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句“阿佤人唱新歌”,已傳唱全國,為世人所知——西盟佤山。這裏山高谷深,森林茂密,雨量充沛,雲海無邊。歷經滄桑凝聚而成的佤族文化悠遠而神秘。這裏沒有塵世的喧囂,卻充滿了自然的寧靜。它就像壹個自然而美麗的天堂。在佤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中,世界上到處都有神靈,世間萬物都是萬物有靈的。佤族以其獨特的萬物有靈、人與神共存的觀念,恪守著人與自然* * *生* *的法則。走進錫盟的瓦山部落,仿佛回到了人類的童年。在這裏,放慢生活的時鐘,感受狂歡的激情,體驗佤族原始而公正的價值觀,回歸靈魂的本真。
佤族是雲南特有的充滿神奇和活力的少數民族。在外人的心目中,他們常常記得自己烏黑的長發在舞蹈中飄揚。前幾天有機會第二次來到滄源縣諾良鄉板考村,壹個佤族村。找不到十年前的樣子。我眼前看到的是壹個五彩繽紛的村莊。佤族風格的房屋散落在山間峽谷中,人們在編織,喝茶抽煙,過著自由奔放的生活。下午的陽光很強烈。我在村前的山坡上拍了壹張照片,記錄了這個美麗而神奇的邊寨。
想要有壹個快樂豐富的“嘉年華佤族”之旅,壹定要參加佤族的“千人拉木鼓”活動。隨著“巴柴”響亮的號角聲,木鼓被大家拉回寨子,村民們載歌載舞慶祝。拉木鼓會讓妳感受到佤族文化的無窮魅力。
第五句“佤族人的生命在於歌舞”。從壹開始,丹津就被熱情奔放的佤族歌舞所感染。來到佤族山西盟,所到之處,他都加入群眾的舞蹈圈,和群眾壹起載歌載舞,壹起飲酒作樂,充分感受到佤族歌舞的活力,以及平等互愛、開放寧靜的民族心態。對他們來說,只要有歌舞,再加上水和酒,就是全部,可以忘我。這種民族精神是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位於中緬邊境橫斷山脈深處,是佤族的故鄉。佤族是壹個神秘的民族。直到20世紀50年代,這裏的社會形態還很原始!所以滄源佤山被稱為人類最後的秘境。佤族是壹個國際化民族,總人口超過百萬,其中大部分居住在緬甸,另壹半居住在中國雲南。佤族傳說人類起源於“四港裏”(Yi音譯,四港洞,裏出)。為了紀念人類的誕生,每年5月1日前後,滄源的瓦山都要舉行大祭祀、賽牛、拉鼓等壹系列狂歡活動。踏上滄源瓦鄉的土地,街上響起“太陽,太陽把妳曬黑了!月亮,月亮把妳染黑了!..... "宋,渲染佤族節日的狂熱氣氛,讓妳忍不住有壹種參與的欲望和沖動。
第七句曾在祖國大江南北唱過佤族歌曲《佤族唱新歌》。演唱者是張曉玲,佤族人,目前是佤族文化遺產團的老師。西盟佤族自治縣是壹個佤族、拉祜族、傣族和漢族雜居的多民族自治縣,其中佤族占總人口的72%。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地形地貌,錫盟民族文化至今仍保留著原始、古樸、神奇的色彩。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錫盟各族人民不僅開發了這片神奇的土地,而且創造和發展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佤族傳統樂器表演、情歌對唱等民俗活動;雄偉的木鼓;驚心動魄的擲牛祭祀...佤族的這些優秀傳統,呈現了西盟佤族原始古樸的民族文化。
佤族是壹個熱愛歌舞的民族。他們通過唱歌和跳舞來表達他們的勞動生活。他們對自然的認識和見識,從宗教祭祀活動到接米接水,到太陽和月亮的升起,到銀雉和螞蟻的動作,都成為他們舞蹈的內容和模仿的對象。他們用歌曲和舞蹈來表達生活的歡樂和悲傷,愛和渴望,甚至是問題和祈禱。這是壹個歌舞升平的熱鬧民族,正如丹津所說,“他們的生命在於歌舞!”因此,丹津指出,佤族文化具有玩世不恭的魅力,佤族人平等友愛的心態符合當前人們回歸原始人類的心理需求。佤族鮮明的膚色特征和獨特的人格特征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歌舞精神是目前世界關註和喜愛的民族之壹。
