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貨運代理市場分析及對策

中國貨運代理市場分析及對策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業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本文在簡要介紹我國國際貨運代理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現階段我國國際貨運代理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最後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國際貨運代理行業;問題;反措施

壹、中國國際貨運代理業的發展現狀

1.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的數量迅速增加。

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05年底,我國經商務部批準的國際貨代企業已超過6000家,隸屬於這些正規貨代企業的二代、三代。保守估計實際人數應該是3萬,從業人員超過50萬。其中,國有國際貨運代理占近70%,外資國際貨運代理占近30%。沿海地區國際貨代企業占70%,內陸地區國際貨代企業占30%。從事國際航空貨運代理業務的企業有361家,約占9.6%。目前,我國80%的進出口貿易貨物運輸和中轉業務、90%的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業務都是通過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完成的。

2.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2005年6月5438+2月11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管理辦法》。根據該辦法,我國允許設立外商獨資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對註冊資本的最低要求是國民待遇。此舉標誌著外商投資貨運代理服務的最後壹道防線(股權限制)也被解除,允許外商完全經營貨運代理業務。中國的國際貨運代理業務已經在國內外完全放開,成為壹個真正競爭的市場。

3.宏觀經濟環境良好。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209407億元,增長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對外貿易快速增長:2006年進出口總額6543.8美元+0760.7億美元,同比增長23.8%;順差達到6543.8+0775億美元,比2005年增加755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表示,2007年國民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良好的經濟發展形勢為中國國際貨代業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宏觀環境和微觀基礎。

二,中國國際貨運代理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1.缺乏核心競爭力,盈利模式不合理。

從供給結構來看,國內貨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主要承接出口預付貨物,營銷手段主要依靠低運價和社會關系的競爭,而已經超過我國對外貿易80%的FOB(離岸價格)指定貨物(這些貨物的運輸主要由具有全球網絡優勢的跨國貨代公司掌控),由於缺乏海外代理網絡因素,往往鞭長莫及。目前,中小貨代企業在運價和艙位方面過於依賴承運人,賺取差價和訂艙傭金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企業忽視市場需求的細分,導致中小貨代可替代性強,客戶穩定性差,服務專業化程度低,市場競爭力低。

2.戰略定位不明確,缺乏發展規劃。

目前,全球貨代業正在向現代物流業轉變。要實現這壹轉變,必須根據自身條件把握市場變化,不斷挖掘潛力,發展不同層次的物流增值服務。在這種形勢下,我國大多數中小貨代企業的管理理念仍然落後,提供的服務簡單且範圍小,服務方式單壹,沒有主動細分市場。研究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心理進行市場定位,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壹直處於低水平的運作狀態,無法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物流解決方案,更談不上供應鏈的組織能力。

3.配套基礎設施差,專業人才缺乏。

因為貨運代理屬於服務行業,基本沒有行業壁壘,市場準入門檻低。國內很多貨代公司規模都很小。企業所謂的信息化,往往只是利用電子郵件、即時通訊軟件、辦公軟件制作簡單的表格和文檔,而計算機收集、存儲、管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較弱,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優勢。此外,制約貨代公司發展緩慢的壹個重要因素是缺乏專業人才。雖然貨運代理從業資格證書的培訓在不斷發展,但從業人員仍然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據統計,我國約有30萬貨運代理人,但很少有人接受過正規培訓,這嚴重影響了國際貨運代理在我國的競爭力。

4.市場秩序不規範

嚴格來說,沒有外經貿部頒發的《國際貨運代理資質批準證書》的貨代都是非法貨代,但國內仍有不少非法貨代。這些非法貨代為了爭奪貨物,往往通過降低大客戶的運費進行不正當競爭,而對於壹些零星的小客戶,他們利用自己對航運市場的無知,以各種借口收取費用,事實也正是如此。他們可以迎合壹部分貨主的需求,長期生存,使得貨代市場競爭激烈。

