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是壹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老民族,其婚戀習俗頗具特色和獨特性。雙江自治縣生活著33863名拉祜族人(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是全縣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拉祜族有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權。按照傳統習俗,拉祜族男孩女孩壹旦成熟,就可以有壹串婚戀。春耕秋收後,或節日慶典時,青年男女穿上漂亮的衣服,三五成群地聚會,在小溪邊、綠草地上、蔥郁的叢林裏載歌載舞,在歌舞中尋找意中人。如果男青年暗戀女生,就會找機會搶女生的包頭、手鏈、背包(挎包)等東西。如果壹個女生不喜歡壹個男青年,她會想盡辦法從他那裏拿回自己的東西。如果雙方對對方感興趣,就會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互贈禮物。小夥子要給姑娘3.6元、6.6元、16.6元、36.6元不等的錢,還有手鐲、毛巾、手電筒等禮物。之後雙方進入戀愛季。戀愛中的小女孩會精心縫制壹個花袋,婚禮舉行時,她會在慶典中親自背在新郎背上,意思是告訴新郎,從今以後我就是妳的人了,我會壹輩子背在妳身上,跟妳走。另壹個目的是向新郎的父母、親戚、朋友展示自己的技術,同時證明自己勤奮能幹。背包上的圖案越多,說明新娘的心靈手巧越好。愛情成熟了,就進入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壹場熱戀後,雙方關系穩定後,可以選擇時機通知父母,男方父母要找媒人向女方家提親。求婚的時候壹定要帶兩三斤酒,在這壹刻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如果女方父母對這門親事滿意,就會把酒倒給在場的每壹個人。如果女方不同意,酒就永遠不開。在女方父母不同意的情況下,男方會不斷過來求婚,有的多達七八次,直到女方父母被他們的誠意所感動,同意這門親事,或者直到女孩回復說因為父母不同意,他們只有壹個辦法,分手。求婚後,如果雙方沒有不同意見,那麽“喝點酒”,兩家人就正式討論婚姻管理意見。男方去女方家,要帶壹兩桶黃豆,8斤酒或16斤糖等禮物(壹般不超過40斤)。到時候,女方會把親戚朋友叫到家裏吃飯,向他們宣布結婚。這些後宅(也就是女方家)的親戚朋友得知此事後,會向男方索要婚禮上需要安排的彩禮。這個環節就是俗稱的“送禮物”。新娘禮物壹般包括衣服、銀泡、酒、肉、糖、茶、米等東西。在提出請求的過程中,人們往往不會直接說出想要的物品,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表達出來。他們常說要七手繩子(其實是壹條頭巾)、三擔老鼠泥(米)、壹桶穿山甲殼(銀泡)、魔芋160斤(肉)等等。女方家庭提出的要求越多,越能顯示女方親戚朋友的眾多和強大。如果男方能拿出更多的彩禮,說明男方家庭的富裕和實力。同時也說明這個姑娘是個很好的人,價格很高。男方對家裏送的禮物永遠不能說不,只能壹壹答應,吃了點酒改天再去女方家咨詢。事實上,彩禮的多少最終由雙方父母決定。壹切事宜商量妥當後,就該舉行“吃大酒”的儀式了。吃大酒其實就是婚禮,壹般持續三天。婚禮前,新郎新娘要在各自門前的空地上,用竹子、栗子樹枝、栗子樹葉搭建壹個“綠棚”。選材是壹定的,死過人、有墳的山上的樹木、竹子都不能用。第壹天是壹份禮物。早飯後,被男方家邀請負責壹切事務的“宰相”安排送禮的人。送禮人數視彩禮而定,人數為偶數,從6到8,12不等。送禮的人會把彩禮端到女方家的綠棚裏的桌子上,讓大家過目。女方要逐壹驗收男方送的彩禮,看是否與吃小酒時的約定相符。在此期間,雙方的媒人還將進行壹場非常巧妙的鬥智。如果彩禮裏的肉是半頭豬,男方的媒人會把豬切成兩塊,在連接處切下壹兩公斤的肉,然後把兩塊肉放在壹起,這樣豬肉表面看起來就是壹個完整的半頭豬,不容易被發現。