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經歷了壹代又壹代學者的加工改造,並與其他學說鬥爭,或相互借鑒,不斷豐富自己的內容,歷經歲月風雨,最終凝聚成民族精神的主要內容。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堅力量,對我們民族的理想人格、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社會心理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儒家文化的創始人是孔子,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他的3000名弟子中,有72人成名。他的教育思想是對儒家文化的最好回應。孔子的教育內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內容。他的道德教育以“禮”為準則,以“仁”為核心,“仁”包含修身和愛人兩層含義。他提出了道德修養應遵守的原則,即決心與實踐、自省與克己、改造與除善、快樂與心安、鼓勵人們提高道德水準。
我認為孔子重視道德修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目前中國的教育更註重知識教育。於是,社會上出現了很多高科技犯罪分子,比如網絡上的黑客。現代人太註重個人利益,所以缺乏對他人的“仁”和“愛”。對物質生活的無限追求導致了壹些人的墮落。
在古代儒家文化中,從師很重要,有‘壹日為師,壹生為父’的教條。回過頭來看,學生對老師的態度與古人相差甚遠。尤其是在大學生中。比如我上課經常遲到,缺課,上課不專心聽講做其他事情,路上看到老師不主動打招呼。這壹系列行為與儒家文化相悖,應該予以糾正。
我很喜歡孔子教授的學習方法,比如‘有三人行,必有我師’;‘溫故而知新’;學與思的結合,學與做的結合。孔子的教導讓我受益匪淺。
儒家以“求善”為宗旨,講求“仁政”。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國古代王朝的興衰很好地證明了這壹觀點。古人主張“和為貴”。當今世界是和平發展的趨勢。如果每個國家都尊重儒家文化的善良、博大和包容,那麽我們的社會就會發展得更好、更和諧。
儒家文化整合了天人相應的世界觀、君民相依的政治觀、上下相依的倫理觀。以倫理為核心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儒家文化以人倫為出發點,講究“三綱五常”,為皇權的鞏固和集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障。今天,這些理論是極其荒謬的,應該被拋棄。尊老愛幼的美德壹直流傳至今。儒家講家庭,講國家,講世界。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遠大誌向,而不是虛度壹生,無所事事。儒家文化的代表;它代表了中國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如肩負歷史責任,註重整體利益,講道德,關心他人,重視和諧和堅持中國,寬容和平,豁達樂觀,以道教控制欲望。
儒家文化也有很強的哲理性。儒家的理想人格是聖人,對統治者的要求極其嚴格。其代表人物有周公、孔孟、蕭何、諸葛亮,他們都具有高尚的人格。儒家“八目”由遠及近、由小到大、由個體到群體的修養方法構成了壹個完整的古代哲學體系。提倡“溫柔、善良、禮貌、節儉、靈活”,培養學生的方式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史上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中華民族影響深遠。儒家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取代封建道德教育中的宗教信仰,從而避免社會陷入宗教狂熱。儒家主張與世界共進,同時幫助世界,強調和氣平和的修養;儒家有重視正直、誠信的傳統。在壹定的歷史條件下,它成為人們自覺維護正義、忠於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
儒家文化與現代文化是沖突的,但也是符合的。中國的精神文明建設正是要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去其糟粕,不斷改造更新,建設適應社會主義需要的新文化。
孔子所創造的儒家文化,並不只是西方哲學家所說的壹種道德形而上學,而是集哲學、宗教、道德、政治、經濟、教育、法律於壹體的系統的思想體系,是人類在農業文明時期形成的最發達的理論體系。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曾經對社會進步起過重要的推動作用。?
近代以來,儒家文化受到西方自由資本主義文化的沖擊,其在人類文化中的先進性和發達性日益削弱,失去了影響力。但它不會消失,而是在與不同文化碰撞後以官僚資本主義的形式存在,成為中國社會變革和進步的障礙。在以五四運動為標誌的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李大釗發起了壹場針對儒家文化的批判運動,但可惜由於歷史原因,只是啟而止。新中國成立後,未能從深度和本質上批判儒家文化。改革開放後,官僚資本文化(儒家文化的壹種新形式)仍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少數腐敗的公職人員及其子女以權謀私,倒賣國家權力,侵吞國有資產,收受賄賂,形成其私人資本,構成了官僚資本主義得以生存並發揮其社會影響力的社會條件。同樣,官僚資本主義也成為腐敗集團的精神溫床和文化支撐。
兩千多年來在中國歷史上壹直占主導地位的儒家文化不可能壹下子消失。它只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創造性轉化。對儒家文化的批判是創造性轉化的開始,未來的歷程依然漫長而艱巨。?
於丹這本書的後記是《論語》的溫度,被稱為“淺顯的道理”和“怪病的春天”。她的身心感受著“略高於體溫”的泉水的溫暖,承受著“溫泉的青睞”,希望她的讀者也“暖入其中”,“讓後代子孫在日益繁榮混亂的物質文明中堅守民族根脈,不至於因為可供選擇的機會太多而陷入恐慌。”?