第九句,“四崗裏”的傳說在佤族地區廣為流傳。西盟的佤族解釋“四崗”是山洞,“裏”出來,說明人類很早就從山洞裏出來了。傳說佤族最早是從山洞裏出來的。該洞穴位於西盟縣以西約60英裏的阿瓦山中部。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都把洞穴視為“聖地”。滄源佤族解釋“四剛”是“葫蘆”,“李”出來,就是人從葫蘆裏出來的意思。雖然不同地區的佤族對“四崗裏”有不同的解讀,但他們都把阿瓦山視為人類的發祥地,同時都反映出他們是阿瓦山地區最早的居民。“四崗裏”是佤族對自己古老洞穴生活的記憶。
10木鼓是中國56個民族中佤族特有的壹種鼓。在佤族的原始自然崇拜中,它被視為至高無上的神器,是萬能的魏帥神的化身,是佤族村舍的保護神。木鼓用於祭祀,祈求木鼓保佑村舍五谷豐登,人丁興旺。二是用來報警的。當山寨發生火災或外敵入侵時,敲響木鼓報警,召集村民緊急避險,保護山寨利益。三是用於歌舞娛樂。至少每個村都有木鼓房,有的村姓有木鼓房。因此,壹些村莊有多個木鼓屋。以前佤族獵人把頭獻祭給木鼓,木鼓房裏有很多頭樁來裝頭。如今的西盟縣木鼓長廊,百只木鼓齊鳴,聲音在連綿的群山中回蕩,令人振奮的同時,思緒也漸行漸遠。
11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穿著草裙、藏著獸皮時,佤族人就看到水牛在土裏打滾,可以防止陽光輻射和蚊蟲叮咬,於是也了解到水牛身上沾滿泥土保護自己,土就成了止痛、消腫、解毒的“藥”。這就是《觸妳黑》的靈感來源。
句子12錫盟有著令人驚嘆的佤族文化,醉人的水和酒,迷人的自然風光和浸透著神秘氣息的原始宗教遺跡。這些加在壹起,就是佤山無可比擬的民族文化旅遊資源。正如丹津所說,現代人過度的欲望和焦慮使他們向往“回歸”,回歸自然也是壹種心理需要。當人們來到佤山時,他們不會感到過度的沈重、恐怖、緊張和失落感。他們感受到的只有生動而簡單的空氣,安靜的環境,只有大自然柔和的聲音。他們沒有闖入太多的機械轟鳴聲,時間是平靜的,溫暖的,和平的。再加上佤族人之間的那種手足之情,滿滿的祝福,構成了壹個令人向往的真實的夢。也許,這裏即將成為另壹個瀘沽湖,另壹個九寨溝!
佤族視黑色為美,認為黑色是勤勞和健康的象征。所以佤族的服飾幾乎都是以黑色為基調。佤族的壹句諺語說:我們可以壹起齊聲跳舞,當我們的牙齒變黑時,我們可以壹起大笑。在“摸摸妳的黑”活動中,誰最黑誰最美。《摸妳的黑》中,佤族兄妹給妳塗抹的不是普通的泥巴,而是神奇的藥物“娘布洛”。根據佤族的傳說,睡蓮是壹種長生不老的草。佤族人把草藥磨成粉,拌成藥泥,塗在身上祈福。同時具有防病、防曬、美容的功效。只要參加“摸妳黑”嘉年華,就能得到神藥的加持。佤族的傳統觀念認為:“摸女孩子的臉,使她越來越漂亮;摸摸老人的臉會讓他健康長壽。摸摸孩子的臉,讓孩子平安吉祥;摸摸朋友的臉,友誼長存;黝黑的臉,永遠快樂;摸的越多,越有幸福感。”
佤族,佤山的古代居民。佤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壹。現有人口35萬多。主要分布在滇西南的滄源、西盟、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和半山區。即瀾滄江與薩爾溫江之間的“阿瓦山區”和怒江山脈南段。與漢族、傣族、布朗、德昂族、傈僳族、拉祜族等民族雜居。漢代以後,有“普人”居住在雲南。唐代“濮人”和“王人”分布在東起京東、巍山,西至騰沖、梁河,南至鎮康,北至永平鎮。“濮人”可能是居住在這壹地區的各族先民的統稱。“看人”可能主要是佤族的先民。歷史文獻中的“王曼”、“王帽子”、“外來語地名”等名稱,與今天佤族自稱的“佤”基本相同或非常相似。
