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衛星城的概念
從歷史上看,衛星城市是在英國工業革命之後,在“花園城市”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衛星城是位於大都市周邊,與大都市中心城區有壹定距離,有壹定人口規模,與大都市中心城區聯系密切的新城鎮,就像地球的衛星壹樣,所以形象地稱為衛星城。
衛星城作為壹種活躍的城市規劃理論,已有80多年的歷史。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開的國際會議將其列為限制大城市惡性擴張的方法之壹。
衛星城是現代大都市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可以分擔壹個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按照主導功能可以分為三類:工業、居住(商業)、科研和文教。最後與中心城市相連,形成都市圈。
第壹代衛星城是睡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還在主城;
第二代衛星城有壹定數量的工廠企業和公共設施,居民可以就地辦公;
第三代衛星城,基本獨立於主城,有就業機會,中心也現代化;
目前,第四代衛星城是多中心開放的城市結構,用高速交通線將衛星城與主城區連接起來,主城區的功能向衛星城擴散。建立衛星城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人口過度膨脹,疏散大城市的部分產業和人口,同時抵消大城市對周邊地區的人口吸引力。
可見,衛星城具有規模小、效率高、分工明確的特點,是城市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
《文明5》也是如此。當壹個大城市發展到壹定程度,繼續發展下去會越來越沒有效率,甚至會陷入無止境的糧食循環。這時候就要適當控制城市的人口規模,增加城市數量。
二、文明中衛星城模式的可行性5
文明5和現實不壹樣。沒有農田和荒地是不可能征用和建設城市的。別忘了城市間距離的三格限制。如果在城市需要鋪的時候沒有地方購物,談衛星城意義不大。
好在《勇敢新世界》的資料片讓中期鋪城成為可能。前期笑臉的減少和對城市數量的科研懲罰的增加,都限制了前期鋪城的規模。這樣壹來,工業時代還是可以看到很多鋪墊空間的,AI的大規模擴張會在工業時代之後。
如果玩家壹開始就有衛星城的意識,在鋪城的時候,在中間或者後面預留壹些鋪點,可以獲得更多的鋪點空間。
可見,鋪城的空間不是問題,但鋪城必須有笑臉支撐。至少超過10紅臉就不能重建移民了。
工業時代的意識形態提供了大量的笑臉。這些笑臉雖然不是全球笑臉,但足以抵消人口帶來的紅臉。所以,單從笑臉消費來看,真正限制鋪城數量的是全局笑臉,也就是城市數量消耗的全局笑臉。
我們再來看看衛星城的人口增長。下表只是壹個簡單的人口增長估計。(表格計算公式略有錯誤,已更正。)
可見在資本和高科技(渡槽、公務員、化肥等)的支持下。),城市人口增長可以說是爆發式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不需要太多人(比如6-8個),有足夠多的4粒的地塊,引水渠就沒必要了。相反,如果有引水渠,施肥技術就不是很有必要了。所以只要地形夠好,引水渠和肥料都可以選擇。
但這只是壹個理想的模式,每個城市的實際情況會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12人口。如果城市缺少食物、糧倉、水車、海上城邦等。都可以考慮,甚至醫院和大篷車都可以作為補充。
衛星城對中心城的依賴主要表現在主城區對衛星城的財政支持(購買樓房)和借用城市地塊。
衛星城模式的好處是以盡快進入工業時代和開放意識形態為目標,中期鋪開城市可以避免之前的爆炸對外交的影響。然而,應註意發展商業和相關技術,以支持衛星城市的發展。
從理論上講,衛星城模式最有效率的玩法應該是自主政策,有序安置政策,商業購房優惠。這樣城市鋪好以後,就4個人,連路都不虧。標準地圖每個城市只消耗2個笑臉。同時,高效的工人保證了土地開發的速度。
三、衛星城的科研貢獻
大家最關心的恐怕還是鋪路對科研的影響。科技是文明遊戲的核心內容。如果衛星城只能拖累科研,其存在價值將大打折扣。
下表顯示了每個時代的平均科技成本(加權平均)。壹張標準尺寸的地圖,每增加壹個城市,科技成本就增加5%。
註:最高科研產出按標準4人口計算,默認建上壹個時代的科研樓,最低科研產出是不轉移科學家扣除理性政策紅利的情況。大學按33%加分計算。
可見,鋪開城市後不轉科學家,會拖累科研;在科研樓和科學家滿員的情況下,即使沒有理性也是可以接受的,衛星城也會對科技勝利起到積極作用。
這就凸顯了現金的重要性,所以商業政策壹般都是對第二權開放——八五折,動遷和摩天大樓政策的價值也有所體現。
衛星城也在逐步發展。在追求科研產出的模式下,城市鋪好後,四個人會買壹個圖書館,壹所大學,兩個科學家。剩下的兩個人如果在四糧地裏幹活,就有兩個余糧,可以慢慢補充建築,增長人口。糧荒可以優先考慮糧倉,維修費用1金的建築都是增值建築。
下表是四人口模型下的城市科研潛力,作為上表的補充。
從上面的數據表可以看出,單從科研產出來看,如果超過4人,人口素質會急劇下降。但是,靠移民建設來保持不餓死是不可取的。壹般來說,如果人口增長到6,加上糧倉和醫院,可以維持4個專家。
第四,衛星城的商業潛力
能否用衛星城打造壹個商業帝國?
