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金融機構改革對經濟有什麽影響?

中國金融機構改革對經濟有什麽影響?

中國金融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記者:後危機時代,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實力重新配置,國際金融體系和貨幣體系面臨重構,而國內經濟轉型加快,經濟增速放緩。在這樣的國際國內背景下,中國金融業會面臨哪些問題?

袁德軍:中國金融業已進入加快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新階段,既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挑戰。

首先是經濟轉型的挑戰。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基礎上推進經濟轉型是中國未來經濟工作的重點。這種轉變既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也是中國經濟面對日益嚴峻的國際和外部經濟環境以及日益強化的國內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可以說,經濟轉型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

經濟轉型需要金融轉型,沒有金融轉型,經濟轉型就無法實現。經濟轉型是金融轉型的基礎和前提,金融轉型是經濟轉型的動力和原動力。兩者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支持經濟轉型特別是產業轉型,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主要方面和核心任務。

銀行主導的間接融資在社會融資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這決定了商業銀行在支持經濟轉型中具有重要使命。為適應金融轉型的要求,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應實現發展戰略、支持重點和配置結構的轉變,實現四個轉變:壹是優化信貸投放的行業結構,使信貸支持重點從制造業提升到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優化信貸資金配置的空間結構,使信貸資金配置從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向區域均衡轉變;三是優化信貸支持的企業結構,使信貸資金的過度投入向大企業轉移,重點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四是優化信貸業務結構,使信貸業務由傳統信貸向綠色信貸轉變。

我們必須充分發揮直接融資在促進經濟轉型中的作用。要優化上市公司結構,優先支持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上市;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加快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並購基金,增加風險投資供給,促進產業擴張、產業整合和產業並購,推動產業升級;大力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創新直接融資方式,支持更多企業運用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直接融資工具進行融資。

其次,利率市場化的挑戰。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刻不容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而利率作為資金價格,是資源配置的“指示器”和“調節器”。沒有利率的市場化,就談不上金融資源配置的市場化和高效率,自然也就談不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利率市場化也是銀行商業化的重要條件。沒有利率的完全市場化,就不會有銀行真正的商業化。長期的存款利率管制損害了存款人的利益,使存款人的存款即使在負利率下也無法保值,同時給銀行制造了高額利差,使銀行享受壟斷利潤,阻礙了貸款定價能力和利率風險防控能力的提高,不利於銀行競爭力的培育。利率管制扭曲了利率信號,使利率難以有效發揮其宏觀調控功能,也是誘發民間高息貸款的重要來源。由於利率在雙軌制下,金融市場資金供求關系高度緊張,市場利率必然遠高於管制利率。目前,整個經濟、社會和金融當局已經意識到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緊迫性,並相信“十二五”期間利率市場化改革將會有重大進展。

利率市場化後,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將面臨無時不在的利率風險,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波動將更加頻繁。利率對券商自營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固定收益業務和衍生品交易業務的影響將會加大,金融機構的產品定價能力、利率走勢監測分析能力和利率風險控制能力亟待提高。

再次是金融業綜合經營的挑戰。隨著金融業綜合經營的持續發展,金融子行業之間的行業壁壘和市場壁壘被打破,出現了大量跨行業、跨市場的金融產品,金融競爭的強度加大。各類金融機構不僅要面對同壹金融子行業內的競爭對手,還要面對行業外的競爭對手,這對金融機構的營銷能力、滿足市場和客戶需求的產品創新能力、風險防控能力、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聚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兩年影子銀行在中國的快速發展,適應了籌資者和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在某些方面替代了商業銀行的功能,侵蝕了商業銀行的傳統領地,對商業銀行提出了嚴峻挑戰。這種挑戰實際上是金融業綜合經營給金融機構帶來的現實挑戰的具體反映。

最後,金融發展方式轉變的挑戰。傳統的金融發展方式註重金融總量的擴張,忽視金融結構的優化;重視金融市場的廣度,忽視金融市場的深度;重視金融競爭,忽視金融效率;註重金融硬實力建設(金融資產規模、金融機構數量、金融市場份額等。),卻忽視了金融軟實力(金融創新能力、金融企業綜合競爭力、金融企業公司治理機制、金融發展環境、金融文化建設等)的培養。).金融機構都以“做大做強”為自身發展目標,都追求規模擴張,業務和產品同質化傾向嚴重,缺乏業務特色。我們必須以科學的金融發展方式取代粗放的金融發展方式,加強金融機構的精細化管理,實現金融發展過程中規模與結構、廣度與深度、硬實力與軟實力的和諧統壹。

  • 上一篇:成語接龍。。。。急迫的
  • 下一篇:房子小東西多?看看日本主婦做的收納技巧吧!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