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5438年5月1日,也就是新天皇德仁即位儀式的當天,筆者早早來到東京皇宮外,和眾多日本國民壹起守在路邊,等待皇室乘車路過。沒想到的是,當德仁天皇向窗口揮手時,周圍聚集的數百人只是歡呼,而二戰的紀錄片或電影裏只有幾個鐵環。“為什麽不喊‘皇帝陛下萬歲’?”——漫不經心地問旁邊的日本人——“因為它讓人想起戰爭。”
由於對現代日本的過度關註,我們對日本和日本人民的印象往往局限於這個時代,甚至我們忘記了周恩來總理經常強調的壹點:中日兩國已經和平相處了2000多年。雖然他們在近代已經敵對了50年,但與2000年的歷史相比,只是壹瞬間。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人對皇帝的印象是壹樣的:過去50年(1894-1945)的皇帝吸引了人們的討論,但延續了兩千年的皇帝卻被忽略了。
山東大學副教授胡試圖跳出日本天皇在“50年”給人的印象,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2000年”,通過簡單的問答模式,讓更多人從宏大的歷史視角了解天皇制的誕生、演變、發展和傳承。
壹個老少皆宜的系列:
日本天皇為什麽能流傳至今?
世界上的壹切都是不變的,但至少在日本,天皇和他的家族保存了兩千年,這不得不令人驚訝。
這種驚喜不是現代人獨有的。早在公元984年,日本僧侶訪問了中國,並煞費苦心地將84位日本“國王”從布蘭登介紹到宋太宗的趙匡義。宋太宗不禁感嘆:日雖是“島外人”,卻是“久遠之事”,卻有“古之道”。畢竟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是常有的事,所以我們自然會產生疑惑:為什麽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裏會出現如此特立獨行的日本?幾代世俗勢力都未能廢除或改造皇帝家族,反而成了皇帝名義上的臣子,客觀上幫助皇帝成就了“永恒系列”的政績?
圍繞這個問題,很多答案似乎都似是而非。據說日本信奉天皇是神,不敢殺他。但近代以前,日本人其實是信佛的,“天皇是現代神”的觀點直到20世紀才得以普及。據說歷代實權統治者的理論權力都來自於皇帝。如果真的殺了皇帝,就失去了伸張正義的權利。但問題是,各國的弒君者,哪個不是在君主的默許甚至提拔下崛起的?當然也有壹種說法是日本貴族為了不讓自己的前途被抹殺,有保護對手的貴族精神。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但還是無法解釋:為什麽日本當局千百年來沒有壹個反對天皇的人,不顧後果和余波,執意要對皇室進行大屠殺?
這件事在日語裏其實有明確的答案:“できなぃ”(不能)。
但問題是,漢語和日語的“口音”不壹樣:有些詞在日語中非常流暢,但如果逐字翻譯成漢語,就會晦澀難懂,甚至根本無法捕捉到其情感。針對“為什麽不能推翻皇帝”這個問題,用中文的“不能這樣”來回答,似乎有些牽強。畢竟大家都會想——“有什麽不能做的?”
語境和語言的不同,使得同壹個答案具有完全不同的說服力,這只能說明答案本身已經存在,只是我們無法理解日語的語境。或許正因為如此,這本書在回答很多問題時也采用了壹些帶有日本“口音”的中文,帶領大家從情感層面感受歷史。
