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日
作者: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問當地人哪裏買酒省心?牧童笑而不答杏山村。
詩歌解讀
這壹天清明節下著毛毛雨,旅行在路上的人,像失了魂的人壹樣迷茫淒涼。問人哪裏有飯館,牧童遠遠地指著杏花村。
給…作註解
(1)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掃墓節日,在陽歷的4月5日左右。
(2)擊碎靈魂——形容悲痛之深,仿佛心靈要與肉體分離。
(3)借用部門——打擾壹下。
升值1
我在清明節的時候,詩人不能回家掃墓,卻壹個人在異國的路上奔波,心裏也不再是個滋味;況且天氣不佳,壹張悶悶不樂的臉,牛毛細雨會紛紛落下,眼含霧靄,春日衫濕。詩人啊,簡直讓人心碎!找個店避雨,暖暖身子,消除心中的憂愁,可是酒店在哪裏呢?
詩人想了想,問路邊的牧童。騎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遠處指了指――哦,那天開滿杏花的村子裏,壹家旅館的蓋子高高地舉著,引來行人!
這首小詩,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壹幅在雨中問路的生動畫面。小牧童的熱心指導,自然會打電話給詩人表示感謝;杏花村旅館的封面勾起了詩人心中的許多溫暖!
欣賞2
這壹天是清明節。詩人杜牧在旅途中碰巧淋了雨。清明,雖然是壹個花青柳綠、春光明媚的季節,但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時期,經常趕上“嘈雜的天氣”早在梁朝,就有記載說清明節前兩天的寒食節期間,經常出現“大風連雨”的情況。如果清明那天下雨,還有壹個特別的名字叫“澆火雨”。詩人杜牧遇到的就是這樣壹個日子。
詩人用“此起彼伏”這個詞來形容那天的“瓢潑大雨”,真是太棒了。“此起彼伏”,如果用雪來形容,應該是大雪。所謂“壹場接著壹場,大雪紛紛落下”。但是到了下雨的時候,情況正好相反。讓人感覺“此起彼伏”的不是大雨,而是毛毛雨。這場毛毛雨正是春雨的特點。毛毛雨很多,是那種“像天上的脆雨”的雨。它不同於夏天的滂沱大雨,也絕不等同於斷斷續續的秋雨。這首《雨後》正是抓住了清明節“潑火澆雨”的精神,傳達了“作冷欺客,柳暗花明又壹村”的淒美境界。
這“此起彼伏”自然是對春雨意境的描寫;但不僅僅如此。它還有壹個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它實際上描述了雨中旅行者的心情。
下面壹句:“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是離家旅行的人。“行人”不是指“遊客”,不是指春遊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魂。在詩歌中,“靈魂”主要指精神和情感上的東西。“斷魂”是指試圖描述內心深處隱藏的感情,這種感情非常強烈,卻沒有明確地表達在外面,比如對相思的愛,失望,暗愁,深仇。詩人有這樣的情緒時,往往喜歡用“靈魂破碎”這個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清明節,在古代的意義上,並不完全等同於今天的概念。在當時,清明節是壹個具有豐富色彩和情調的大節日。本來應該是家人團聚,或者觀光,或者掃墓,這是主要的禮儀習俗。除了那些貪花貪酒的公子王孫等人之外,壹些有思想的詩人,尤其是感情豐富的詩人,心裏的滋味也是相當復雜的。如果再趕上寂寞的路,覺得難過,就更容易撩撥他的心。偏偏又趕上了壹場接壹場的毛毛雨,春日的襯衫全濕了,給行人又添了壹層傷感。這樣,我們就能理解詩人為什麽要在這個節骨眼上寫“破碎的靈魂”這個詞;否則壹點小雨就值得“斷魂”,太不合理了。
讓我們回到“接連”這個詞。本來節日出遊的人就已經有很多心事了。再加上他們分散在風雨中,在雨中行走,讓他們的心情更加悲愴。所以都是描寫春雨,但也可以描寫情緒;甚至可以說,對春雨的描寫是為了描寫情感。這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壹絕,壹種風景。
前兩句說明情況,問題也發生了。我們需要找到壹個解決方案。行人這時不禁在想:去哪裏找小旅館。事情很清楚:找個小旅館,歇歇腳,避避雨;第二,喝三杯在寒冷中解除春寒,溫暖被雨水打濕的衣服;最重要的是,它還能驅散我的悲傷。所以,找人問路吧。
在第三句中,詩人沒有說他向誰問路。玄機在於第四句:“牧童指向杏花村”。從語法上來說,“牧童”是這句話的主語,但也是上壹句“對不起”的賓語——它補充了上壹句問答的兩面。牧童是否回答不得而知,但以“行動”作為回答,比回答更生動有力。比如話劇《牛仔》裏,有人向牧童問路,他就用手壹指,說:“跟著我的手走!”甚至是帶著動作的回答——也就是說,甚至是帶著“畫面”的“音樂”,兩者都讓觀者在享受美的同時;現在詩人的手法更簡單,也更高超:他只給讀者“畫面”,省略了“音樂”。
