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復興
——從女權主義角度看《十日談》。
【摘要】:十日談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對後世有重要影響。人們壹直從語義批評、句法批評、修辭學和敘事學的角度來研究《十日談》,但很少有人從女性主義的角度來分析和剖析《十日談》。本文將關註《十日談》所體現的文藝復興時期女性意識的第壹次覺醒,從女性話語權、女性人物分析、作品的女權主義傾向等方面闡述《十日談》中的女權主義色彩,從而反映《十日談》在文藝復興時期喚醒女性意識對人文精神的推動作用,以及對後世西方女權運動思想價值觀的影響。
近代的女權運動有過兩次高潮[1]。第壹次高潮是在18世紀末。法國女活動家瑪麗·高茲(Marie Goz)代表巴黎婦女俱樂部發表《女權宣言》,主張《七個孤獨的日子》要有平等的權利,以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壹間屬於自己的房間》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壹間屬於自己的房間》拉開了美、英、法領導的女權運動的序幕。第二次高潮形成於60年代的美國。凱特·米利特的《65438-0970的性政治》的出版標誌著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形成。
然而,這兩次女權運動並不是世界女性意識覺醒的起點。作者認為,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女權主義所倡導的婦女解放運動的思想啟蒙可以追溯到人文主義盛行的文藝復興時期,其中薄伽丘的《十日談》表現出明顯的喚醒女性意識、宣傳婦女解放的傾向。
第壹,女性身份的認同,女性話語的出現和女性意識的覺醒
《十日談》的創作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對女性自身的關註,尤其是對女性身份的關註。作者薄伽丘雖然是男性,但他在《十日談》的序言中寫下了自己的創作動機和預設的“潛在讀者”:
“對於那些像弱女子壹樣播報安慰的人,命運是特別吝嗇的。為了彌補這個短板,我打算寫這本書,給有相思之苦的年輕女性壹點安慰和幫助,因為針線、卷軸、紡車都滿足不了天下所有女性。”[2]
《十日談》是壹部寫給女性的書,它本身就是對男權社會意識主導、男性話語權控制的文壇的異軍突起和前所未有的沖擊。也許後人會賦予《十日談》更多的文學、社會學和宗教意義,但作者最初的創作動機是為了女性。這是壹本為女人寫的書,是為了她們(女人)的快樂而寫的。把女性和男性作為社會閱讀群體的壹部分,為女性寫作,充分顯示了薄伽丘對女性作為與男性平等的社會身份的認同。
《十日談》的故事框架和結構設計為女性話語的產生搭建了平臺。十個青年男女(註意是七女三男)每人每天講壹個故事,* * *十天100個故事。壹百個故事按天分為十組,每個故事都有壹個確定的主題,共同構成壹個系統的主題。在這個嚴密的結構中,有壹個作者插入的視角——女性視角。這種視角的確定,使得女性發聲成為可能,也與作者對女性的目的不謀而合。
在《十日談》的開頭,首先出現了七個女人,她們萌發了去鄉下躲避瘟疫的念頭。在壹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三個男青年後,薄伽丘用“庇護”壹詞來形容女青年對男青年的態度,要他們做女性的“追隨者”和“引路人”。這壹突破男性霸權的詞匯的使用,充分體現了薄伽丘創作《十日談》時的情感傾向和女性意識本位的立場。後來十個人建立了自己的臨時“小社會”,締結了“王座”領導體制。在這種制度下,男女平等地輪流當“皇後”或“國王”。這種安排再次對比了現實社會中女性的現狀,挑戰了男權社會制度下女性地位的傳統觀念。
還應註意的是,講故事的人是青年男女。青年男女代表著社會的新生力量。他們的思想代表著對傳統的顛覆和反抗,代表著社會進步的方向和未來。可以說,正是在上述結構的安排下,《十日談》中的女性才真正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也和男性壹樣,第壹次真正能夠在文壇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二是對女性角色和形象的大膽、全面、全新的塑造。
