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目前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措施是

中國目前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措施是

第壹,轉變發展觀念

1,在指導原則上,要改變城鄉發展中長期存在的“重城市輕農村、重重工業輕農業、重市民輕農民”的傳統觀念,樹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大局意識,實現城鄉發展壹盤棋,從思想上把“三農”工作放在首位。

2.在發展方式上,要扭轉解決“三農”問題的思維慣性,樹立以工業化富農解決“三農”問題、以工業化發展農業、以城鎮化繁榮農村的系統觀念,從工業化和系統工程的角度謀劃農業的發展。

3.在發展戰略上,統籌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著力“三個傾斜”。

第二,加快修改進程

工業化和城鎮化是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誌。

當前,全國進入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了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了努力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壹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

第三,發展集體經濟

村級集體經濟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農民致富的重要物質基礎。

發展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盤活存量資產。培育村級集體經濟的增長點,開辟新的發展領域,首先要考慮集體經濟原有資產的積累,並對其進行改造,擴大規模。

盤活閑置的存量資產,對原有閑置的辦公樓、廠房、祠堂、廢棄學校進行改造或翻新,提高存量資產的利用率,培育穩定、可持續的收入來源。

2.提高土地管理效率。土地是農村集體資產中最重要的資源。在農村集體化進程中,要全面開展村級土地和房屋資產清查,積極開展宅基地和農用地整理,增加有效土地面積,拓展集體資源的經營空間。

3.大力發展第二、第三產業。從中國所有的富裕村來看,都有很強的集體經濟,即村辦集體企業和第三產業。二三產業的發展是農村先富起來的重要條件。

農村集體化後,畢竟只有少數人參加集體勞動,大部分農村勞動力需要就業。為此,集體壹方面要鼓勵和引導壹部分有壹定資金和技能的農民外出打工或經商,另壹方面要大力發展二、三產業,讓農民就地就業,走“工農並舉、工農並舉”的道路。

4.加大對村級集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產業化、山區開發、植樹造林、生態保護、農業綜合開發和小流域治理等農村集體發展的資金支持,並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相結合,提高扶持資金使用效益。

第四,完善惠農政策

隨著國家財力的不斷加強,國家政策開始向農村傾斜。自2004年以來,政府出臺了壹系列惠農政策,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壹些惠農政策的效果並不理想,需要進壹步完善。

第五,加強組織建設

1.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堅持用人標準,體現時代要求,使領導班子素質大幅提高,年齡形成階梯,知識和專業結構明顯改善。

2.有效推進基層民主。真正落實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進壹步規範村務公開和財務公開。在這方面,重要的是強調村幹部的“領頭雁”作用。

要充分發揮村幹部的作用,關鍵是要具備發揮作用的基本技能,包括知識水平、領導能力等方面。

3.加強農村基層幹部自身建設。廣泛開展對村委會成員的知識培訓,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層次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基層幹部素質,努力把村幹部培養成為政治堅定、市場觀念、科技頭腦、創新意識、善於調查研究、了解民意、勤政服務的新型領導者。

4.加強作風建設,力戒忽視甚至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形式主義、表面文章、急功近利、擺闊氣的做法。

擴展數據:

“三農”問題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作為壹個概念在中國提出,並逐漸被媒體和官方引用。事實上,“三農”問題自建國以來就壹直存在,但當前中國的“三農”問題尤為突出,主要表現在:

壹是中國農民數量多,解決規模大;

第二,中國工業化進程是單邊推進的,“三農”問題長期積累,難以解決;

第三,中國城市政策設計帶來的負面效應和比較利益在短時間內凸顯,解決起來比較復雜。

百度百科-三農問題

人民網-城鄉發展壹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 上一篇:成功的淘寶開店案例
  • 下一篇:測量坐標系的確定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