四、加快發展我國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的對策

1.合理配置資源,面向物流服務。

完善的物流設施和先進的物流技術是貨代企業向現代物流方向發展的基礎,也是為客戶提供壹流服務的保障。比如利用條碼技術對商品進行動態管理和跟蹤;采用先進的物料搬運設備和識別系統,提高搬運效率,減少貨物損壞和劣質。企業應根據客戶需求制定物流服務計劃,合理分配資源。通過為客戶提供適當的節約成本、高質量和面向服務的解決方案,企業和客戶都感到滿意。

2.細分市場,采取相應的競爭策略。

對於中小型貨代企業來說,現有行業內的競爭對手是同壹區域內運營模式相同的大型國有和中外合資貨代企業。他們擁有比較完善的全國網絡,規模龐大,資金實力雄厚,大部分都在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業轉型,積極發展綜合物流服務。在這方面,中國的中小貨代企業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在貨代服務的基礎上,提供高層次的增值服務,如咨詢物流解決方案,從而在中國立足,贏得市場。

3.開發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統,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科技的發展使得供應鏈中的貨物運輸越來越“可視化”。全球定位系統(GPS)、電子交換技術EDI、智能交通系統(ITS)等系統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物流作業的效率。對於貨代企業來說,信息不僅包括與運輸、包裝、裝卸、倉儲等活動相關的信息,還包括與其他流通活動相關的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市場信息等。貨代企業只有充分掌握相關信息,才能利用這些信息有效地計劃、控制、協調和管理物流過程中的所有活動。通過信息的不斷傳遞,壹方面協調不同層級的經濟行為,另壹方面協調各部門、各崗位的經濟行為,通過信息技術處理人、貨、物之間的關系,加強核心競爭力,提供低成本、高質量、高效率的物流服務。

4.加大人才培養的投入和管理。

企業之間的競爭,根本上是員工素質和人才的競爭。對於貨代企業來說,其工作性質決定了從事這項業務的人員必須具有廣泛的國際貿易和運輸方面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優秀的處理能力,熟悉各種運輸方式、運輸工具、運輸路線、運輸程序和各種社會經濟制度、法律法規、習慣做法等。,並精通國際貨物運輸各方面的各項業務。與海關、商檢、銀行、保險、倉儲、包裝、各種承運商、各種代理商等國內外相關機構有著廣泛的聯系和密切的關系。

5.實行規模經營,走聯盟之路。

對於規模小、經營不善、有回旋余地的貨代公司,可以通過聯合、兼並、控股等方式實現規模化經營。以資產和利益為紐帶,打破地區、行業、企業界限,通過空運銷售代理、海運訂艙代理等經營方式,促進供應的規模化、集約化;財務上,通過集中融資,吸收外資和民營資本,為推進戰略聯盟提供資金保障;在管理上,通過經理年薪、競爭上崗等機制創新,加大貨代橫向聯合、兼並重組的步伐,整合貨代固有資源,促進其發展壯大,以聯盟整體的名義參與市場競爭。通過聯盟,企業可以提高信用等級,向銀行貸款,規避壹定的經營風險,購買先進的物流技術設施發揮規模效應,投資建設信息管理系統,以較低的成本大幅改善信息狀況,實現與客戶的信息共享和貨物跟蹤,實現高效服務,降低單位物流服務成本,提高服務能力。

6.規範貨運代理行業發展的市場秩序。

市場秩序的規範,更多的還是要靠政府相關部門的行政力量。政府部門要提高貨代行業發展在政策法規方面的保障,集中力量對行業進行宏觀管理和政策引導,完善貨代行業的管理規定,參照國際慣例統壹行業內的壹些文件;加強國際貨運代理市場監管,加強貨主管理,控制非法貨運代理源頭,整頓非法貨運代理市場,營造良好的經營秩序。在加快對外開放步伐的同時,相關政策法規應督促中國貨代企業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努力創新,走出壹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 上一篇:總覺得衣櫃小?裝壹網教妳衣櫃的合理設計和衣服的擺放。
  • 下一篇:五份抗擊疫情總結報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