我們往往想找到每壹個歷史現象背後的本質,卻往往忽略了很多歷史現象背後並沒有本質,只是另壹個更古老的現象。追溯日本“虛君-權臣”的權力結構,可以想到明治維新時期沈默的明治天皇和在前臺掌握權力的西鄉隆盛、伊藤博文等維新派。可想而知,從13世紀到19世紀,鐮倉、室町、江戶三大幕府政權憑借其“吳佳梁冬”的地位,打壓京都朝廷,逐漸侵蝕理論上屬於京都朝廷和天皇的權力;也可以認為,10世紀,高官藤原誕生,權臣藤原大聲朗誦“這世界是我的世界,像壹輪圓月”的大合唱,架空了皇帝的權力;更可想而知的是,7世紀時,在奈良盆地的中心,強大的氏族蘇沃將本部落的女性送進皇室,選舉具有蘇沃血統的男性或女性後裔為“國王”。
信托史最古老的記載還保留在《三國誌》中:在古代日本,經過多年戰亂,不允許男人當國王,而讓壹個“鬼”的女人當了國王。但她即位後基本銷聲匿跡,身邊經常有重兵把守,整個國家都由她的弟弟輔佐。壹方面是沒有實際權力的信仰領袖,壹方面是有實際權力的臣子。“虛君-權臣”的結構在兩千年前就已見雛形。從日本學者東洋東的壹本書的書名來看,就是“天皇不親政是傳統”。
換句話說,日本天皇最早對日本人的意義,與中國天皇對中國人民的意義完全不同:天皇是頻繁戰爭局面下的調停人,目的是把所有貴族豪強拉到壹張桌子上談事情,商量解決辦法;帝華是秦朝滅六國的集權產物,目的是讓天下百姓都不敢違抗,直接效忠。這種來源的不同也使得日本天皇從中國借用了“天皇”壹詞,但他並沒有天皇中國的教條。在後世,即使偶爾有壹些個性很強的皇帝試圖集權,但歷史終究會無視短期的變化,頑固地走回固有的道路。
與其說日本的“虛君-權臣”制度有什麽真正的原因,不如說這是壹種簡單的路徑依賴,時間越長,越難改變。虛君需要有權勢的大臣來處理復雜具體的政務,社會分工越發展,政務越需要知識,越不可能“實”;同時,權臣也需要虛君承擔治國成敗的最高責任,因為時代發展越快,國家遭遇危險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有壹天權臣失勢了,他必須依靠虛君以神佛之名來審判,才能保住自己的財運。
所以,如果日本人說“不能”推翻天皇,原因就很好理解了:天皇家族從壹開始就被高舉,尊重中央,但完全沒有實權;我們身邊的朝臣都是國家事務的實際管理者,所以不管這些人是姬美子的弟弟、蘇氏家族、氏家族、幕府將軍還是改革派,壹旦染指國王(天皇),就會自動放棄實權,走向虛王之路。這與人類天生對權力本身的渴望正好相反。所以越是厲害的人越不願意染指皇帝的位置。
現代異化:
從“與生俱來”的供應者到政治操縱者。
如果說日本人壹直處於愚昧落後的時代,那麽保留“虛君-權臣”制度是有現實意義的;但是到了近代,科技的爆炸讓天皇看起來越來越普通,頻繁的國際交流讓日本人意識到國家體制有很多可能性,這無疑顛覆了近代以前天皇賴以生存的基礎。那麽要想繼續維持天皇的存在,就必須找到壹個合適的新位置。
日本人確實找到了這個定位,就是讓天皇成為“名分”的供應者。
很多人看歷史就像看上市公司壹樣。他們熱衷於找出那個時代的“報表”,從各種紙面數據中解讀,把軍事實力、人口、國土面積、經濟收入等各種指標輸入大腦。但是,他們往往發現後來的歷史發展並不等同於理性邏輯。這是因為只看“報告”,妳只能註意到表內的資產,而看不到表外的資產:人心。
對於現代日本來說,“名分”二字對人心意義重大,尤其是日本人如何看待日本這個概念。畢竟在近代之前,日本的各種傳統文化元素都能清晰地找到中國的起源,甚至日語至今也無法剝離漢字。那麽如何才能讓日本人覺得自己更獨特,和被歐美列強打敗的清朝的中國和李韓是不同的國家呢?
當時日本知識分子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最“純粹”的日本。他們追求的不是某個幕府時代的日本,不是當政時代的日本,更不是蘇氏家族鼎盛時期的日本。他們想找到隋唐時期早在向中國學習之前就誕生的日本,那個存在於神話傳說中,由天神創立,由神武天皇東征開啟的日本。
那麽,有什麽可以追溯到神話時代,並且可以通過每個時代延續到當時的日本呢?
