出得比較晚。唐代的藝術批評從佛教術語中引入了境界、境界等概念,用來表現畫家的藝術表現對象和藝術形象。唐宋以後,藝術批評中開始出現意境的概念。經過清代作家和批評家的探討、分析和廣泛運用,意境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深刻和統壹。意境理論的形成是壹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先秦時代,中國古典美學已普遍研究心物關系,認識到人情是外事的結果。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深入探索形象思維規律的基礎上,充分論述了藝術創作中主觀情感的統壹問題,要求“神寫於形”,“神韻生動”,註意把握審美對象的內在特征,自覺追求藝術的“味”。唐代王昌齡提出了詩歌中的“境”、“物境”、“意境”等理論,標誌著“意境”理論的基本成熟。中唐時期,石皎然、司空圖提倡“無所言,事事風流”,“能理解的難以描述”,更註重表達作家獨特的審美體驗和情趣。南宋嚴羽的“異材”、“異趣”說和清代王士禎的“神韻”說,從不同側面逐步深化了意境的審美特征,使中國古典藝術趨向“表現”的主要特征更加清晰和突出。

王國維在《人間花刺》中提出的“境界”說集中體現了“意境”說。此後,宗白華等人仍有補充說明,但“意境”說的整體發展趨於停滯。王文生在《論境》中提出“境”論,意在超越“意境”論,但實際上,“境”論仍屬於“意境”論的壹部分。20世紀末21世紀初,與學術界壹步步追隨西方文論、只研究理論而不進行理論創作的傾向不同,俞永森繼王國維“境界”之後,提出並系統、邏輯地建構了“神威”詩學理論,並將其擴展到壹切文學藝術,旨在建構壹種新的審美理想,突破或超越中國傳統的“意境”理論。“神味”詩學理論在各個方面表現出與意境理論的區別,如把“有我”、“無我”、“有我之上”的境界作為文藝、人生的三大境界,把意境理論上升到審美理想的高度,變成了色彩美的本質;以“細節”為主要載體的“神味”,與以“意象”為主要載體的“意境”形成鮮明對比;與“意境”建構的“以有限求無限”的方式不同,“神威”主要表現為“優化有限(或部分有限);以“細節”為表現載體的“氣韻”是不能重復的,而以“意象”為表現載體的“意境”在古詩詞中有大量的重復,產生了不可逾越的陳詞濫調現象;”意境”主要體現文人風雅之美,而“神趣”則是與主體的自我完善息息相關、必須面向現實世界和民生的雅俗之美;意境可以比喻為鹽在水中的狀態(或者水中的月亮),神味可以比喻為火中的鳳凰狀態(或者蜜中的花)。“神趣”說是在永森的《論詩歌藝術與趣學》壹書中提出的,但卻貫穿了他迄今為止所有的重要作品。簡單來說就是詩歌創作的環境。可以是寫作時的壹個場景,可以是壹段回憶,也可以是妳心裏想的壹個場景,但妳實際上無法到達。詩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情,“花瓣如淚流過的地方,寂寞的鳥兒唱出了哀怨”就是這個道理。

意境是詩人主觀感受與客觀景物交融而創造的渾然壹體的藝術境界。詩歌創作離不開意象,意象的選擇只是第壹步,是詩歌的基礎;目的是通過意象的組合,創造出“文意交融”的詩歌藝術境界。意境和意象在本質上有壹定的聯系。它們既是主客觀統壹的產物,又是情物結合的產物。但兩者又有區別:從形式上看,意象與文字相關,意境與整篇文章相對應。

如李白《去揚州途中送別孟浩然》說:“故人西留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眺藍天,我卻能看見長江在天空中流淌。”這首詩有以下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等。這些意象組合在壹起,形成了壹幅融化在情感中的畫面:詩中並沒有直接表達對朋友的思念,而是通過壹個詩人孤獨的風帆消失了,江流長了,河長了的意象,表達了對朋友的深情告別。從字面上看,每壹句都是描寫風景,但實際上,每壹句都是抒情的。可以說所有的風景詞都是感傷的。再如賀鑄《玉案》“壹川煙,滿城風,梅子黃雨”。這三個意象構成壹個整體,藝術地回答了“休閑多少錢?”不是三個意象的簡單相加,而是壹種動人的藝術境界:無憂無慮的憂愁,像無盡的煙與草,像飛遍全城的羊群,又像憂傷迷茫時的若雨。意境的結構特征是虛實並存。意境由兩部分組成:壹部分是“如在眼前”這種更現實的因素,稱為“現實”;壹部分是“言外之見”的虛擬部分,稱為“虛境”。虛擬現實是現實世界的升華,它體現了創造現實世界的意圖和目的,體現了整個意境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效果,制約著現實世界的創造和描繪,在意境結構中處於靈魂和統帥的地位。但虛擬環境不能憑空創造,必須在真實環境的具體描述中進行。總之,虛擬現實是由真實現實來表現的,真實現實是在虛擬現實的控制下進行加工的,這就是“虛實並存”意境的結構原理

意境的本質特征是“生命律動”,即表現生命本身的美。在我們民族的審美心理結構中,宇宙境界與意境被視為壹種無縫同構的關系。因為宇宙本身就是壹種生命形式,詩人對宇宙的體驗是對生命節奏的體驗,而意境恰恰是這種生命節奏的表現。人心雖小,卻能裝下整個宇宙。詩人的心本身就是宇宙的造物,他能映射出宇宙的詩意的心和氣場。所以我們說,意境本質上是壹種心理現象,是人類心靈的壹種生活節奏。作為人類心靈的壹種生命節奏,文學意境有三個特征:

(1)表達真摯的感情;(2)飛行的興趣;(3)傳播萬物之靈。

  • 上一篇:如何理解品牌與藝術的關系?
  • 下一篇:詩歌《鷓鴣天空》賞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