這個想法很有意思,但是現實很殘酷,商業的發展離不開實業。
因為衛星城比較落後,在全是科學家的情況下,自己的生產也做不了多少。主要建築壹般都是買的。
購買商業建築是壹個非常簡單的投資問題——錢生錢,先看壹個計算表。
註:表中已給出折扣公式,商業二權25%,大本鐘15%,摩天大樓33%。
每個專家+2金幣,相當於在商業政策沒有完全展開的情況下,交易崗的收入,不再單獨討論。
在最高折扣下,市場、銀行和證券交易所需要990金幣才能買下整套。如果分開買,顯然買貴樓最劃算。
考慮到可以獲得ai的無息貸款,下壹輪要想收回成本,城市基礎金幣的產量需要達到(990/30-10.5)/0.75=30,這對於普通城市來說是不可能的。中心城市做不到,衛星城也做不到。這意味著投資至少要30輪才能收回,足夠壹個中心城市錘出所有商業建築。
對於壹個四口人的衛星城來說,還有壹個虛背合金貸款的問題。如果妳的盟友有足夠的現金投資全套商業建築,可以在下壹輪使用回合金回收24.5×30=735金幣,相當於只投資990-735=255金幣,然後每輪背負14金幣的債務。
下圖是假設玩家有990金幣,市民沒有金幣收入的情況下,有貸款和沒有貸款的現金變化對比。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盟友的重要性,但從純投資回收的角度來看,無息貸款只是增加了可用現金,投資商業樓宇的盈利周期還是太長了。這個時候需要錢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由此可見,壹般來說,購買商業建築是壹項非常不劃算的投資,需要慎重考慮,除非現在結束遊戲太早,沒有時間自己建造商業建築,或者妳有大量現金,找不到出路,或者威尼斯這樣的人急需大商人。在商業投資方面,主城區與衛星城相比並沒有太大優勢。
對於衛星城來說,商業建築還是得自己建,能錘出來多少算多少。
當然可以花點錢買石頭作坊、作坊等建築。如果有給作坊加笑臉的政策,優先購買。這筆賬很好算。如果非要在必須建造的建築序列中選擇壹個建築,當然是優先選擇有加速功能的建築。
需要指出的是,衛星城還有壹項隱形收入——圈子資源收入。工業時代很少圈奢侈品,但也不是沒有,尤其是在壹些小島上。
奢侈品要優先,沒有奢侈品要優先考慮戰略資源。這些都是可以賣的東西。以目前的遊戲版本來看,中後期還是有可能出售馬鐵的,而且可能性很大。
雖然商業投資不劃算,但衛星城有轉型選擇。需要的技術洗出來後,城市可以轉化為產能和商業,對於文化、征服、外交等制勝方式特別有用。
另外,我在實戰中發現了飛城的好處。如果我能飛到壹個好的位置,衛星城作為商業航線起點的收益可能比妳現有的壹些商業航線要高很多,ai也可能和商業航線對接。
動詞 (verb的縮寫)衛星城文化
之前壹直說BNW的政策成本好像降低了,但是查了Sidmeier的文明vassedsdlcexpansion 2 gameplayxmlglobaldefinitions . XML之後,下面的計算公式(針對標準大小和標準速度的地圖)的參數與原來的332補丁相比沒有變化:
第n個策略所需的基礎文化= 25+(3 *(n-1))2.01(n減去自由策略數)。
唯壹的變化是,鋪城懲罰從15%降為10%每城。以下公式已經過驗證:
第n項政策要求的文化= 25+(3×(n-1))2.01×[1+(m-1)×10%](m為直轄市數,n為要從免費政策數中減去)。
從下表可以看出,BNW大大削弱了文化建築的文化產出。
如果僅僅依靠文化建築,最高文化輸出可以達到8。顯然,文化建築是最沒有價值的投入。但為了對抗意識形態和開放政策的需要,我們不得不投資文化,主城區還是要建設文化建築。
對於衛星城來說,紀念碑比較值錢,不如自己建個便宜的。其他的文化建築基本上可以忽略,除非是傑作或者文物沒有槽點。
從這點來看,衛星城在政策上肯定會拖後腿。能拉動多少政策,不好算。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種影響降到最低。
在這種情況下,實施衛星城模式的理由是什麽?
