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早期,俗稱:第壹代新古典經濟學。
★對應俗稱:新古典經濟學,始於20世紀70年代。
★對於8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壹個新學派,即新古典經濟學。
★以及20世紀末以來的第四次“整合”。
第壹代新古典經濟學
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系統化發展始於亞當·斯密,經過大衛·李嘉圖、西斯蒙第、穆勒、薩伊等逐漸形成了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20世紀以後,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歷了張伯倫革命、凱恩斯革命和預期革命三次所謂的大革命。形成了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在內的基本理論框架,稱之為新古典經濟學,以區別於以往的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反映了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在過去100年間的研究成果和發展特點,在研究方法上更註重證偽主義的泛化、假設條件的多樣化、分析工具的物理化、研究領域的非經濟化和案例運用的經典化。
“張伯倫革命”拋棄了古典經濟學將競爭視為普遍現象、將壟斷視為個別例外的傳統假設,認為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是兩種極端情況,更多的是兩個極端之間的“壟斷競爭”或“不完全競爭”市場模式。他們用邊際分析法分析了“壟斷競爭”的原因、均衡條件和福利效應,從而完成了微觀經濟革命。
“凱恩斯革命”使西方經濟學在分析方法上從宏觀分析中分離出微觀分析,從而在理論體系上劃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而凱恩斯則成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鼻祖。凱恩斯的理論創新包括:否定古典經濟學中充分就業均衡的假設及其理論基礎“薩伊定律”,認為在正常情況下,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小於充分就業的平衡。非自願失業和非充分就業平衡的根源在於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又在於“三個基本心理因素:消費傾向、彈性偏好和對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據此,凱恩斯的政策建議強調政府應采取財政政策增加投資,刺激經濟,彌補私人市場有效需求的不足,從而實現充分就業,消除失業和危機的基礎。
“預期革命”的演繹邏輯是,貨幣對產出等經濟變量有重要影響:壹方面,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可以導致貨幣存量的隨機變化,從而引起經濟波動;另壹方面,由於經濟的波動是通過總需求曲線完成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導致總需求的變化,進而導致經濟波動。因此,從貨幣政策的角度來看,政府幹預經濟的宏觀經濟政策是無效的,因此不僅存在“市場失靈”,還存在“政府失靈”。
新古典經濟學是從19世紀70年代的“邊際革命”中形成的經濟學流派。在繼承古典經濟學的經濟自由主義的同時,用邊際效用價值論取代了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以需求為中心的分析取代了古典經濟學的供給為中心的分析。新古典經濟學形成後,代替古典經濟學成為當時經濟理論的主流。新古典學派主要包括奧地利學派、洛桑學派和劍橋學派。它認為,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是理解經濟現象的壹個根本基礎,這個規律可以用來解釋各種經濟問題,如買方面對若幹不同價格時的購買行為、市場參與者對價格的反應、各種資源在不同用途之間的最優配置等。
第二代新古典經濟學
新古典經濟學是對原新古典經濟學的提煉,形成於1970年代,其理論框架由理性預期假說和自然失業率假說組成。這個學派主張市場經濟可以自動解決失業和蕭條問題,但政府主導的穩定政策沒有效果。失業和通貨膨脹之間的兩難困境在長期或短期內都不存在。
這個學派由於強調理性預期,有時也被稱為理性預期學派,但並不是壹個正式的學派名稱。
新興古典經濟學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澳大利亞華裔經濟學家楊小凱為代表的壹批經濟學家,利用非線性規劃等非經典的數學規劃方法,將古典經濟學中被新古典經濟學拋棄的關於分工和專業化的奇妙經濟思想變成決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了壹股用現代分析工具復興古典經濟學的思潮。例如,基於個人專業化水平的決策和均衡分工水平的演進,他們重新闡述了斯密的分工理論及其對國際貿易原因的闡述。他們的研究旨在重新科學地尋找經濟增長的微觀機制,建立宏觀經濟增長的微觀模型。他們把新古典經濟學“經濟學是研究稀缺資源在各種經濟用途之間合理配置的學科”的定義改為“經濟學是研究經濟活動中的各種困境和沖突的學科”,其主要任務是研究技術與經濟組織之間的互動關系及其演化過程。楊小凱等人提出的新理論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可,並逐漸形成了壹個新的經濟學流派。這個學派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學”,以區別於新古典經濟學。
第四個“整合”
此外,20世紀末,西方主流經濟學以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1993出版的新教材《經濟學》為代表和標誌,開始了第四次“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