法國批評家托多洛夫運用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將《十日談》的故事分為“逃避懲罰”和“轉化”兩大類。在這兩種故事模式中,衍生出了許多奇聞軼事,而在這些奇聞軼事中,女性占了大部分故事的主角。從女性人物的數量上可以看出《十日談》不同於以往的其他文學作品。但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女性形象是大膽的、全面的、全新的,這是前所未有的。
在以前的文學作品中:
“她(女性)是男性作品中的審美對象,反映了男性的審美理想:她是男人的財產,預示著男人的貧窮變成了財富...簡而言之,她是各種各樣的物品,印證了男人作為主體的存在和地位。她屬於男人,屈從於丈夫的權力和父權制,絕不允許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4]。
在以前男性話語完全被控制的文壇,人們在文學作品中能看到的女性形象有兩種:“天使型”和“女巫型”[5]。這兩種類型,其實和真正的女性形象相差甚遠,根本不能概括女性的全部形象。然而,在男權社會男性話語主導的文本中,這種觀念始終沒有得到糾正。男性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實際上是男性對女性的藝術想象。吉爾伯特和格巴曾打趣道:“男人的筆創造了女人,又禁錮了她。”[6]
但是,薄伽丘用他的《十日談》塑造了大量顛覆傳統男權觀念的女性形象,在壹個仍然以男性話語為主導的社會中,可以說是大膽的、革命性的。
首先可以關註《十日談》中的女性人物。從下層的農婦到中層的貴族夫人再到上層的公主,加上各種修女,《十日談》中的女性角色涵蓋了當時所有的社會階層和幾乎所有主要的女性身份職業,可以說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女性生活狀態的分布圖。這個角色的無處不在,說明《十日談》所反映出的對女性問題的關註和思考不是單方面的,而是社會性的,薄伽丘對各行各業女性的關註和喚醒。
我們來看看《十日談》中的女性形象。除了傳統文本擅長表現的好的女性形象(如初二第二第三篇)和忠烈殉道者類型(如初四第壹第五第六篇)之外,還塑造了許多全新的女性形象。其中,“啟蒙”、“機智”、“欲望”女性的出現,從女權主義的角度來看,值得特別關註。
“開明”的女性是指女性是男性智慧、心理和身體發現的啟蒙者。這種啟蒙有時是主動的,但在《十日談》中,更多的是被動的、自然的。比如第壹天第九個故事,壹個被侮辱的妻子諷刺罵了無能的國王後,國王變得賢明有為。妻子對王者智慧的開導,並不是自覺的,只是為了吐槽壹時的牢騷。此外,更多的女性被視為男性心理和生理的啟蒙對象。《十日談》中的很多女性都被刻畫成男人心中的夢中情人,讓她們神魂顛倒,魂牽夢繞,卻因為種種原因難以追求。於是男人利用各種智慧抓住機會,最終成功得到夢中情人,於是女人在客觀上自動扮演了男性智慧推動者的角色。這種“啟蒙”本身就客觀地闡述了女性作為“第二性”對男性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提高了女性在男權意識中的地位。男人離不開女人,他們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認可,在壹定程度上打破了“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的男權觀念。
“機智型”女性是指通過各種巧妙機警的方法,躲避災難,追求戀人的女性。比如第六天,第七個故事裏,出軌的飛八被老公發現,告上法庭。經過狡辯,法院判她無罪,並更改了相關法律。第三天,在第三個故事中,壹個年輕的女人騙了壹個愚蠢的牧師來彌合差距,這樣她終於可以見到她最喜歡的年輕人了。在其他文本的男權語境中,女性往往只是男性玩偶,所以女性只能由男性來扮演。但《十日談》中的場景卻截然不同。女人用她們的機智和聰明玩弄男人。《十日談》中的女性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所以她們動腦子來滿足自己的需求。男人往往扮演著被玩弄的角色,而女人就像壹個臣民。《十日談》中那些“從來不被允許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的女性,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肉體欲望,開始過上了白人的生活。就像後世女權運動的口號壹樣,女性在思想上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屋”。