想了想,除了和歌、日本假名等藝術形式,唯壹的活化石就是天皇了。天皇是日本神話中神的傳人,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角色。於是到了近代,這個“永恒系列”的天皇自然成為日本壹個重要的,甚至是唯壹被廣泛接受的象征。胡教授還提到,現在每年年初,天皇還會參加“開歌會”,親自朗誦壹兩句和平歌曲,這也是日本活化石傳承傳統藝術的標誌性活動。
19世紀中期,皇帝的政治地位突然提高。無論是當時掌權的江戶幕府,還是意圖推翻幕府的維新派,都將天皇視為精神領袖,打著“尊王”的旗號相互爭鬥。有意思的是,在江戶幕府與維新派的決戰中,也就是1868年2月在京都附近爆發的鳥羽之戰中,維新派率先控制了京都朝廷,升起了象征天皇的“金色皇旗”,宣布人數和裝備均優於己方的幕府軍為“賊軍”,扭轉了局勢,使幕府軍失去了鬥誌,而維新派則屢戰屢敗。
正因為如此,維新政府成立後,天皇迅速被提升到無可爭議的至高無上的地位,甚至在1889年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中被描述為“世世代代以壹種制度統治日本”。日本的立法權、司法管轄權和軍事指揮權都屬於廣義的“皇權”,日本所有的官僚機構在法理上都是天皇的咨詢機構,為天皇服務。因此,在天皇的加持下,日本人可能對維新政府或某個政治家持批判態度,但對以天皇為法律中心建立的日本帝國並無異議。
應該說,改良派政治家雖然把皇帝捧為至高無上,但並不想讓皇帝真正掌管國家的事務。皇帝最好凡事點頭,不要問太多細節,把每壹個法律文書和國家大事交給負責的政治家,老老實實做壹個“立憲君主”。這在明治天皇和大正天皇統治時期基本平衡。皇帝為政治家提供合法性,政治家和官僚推動國家政治和軍隊建設向職業化管理發展,相得益彰。
然而,到了有爭議的裕仁,事情就不再那麽簡單了。雖然由於篇幅所限,本書沒有詳細描述裕仁的生涯,但與前幾代天皇相比,裕仁的野心和政治能力非同壹般,尤其擅長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特殊語言體系來指導隨後的侵略戰爭。
比如1931九壹八事變前後,他問“現在關東軍少嗎?”果然,日本後來增兵前線;比如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他又問“能不能投入主力在中國華北或上海的壹方發動戰爭?”果然,日軍登陸上海,引爆了“八·壹三”事變。用疑問句來表達對戰爭的態度,幾乎成了裕仁在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中的標配,也成了他戰後擺脫戰爭罪責的基礎。
甚至在決定是否與美國開戰的重要時刻,裕仁還當著所有高級軍官的面朗誦了壹首和平歌曲:“我每天都在背誦明治天皇的禦詩:‘我以為四海之內皆同胞,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怎能掀起驚濤駭浪?’妳怎麽想呢?“裕仁發表上述言論後,日本軍方官員下定決心要與美國開戰。
從字面上看,這個大合唱似乎是在質疑“為什麽人類不能和平相處”,也就是否定戰爭。但問題是,這首合唱就寫在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之前,日俄戰爭中,國力弱小的日本最終戰勝了強大的俄羅斯帝國。要知道,1941的日本也是明顯弱於美國的。可以說,日本又回到了弱敵強的十字路口。在這樣的背景下,裕仁選擇這個機會說這段話是支持戰爭還是反對戰爭?
從高級軍事官員的行動來看,他們肯定同意皇帝已經下達了開戰的命令;但從字面上看,皇帝並沒有說什麽有意義的語言,所以即使將來被追究戰爭責任,他也能巧妙地扭轉乾坤。可以說,裕仁不僅達到了操縱政局為己所用的目的,還在壹定程度上獲得了豁免權。
也正因為如此,二戰後,雖然美軍將裕仁從東京審判的起訴名單中刪除,並繼續允許其在任,甚至保留了“昭和”的頭銜,但為了用法律限制天皇的權力,駐日美軍仍然對日本帝國憲法進行了改革,將天皇從“神聖”的國家元首轉變為“日本和日本國民團結的象征”。新憲法頒布後,天皇從仍有機會過問政治的君主,變成了未經國會和內閣批準不能有任何政治行為的象征性天皇。
結語:王室的未來發展
戰後發展75年,時代畢竟變了。無論是昭和前20年的戰爭硝煙,還是昭和後40年的高速增長,還是平成時代日本“失去的20年”,都很難在今天日本人的壹般生活中體現出來。現在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皇帝還能繼續嗎?
天皇,從壹開始以“不親政府”的傳統,到近代因“壹家萬代”而成為“名分”的供給者,再到二戰時裕仁壹代因奪權而被唾罵,再到二戰後完成“象征”天皇的轉變,壹直有壹個重要的* * *性格:隨時代而變,隨國家需求而變。
說到底,天皇之所以突然從壹個被冷落了幾千年的政治邊緣人壹躍成為近代的“國家元首”,進而發展成為天皇的象征,並不是壹個天皇有什麽超人的成就,而是政治家、軍人、知識分子乃至普通市民在日本政治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壹個能讓人意識到自己是“日本人”的工具,所以無論是延續僅八百年的幕府,還是延續千年的藤原家族
我認為,只要日本人需要壹個“路標”來證明自己是日本人,那麽天皇就會以某種形式繼續存在。2020年是東京奧運會年,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推遲。如果這壹象征和平與友誼的盛會未來能夠繼續開幕,相信今天的德仁天皇也會像1964的祖父裕仁壹樣,站在奧運會主會場宣布開幕。相信大家更能感受到日本千年傳統與當代特色相結合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