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已經成為我們傳統文化的基本道德法則。然而,感恩意識的缺失是當今普遍存在的現象,應引起廣泛關註。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從認知層面、情感層面、實踐層面,通過有效的措施對學生進行感恩、感恩、感恩的教育,讓學生在內心懂得感恩,在行為中回報善良。
關鍵詞:感恩意識;感恩教育;德育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感恩壹直占據主流地位。儒家對“忠、孝、節、義”的強調,催生了感恩意識,將其視為“人性”之根、秩序之源、社會之基。儒家文化最大程度地將其滲透到政治、社會、家庭等各個層面,成為傳統文化的基本要求。現在感恩意識的缺失,尤其是在處理人際關系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但我們的教育難辭其咎。我們要教育學生感恩,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第壹,感恩意識是傳統文化的基本道德法則。
“感恩”壹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對他人給予的幫助表示感謝”。感恩是人類精神生活中的壹個重要主題,是世俗社會認可的壹種正常的心態和情緒。有學者提出了所謂的感恩,即“真誠地承認自然、社會和他人給予自己的善意和便利。並真誠地回報壹種知識、情感和行為。”【1】(p 13)感恩就像心靈的泉水,不斷滋潤著心靈,讓生命充滿活力,灑滿陽光,享受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恩是發自內心的,而且近在咫尺,關鍵只有壹個念頭,那就是感恩意識。“欲報之心”(陳壽《三國誌·武陟·羅統傳》)指的是感恩之心。任博士認為:“感恩感是指人對他人的善意表示感謝並努力回報的心理要求。是人類社會共同的行為準則,是任何文化都認可的基本道德法則。”[2](P93)
《贈桃報李》(《詩經·風雅》)中華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在我們的文化中有無數的記載,比如“忠孝雙全”、“望雲思親”、“寫信救父”、“彩衣養父母”、“哭筍”、“打虎救父”、“籠母歸來”等孝道經典, 它反映了中國古代的孝文化,在中國家庭道德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留下了感人的詩句“惟寸長草有幾許情,賞三縷春光”(孟郊《遊子》);廣為流傳的是“恩欲報,怨欲忘;“還壹個債是短的,還壹個債是長的”(弟子規)這句經典的話,體現了古人對“還壹個債”的認可和推崇。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壹種人生哲學,是壹個人對自己、他人和社會關系的正確認識。感恩也是壹種責任。以恩報恩不僅是壹種情感,更是壹種人生境界的體現。“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此君也;“以怨報德,忘恩負義”,此小人也。
在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感恩的準則在儒家經典中隨處可見。“這裏透露出的回饋和感恩的情懷,真的很暖心,很感人。它不僅體現了壹種生命之根的意識,也代表了人類起源於動物並超越動物本性的關系和情感。”[3](P20)人不同於壹般的動物,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思想,有正義感。不會。由於中國社會的主流文化壹直是儒家文化,所以中國人的觀念和價值觀都是以儒家倫理為基礎的,從所謂的“三年之喪”到孟子、王船山所謂的“人與鳥之別”。從孟子以“明人倫”為核心的教育目標到張的“報恩,當妳激動”(答吉鎮鎮長周樂宣書);從血緣、親情、親情領域的孝,到政治領域的忠;從漢代守孝到示孝...感恩被視為基本的道德準則,感恩意識成為中國傳統的基本價值信仰和基本文化立場,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道德法則。
誠然,封建感恩意識的最大化導致了“吃人”,出現了壹些封建迷信和封建糟粕。但這些感恩意識中有許多合理的成分和因素,仍然是我們應該繼承和超越的優秀文化。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標準不應被完全拋棄,而仍應作為維系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的紐帶而發揚光大。
二,感恩意識的缺失及其原因
目前,感恩意識的缺失非常普遍。人們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陽光雨露,卻在肆意破壞著他們朝夕相處的環境。面對父母的恩情,孝順、贍養的觀念在很多人心中已經大打折扣,甚至冷漠,只知好處,不知感恩;享受著別人帶來的快樂,只知道索取,卻不知道付出;在處理人際關系上,只有“我”是中心,人情淡薄。我無法善待他人,只知道被愛,不知道如何回報;在祖國的滋養下長大的孩子,把國家和社會給予的關懷視為理所當然,只接受,不懂得責任...感激之情逐漸消退。“感恩意識”已經淡化到了匱乏的地步。孩子不懂得感謝大自然的滋養,更不懂得感謝父母的養育。不知如何感謝老師的教導;不知如何感謝祖國和社會的恩情。是什麽讓我們失去了感恩?
筆者認為,感恩意識的缺失,社會、家庭、學校的教育難辭其咎。在儒家傳統觀念中,感恩是建立在自然血緣基礎上的原始情感,是由血緣和情感維系的實質關系。現代意識強調的是權利義務關系和契約關系,這與我們傳統觀念中以血緣和情感維系的實質關系恰恰相反。另外,由於當今社會壹些不良風氣的影響,金錢和利益的平衡取而代之。
目前社會環境缺乏產生感恩意識的土壤。此外,社會正處於過渡和轉型時期,壹些基本的人性在道德缺失下受到挑戰。人們普遍過於自我,不在乎與他人的關系,也不在乎社會的發展,漸漸忘記了我們壹個人永遠不可能幸福。如果周圍的人不愛我們,我們不可能永遠成功,如果整個社會落後,我們不可能永遠快樂。
當然,我們首先要反思的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很少教會孩子感恩。在家裏,孩子是家庭關註的中心,權利無限,義務為零。現實生活中,父母只是盯著孩子的學習,壹切都圍繞著智力。抓重點,讀名牌,成大事,固然至關重要,但卻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記了如何教育孩子做正直的人。習慣了自然的孩子,從長遠來看,父母的付出和索取都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任何負罪感,孩子會覺得別人為自己做的壹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根本沒有感恩之類的情感體驗。孩子處在壹個太嬌慣的家庭環境裏,不懂得報恩,不懂得欣賞和珍惜,不願意用自己的努力去回饋他人和社會。這就是缺乏“感恩”意識的體現。反思孩子感恩意識缺失的深層根源,關鍵是“愛”的泛濫。現在的孩子得到的“愛”太泛濫,太單向,太單壹,讓他們對愛麻木了。父母只盡“給予”的義務,不談“索取”的權利。
學校教育都是“填鴨式”的知識教育,而道德教育往往拿壹些“高、大、全”的人物作為孩子的榜樣。孩子培養出無限的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對生活和身邊的小事缺乏感情,體會不到“感恩”的情感。所以我們的教育制度沒有在孩子心中種下對身邊人和事感恩的種子。這樣長大的孩子。
有些人追求西方所謂的“個性”和“自由”,認為人的自由就是單純的個體化,擴大“張揚個性”,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信奉自由和依附,認為孝順父母是文化糟粕的體現。“感恩意識”的缺失,從根本上說是優秀傳統文化被拋棄的結果。
構建和諧社會首先應該是人際關系的和諧。人與人之間要自覺做到禮貌誠信,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像兄弟壹樣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壹個人活著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別人,因為壹些復雜的感情。”其中壹種感覺就是善良,因為善良。“善良是人與人之間的良好紐帶,也是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家庭與家庭、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從而支撐起壹個社會”。[4](P196)所以,社會上的每壹個人都應該感恩。感恩作為和諧社會的基本道德價值取向,是家庭道德價值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