如果說以上兩類女性是從社會表象中直接概括和反映出來的,那麽“欲望化”女性形象的出現,則是薄伽丘通過對女性情欲的毫無保留的表達,對女性深層精神意識的挖掘,是超越時空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十日談》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婚外情故事,許多女性形象在出軌過程中扮演了比男性更積極大膽的角色。在《十日談》之前的文學作品中,因為話語權的剝奪,女性對身體欲望的訴求往往被壓抑,從精神分析層面失去了“自我”。正如拉康所說,沒有自我的女性“不可能表達自己的快樂”,因為她們被剝奪了話語權,患上了“失語癥”[3]。患“失語癥”的女性只能用自己的身體說話。與理性的男性相比,女性的本質特征是感性的,以身體為直接感官。在《十日談》中,這種以“身體”為本質特征的女性氣質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表現了女性對自身身體欲望的覺醒,對身體欲望的大膽滿足以及對性的放縱。這壹體現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女性意識覺醒的呼喚。
值得註意的是,作者薄伽丘作為壹名男性作家,壹直積極肯定、鼓勵和捍衛女性身體意識的覺醒和女性身體欲望的解放。面對故事中女性的婚外情等場景,他的敘述總是客觀的,甚至是有利的。在《十日談》中,他用自己的筆代表女性說話,說出了女性想說卻不敢說又不敢說的話,表達了女性自我身體欲望的覺醒,從而肯定了他那個時代應該有的觀念:無論男女,性和愛都是人不可阻擋的原始生命力,不應該封閉和禁止,而應該順其自然[3]。
《十日談》中有壹些故事,女性形象是負面的,被男性愚弄。有人認為這說明了薄伽丘作品前後思想的不壹致,有些還受到強烈的男權色彩的影響,不壹致。在我看來,其實並不是。這個女性形象的出現,恰恰體現了薄伽丘的男女平等思想。既然兩性的社會地位是平等的,那麽無論是愚弄男性的女性,還是愚弄女性的男性形象,都是同時被平等接受的。誠然《十日談》有明顯的女權主義傾向,但並不妨礙薄伽丘“矯枉過正”。在後來的女性主義作品中,學者提出男女關系不是二元對立,而是存在“雙性同體”,即男女雙方都會有體現在對方性別上的特征。也許薄伽丘通過幾個個別反例認為,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真正實現性別平等和婦女解放。
第三,《十日談》中女權主義傾向、人文主義與文藝復興的關系。
“拜占庭滅亡時搶救出來的手稿和從羅馬廢墟中挖掘出來的古代雕像,在驚訝的西方面前展現了壹個新世界——古希臘;在它的光輝形象面前,中世紀的幽靈消失了。”[7]古典文化的人文精神成為新興的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思想文化體系的基礎。對人類的關註,對人類價值和尊嚴的肯定,對世俗生活的追求,猛烈沖擊了統治歐洲幾千年的宗教神學。
人本主義主張“人”是世界的中心,核心思想是“人是萬物之本”。人天生分為兩性,人性的解放必然要求女性的解放。人文主義必然要求女性參與後世產生的“平等”和“博愛”的思想。所以可以說,沒有女性意識的覺醒,沒有女性原始欲望的解放,人文主義就不完整。
《十日談》中隨處可見好色修女的軼事。這些對天主教的直接或間接的諷刺,是強烈的反封建、反宗教的。女性作為宗教壓迫人性和禁欲的直接受害者,《十日談》無情而深刻地批判了天主教會奉行的禁欲主義。
雖然傳統的女性觀在中世紀後期得以延續並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但相當壹部分精英女性並沒有被男權意識形態所壓制和束縛,而是表現出極大的主動性,捍衛自己的性別,弘揚女性美德,挑戰男權女性觀。有學者在這裏用“文藝復興女權主義”來指代女性捍衛自己性別的意識形態和戰鬥精神。不公平的命運激發了女性反對男權主義的女權思想,識字率的提高和印刷術的發明應用作為積極因素進壹步推動了女權思想的發展。可以看出,這種以《十日談》為代表的文藝復興時期女權主義思想的萌芽,為後世女權主義的形成和女權運動的興起奠定了歷史基礎。
綜上所述,《十日談》通過女權主義傾向展現了人文主義的總體理念,引領了文藝復興諸要素之壹的女性意識的復興。