這種行為被稱為“偷肉”,是大家默認的壹種鬥智行為。如果女方家的媒人發現男方送來的豬缺了半頭,兩頭不太好,那麽男方的媒人就要拿出割下來的肉來彌補;如果沒被發現,說明女媒人不聰明,沒能力,而男媒人可以得到割下來的肉,作為以後炫耀的資本。當然,有些人送禮用的肉並不是完整的半只豬,而是把豬的每壹部分都割下來送去。有完整的豬頭、豬心、部分肚、肺、肝、腸、血、豬腳、豬手,寓意送的是完整的豬,象征新娘是善良完美的姑娘。儀式結束後,媒人和送禮的人可以留下來,在那天晚上演奏歌曲。彈歌也叫“舞歌”。第壹天晚上,男方家和女方家都會跳歌。男方家只象征性地跳兩三次,叫“壓棚歌”,女方家則由男方媒人扮演到天亮。年輕人在門前跳舞,老年人要在主人家的正廳裏唱歌,慶祝主人家的喜事。山歌是不能在正廳唱的,多是老人以唱歌的形式講述拉祜族的歷史、神話傳說,講述他們的生產生活經歷,是比較正規、嚴肅的歌曲。比如天上沒有打雷下雨,地下沒有媒體。潮河潮河鎮潮河,潮河主人壹晚。金星落在銀葫蘆上,南北五省脫落。南北五省已經分崩離析,坐在大廳裏談往事。年輕人在門前放歌,可以唱任何曲調和民歌,但壹般都是先唱壹首開場曲:喜事紅,喜事紅,喜事前搭綠棚。綠棚綠葉倒掛,壹杯婚宴滿座。唱完開場歌,男生女生可以隨意唱。有些歌曲可以反映拉祜族的團結、友誼和互助。如:小綠棚被四面八方的朋友圍住。四面八方的朋友圍攏過來,通宵向主人道賀。百家爭鳴,百家爭鳴。唱歌有開場曲,玩歌也有開場曲。彈壹首歌的時候,壹般都是從跳路歌開始,意思是給大家開壹條路。希望大家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這個喜事。播放完路歌之後,可以接著播放三條腿歌、四條腿歌、絆倒歌、繞樹藤歌、蕩秋千歌、砍樹歌、漂流歌、犁地歌、臨摹歌等。,最後和路歌同歸於盡。女方家壹般會放歌到第二天八點左右,期間會在綠棚裏招待四面八方的來客,綠棚用樹葉分成兩半,男的在左邊,女的在右邊。招待客人的食物取決於家庭的經濟狀況,包括米飯、白酒、湯圓等等。第二天是結婚的日子。早上,男方的迎親隊伍到達後(如果兩家距離較遠,參加婚禮的客人也可以在前壹天和送禮的人壹起去新娘家),女方的唱戲結束,女方開始擺桌子待客。首先是讓參加婚禮的客人先吃飯。吃飯的時候,婚禮的客人壹不小心就會被女方的女生男生壓著。如果新郎新娘相距甚遠,女方會在婚禮賓客吃完後讓新娘出嫁。如果兩家離得近,新娘要等所有客人都吃完了才結婚。結婚前,新娘經常和她的伴侶呆在她的房間裏。新娘出門前,男方媒人的妻子必須在房間裏借助手電筒看清新娘的臉,正確尋找新娘。否則,往往會有壹個開關。壹旦交換成功,新郎就得認命。新娘被男方媒婆牽出房間後,新娘的親朋好友就可以往新娘臉上抹黑了。這時候新郎就是所有攻擊的重點目標。之後,我就去給我的親戚送行了。送別和送別壹樣,但只是送別的壹半。當婚禮隊伍和告別隊伍到達新郎家時,有壹個非常有趣的“搶門”儀式。參加婚禮的賓客拼命想把新娘送進門,卻又想把新郎推進去。如果真的僵持不下,新郎新娘就同時進門。拉祜族人認為,誰先進門,誰就得更加努力,所以雙方都不希望自己的新人先踏入門檻。進門之後,送親人的時候要交壹個姑娘到新郎家。那些口若懸河的送親戚,受女方家委托的,會對新郎父母說:希望妳好好照顧姑娘,把她安頓好,等等。交接完畢後,新娘會用壹根新竹筒給公婆運新水,意味著她已經成為新郎家的壹員,從此就住在這裏了。完成上述儀式後,新郎家開始招待客人。飯後,歌舞由送親戚帶領上場。這天晚上,新郎家也是通宵歌舞慶祝婚禮。第三天是棚改。第三天早上,天壹亮,就可以從新郎的綠棚上撕下壹根樹枝,意思是“拆棚”,表示送親戚的任務已經完成。至此,婚禮基本結束。婚禮結束後,新郎家要為新郎新娘選擇壹個“歸家”的好日子。婚禮後回娘家壹般不超過三天,帶回來的禮物大多是酒和糖。回家後,新娘和新郎必須在日落前回到新郎家。
上一篇:我是新手,剛加入finnciti,但是最近發生了壹些事情,想拿回我的錢。我該怎麽辦?下一篇:改革創新造福人類的商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