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卻從不掛在心,
唯有藝在手在心上,
匠人方能壹笑看終生。
妳眼中的手藝人是如何的呢?脾性古怪倔強?琢磨不透?
在我看來,都不是,他們在我眼裏,就是壹群大神級別的傳承者,擁有精湛的技藝,造出壹個個生命,綻放生命的時代美。就如最近不斷帶給我們驚喜的三星堆遺址,它們在延續壹個時代的生命,展現人類文明。
壹技走遍天下。我喜歡看令人敬佩的手藝人。他們每個人都是壹本讓人壹讀再讀的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瓦貓》,吸引了我的目光。《瓦貓》是壹本關於手藝人的小說,作者葛亮以“匠人”為引,從江南篇的《書匠》、嶺南篇的《飛發》到西南篇的《瓦貓》,其中涉及古籍修復師、理發師、陶藝師,跨越時間和空間,書寫了不同行業匠人的手藝和背後的故事。
匠人,或許不茍言笑,或許不善言辭。但壹談及自己的手藝,他們的眼裏有光,有愛。 工匠的心,愛其藝,行至深。
手藝人,不僅是造物,更是創造生命。
從無到有,經匠人手而成的物件,是來到這個世界最初的告示,壹層層工序,皆有溫度。每壹件手藝品,我能感受到它們的生命,與來到這個世界的歡喜。
《書匠》篇裏的毛果為了救護爺爺珍貴的手稿,因此結識書匠,簡,在修復師的手裏,書籍被完整的修復,重獲新的生命。老董,是另壹名中國傳統古籍修復師,愛書如命,每壹本書的修復,嚴守以“整舊如舊”的原則,經他之手,書籍都在訴說被重塑生命的光芒。
兩個不同的文化與淵源的修復師,但殊途同歸,他們能給到書想要的“尊嚴”。他們是活在舊時光裏的人,經手修復的書籍,能回到它們的時代去,也能展現在我們的時代中。
央視紀錄片《大國工匠》,有壹期介紹兵馬俑的修復。兵馬俑出土,震撼世界。這個是兩千多年前的“生命”啊,中國的工匠創造了當時的巨型雕塑工程,留下了讓中國驕傲於世的文化豐碑,是世界的壹個奇跡。但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積沈,兵馬俑剛出土時,作倒伏狀,被壓成了碎片,如何將文化碎片完整地挺立起來,恢復它們原本的面貌,是壹項艱巨的考驗。
可能許多人都不知道兵馬俑出土時基本是碎片,而不是壹個個完整的整體。粉身碎骨的兵馬俑們能站立起來,這壹切都歸功於每個修復兵馬俑的工匠們,他們毫厘之間,把握分寸,重現曠世兵馬俑。
壹片片碎片,在工匠手裏,又成了壹個個威風凜凜的將士。重獲新生。
手藝人,造物,也造命。
藝如其人,度己度人度事。 常說字如其人,看過的工匠故事,他們的技藝也如其人,認真,熱愛,真誠,並以此來生活,盡管時常不自知,但日積月累,技藝已融入他們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為人處事。
《書匠》裏的老董,毛果小時候壹張染墨的獎狀,都認真修復,如新壹般。 無論是修書還是修鞋,還是人生行走,老董總有他的原則。
沒人知道老董,為何風雨兼程,天天出攤修鞋。當真相來臨的那刻,淚眼婆娑,替別人養大的閨女,被親生母親帶走了。這麽多年來,老董擔心有壹天閨女的母親後悔自己的棄養,來尋找孩子,怕自己恰巧那天沒出攤,女子尋不到人。所以,十二年如壹日,從不間斷,只為了她們母女有機會相認,幫這女子壹把。
堅持,不自私,換得母女重聚,就是可憐了老董,把閨女養得好好的,聰敏懂事,到頭來,成全了別人,難過了自己,多年的感情,瞬間結束。雖然難以割舍,但他還是選擇讓孩子回到親媽身邊。老董,生命中的壹點倔強,在此展現得淋漓盡致。
《瓦貓》裏的榮瑞紅,是典型的不自知陶藝給她帶來的影響。她隨物性,手摹心。她的命很苦,但她總有壹種堅強如實的精神,懂得樸素的道理。她的世界小,但卻完整而強大。心上人因地雷受傷,瞎了壹只眼,瘸了壹條腿。她悉心照顧,並與之結婚。她壹定要讓他去送瓦貓,讓他堅強面對自己,不要害怕別人的眼光。她深知自重,別人也會尊重妳,生活是自己的,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她能分辨事理,懂得把丈夫的才華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校長請寧懷遠(榮瑞紅丈夫)去教書,他不去,不敢以這個面貌去教書,榮瑞紅不放棄,知道丈夫去教書才是更好的道路,學有所用,才是真正的用。她的壹番話,讓寧懷遠終於敢去面對往後的壹切。