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復興
——從女權主義角度看《十日談》。
【摘要】:十日談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對後世有重要影響。人們壹直從語義批評、句法批評、修辭學和敘事學的角度來研究《十日談》,但很少有人從女性主義的角度來分析和剖析《十日談》。本文將關註《十日談》所體現的文藝復興時期女性意識的第壹次覺醒,從女性話語權、女性人物分析、作品的女權主義傾向等方面闡述《十日談》中的女權主義色彩,從而反映《十日談》在文藝復興時期喚醒女性意識對人文精神的推動作用,以及對後世西方女權運動思想價值觀的影響。
近代的女權運動有過兩次高潮[1]。第壹次高潮是在18世紀末。法國女活動家瑪麗·高茲(Marie Goz)代表巴黎婦女俱樂部發表《女權宣言》,主張《七個孤獨的日子》要有平等的權利,以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壹間屬於自己的房間》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壹間屬於自己的房間》拉開了美、英、法領導的女權運動的序幕。第二次高潮形成於60年代的美國。凱特·米利特的《65438-0970的性政治》的出版標誌著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形成。
然而,這兩次女權運動並不是世界女性意識覺醒的起點。作者認為,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女權主義所倡導的婦女解放運動的思想啟蒙可以追溯到人文主義盛行的文藝復興時期,其中薄伽丘的《十日談》表現出明顯的喚醒女性意識、宣傳婦女解放的傾向。
第壹,女性身份的認同,女性話語的出現和女性意識的覺醒
《十日談》的創作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對女性自身的關註,尤其是對女性身份的關註。作者薄伽丘雖然是男性,但他在《十日談》的序言中寫下了自己的創作動機和預設的“潛在讀者”:
“對於那些像弱女子壹樣播報安慰的人,命運是特別吝嗇的。為了彌補這個短板,我打算寫這本書,給有相思之苦的年輕女性壹點安慰和幫助,因為針線、卷軸、紡車都滿足不了天下所有女性。”[2]
《十日談》是壹部寫給女性的書,它本身就是對男權社會意識主導、男性話語權控制的文壇的異軍突起和前所未有的沖擊。也許後人會賦予《十日談》更多的文學、社會學和宗教意義,但作者最初的創作動機是為了女性。這是壹本為女人寫的書,是為了她們(女人)的快樂而寫的。把女性和男性作為社會閱讀群體的壹部分,為女性寫作,充分顯示了薄伽丘對女性作為與男性平等的社會身份的認同。
《十日談》的故事框架和結構設計為女性話語的產生搭建了平臺。十個青年男女(註意是七女三男)每人每天講壹個故事,* * *十天100個故事。壹百個故事按天分為十組,每個故事都有壹個確定的主題,共同構成壹個系統的主題。在這個嚴密的結構中,有壹個作者插入的視角——女性視角。這種視角的確定,使得女性發聲成為可能,也與作者對女性的目的不謀而合。
在《十日談》的開頭,首先出現了七個女人,她們萌發了去鄉下躲避瘟疫的念頭。在壹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三個男青年後,薄伽丘用“庇護”壹詞來形容女青年對男青年的態度,要他們做女性的“追隨者”和“引路人”。這壹突破男性霸權的詞匯的使用,充分體現了薄伽丘創作《十日談》時的情感傾向和女性意識本位的立場。後來十個人建立了自己的臨時“小社會”,締結了“王座”領導體制。在這種制度下,男女平等地輪流當“皇後”或“國王”。這種安排再次對比了現實社會中女性的現狀,挑戰了男權社會制度下女性地位的傳統觀念。
還應註意的是,講故事的人是青年男女。青年男女代表著社會的新生力量。他們的思想代表著對傳統的顛覆和反抗,代表著社會進步的方向和未來。可以說,正是在上述結構的安排下,《十日談》中的女性才真正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也和男性壹樣,第壹次真正能夠在文壇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二是對女性角色和形象的大膽、全面、全新的塑造。