讓我們來看看BNW機制下的文化特征:
1.魅力與文化輸出的奇跡與地標。由於弱化了文化建築,而增加了酒店和機場對奇跡和地標(包括風景地標、偉大地標、文化文明設施等)的魅力。),奇跡和地標的魅力和文化輸出占據主導地位。而且景區地標不再需要偉人,而是依附於劇情(類似於隨機資源)。
在提高文化輸出方面,可以考慮錯過西斯廷教堂,利用科研優勢抓住後來的奇跡,尤其是錫耶塔(每個城市的免費廣播塔)。
2.文化建設低谷期很棒。文化建築的專家槽已經被傑作槽取代,傑作需要偉人來創造。文物奇跡送的傑作只有毛毛雨,國內考古遺址壹般都建風景地標。
3.偉人的槽點是集中的。與GK時代只有三個工會可以求助文化專家不同,不再需要每個城市都求助文化專家打壓文化,文化人才的門檻是獨立的。
4.完全的文化對抗。對於文化勝利,魅力輸出的積累,對手的文化積累,是總量,和城市數量無關。意識形態對抗也是總量的比較,根據魅力輸出的總量和文化積累總量給對手的百分比來決定魅力輸出的高低。
5.多元化政策渠道。BNW增加了壹個可以加速政策的偉人——壹個偉大的作家;除了原有的免費政策之外,還增加了很多免費政策,包括2個思想出發免費政策,1思想奇跡免費政策,世博會免費政策,國際遊戲免費政策。從實戰來看,最後要開的政策基本都能開。
可見衛星城的文化效益有兩個:魅力和文化總量優勢,以及科研優勢帶來的後期奇跡優勢。
原因不用我多說了吧
需要強調的是,要想取得文化上的勝利,壹般來說,戰爭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攻擊文化領袖,掠奪奇跡、文化地標、文物和傑作。
當然,用信仰補充文化也是壹種思路。如果壹開始不信,可以考慮反信。宗教改革首選買偉人——如果有的話(斯諾已經驗證過,買偉人的改革信條只有妳自己制定的才有效)。當買偉人的改革信條沒有了,我們就開車去虔誠的左邊,然後根據勝利之路的需要,打開相應的政策樹。
結論鋪路還是攻城?
這個問題又回到了最初的討論點。我們再來看看人類歷史上工業時代的殖民潮。那些殖民地都是建立在沒有土地的土地上嗎?
那是不可能的,在擴張的過程中屠殺和掠奪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只想澄清兩個問題:
衛星城值得擁有嗎?
衛星城怎麽發展?
簡要總結主要結論或建議:
1.發展衛星城是在充分利用笑臉的基礎上提高人口素質,進而提高整體產出。衛星城要堅持規模小、效率高、分工明確的特點,即人口少,建築盡可能少而精,不壹定要有化肥技術的灌溉渠。
2.科學研究是文明的基礎。衛星城壹般壹開始都是科研,必要的時候可以轉型(比如科研轉型成商業或者文化)或者發展成大城市。
3.中心城市的位置要盡量均衡。建築壹般靠錘子。如果沒有時間建造它們,可以考慮購買生產性建築。中心城市要打牢工商業基礎,支持衛星城發展,最好支持購房優惠政策。預留鋪衛星城的空間,用意識形態釋放工業時代後的笑臉,盡快鋪完城。
4.衛星城的科研貢獻必須依靠科學家的轉移,沒有合理的政策也能取得科技勝利。
5.商業開發方面,買商業樓不劃算,需要根據情況慢慢錘。
6.更多的衛星城在政策開放上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在文化對抗上有優勢,勝利的方式基本是可有可無的。
極限衛星城是四人專家錘移民,還是糧倉醫院,也不會餓死。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壹個立足點!
幼兒園中班第二學期月計劃1
1,社會認知
(1)了解社會生活中的主要規則,知道常用的交通工具,知道如何遵守交通規則。
(2)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和意義,“三八”、“五壹”、“六壹”讓每個孩子在活動中充分表達自己,感受節日的氣氛。
(3)了解周圍生活中的簡單符號和標簽。
2.社會情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