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味著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和行為準則。意味著文化事業的繁榮,文化產品的引進,文化遺產的保護,文化傳統的傳承;也意味著講好中國故事,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
2.讓年輕人說說“可觸摸的中國”,王培南。2019年,李在中國壹夜走紅,人們驚訝地發現,這個四川姑娘在YouTube平臺上收獲了超過10萬的粉絲。只提供中文字幕的視頻並不影響海外用戶訂閱和關註的熱情,甚至有海外粉絲成立了字幕組,將李的視頻內容翻譯成英文。
3.巧合的是。近年來,李和其他年輕的業余博主,如辦公室裏的小爺和滇西的小哥,進入了海外觀眾的視野。他們在YouTube平臺上的關註者分別超過900萬和600萬,他們都已躋身全球頂級YouTube博主之列。活躍在互聯網平臺上的年輕人已經成為中國對外傳播的生力軍。
4.年份2011。中國開始在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幕上投放壹系列國家形象宣傳片。把《中國的臉》放在“世界的十字路口”,被認為是中國以更積極的姿態從事公共外交的壹種嘗試。
5.從時代廣場的宣傳片到李自凱的走紅。這十年,是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快速提升的十年,同時也是意識形態和話語方式悄然改變的十年。十年前出現在紐約時代廣場的面孔是姚明、袁隆平、楊利偉。十年後,出現在全球網民面前的面孔是李、辦公室小葉和滇西小哥。“主角”變化的背後,暗合了數字媒體興起帶來的對外傳播話語的轉變。
6.當臉書等社交媒體和YouTube、抖音等視頻內容生產平臺成為互聯網流量的主要入口時,年輕的互聯網內容生產者責無旁貸地接過大旗,成為中國對外傳播的新生力量。
7.為什麽是年輕人?首先,他們更熟悉互聯網平臺的話語體系和敘事模式。與從傳統媒體生產和消費環境中遷移出來的數字移民相比,伴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作為“數字原住民”,更熟悉數字媒體的表達邏輯,他們生產的內容也更適合目標受眾的需求。
8.第二。隨著YouTube和抖音等視頻平臺的崛起,互聯網變得越來越“可視化”。相比文字,視頻內容自然具有更強的跨文化傳播能力,更容易被有語言障礙的不同文化群體所理解。因此,習慣使用YouTube和抖音的年輕人更容易跨越語言和文化的界限,用視覺文本制作的內容感動和打動海外觀眾。
9.第三。年輕的互聯網內容制作人成長在更加現代和開放的中國,因此這壹代人更容易與海外觀眾談論他們的生活經歷,這使得他們的內容貼近現實,充滿生活情趣。無論是李視頻中呈現的中國農村生活,還是肖野在《辦公室》中對現代都市青年生活的描繪,都包含著傳統形象宣傳片標簽化敘事中難以找到的生活化場景,也更容易引起海外年輕人的共鳴。
因此,10。數字媒體的話語邏輯、視頻文本的跨文化特性和年輕人獨特的生活體驗相結合,形成了互聯網時代新的對外傳播方式。對於沒有太重歷史包袱和痛苦回憶的90後、00後來說,他們可以用更自信、更輕松的風格來表達自己。他們不經意間將年輕人對中國生活和時代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講述了壹個不同於以往的“中國故事”。
11,從這個角度來說。從時代廣場放宣傳片到李等博主火起來的這十年,是傳統大眾傳播向互聯網焦點傳播的轉變,也是中國故事從單壹國家敘事向多元主體參與敘事建構的轉變。如果說傳統的對外傳播是回應性的,更多的是消除偏見,回應爭議,改變海外媒體對中國報道中形成的刻板印象,那麽由年輕人主導的對外傳播則是建設性的,更多的是講述故事,分享經驗。
12.如果說十年前的形象宣傳片還讓海外觀眾感到有些遙遠的話,現在辦公室裏的李和肖燁確實帶來了壹幅“感人”的中國畫卷,讓海外觀眾從更貼近中國人現實生活的場景,以及中國新壹代年輕人理解生活和世界的方式,重新認識壹個“日常”的中國。
13,對於成長在數字媒體時代的年輕人來說。去嗶哩嗶哩刷Tik Tok已經成為他生活的壹部分。在他們深度參與並理解了視頻文本的內容邏輯之後,更多像李和辦公室小爺這樣的年輕人,必然會走向海外,成為這個“日常”中國故事的新壹代敘述者。
14,打破“臉書”的符號。邀請文化走出博物館。
吳恒,15。我在歐洲做交換生的時候,把壹些京劇娃娃形狀的圓珠筆作為禮物送給了當地的舍友,感謝他們對我的照顧。小禮物深受大家喜愛,甚至成為他們“炫耀”的資本。我的壹個朋友第二天自豪地給了我反饋。同事們對圓珠筆上的京劇很好奇,都羨慕他在中國交了個朋友。
16,作為留學生。那壹刻我當然很自豪,這證明了我們中國文化很有魅力!