法國批評家托多洛夫運用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將《十日談》的故事分為“逃避懲罰”和“轉化”兩大類。在這兩種故事模式中,衍生出了許多奇聞軼事,而在這些奇聞軼事中,女性占了大部分故事的主角。從女性人物的數量上可以看出《十日談》不同於以往的其他文學作品。但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女性形象是大膽的、全面的、全新的,這是前所未有的。
在以前的文學作品中:
“她(女性)是男性作品中的審美對象,反映了男性的審美理想:她是男人的財產,預示著男人的貧窮變成了財富...簡而言之,她是各種各樣的物品,印證了男人作為主體的存在和地位。她屬於男人,屈從於丈夫的權力和父權制,絕不允許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4]。
在以前男性話語完全被控制的文壇,人們在文學作品中能看到的女性形象有兩種:“天使型”和“女巫型”[5]。這兩種類型,其實和真正的女性形象相差甚遠,根本不能概括女性的全部形象。然而,在男權社會男性話語主導的文本中,這種觀念始終沒有得到糾正。男性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實際上是男性對女性的藝術想象。吉爾伯特和格巴曾打趣道:“男人的筆創造了女人,又禁錮了她。”[6]
但是,薄伽丘用他的《十日談》塑造了大量顛覆傳統男權觀念的女性形象,在壹個仍然以男性話語為主導的社會中,可以說是大膽的、革命性的。
首先可以關註《十日談》中的女性人物。從下層的農婦到中層的貴族夫人再到上層的公主,加上各種修女,《十日談》中的女性角色涵蓋了當時所有的社會階層和幾乎所有主要的女性身份職業,可以說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女性生活狀態的分布圖。這個角色的無處不在,說明《十日談》所反映出的對女性問題的關註和思考不是單方面的,而是社會性的,薄伽丘對各行各業女性的關註和喚醒。
我們來看看《十日談》中的女性形象。除了傳統文本擅長表現的好的女性形象(如初二第二第三篇)和忠烈殉道者類型(如初四第壹第五第六篇)之外,還塑造了許多全新的女性形象。其中,“啟蒙”、“機智”、“欲望”女性的出現,從女權主義的角度來看,值得特別關註。
“開明”的女性是指女性是男性智慧、心理和身體發現的啟蒙者。這種啟蒙有時是主動的,但在《十日談》中,更多的是被動的、自然的。比如第壹天第九個故事,壹個被侮辱的妻子諷刺罵了無能的國王後,國王變得賢明有為。妻子對王者智慧的開導,並不是自覺的,只是為了吐槽壹時的牢騷。此外,更多的女性被視為男性心理和生理的啟蒙對象。《十日談》中的很多女性都被刻畫成男人心中的夢中情人,讓她們神魂顛倒,魂牽夢繞,卻因為種種原因難以追求。於是男人利用各種智慧抓住機會,最終成功得到夢中情人,於是女人在客觀上自動扮演了男性智慧推動者的角色。這種“啟蒙”本身就客觀地闡述了女性作為“第二性”對男性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提高了女性在男權意識中的地位。男人離不開女人,他們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認可,在壹定程度上打破了“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的男權觀念。
“機智型”女性是指通過各種巧妙機警的方法,躲避災難,追求戀人的女性。比如第六天,第七個故事裏,出軌的飛八被老公發現,告上法庭。經過狡辯,法院判她無罪,並更改了相關法律。第三天,在第三個故事中,壹個年輕的女人騙了壹個愚蠢的牧師來彌合差距,這樣她終於可以見到她最喜歡的年輕人了。在其他文本的男權語境中,女性往往只是男性玩偶,所以女性只能由男性來扮演。但《十日談》中的場景卻截然不同。女人用她們的機智和聰明玩弄男人。《十日談》中的女性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所以她們動腦子來滿足自己的需求。男人往往扮演著被玩弄的角色,而女人就像壹個臣民。《十日談》中那些“從來不被允許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的女性,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肉體欲望,開始過上了白人的生活。就像後世女權運動的口號壹樣,女性在思想上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屋”。