無獨有偶,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與於丹同臺演出的易中天教授,為於丹作序,題目為《灰色的孔子與五彩繽紛的世界》,以“色”呼應小妮子的“溫度”,可謂“色彩組合,溫婉”,有壹種溫馨和諧的審美趣味。乍壹看,這個世界真的像易教授說的那樣“多姿多彩”。
易教授說他“需要最普世的孔子。”於教授稱之為孔子,他能告訴我們如何過“幸福的生活”。易教授希望“灰色孔子”是“簡單的,簡單到沒有顏色,沒有性別,沒有時空,只有溫暖。”於教授把壹個“體溫稍高,永恒不變”的孔子推向大眾讀者。易教授當然歡迎教授叫的孔子,序言是他的歡迎辭,說:“不知道這是學者的孔子,還是歷史的孔子,還是真正的孔子。但我知道,這是我們的孔子,群眾的孔子,人民的孔子,永遠的孔子。”他接著用歡迎詞的慣常語氣強調,我們需要這樣的孔子。我們歡迎這樣的孔子。
易教授口氣太大了。孔子不僅屬於我們(易教授、於教授),也屬於群眾,屬於人民,永遠。?
稍微有點名氣的名人,就能替“公”和“民”說話。有多少人打著“群眾”和“人民”的旗號,出賣自己的私利!這是那些“半部論語修身”(於丹語)的名人的霸道表現。?
更令人難過的是那些早上5點就排隊等於丹簽名售書的讀者。他們被易教授武斷地稱為“公眾”。這些讀者的職業不同,年齡從3歲到83歲不等。三歲小孩沒問題。他們沒有公民權。易教授不能剝奪他們沒有的東西。壹個3歲的孩子壹定要被父母牽著走吧?否則,我恐怕連書店都找不到了。3歲的孩子需要什麽樣的“顏色”和“溫度”的孔子?北京晚報沒提。媒體只提到了他們的年齡,老少現在都成了“猜測點”。給3歲孩子簽名書是榮譽還是恥辱?有點像在瓜棚裏賣加濕器給瓜農。下面就不用我說了,怕影響孔子的“色”和“溫”。不同年齡、職業和文化的讀者排隊購買於丹的同壹本書。除了以上的不同,他們還有壹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喜歡於丹的書,認為於丹寫了壹本好書。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百家講壇》中從於丹那裏聽說過這本書,也有人聽說過這本書是壹本好書,盡管他們從未聽說過,因此他們也對它抱有強烈的期望,期望從閱讀中受益。讀完之後,他們很容易接受於丹的有毒思想,很少有人能批評丹的錯誤。據說,於丹將繼續在《百家講壇》上談論莊子,當然,她還將發表於丹的《莊子心得》。我希望她不要再犯太嚴重的錯誤。不然壹個“小夥子”要傷害多少人的心啊!排隊買她的書,標誌著大眾文化素養的普遍下降,標誌著不同年齡段的幾代人精神素質的不斷惡化,標誌著社會文化的整體衰落。?
別閑聊了,言歸正傳。我的意思是,無論是序言還是後記還是全書,孔子的儒家思想都是備受推崇的。在21世紀的孔子故裏,如果我們不能理性地批判儒家思想,不遺余力地揭露它在現實中的不足,我們就不能創造傳統的新的轉化,我們就不能建立新的傳統。雖然我們沒有對儒家思想做過深入的研究,但作為壹個中國人,我知道我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儒學不再是壹種簡單的文化思想,它。
事實上,我們潛移默化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有很多東西,我們不必刻意去接受,都被妳悄悄地遷就著。這也是儒家思想在中國人心目中傳承的原因。
根據我個人的實際,感覺還是受儒家思想影響比較大,這並不代表我是壹個很傳統的人。我只能說,儒家思想作為我們的民族思想,已經被它深深地同化了,我已經接受了這種思想。
近代以來,由於人性的壓迫,人們受到封建社會的迫害,試圖突破這種壓迫,於是開始打破傳統思想。他們認為儒家思想是罪惡的根源,我們必須突破這種思想才能釋放自己的個性。所以才有了五四時期的“打倒孔府店”,文革時期的“批林批孔”。五四雖然是社會進步發展的結果,但是它的口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它是為了思想突破而犧牲的,而儒家思想是作為這種突破的擋箭牌。
縱觀歷史的長河,儒家思想的發展在不同的時代得到了發展。因為儒家思想在中國壹直是民眾的正統意識形態,尤其是在封建時期,儒家思想壹直被作為統治工具。由於長期受到這種工具的壓迫,人的精神已經被這種思想禁錮了,於是人們就想突破這種禁錮,於是壹有機會就喊出類似“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在這裏,儒家思想不再是簡單的思想,它已經成為壹種統治和壓迫,所以人們要打破它。
為什麽五四和文革時期人們如此強烈地反對儒家文化?那就是人們本來就對封建制度深惡痛絕,甚至像魯迅那樣鼓吹“拿來主義”的人也對封建思想深惡痛絕,所以人們難免會想到破除儒家思想。
其實在我看來,儒家思想作為壹種思想,應該是無罪的,但是壹種思想必須是為社會服務的。正因為它要為社會服務,所以必然會被統治階級所利用。封建社會就是這樣。他們壹方面繼承這種思想,另壹方面又在篡改。他們想用這種思想麻醉人,統治人,壓迫人。所以我們批判的儒家是在批判整個社會。
在現代社會的今天,我們仍然在強調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我們仍然尊重儒家的經典,如詩、書、易經、禮、樂、春秋,這說明儒家思想仍然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和每個人。傳統的東西不壹定不好。儒家傳統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在現代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還在學習,可見儒家思想還是值得學習的。我們不應該放棄這種想法,而是應該有選擇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