西盟縣坐落在美麗的天然湖蒙索龍潭附近。這裏四周是常綠的原始森林,空氣清新,環境清潔,有獨特而濃郁的佤族風情。目前,該縣已形成以商業、休閑、娛樂為載體,吃、住、行、購、娛為壹體的旅遊小鎮。小鎮周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環繞,形成了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的良好生態環境,被人們稱為“中國第壹生態城”。縣城菲奧娜芳5㎞境內,散布著猛梭龍潭、龍默葉聖地、李侃瀑布、木易雞谷、雍科洛、瓦山榕樹王等景點,形成了壹個具有鮮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邊境旅遊小鎮。
“四崗裏”是佤族民間流傳的壹個古老傳說。“四崗裏”是懸崖洞穴的意思,“裏”是出來的意思,“四崗裏”是從洞穴裏出來的意思。佤族認為,在古代,人們被囚禁在壹個封閉的懸崖洞穴裏,出不來。全能神指派鳥來挖洞,用老鼠來引開正在洞口撕咬的老虎,讓蜘蛛擋住不讓人出洞的樹。人類不得不走出洞穴,到處安居樂業...“四崗裏”的傳說是人類歷史的源頭。
阿瓦山的流行歌曲。走進阿瓦山,我非常激動。我早年的歌曲《阿瓦人唱新歌》《村寨村寨,鑼鼓喧天,阿瓦唱新歌。* * *生產黨在邊疆大放異彩,山笑水笑人樂。社會主義好,幸福橋建好,路越走越寬,“江瀑布”三天了。
18在錫盟瓦山,壹年四季都能看到壹片仙境和如夢似幻的雲海,秋冬兩季氣勢壯觀。瓦山雲海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起伏,像壹條玉帶斜掛在山腰上;它變化很大,像夢,像仙境;它雄偉、遼闊、壯麗。雲海為佤山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與巍峨的佤山相映成趣。
19句提到葉帕小姐。恐怕全北京的佤族都會豎起大拇指。她是壹顆美麗而能幹的黑珍珠。她——絕對漂亮,迷人的身材,健康的小麥色皮膚,清澈的眼睛,長長的睫毛。典型的西澳黑珍珠。北京人都說她的眼睛很亮,像天上的星星壹樣美。北京的佤族專家也很喜歡她。每次他們來到鎮上,都會給讓葉的私人助理打電話。佤族專家嚴啟祥老師稱贊耶帕是佤族大山裏最亮的黑寶。聶喜珍老師稱贊耶帕是佤族的驕傲。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陳國慶老師稱贊葉爸是壹只不知疲倦的畫眉。
第20句是發舞的美麗傳說。相傳有壹對相愛的年輕人,燕琪和葉黛,相約在山中尋筍。竹筍滿滿壹筐,但身上和頭上都結滿了蜘蛛網。他們花了三天三夜才把頭發上的蜘蛛網去掉。老佤族以為是蜘蛛鬼,動員全村人消滅房前屋後的蜘蛛。但這時,葉黛的頭發成了壹團,這讓她感到很難過。聰明的燕琪用竹片做了壹把竹梳,送給了葉帶。他用它梳理淩亂的頭發,長長的黑發終於飄了起來。用竹梳梳頭的魔法很快就傳遍了阿瓦山的村莊。女孩們已經養成了梳頭的習慣。常年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姑娘們開心地圍著自己,排著隊,牽著手,晃著胳膊,踩著腳,唱著歌,俯仰著,開著腳,邁著矯健而快速的步伐作為拍子,讓頭發像雲彩壹樣翩翩起舞。阿瓦姑娘把自己熱情、直爽、豁達、開朗的性格融入到舞蹈中,用瀑布般的舞姿宣泄著如火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