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敦煌文化起源於何時?

敦煌文化起源於何時?

敦煌文化發軔於十六國先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代,形成了龐大的規模。

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雕像聞名。敦煌文化藝術又稱莫高窟文化藝術,被稱為東方世界的藝術博物館。它保存了735個洞穴,3000多件彩塑,45000平方米的壁畫和5座4世紀至11世紀唐宋時期的木結構建築。早在1944年,國民政府就在這裏建立了國立敦煌藝術研究院。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後擴建為敦煌研究院,這是我國文物保護史上從未有過的系統的、不間斷的保護和研究工作。

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壹個關鍵點,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具有標本意義。

其實敦煌環境艱苦,敦煌人口少。據史料記載,西漢敦煌人口為三萬八千余人,東漢敦煌人口為二萬九千余人,都不及與之相鄰的酒泉。西漢酒泉人口76000余人,東漢酒泉人口省略,只有654.38+0.27萬戶,人口5萬余人。在古代,人是生產力。敦煌,壹個人口不多的西北邊郡,永遠不會是最富裕的地方,卻成了華容道的大都市,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敦煌是絲綢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河西走廊最西端,壹望無際的戈壁和綠洲交相輝映,大漠在群山之外。連接綠洲的道路是東西方交流的通道。敦煌站在東西大道的中心,再往前就是西域,壹片更加神奇的土地,也是漢帝國走向世界的關鍵。匈奴對西域的管理至少比漢朝早100年。塔爾坎縱橫西域,控制東西交通。

張騫千方百計逃脫匈奴的關押,前往任玥,但在返回途中被匈奴俘虜。可見廣大的西域和河西地方都在匈奴的強力控制之下。漢帝國要走向世界,必須開發西域,從匈奴手中奪回西域。難度可想而知。敦煌作為漢朝治理西域的窗口,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帝國也確實賦予了敦煌這樣的權威。所以敦煌雖然弱小,但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帝國治理西域的前線。李廣利第壹次伐大元,失敗了。漢武帝命他在敦煌開荒,然後遠征西征。在敦煌備戰的時間裏,敦煌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此時敦煌既是前線,又是後方。今天,人們認為祖國的東部和南部是中心和樞紐。其實在宋朝以前,尤其是漢唐時期,也就是中華文明最輝煌的時代,西北是帝國的樞紐,帝國的核心,比東部和南部更重要。絲綢之路上留下的大量遺址和遺跡是它們的輝煌見證,也是中華文明與中外文明交流、融合、激蕩的見證。總之,敦煌不是後人眼中的偏僻小城,而是帝國的門戶、窗口、前線,是可以建功立業的地方。

中世紀敦煌名士輩出,達到三吏之位是常事。即使中原有過戰亂,甚至改朝換代,敦煌在河西也是穩定的,這群紮根西蜀的人逐漸形成了壹個世代相傳的家族。敦煌宗族雖然大多以戰功起家,但他們非常重視儒家思想的實踐,並將其經典傳承下去,成為真正的儒家宗族。其實敦煌壹族是最早開風氣的壹批人。他們身處各種異質文化之中。他們首先接觸了來自西方的各種異質文化,他們首先完成了異質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與升華。這些文化異質的人進入中原時,引進了早已融入中原的蠻族軍事習俗。這些所謂的異質文化和蠻族軍事習俗,不過是新鮮空氣,打破了平靜的湖面。敦煌是幸運的。自西漢建縣以來,中原大地經歷了王莽之亂、三國之爭、冠南之交、南北共存。而遠離中原的敦煌,卻從未遭到大面積破壞。反而因為遠離中原而成了世外桃源。避難的人住在這裏,獨自享受和平。然後在隋唐時期,從楊迪到唐太宗,從唐高宗到武則天,再到唐玄宗,幾代皇帝都非常重視對西北的治理和開發,敦煌作為西北的門戶,壹直保持著繁榮。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和龍落入吐蕃,敦煌漢族文化傳統被切斷。

從漢武帝到唐玄宗,敦煌的中華文化千年來從未間斷。這壹千年與中華文明最鼎盛的漢唐相連。漢唐文明的精華匯聚於此,漢唐文明的根深深植根於敦煌大地,將創造出無比燦爛的敦煌文化,展現石窟藝術的精湛工藝、文化文明的博大精深、藏經洞的神秘神奇。文化的繁榮給了敦煌基礎、信心和希望。沒有近千年的歷史傳承,沒有這群有文化的敦煌人的執著奮鬥,敦煌怎麽會輝煌?沒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創造出如此包容燦爛的文明。

  • 上一篇:抗癌中草藥
  • 下一篇:無錫市第壹人民醫院科室介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