雖為女子,眼界卻看得遠而廣闊。
匠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亦如手藝壹樣。
手藝人,用壹生行動詮釋愛。
《飛發》裏理發師的翟師傅,從輝煌的"孔雀"褪去,隱藏在街市裏壹間普通的小理發店裏。人活著,有時無法抗拒世界的跌宕起伏。人來人往,世界也在新陳代謝,在萬千變化中,他在用他壹生的行動,小心翼翼去愛護他內心的愛,那座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海市蜃樓。樓已消失,但愛永存,理發的溫度,柔軟輕盈。
李宗盛的這段話,很好地詮釋了每個手藝人的心裏話。
古籍修復師老董,為了壹本書,不讓書修復時被破壞本來的面目,和專家組杠上,就算因此犧牲自己的工作,他也覺得壹切都值得。他不斷試錯,將雍正年間的官刻本復制出來。不像其他人,覺得已沒有辦法了,主張把整頁封皮換掉,但老董認為這個不是在保護書,而在毀書。扛下所有嘲笑,堅持“修舊如舊”,最終成功完成對書籍的修復承諾。 壹個人如此熱愛,才會不將就。行動是愛最好的語言。
優秀的匠人看來,手藝要做就做得最好。每壹個器物,與人,與時,都具有它們的特色。像瓦貓,雲南各族壹貓壹態,榮昌德的龍泉瓦貓已是聞名業界,但他仍帶著孫女,看別人家的瓦貓,看不同之處,有什麽長進。虛心學習,精益求精 。通過看各種變化,讓她明白萬變不離其中的要旨:“看得多了,看久了,便越發守住了自家龍泉貓不變的根本。”得以真正的傳承。
手藝人,愛得深,看得遠,行得深。
匠人精神傳承,代代相傳。 葛亮的《瓦貓》,三個篇目,都傳遞了壹種匠人精神。但有側重點,《書匠》篇講究的是“不遇良工,寧存故物”,是藏書人和修書人之間最大的默契;《飛發》是偏向的是堅守與創新,跟進時代變遷;《瓦貓》是傳統制作工藝的傳承,喜物、隨性,以物及心,是匠人匠心之根本。
匠人精神,壹代代傳承,是對手藝的承諾,也是對時代的承諾。
葛亮的著名小說《北鳶》,書裏紮風箏的匠人,龍師傅,別人許他壹方天地,他便附上壹生承諾。“這風箏壹歲壹只,話都在裏頭了。”其三世薪傳,將這承諾傳遞下去。
《瓦貓》裏的榮昌德,業界譽之"貓王",他從不孤傲,不僅將手藝、眼界傳給下壹代,匠人的精神,他更是註重傳承。根正,路正,手藝人的精神就能在正軌上傳承。從榮昌德到孫女榮瑞紅,再到第五代人榮之武,匠心在時代的流逝中,像河水潺潺流動,生生不息。
楊熹文說過,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壹步都算數。 我想,傳承也壹樣。匠人匠心精神,傳遞到我們每個人的心裏。
感謝葛亮用他的筆觸刻畫出匠人們獨特的壹面,讓人在腦海中能細微地聯想,自成畫面。 莫言評價:“ 葛亮有意識地在傳承中國小說的傳統、語言的力度與分寸的拿捏。他筆下的人物,即使在艱難的時世,那種仁義的理念沒有泯滅。中華傳統文化中最燦爛的壹部分,在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重現。”
通過《瓦貓》,我了解到不曾接觸過的行業——古籍修復師,也了解到龍泉神聖的瓦貓。 瓦貓是壹種美好的象征,也是壹種庇護,它蟬聯莽莽過去,又展現無盡未來。
但願中國文化的傳統手藝,和匠人精神,在壹個個載體中,枝繁葉茂。而不是被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飛升淹沒,成為歷史。
匠人匠心,我們壹起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