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方法
經驗方法作為自然科學中壹種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規範是“用經驗材料證明或證偽理論假說”。這些經驗材料可以來自研究者的實際觀察或實驗活動(直接經驗),也可以來自記錄以往觀察或實驗結果的歷史文獻(間接經驗);這些經驗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非定量的,但必須是可驗證的。
實證方法包括教育測量、定量觀察、問卷調查、教育實驗和內容分析。
教育測量是指按照壹定的規則或尺度對教育現象或教育對象的某些屬性進行的定量描述。其中,包含了測量的三個要素:事物及其屬性;數字或符號;法律。教育測量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以壹個測驗為工具,按照壹定的規則對研究對象進行測試,從而獲得量化的結果,並通過進壹步的分析得出相關的結論。它可以將抽象、概括的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反映個體發展水平和教育發展狀況的便捷工具,提供可靠的數據。
定量觀察是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明確、嚴謹的“測量體系”進行的,也叫系統化、結構化、規範化觀察。這個體系包括:明確的觀察對象,嚴密的邏輯觀察項目體系,確定的觀察程序和記錄單位,以及物化的觀察記錄工具。其優點是能系統高效地獲得大量真實、確定的觀測數據,易於記錄觀測,觀測結果便於系統的定量處理和對比分析。其缺點是對觀測設計人員和觀測人員的理論和技術要求較高,觀測過程相對平淡,缺乏靈活性。
問卷調查是研究者使用嚴格設計的統壹問卷,通過書面語言與被調查者交流,收集有關教育問題的信息和資料的壹種方法。它有以下特點:1。調查工具的標準化;2.調查過程的標準化;3.調查結果的標準化;4.研究效率高。
教育實驗方法是根據壹定的理論假設,有計劃地控制教育活動中的某些因素,使其他因素朝著提高教育效果的方向變化,進而檢驗假設,揭示教育活動規律的綜合性研究活動。它的基本特征是:1。教育實驗應該揭示教育現象或教育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2.教育實驗中因果關系的預設以假設的形式表現出來,實驗過程圍繞假設展開操縱、控制等壹系列幹預活動。經過觀察和分析,假設最終得到檢驗。內容分析法是對教育文獻的內容進行客觀系統的定量分析和描述,從而對相關教育現象做出事實判斷的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法研究的文獻資料可以是:1。文字、報刊、教材等內容所記載的材料,往往是專業研究者的研究對象。2.用聲音記錄的材料,包括:上課錄音、學生談話錄音、競選會議錄音、某壹時期與課本配套的錄音帶等。3.用影像記錄的資料,包括:教學視頻、電影、電視、幻燈片、圖片。
內容分析法具有明顯性、客觀性、系統性和定量性四個基本特征。1.內容明顯;2.客觀事實;3.系統的記錄;4.定量結果。
定性方法
作為與實證研究相對的定性研究,它有獨特的研究傳統和研究假設,用於定性研究的定性方法也有其定義。陳相明先生給質的研究方法下了壹個定義:“質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為研究工具,運用各種資料收集方法,在自然情境中對社會現象作為壹個整體進行探索,運用歸納法對資料進行分析並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的互動,獲得壹種解釋性認識,以建構其行為和意義的活動。”
定性研究包括訪談調查、定性觀察和敘事研究。
訪談調查是研究者通過與被調查者面對面交談,以口頭問答的形式了解某人、某事、某種行為態度和教育現象的壹種調查方法。它有以下特點:1。調查過程靈活而深入。2.獲取完整真實的信息。3.適用範圍更廣。訪談調查法的主要局限性是:1。樣本少,成本高,時間長,效率低。2.標準化程度低,難以統計。3.調查過程容易出現偏差。4.訪談調查不能體現匿名的特點,不能完全消除受訪者的心理憂慮,往往影響受訪者提供信息的客觀性。
定性觀察是研究者在真實情境中對被觀察的人或事進行的開放性觀察。它有以下特點:1。可以了解到更多真實的信息。2.可以獲得更完整的信息。3.可以進行多次觀察。定性觀察法也有局限性:1。它很容易受到觀察者的影響。2.觀測結果的代表性不夠高。
敘事研究法是通過講故事來描述人的經歷、行為和生活方式,通過所描述的故事來探討經歷和行為的意義,以及他們的思想和哲理。在教育研究領域,敘事研究是通過對有意義的教學事件、教師生活和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和分析,發現或揭示隱藏在日常工作、事件和行為背後的意義、思想和觀念,發現教育問題,探索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動的特點。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通過敘述和講述故事來表達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教育敘事研究有:1。定性研究方法被用作工具。2.以教育中的故事為對象。3.教育實踐者成為研究對象。4.歸納方法用於形成理解。但也有局限性:1。外國研究人員要獲得研究對象的合作是相當費時的。2.要知道內部人士的真實想法並不容易。3.研究者容易受敘述者故事的影響,偏離研究目的。4.敘事研究受研究者個人傾向的影響。5.敘事研究對研究者的要求很高。
(3)系統方法
系統科學方法論的應用體現在研究主體上,主要體現在系統思維上。其關鍵特征是運用系統科學的原理來考察和把握研究對象的本質,並綜合運用各種技術方法——既有實證方法也有定性方法——來達到研究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根據事物本身的系統性,以系統的形式研究對象及相關因素,重點研究整體與部分之間、部分之間、整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制約。系統方法論和系統思維的特點:1。與中國傳統的整體思維相比,系統思維是清晰的、開放的。2.與自然科學中的還原論分析思維相比,系統思維強調系統的整體性。3.與以往任何研究範式相比,系統方法論提供了壹種新的思維原則、模式、路線和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方法範例。
(四)復雜的思維方法
復雜思維面對世界或事物變化的原始多樣性、復雜性和生動豐富性。它以非線性思維、關系思維、過程思維和情境思維為特征。教育系統的復雜體現在:1。教育活動組成部分的多樣性和可變性。2.教育活動的結構與功能、系統與部分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3.教育活動的動態生成與教育結果的不確定性。
(5)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專家學者的幫助,在教育實踐中開展科學研究,並以研究成果指導自身實踐的壹種研究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1。中小學教師是研究主體,教師是研究者,課程是實驗,課堂是實驗室。2.強調參與、合作和交流。3.強調實踐反思。
(6)文獻法
文獻檢索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步驟,貫穿於研究的全過程,是教育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壹。文獻檢索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文獻檢索是由文獻存儲和文獻檢索兩部分組成的檢索系統。狹義的文獻檢索是指根據檢索主題,利用壹定的檢索工具,找出所需文獻及其線索的過程。文獻法有利於全面正確地把握所要研究問題的情況和現狀,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科研成果,幫助研究者選擇研究課題和確定研究方向;有利於為教育科研提供科學的論證依據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復工作,提高研究效率;有利於拓展研究思路,發展創造性思維,提高課題研究的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