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面粉、糯米粉、黃油、糖、枸杞、葡萄幹、蛋液(蛋黃液)和水。
方法:
1.將500克中筋面粉、80克毛油和200克水放入揉面盆中揉成面團。取出,放在案板上,揉勻,蓋上濕布,醒酒10分鐘。
2.將500克中筋面粉和250克毛油在案板上反復揉搓成面團。
3.將1包2次,折疊3次,然後卷成長條形,定量(分成小份)。
4.用糯米粉、糖、黃油、枸杞和葡萄幹做餡。
5.將粉(分成3小份)搟成皮,用餡料包好,做成圓形,用手壓成扁平的圓餅,擺在盤子上,用牙簽粘壹個小洞,刷上蛋液。
技巧
1.按照菜譜上的要求把面拌好就行了。不發酵的面條。
2.我只是按照菜譜寫了餡料,我只是把那些材料壹起撈出來。就是我沒有枸杞,所以沒放。我覺得這很奇怪。枸杞沒有味道。不知道加了不好吃。可能是顏色好看,餡料搭配起來會更好看。
3.如果黃油沒有很好地結塊,就在微波爐裏咬壹口融化它。那就把所有的東西都挖出來!
2“無糖奶奶蛋糕”
原材料:
低筋面粉950克,木糖醇175克,水解液150克,白油450克,碳酸粉1克,蛋黃100克,水80克,南瓜餡1000克。
生產方法:
1.先將木糖醇和白油攪拌均勻,再加入水解液壹起攪拌。
2.水化後將碳酸粉加入1中攪拌均勻。加入蛋黃,攪拌均勻。
3.將低筋粉過篩,加入2中攪拌均勻。
4、爐溫為220℃,而火是180℃
2“炒年糕”
原材料:
年糕、蒜、豬肉、香菇、色拉油、糖、醬油、鹽、料酒、甜面醬、澱粉、雞精、胡椒粉。
制作:
1.年糕切片,豬肉切絲,大蒜切段。
2.肉絲用醬油、雞精、澱粉、料酒腌制幾分鐘。
3.將年糕放入沸水中煮至變軟,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備用。
4、鍋熱,加入色拉油,放入肉絲,攪拌變色,備用。
5、起油鍋,放入甜面醬至香(鍋不要太熱),放入醬油、糖、料酒、胡椒粉、高湯(或水),放入年糕,煮壹會兒,收汁,讓年糕入味變軟,放入蒜和肉絲,加點色拉油,翻炒,即可食用。
3“炒年糕”
原料:肉絲、青菜(壹般是油菜)、年糕。
練習:
先用嫩肉粉抓肉絲,放料酒和油進去拌勻;將蔬菜切成合適的長度。
第二,鍋裏放油,炒肉絲和蔬菜,加點鹽,炒熟撈出備用。
第三,再放油,放入年糕,快炒,不斷加點水,防止粘鍋。翻炒至年糕變軟,放入炒好的肉絲和蔬菜,加點鹽和雞精,再加點水,至湯汁基本幹透。
10“北京的特色小吃薩其馬”
原材料:
[雞蛋花][蜂蜜][油][白糖][金餅][糖][葡萄幹][李子][瓜子仁][精粉][掛面][芝麻仁][桂花]
風味特征:
北京著名的京味四季糕之壹。
具有米色、脆軟、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濃郁的特點。
《燕京年》寫道:“薩其瑪是滿洲的餅,是用冰糖和奶油拌白面粉做成的。形似糯米,用無灰木在爐中烘制,再做成方形,甜膩。”道光二十八年,在《馬寺糖餅規矩碑》中寫道“為旗人僧道所必需。”有婚宴桌,也少不了婚喪祭祀。“正明齋是最有名的壹個。
生產方法:
1.雞蛋加水打勻,加入面粉,揉成面團。面團靜置半小時後,用刀切成薄片,再切成小條,篩出浮面。
2.花生油燒至120℃,放入細面條,炸至黃白色,撈出瀝油。
3.將糖和水放入鍋中煮沸,加入麥芽糖、蜂蜜和桂花,煮至溫度約為117℃。妳可以用手指拉出單絲。
4.將炸好的細面條拌上壹層糖漿;在框架裏鋪上壹層芝麻,把面條倒進木框裏抹平,撒上壹些水果,然後用刀切成各種形狀,晾涼。
11“北京特色小吃-豆汁”
原料:[綠豆]
風味特征:
北京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
具有色澤灰綠,豆汁濃,味酸微甜的特點。豆汁是北京冬春季節風味獨特的液體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對它特別偏愛。
在過去,大豆汁以生的和熟的方式出售。賣家大多用手推著木桶車,賣的是芝麻豆腐;煮過的人通常壹肩扛著壹個豆汁鍋,另壹只肩上扛著壹包又軟又燙的泡菜。
生產方法:
1.將綠豆用冷水浸泡十幾個小時,加水研磨成稀糊狀,在稀糊狀中加入漿液,加入不少於漿液八倍的冷水過濾。
2.將過濾後的漿液倒入罐中,經過壹夜的沈澱,最上面壹層灰綠色、質地粘稠的就是生豆汁。
3.撇去最上層的浮沫和漿液,撈出生豆汁沈澱。
4.砂鍋放冷水,大火燒開,倒入生豆汁。豆汁燒開溢出鍋時,用小火保溫即可食用。
12“北京特色小吃-奶油炸糕”
原材料:
[白面粉][雞蛋][花生油][奶油][香蘭素][糖]
風味特征:
北京特色小吃。
奶油炸糕色澤白如霜,酥嫩香甜,營養豐富。
生產方法:
1.鍋裏的冷水燒開後,用小火,然後加入面粉,快速攪拌,直到面團不粘手。當它由白色變成灰色時,拿出來晾壹會兒,就可以做方便面了。
2.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均勻。分三四次加入方便面中。最後壹次加入蛋液時,同時加入奶油、糖水和香蘭素液,攪拌均勻。
3.鍋中倒入花生油,大火燒至冒煙時,立即轉小火將攪拌好的面團捧成小球,壓成直徑壹寸五分的圓餅,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起,瀝幹油,滾糖。
13“愛窩窩,北京的特色小吃”
原材料:
【糯米】【米粉】【白糖】【冰糖渣】【桂花】【核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丁】【金餅丁】
風味特征:
還做愛,北京回族小吃。元代人叫它不落夾。
明朝萬歷年間,內參監劉若愚在《議事錄》中寫道:“取糯米加麻糖作涼餅,以丸填之,謂之沃沃。”從清朝開始,就被稱為艾窩窩,壹直傳承至今。
艾窩窩是春夏涼性食物之壹。它的形狀像壹個球,潔白如雪,讓人愛不釋手。
北京五洲賓館太白餐廳制作的愛窩窩,於2007年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1997。
生產方法:
1.糯米洗凈用冷水浸泡六小時,瀝幹水分,放入籠中蒸壹小時,然後放入盆中,倒入開水,蓋上蓋子浸泡十五分鐘。
2.將糯米放入抽屜中,放入籠中蒸半小時,取出後放入盆中,用木槌搗碎,鋪在濕布上晾涼。
3.核桃仁用小火烤熟,去皮切塊,芝麻仁用小火烤熟卷成塊,與瓜子仁、青梅丁、金餅丁、白糖、冰糖渣、桂花混合做餡。
4.將米粉蒸熟,放涼,攤在案板上,放上湯圓,揉勻,撈起,壓成圓皮,裹成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