17但是有時候,這種“吸引”也給我帶來了困惑。例如,我班上的同學和我這個中國人交朋友,他們談論的都是中國菜怎麽會這麽好吃。漢字好神秘。妳的名字怎麽發音?在西方人眼裏,“中國文化”似乎都是博物館裏的化石。他們好奇地看著,卻始終看不懂。而且,“博物館”裏的“展品”好像幾十年沒更新了。說到中國,無非就是被“西化”了的京劇、大熊貓、長城、中餐。
18當然這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事了,現在情況有些不同。比如最近幾年李在國外視頻網站上火了,被國外網友奉為“女神”,這是壹個值得註意的現象。中國農家女種菜、劈柴、做飯,構建中國式的理想農村生活。幾乎每個視頻在海外的播放量都超過了500萬。這不也是壹種文化吸引力嗎?
19.其實,李並沒有刻意“展示”中國文化。她在海外的受歡迎更多的是無意的。恰恰是這種“無心插柳”能給我們更多的啟示。我們深厚的傳統為文化發展提供了足夠豐富的物質和無盡的精神源泉,我們需要相信這壹點的力量。壹年四季,每壹頓飯其實都包含著“文化”。比如李視頻中的及時吃飯,她對奶奶的陪伴,村民的幫助,這些都蘊含著中國人的生活哲學,但我們可能會忽略其中的美和細節,以及它們對我們生活的潛移默化的指導。李的作品與“高端”無關,但在不經意間,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壹些精神內核“活”了起來,以平易近人、高度契合現代人審美趣味的形式呈現出來,這也正是她優於過去那些象征性的“中國元素”的地方。
20.近年來,我們很容易觀察到壹個現象,那就是我們越來越有意識地搶救失去的傳統,無論是審美上還是精神上。恐怕早些年是不可想象的,像《似水月在手》這樣壹部以古詩詞詩人、學者為主角的紀錄片,能夠獲得相當大範圍的關註。在更大眾化的文化層面上,“中國風”在年輕人中流行,“國潮”的跨界繁榮與之相得益彰。其中,我認為最可喜的現象是“百年老店”故宮放下姿態,以輕松的姿態做了壹系列有創意的文創產品。壹方面,古典之美和古典“士”的精神被重新發現,另壹方面,“文化”走出老路,與現代文化、商業文化積極碰撞,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我們珍惜傳統,不怕創新。傳統能找到抓手,煥發出新的活力,其實是有底氣和自信的。這難道不是文化復興的絕佳氛圍嗎?
21,文化的繁榮和影響力是中國夢的壹個關鍵支撐。但是,文化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在積極導向的基礎上,文化繁榮更依賴於自由開明的發展環境。在當今這個重新找回傳統文化價值的時代,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顯得尤為重要。中國歷史上最自信婉約的盛世唐朝,也是最“胡漢不分”的時代。這是盛唐自信的體現,也是其取得輝煌文化成就的精神源泉之壹。壹切都不可避免地與時代和世界對話,尤其是文化。狹隘的心態和局促的思維是文化的大敵。
22.請把我們的文化請出博物館。希望以後遇到外國朋友,他們眼中的中國文化更加生動有趣,不再是facebook的那些符號。
23.文化傳承。找到傳統與“網絡名人”的對應關系。
24.孫嘉善和肖涵予。
25.今天繼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從戰略全局作出高瞻遠矚的規劃部署,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其中,文化傳承的作用進壹步凸顯,因為這直接關系到“進壹步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進壹步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宏偉目標。
26.事實上。今天,文化傳承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網絡文化、國際交流文化氛圍等新文化領域的“創造性傳承”。這也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傳統文化的哪些內容會對年輕人更實用?
