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壹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麽寫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拍手歌》說課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拍手歌》說課稿1壹、教材分析:
這首兒歌非常熟悉,因為它壹直伴隨著我們的童年。我們之所以到現在還深深地記得“拍手歌”,並且壹代壹代傳下去,是因為它有很強的知識性嗎?不,是因為它念起來瑯瑯上口,有很強的趣味性,是壹首遊戲兒歌,可以邊吟邊唱邊玩,非常有意思。
妳拍壹,我拍壹,壹個娃娃開飛機。
妳拍二,我拍二,兩個娃娃打電話。
妳拍三,我拍三,三個娃娃吃餅幹……
二、目標設置:
正因為這首遊戲兒歌的趣味性很強,沒有多大的記憶負擔,特別適合邊玩邊學,所以活動的目標
1、在遊戲中學習兒歌,充分體驗兒歌的趣味性、節奏感和韻律感。(這同時也是活動的重點。)
2、願意和同伴壹起友好合作,邊念兒歌邊愉快地開展拍手遊戲,充分體會吟唱的快樂。
3、在快樂吟唱、遊戲的基礎上,嘗試加快速度說,體會快速說兒歌的趣味性。
加快速度說對於大班孩子來說難度比較大,因為不單是說的速度加快,拍手的動作也加快了,而且還要配合起來。(所以,加快速度說是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壹)首先請孩子們觀看兩位老師表演“拍手歌”,調動起他們學兒歌的積極性。
拍手歌的特點適合兩個人合作邊玩邊說,而兩個老師示範的拍手遊戲正好把這個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妳拍壹,我拍壹,壹個娃娃開飛機”,壹下子就激起孩子們想學想說的興趣,孩子們壹定會躍躍欲試。
(二)借助動作,引導孩子們理解、掌握兒歌內容。
兒歌中每壹句的前半部分很簡單“妳拍壹,我拍壹;妳拍二,我拍二……”,孩子們很容易理解、記憶。記憶的難點就是後半句“壹個娃娃幹什麽,兩個娃娃幹什麽……”而借助拍手,加上動作(比如開飛機、打電話)來記憶,這個問題就迎仞而解了。
拍手的動作是貫穿全過程的。因為拍手歌如果離開了拍手坐著說會非常枯燥,就失去了遊戲兒歌的趣味性。而拍手說不僅有趣,而且可以幫助孩子們掌握兒歌的節奏,體驗兒歌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壹開始是自拍,速度可以由慢變快(示範壹下),然後模擬對拍獲手腿對拍(示範壹下),為後面的兩人拍手遊戲做好準備。
自拍和對拍的過程中,最初都是老師孩子壹起說,熟悉兒歌內容。然後在練習過程中老師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獨立說出後半句的內容,促進記憶難點的解決,也為活動難點“加快速度說”做好鋪墊。因為只有對兒歌內容非常熟悉才能加快速度練習。
(三)引導孩子開展“拍手歌”遊戲。
在對兒歌內容和對拍的方式非常熟悉後,接下來就是增強遊戲的趣味性。其實,前面的`練習實際上始終是以拍手遊戲的形式開展的,但要使孩子們對遊戲始終有新鮮感、有興趣就必須變換多種遊戲的形式,循序漸進地進行,難度可以逐步提高。
1、把所有的孩子分兩組,采取輪流說的形式。壹組欣賞,壹組練習,然後互換。這樣,無形中又鞏固了對兒歌內容的記憶,也可以使孩子們輪流休息同時註意傾聽同伴時怎麽說的。
2、兩兩結伴遊戲:鼓勵孩子們兩兩自由結合找壹個合適的地方玩拍手遊戲。在孩子們自由練習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有意識地註意指導和發現練習速度比較快的小組,請他們進行展示,同時也讓其他孩子感覺加快速度說的趣味性。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會註意鼓勵兩個孩子遊戲時動作的創編。
最後,兩個老師可以示範再加快速度玩遊戲,在讓孩子得到休息的同時,進壹步激起他們練習加快速度說的欲望。
(四)小結與延伸。
這種傳統的趣味歌謠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兒歌的趣味性,這壹點在綱要中也有體現。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邊玩遊戲邊學兒歌,始終是積極投入的,充分地體驗遊戲兒歌的趣味性。遊戲法也是貫穿整個活動的主要方法。在以上活動後,可以將兒歌的仿編活動作為延伸繼續進行下去,發揮孩子的想象和創造力,使孩子們更充分地體驗到趣味歌謠的魅力!