如果說以上兩類女性是從社會表象中直接概括和反映出來的,那麽“欲望化”女性形象的出現,則是薄伽丘通過對女性情欲的毫無保留的表達,對女性深層精神意識的挖掘,是超越時空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十日談》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婚外情故事,許多女性形象在出軌過程中扮演了比男性更積極大膽的角色。在《十日談》之前的文學作品中,因為話語權的剝奪,女性對身體欲望的訴求往往被壓抑,從精神分析層面失去了“自我”。正如拉康所說,沒有自我的女性“不可能表達自己的快樂”,因為她們被剝奪了話語權,患上了“失語癥”[3]。患“失語癥”的女性只能用自己的身體說話。與理性的男性相比,女性的本質特征是感性的,以身體為直接感官。在《十日談》中,這種以“身體”為本質特征的女性氣質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表現了女性對自身身體欲望的覺醒,對身體欲望的大膽滿足以及對性的放縱。這壹體現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女性意識覺醒的呼喚。
值得註意的是,作者薄伽丘作為壹名男性作家,壹直積極肯定、鼓勵和捍衛女性身體意識的覺醒和女性身體欲望的解放。面對故事中女性的婚外情等場景,他的敘述總是客觀的,甚至是有利的。在《十日談》中,他用自己的筆代表女性說話,說出了女性想說卻不敢說又不敢說的話,表達了女性自我身體欲望的覺醒,從而肯定了他那個時代應該有的觀念:無論男女,性和愛都是人不可阻擋的原始生命力,不應該封閉和禁止,而應該順其自然[3]。
《十日談》中有壹些故事,女性形象是負面的,被男性愚弄。有人認為這說明了薄伽丘作品前後思想的不壹致,有些還受到強烈的男權色彩的影響,不壹致。在我看來,其實並不是。這個女性形象的出現,恰恰體現了薄伽丘的男女平等思想。既然兩性的社會地位是平等的,那麽無論是愚弄男性的女性,還是愚弄女性的男性形象,都是同時被平等接受的。誠然《十日談》有明顯的女權主義傾向,但並不妨礙薄伽丘矯枉過正。在後來的女性主義作品中,學者提出男女關系不是二元對立,而是存在“雙性同體”,即男女雙方都會有體現在對方性別上的特征。也許薄伽丘通過幾個個別反例認為,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真正實現性別平等和婦女解放。
第三,《十日談》中女權主義傾向、人文主義與文藝復興的關系。
“拜占庭滅亡時搶救出來的手稿和從羅馬廢墟中挖掘出來的古代雕像,在驚訝的西方面前展現了壹個新世界——古希臘;在它的光輝形象面前,中世紀的幽靈消失了。”[7]古典文化的人文精神成為新興的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思想文化體系的基礎。對人類的關註,對人類價值和尊嚴的肯定,對世俗生活的追求,猛烈沖擊了統治歐洲幾千年的宗教神學。
人本主義主張“人”是世界的中心,核心思想是“人是萬物之本”。人天生分為兩性,人性的解放必然要求女性的解放。人文主義必然要求女性參與後世產生的“平等”和“博愛”的思想。所以可以說,沒有女性意識的覺醒,沒有女性原始欲望的解放,人文主義就不完整。
《十日談》中隨處可見好色修女的軼事。這些對天主教的直接或間接的諷刺,是強烈的反封建、反宗教的。女性作為宗教壓迫人性和禁欲的直接受害者,《十日談》無情而深刻地批判了天主教會奉行的禁欲主義。
雖然傳統的女性觀在中世紀後期得以延續並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但相當壹部分精英女性並沒有被男權意識形態所壓制和束縛,而是表現出極大的主動性,捍衛自己的性別,弘揚女性美德,挑戰男權女性觀。有學者在這裏用“文藝復興女權主義”來指代女性捍衛自己性別的意識形態和戰鬥精神。不公平的命運激發了女性反對男權主義的女權思想,識字率的提高和印刷術的發明應用作為積極因素進壹步推動了女權思想的發展。可以看出,這種以《十日談》為代表的文藝復興時期女權主義思想的萌芽,為後世女權主義的形成和女權運動的興起奠定了歷史基礎。
綜上所述,《十日談》通過女權主義傾向展現了人文主義的總體理念,引領了文藝復興諸要素之壹的女性意識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