27.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傳統文化不是精華,壹些隱藏的糟粕仍然影響著我們。有些人甚至打著“傳承傳統文化”的旗號傳播負面文化。比如近年來備受關註的“女德班”,就是當今醜陋的“男尊女卑”文化的“復活”。因此,用正確的價值觀來引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對青少年來說意義重大。
28.此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找到它與新時代青年文化熱點契合的地方。比如近年來在年輕人中流行的“博物館熱”,就是壹個值得品鑒的典型案例。
29.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以前對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刻板印象,認為是枯燥的“古董”,但近年來出現的壹些新的文化形態改變了這些刻板印象。
30.從《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到《新故宮》,當下的青年群體對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優秀傳統文化表現出了驚人的熱情。不僅故宮、天壇等知名文化景點,陜西博物館、新疆博物館、四川杜甫草堂博物館等地方博物館也成為“打卡網絡名人”的熱門場所。究其原因,顯然與這些博物館或相關節目“趣味性、知識性”有關,讓青少年在樂趣中學習,在知識中獲得更多精神享受,對於幫助青少年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獲得更多傳統文化的精神滋養具有重要意義。
30.另外。傳統文化中知識性強的文化元素的傳承,對於青少年參與建設文化強國也具有現實意義。比如近幾年年輕人流行的漢服文化、京劇文化,還是有壹定的“入門門檻”的。即使很多年輕人對漢服的美、京劇的精彩表演感興趣,也會從興趣入手,去了解背後的歷史文化知識。也有很多年輕人通過喜歡漢服來喜歡中國古裝文化,然後學習沈從文對中國古裝的研究。知識和專業是傳統文化傳承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這也將幫助更多的青少年探索文化世界的奧秘,對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大有裨益。
31.傳統文化內容經過上述傳承後,青少年將成為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力量。要想讓傳承傳統文化的舉措進壹步助力文化強國建設,至少要做好兩件事。
32、首先,是做好繼承傳統文化的“多方位”和“全覆蓋”工作。雖然壹些傳統文化元素吸引了年輕人,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中的許多人受過高等教育。對於那些受教育程度較低,生活在偏遠小城市、縣城、農村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和傳承傳統文化,還是壹個未知數。我們不能忽視“沈默的大多數”——通過網絡文化傳播、義務教育和媒體宣傳等工作。,我們要讓他們最大限度地獲取傳統文化的知識,形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成為未來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群體。
33.此外。我們還應該考慮到繼承傳統文化和國際文化交流的關系。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繼承傳統文化的問題。我們應該從世界文化之林中正確評估自己的身份和處境,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增強自我認同感,獲得更加開放的文化心態。比如,近年來,中國壹些年輕網民公開發布中國古代漢語、中國歷史地圖等視頻,與外國網民密切互動——這不是“文化炫耀”,而是基於文化自信的文化交流。青少年不僅學習了古代歷史文化知識,也傳播了中國的文化形象,對塑造更好的國家形象,建設文化強國有著實際作用。
34.文化事業不是“暴君”和“甜寵”的堆積。
35.吞下去。我在北京度過了大學時光。雖然那裏的冬天幹燥寒冷,夏天酷熱難耐,但我總有壹種感覺,我無法放棄這座在朋友眼中“不宜居住”的城市。這種感覺寄托在嘈雜的南鑼鼓巷,小彭浩劇場,擁堵的北四環,寬闊的798,安靜的萬聖節書店,這些都是我力所不及的。當我覺得平淡的校園生活需要壹點調味的時候,我不需要縱情聲色,也不需要在遠方收拾行囊。只要走出校門,坐地鐵,自然就有壹個戲劇、藝術、哲學、音樂的世界在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等著我。
36.2017年,我結束了六年的校園生活,來到現在的城市,開始了人生中第壹份也是最理想的工作。當我走進音樂廳的大門,坐在聲控室的椅子上,我才意識到,我不再只是壹個觀眾,而是有機會和我壹樣,通過策劃演出、引進樂團,為觀眾“圓夢”。曾經的我,被豐富的文化資源滋養,終於成長為壹個能為文化事業做貢獻的“小戰士”,讓我的內心閃耀著驕傲的光芒,讓我的手心和臉上都幸福得滾燙。
37.記得在大學的哲學社,我曾經和壹個男同學爭論過文化事業對社會有多重要。在他看來,文化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築,所以它只是社會發展水平的自然表現。做得再好,最多也就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然而,我不這麽認為。如果說經濟指標和民生保障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物質生活進而決定了壹個社會的“下限”,那麽文化藝術的發展水平則直接連接著我們的精神世界進而決定了這個社會的“上限”。具體到現實生活中,我們能接觸和體驗的文化生活越多元,我們的精神世界就越豐富多彩,我們就有機會在generate中閃耀出更多思辨和創新的光芒。