《拍手歌》說課稿2壹、說教材:
1、教材分析:《幸福拍手歌》是壹首美國歌曲,歌詞由日本的木村利人填寫的.原歌***有六段歌詞,除拍手之外,還有跺腳、拍肩等動作。為了讓學生有創作的機會,課本中只出示壹段歌詞,其余的讓學生自己進行創編。第壹、第二樂句句尾都空出兩拍,讓演唱者表演動作,第三、四樂句密切相連,最後也空出兩拍作動作,所以這首歌曲非常適合表演,歌曲情緒熱烈歡快,富於感染力,連續的八分附點音符使歌曲更具舞蹈性。
2、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歡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幸福拍手歌》,帶著快樂情緒,借助肢體、表情來參與活動。
(2)感受和掌握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
(3)通過引導學生編創歌詞和舞蹈動作,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3、教學難點:
教唱這首歌曲的難點,主要是連續的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這在外國歌曲中經常見到,但在中國的創作歌曲中卻很少遇到,學生們會感到很不習慣,所以教學中,教師設計了“節奏遊戲”這個環節,為學唱歌曲做了壹個鋪墊。
歌曲第三句是壹句有15個字的長句子,加上音樂情緒歡快熱烈,對於壹年級識字量比較少的學生來說,流暢演唱比較困難。
二、說教法:
在教學本課時,壹是要盡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二,是要創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綜合運用師生對話法,示範法,情景導入等教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和肢體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說學法:
本課主要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調動孩子們全身的感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把無目的的“動”變成音樂中有規律的“活動”,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四、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公分七個教學環節。
1、第壹個環節:拓展思維,律動引入,激發學生學習樂趣。
用課件出示(漂亮的草地,上面有花、樹、房子、藍天白雲)。孩子們看這幅美麗的畫面,妳覺得還缺什麽?引導學生想象創作。(課件是美麗的靜止畫面,教師提示學生缺少生機,活力的舞蹈表演)教師帶領學生以《幸福拍手歌》為背景進行律動讓學生初步感受音樂。
2、第二個環節:趣味遊戲,操練節奏,突破難點。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運用了四個步驟,層層深入的帶領學熟悉並掌握了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為歌曲的學習做好了滲透和鋪墊。
教師走到壹名學生面前,用以上節奏提問學生,要求學生用動作回答教師的提問。遊戲最後擴展到學生互相提問回答,既熟悉了歌曲節奏,有為創編做好了鋪墊。
3、第三個環節:歌曲學唱。
1)聽錄音範唱?(聽聽他們幸福的時候做什麽呢?)
2)歌曲介紹。
3)出示歌詞:指出難點並和教師讀歌詞。教師引導學生熟悉第三句歌詞。
4)分句教唱。重點教唱第三句,並提示第四句和第三句緊密相連。
5)師生接唱,小組接唱。重點接唱三四句。
6)演唱全曲。提示情緒。
這個環節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經過第二個環節,學生對歌曲的節奏有了初步的感知。學唱歌曲時首先讓學生聆聽壹遍歌曲,對歌曲有了壹個完整的體驗,再通過教師教唱、師生接唱、分組接唱的形式,直至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由淺入深,使孩子再快樂的氣氛中完成整首歌曲的學習。
4、第四個環節:創編歌詞和動作。
教師問學生:除了幸福拍手,妳還會做什麽呢?請妳做壹回音樂家,創編壹段,帶領大家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創編中得到快樂)
5、第五個環節:綜合表演。
今天大家的表現實在是很出色,但似乎還沒法滿足大家的創作欲望,最後我們壹起跟著音樂,把妳創編的歌詞和動作展示壹遍,(這壹環節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藝,從創作中獲得自信、獲得滿足。)
6、第六個環節:拓展學生視聽範圍
《幸福拍手歌》受到全世界小朋友的喜愛,現在欣賞美國的小學生演唱《幸福拍手歌》。
7、第七個環節:課堂小結
度過了快樂的四十分鐘,能告訴我妳快樂嗎?最後,在師生配合中結束這節課。
師:如果感到快樂妳就點點頭,生點頭。師:如果感到快樂笑壹笑吧,生笑壹笑。師:如果快樂就用行動把他表現出來吧,讓我們大家壹起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