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青銅時代後,中原地區越來越多地使用戈戟,而斧逐漸減少。但在北方草原地區(包括南緣長城沿線的山區),戰斧依然大行其道。這壹帶流行壹種青銅斧,個頭不大,壹般長約10 cm,斧背有與斧刃平行的管狀斧,所以習慣稱之為“管斧”。都是遊牧騎兵的實用武器。
山西省薊縣上東村發掘了壹座商代晚期的墓葬,隨葬有壹把青銅匕首、壹把管斧和兩把銅勺。匕首位於人骨右側,管斧位於頭部左側,銅勺牢牢掛在腰間。墓主人當時是遊牧騎兵。匕首是他的裝飾品,可以用來防身,也可以用來殺動物,割肉。管斧是戰鬥武器,銅勺當然是餐具。有了這三樣物件和壹對弓箭,他大概可以走遍草原去打仗了。
在蒙古鄂爾多斯春秋戰國時期的胡林、樓蘭或匈奴墓葬中,常出土鶴嘴斧,材質或銅或鐵。斧的壹端細如鶴嘴,可以啄,另壹端是窄窄的斧形,可以劈砍,上面有壹個洞,可以放刀柄。也是強大的穿甲武器。
遊牧騎兵常用的戰錘不是我們在國劇舞臺上經常看到的那種大頭瓜錘,而是壹種短柄小頭錘。很多人稱之為有頭有臉的俱樂部。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經常發現這種相當於東周時期的銅錘頭或銅棍頭。其直徑6~8厘米,或呈星形或蒺藜形,內有帶柄洞。這種錘子揮起來很方便,對付重甲騎兵非常有效。
至於國劇舞臺上的瓜錘,曾經是中原強大的勇士們使用的。如《史記·魏公子列傳》記載,辛為救趙奪取兵權,使“朱海袖四十斤鐵椎(古人常稱擊工具椎)”,殺魏江進;《史記·侯氏世家》記載張亮的“大流士,鐵棘重壹百二十斤”,在博浪沙攻秦始皇,巡察全國,誤中副車。這些“鐵椎”大概都是瓜錘的壹種吧。
明清時期的祭祀儀式壹般用大瓜錘,即所謂的“金瓜”。1970四川成都鳳凰山發現的明代王世子墓出土的陶俑,有的手持瓜錘,桿很長,超過人身高的壹半。這種瓜錘在戰鬥中不夠靈活,適合單槍匹馬,所以壹直沒用過。
言歸正傳。遊牧民族普遍使用戰斧和錘子的傳統,壹直保持到宋元時期。如《遼·兵史》記載,契丹每支正規軍都配有“弓四張,箭四百支,槍長短各壹枝,骨花壹枝,斧壹把,小旗壹面,錐壹個”。《多桑蒙古史》註:“蒙古軍皆戰且騎。每人壹件皮甲,壹個口袋,壹把弓,壹把斧,壹把刀壹把矛,還有幾匹只需要草原草為食的馬”;“除了弓、箭和斧頭,每個人都必須攜帶壹把磨利弩的錘子...最好裝備武器裝備,並持微彎刀者,身披皮囊,身披皮甲,甲上放鐵片。”根據蒙古軍隊進攻印度的相關記載,他們也使用了戰錘。
有趣的是,在宋代,小頭錘壹般被稱為谷多。宋·文婧註宋曰:“關中者,腹多胍,上為孤,下為都。常見的原因是大棒頭的人叫胍,後來被誤認為骨花。”前壹集《武景宗要》卷十三也說:“追其義,原是胍(guā zhūn),胍肚大,說如胍之大,後人有誤,以胍為骨,胍為花。”“谷多”顯然是壹個民間說法。宋人也把壹種炸圓的糕點叫做谷多,而明人壹般把花苞叫做谷多(至今),其原意是寫壹個圓而凸的形狀。在內蒙古巴林右旗遼青墓地的壁畫中,有壹幅契丹壹衛手持骨花的圖像,骨花的頭部或圓或蒜狀,均有短柄。
唐宋以來,中原軍隊使用錘、斧(以前是戟)受北方遊牧民族影響很大。據李全《太白靜音》記載,唐代馬軍主要使用長矛和馬刀,還配有錘和斧。啄大概是壹種類似鶴嘴斧的武器。北宋吳窯中的骨花有兩種,頭為鐵或硬木,壹種為蒺藜狀,壹種為蒜狀,稱為蒜骨花。但這些武器在漢軍中並不流行,可以歸為雜兵。宋人用谷多更多的是守儀、鎮守指揮或專事骨雜,稱為“谷多子之”、“谷多之”。《宋·文婧公筆記》說:“國有正直之人,近於近衛。”孟淵《東京夢華錄》載有六條記載:正月十四日,天子幸見五嶽:“隨官之人,皆戴氈帽,簪花,紅錦戲班打獅衫,天王鍍金帶,數重骨。”《吳要》說,骨頭或木頭的頭大概是獻給樂器和健康的。這也可以說是壹種退化。起源於北方遊牧民族的雜兵也有兩種:壹種是鐵鏈,壹種是流星錘。
上壹集《武經總論》卷十三說:“鐵鏈夾棍,源於西戎(古代對西部遊牧民族的統稱),用之即。敵軍漢之步兵,如農夫打麥之枷,飾以鐵片,利於從上擊之,故漢兵巧用之。”
農具連枷在中原地區已被廣泛使用。它由兩根棍子組成:下面壹根長,可稱為手柄;上段較短,上下擺動,擊打紋路,可稱為尖段。中原地區的人們早就用連枷來守城,稱之為“連挺”。意思是壹樣的。《墨子·備城門》要求城內“兩步連”唐·督郵《將軍典》中說:“連高蹺如脫糧之枷。”作用就是“打女墻外之敵。”城守站在城頭女墻後面,高蹺。不用探出墻外,他們可以用彎曲的劍尖擊中墻外快速爬上來的敵人。但是,在唐朝之前,中原地區的人們似乎從來沒有把連亭用於騎兵和野戰。
不同的是,中東和近東的騎兵使用的連枷棍也是由農具彎曲而成。他們把棍子做得更短,用鐵把尖端包起來做成尖刺,或者用鐵做,甚至用壹個小的帶刺的錘子代替(有好幾個),很難擋住馬。《吳瑤》中提到的“西戎”很可能是中亞附近西北地區的遊牧民族,他們的武器往往與中亞地區的類似。
流星錘又稱飛錘,前身是史前人類使用的單股飛石繩(Bolas):將壹個石球綁在繩子的末端,繞著頭頂快速擺動,然後放開繩子,石球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飛出,攻擊遠處的目標。這種武器自進入史記時代以來,在中原地區已經很少使用了,但仍經常被草原上的牧民用來狩獵和捕殺動物,而且在空曠的草原上使用可以達到奇效,所以在作戰中經常使用。在蒙古鄂爾多斯,經常發現青銅錘頭和重錘都是用來掛繩的飛錘。流星錘在明清時期常被用作暗器,大概是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