38.工作之余,經常在音樂廳開會時從領導宣講的材料中聽到“文化力”的表述。所以,我有時候會想:我們說建設文化強國,到底在說什麽?在這件事情上,宏觀層面的國家綱領性文件當然會有專業、全面、正式、規範的解讀。但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我覺得衡量文化強國建設水平最直觀的指標就是我們能享受到什麽水平的文化生活。在北京讀大學期間留給我最珍貴的東西,就是這座城市豐富而美好的精神食糧。我在工作之余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想辦法給和我壹起生活的人“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39.在我的想象中。屬於我們的文化力量,應該是百花齊放,千帆賽跑的景象。我期待傳統有新的活力,我也渴望現代有多樣的潮流;我喜歡在本地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也期待來自外界的意外碰撞;我想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春雪”,並希望在“下巴麗人”面前開懷大笑。
40.此時此刻,如果只看文化產業相關的數字報道,我們很容易認為中國已經實現了文化強國的目標,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讀者、觀眾和聽眾,以及天文數字的文化產值。無論是藝術展還是網絡電視劇,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它們的數量。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壹樣的。缺乏溝通的年輕藝術家反復表達著同壹個“先鋒”概念,而大眾傳媒則用壹系列“霸權”、“甜寵”、“古風”來滿足受眾最表層的需求。這種同質的積累或許能夠支撐起壹個繁榮的“文化產業”,但註定無法成就壹個真正的“文化事業”。
41,改變現有的缺點。很難說,也很容易說。之所以難,是因為我們發展文化事業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之所以容易,是因為包括我在內的很多普通文化從業者,都能從自身做起,真正為我們理想的事情做出貢獻。我和同事們在壹起規劃未來的演出安排時,總在思考如何用我們的傳統文化資源玩出壹些新花樣,或者從國外引進壹些前所未有的演出形式。同時也致力於打破音樂表演形式的框架,嘗試不同媒體形式之間的各種融合創新。壹個音樂廳的打造,也許在6543.8+04億人的文化市場上,並不能掀起多大的波瀾,但只要有更多像我們壹樣的人在做著同樣的事情,讓傳統文化、現代文化、本土文化、國際文化在這片土地上共同生長,相得益彰,就壹定能讓祖國的文化事業在“美與* * *”之間更加繁榮。
42.全民抗疫運動給公民道德建設帶來了啟示。
43.朱海林。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中國表現出非凡的效率和顯著的抗疫效果。除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效的公民道德建設也起著關鍵作用。
44、疫情防控工作。面對壹系列復雜的倫理沖突,全體公民對危機的反應也是社會道德的壹面鏡子。現實中,疫情防控涉及公共衛生、法律政策、社會管理等多個方面。從倫理的角度來看,價值觀和道德層面存在倫理沖突。
45.實際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倫理沖突是公民面臨的不同道德價值觀之間的沖突。公民在疫情防控的各個方面所做的選擇都是基於個人的道德認識,是在公共政策、措施和行動計劃中不斷權衡取舍的過程。
46.比如說。尊重公民的自主權是生命倫理學的基本原則之壹。但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政府作為維護公共健康的義務主體,有義務在必要時與個人自由幹預,以更好地落實防疫政策,實現公共健康效用的最大化。
47、社會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必然會采取國家幹預措施,這就要求公民自覺遵守公眾* * *的防疫要求,積極配合國家的防疫政策。比如呆在家裏,出門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在大規模幹預措施中,最嚴厲的是“封城、封路、封村、封社區”和跟蹤、強制隔離。
48、為了疫情防控效果。國家公開患者的行動軌跡等信息,是基於疫情防控的特定語境和客觀現實。就是優先保障公眾的知情權,讓公眾知曉並遠離傳染源,使政府能夠有效隔離和切斷傳染源,從而防止病毒的傳播。《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也要求履行這種公民義務。
49、從根本上說,中國疫情防控工作對公民的道德要求,有利於國家和社會“最大善目的”的實現。防疫所要求的公民個人道德、責任和義務,需要個體在道德倫理的星空下,對自己的價值觀進行梳理,分清各種道德價值觀的關系,最終超越倫理的沖突,做出符合大眾利益的正確的個人選擇。
50.在疫情防控中,公民道德的進步還體現在人們對廣大醫護群體的關心上。在珍惜醫護群體、尊重醫護工作者方面,社會逐漸形成了更多的意識,有利於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化解和減少醫患矛盾。在抗疫過程中,客觀對待社會上感染病毒的少數人,尊重他們的個人隱私,可以給他們帶來溫暖,也有助於整個社會更加科學地認識病毒,正確、恰當地對待患者。
51.最近,“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促進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風貌、文明風尚和行為規範。在疫情防控中,普通公民表現出的全新道德面貌,是社會公眾道德進步的充分證明和集中展示,給今後的公民道德建設帶來了諸多啟示。
52.首先,要註意道德要求的層次性。在抗疫過程中,我們的社會所表現出來的道德標準包括體現英雄和先鋒模範的“先進道德”,以及涉及普通公民在生活中自覺遵守公共防疫要求的具體方面。社會公民道德建設的過程,後者的修養提升更為基礎。
53.其次,當鐘南山、李蘭娟等人走進校園時,氣氛變成了“偶像化”。這啟發了我們,我們可以發揮先鋒模範道德的帶頭作用。
54.最後。我們要善於從傳統文化中提取有用的資源。哲學家牟宗三說,中國文化的核心是生活的知識。有時候,普通人遵守公共防疫要求,其實是“人命關天”等傳統文化的體現。這說明,從傳統文化中挖掘、整理、提煉道德觀念和倫理精神,不斷註入新的時代內涵,可以使公民道德建設事半功倍。
以上是對年輕人來說,做文化強國意味著什麽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