“麽”字面意思是遠。但也不能處處拘泥於字面意思,以為杏花村離這裏壹定很遠。這壹指已經讓讀者覺得仿佛看到了壹朵紅杏的盡頭,分明挑出了壹個酒簾——“酒望”。如果真的很遠,很難有藝術上的聯系。如果真的在眼前,那就失去了無窮的趣味:美就在不遠處。《紅樓夢》中的大觀園裏,有壹個地方,被景子命名為“杏簾在望”,“在望”的表述就來源於這段經歷,對杜朗的那句話來說,只是壹個註腳。《小牛郎》裏的牧童也說:“我在這裏,用手指著,...我面前的高坡上有幾戶人家,柳樹上掛著壹個大牌子”,然後他叫女客人“妳要吃杏花村的好酒”,也是出自這裏。“杏花村”不壹定是真正的村名,也不壹定是指餐館。只需要說明壹下,指向這個杏花深處的美麗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有個小旅館等著接待雨中漫步的客人。
不僅如此。現實生活中,問路只是壹種手段,目的是真正的趕到酒店,喝到酒,這是壹回事。在詩中,這是不必要的。它只是寫著“指向杏花村”,壹句話沒說就戛然而止。剩下的,行人聽到消息如何歡喜,如何上前壹步,如何興奮地找到旅館,如何欣慰地得到遮風擋雨和憂愁的滿足和滿足...這些詩人可以“忽略”。他把這壹切拋在腦後,留給讀者去想象,讓讀者去尋求理解。他只是向讀者介紹壹首詩的境界,卻不負責引導全景;另壹方面,他為讀者打開了比詩歌中的中文詞語更廣闊的想象空間。這就是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是詩人和讀者的* * *享受,這是藝術,這也是中國古典詩詞特別擅長發揮的地方。古人曾說,壹首好詩可以“像壹幅難以下筆的場景,如眼前;無窮無盡的意義在於文字。“就拿這首《清明》詩來說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沒有任何艱澀的詞語和典故,用非常通俗的語言寫成,沒有管理的痕跡。音節非常和諧完整,場景非常清新生動,境界優美有趣。詩歌在風格上也是自然的,而且是按順序寫的。第壹句解釋場景、環境、氣氛,是“上”;第二句是“成”,描寫了人物,表現了他們悲傷迷茫的心態。第三句是“轉”,但也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態;而這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了整篇文章的亮點——“他”。在藝術上,這是壹種由低到高,逐漸上升,高潮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不是壹覽無遺,而是耐人尋味的回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閃光點,值得後人學習和繼承。
創作背景
這首詩最早見於編的《千家詩》、杜牧的《樊川集》(杜牧侄兒編,北宋續)、馮的《樊川集註》(根據樊川集)和《全唐詩》。謝枋得是南宋人。但從《草堂詩集》前卷宋祁《金範道》中的“請牧童指點孤寨,知人在何處”這幾個字可以看出,這首詩在北宋時已經流傳到了人口中。尤其是第壹句“清明時節雨紛紛”,流傳最廣,江南壹帶可謂家喻戶曉。這首詩寫於唐武宗會昌六年(846),當時杜牧是池州刺史。關於杏花村到底在哪裏,壹直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或在山西汾陽,或在湖北黃州,或在江蘇南京(金陵),也有人認為詩人是虛構的。但是,在所有的學說中,池州學說是最可信的。池州貴池西郊,有杏花村。據地方誌記載,唐會昌年間,有個叫黃公的人,在這裏釀酒賣酒。店內有井,水如泉湧,名曰“黃公廣潤玉泉”。杜牧會昌年間,剛好有過在池州的經歷,借助當地風光組織詩歌,是順理成章的事。《江南通誌》載: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赴金陵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
作者簡介
杜牧是杜理科·穆(803-853),唐代詩人。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Xi)人,宰相杜佑之孫。太和二年(828),中進士。曾任江西觀察使、牛仙谷幕僚、觀察使、淮南觀察使。曾任禦史監、黃州刺史、池州刺史、周目刺史,後出任司勛外交大臣,官至中書。自以為有幫助世界的才能。這些詩大多引用陳的作品。壹首關於風景的抒情詩是如此美麗而生動。人們稱之為小杜,李商隱統稱為杜曉麗,與李白、杜甫不同。傳世的《樊川文集》有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