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乒乓球隊,歷史上最成功的乒乓球隊,是乒乓球領域公認的“夢之隊”,是中國所有體育國家隊中冠軍數最多的。新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男女世界冠軍來自乒乓球隊(容國團獲得第25屆世乒賽男單冠軍,邱忠輝獲得第26屆世乒賽女單冠軍)。同時,中國國家乒乓球隊也是中美著名外交事件“乒乓外交”的主要參與者,留下了“小球推大球”的佳話。
從盜夢空間到榮耀(1953—1965)[編輯]
早期的中國男團以海外華人為主,如從香港回到內地的傅啟芳、蔣永寧等。1953首次國際亮相,參加第20屆世乒賽,獲得男團第10名。在隨後的世乒賽中,中國男隊逐漸進步,在第23、24、25屆世乒賽中均獲得第三名。隨著前港隊球星容國團的加盟,以及許銀生、李富榮、莊則棟的成熟,中國男隊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成為世界級勁旅。1959第25屆世乒賽,容國團在男單決賽中戰勝匈牙利的西多,成為第壹位獲得世界冠軍的中國運動員。1961第26屆世乒賽在北京舉行。由容國團、王傳堯、許寅生、莊則棟、李富榮組成的中國男隊在男團決賽中以5:3擊敗長期稱霸世界乒壇的日本男隊,首次奪得斯威思林杯。自從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以來,綽號“小虎隊”的莊則棟已經成為中國男隊的旗幟。在第26、27、28屆世乒賽上,他連續三次獲得男單冠軍,成為第壹位獲得聖布拉德杯復制品的中國選手。65438-0965第28屆世乒賽,莊則棟獲得男團、男單、男雙冠軍。
歐亞對抗(1971年—1981年)[編輯]
1966後,中國爆發“文化大革命”。受此風波影響,中國男乒無緣兩屆世乒賽,直到1971才重返世乒賽。此時的世界乒乓球與六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歐洲球隊的冰壺技術越來越成熟,給中國傳統的快攻風格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瑞典、匈牙利等隊逐漸成為中國男團的強勁挑戰者。中國男隊在前名將徐寅生的帶領下,在莊則棟、李富榮等老將和梁戈亮、運恩廷、許紹發等新人的幫助下,保持了昔日的世界強隊水平。從此,國際乒壇形成了“歐亞對抗”的格局。
1979第35屆世乒賽,中國男團遭遇滑鐵盧,男團決賽不敵闊別冠軍27年的匈牙利隊,男單冠軍也被日本選手奪得。只有梁戈亮和葛新愛贏得了混雙比賽。兩年後的第36屆世乒賽,時任中國男隊主教練的李富榮又引進了謝賽克、蔡振華、施誌浩等新球員,最終取得了奇跡般的成績。新人領銜的中國男隊在男團決賽中成功復仇,5-2擊敗匈牙利隊,奪回斯威思林杯。在這次比賽中,中國男隊和女隊首次獲得七項世乒賽冠軍,迎來了歷史上的第壹個黃金時代。
中瑞對抗(1983-2000)[編輯]
隨著日本隊在1980年代的徹底衰落,中國男隊成為亞洲球隊的代表。瑞典男隊也已經取代了老化的匈牙利隊,開始了與中國男隊長達20年的爭霸。許紹發執掌中國男足後,中國的直拍快攻技術達到了頂峰。以快攻技術見長的兩代名將郭躍華和蔣佳梁,已經連續四年獲得男單冠軍。中國男隊也在第37、38、39屆世乒賽男團決賽中戰勝了瑞典。但第40屆世乒賽成為兩隊實力逆轉的分水嶺。以瓦爾德內爾、佩爾松、林德為核心的瑞典男團在男團決賽中5:0橫掃中國男團。在隨後的個人賽中,中國男團未能獲得混雙冠軍。這次比賽之後,中國男團進入了六年低谷。由於蔣佳梁、陳龍燦等老將的退役,中國男隊壹度陷入了無人可用的局面,只有馬能與歐洲球員抗衡。在19965438的41世乒賽上,中國男團在男團四分之壹決賽中不敵捷克斯洛伐克,隨後在資格賽中不敵韓朝,僅在最後壹戰擊敗日本隊獲得第七名,創下容國團自1959奪冠以來的男團最差戰績。[2]這場慘敗導致主教練雲恩庭辭職,由從意大利歸來的蔡振華接任。
蔡振華上任後,決定將戰略重心放在雙打上。1992巴塞羅納奧運會,王濤/呂林獲得男雙冠軍,次年第42屆世乒賽奪冠。另壹方面,蔡振華大力推進橫板球員的培養和直板技術的革新,同時註重培養年輕球員,為日後中國男團的復興奠定了基礎。[2]
1995,第43屆世乒賽在中國天津舉行。蔡振華中國男團在男團決賽中再次遭遇瑞典。蔡振華在第三場對陣瑞典卡爾松的比賽中出人意料地派出了削球手丁松,成功打進關鍵壹分。最終,中國男隊3-2戰勝瑞典,在闊別六年後重新奪回斯威思林杯,成功走出低谷。這次比賽也被中國球迷譽為中國男乒的“翻身仗”。[2]在個人項目上,隨著魏昱再次獲得男團冠軍,中國隊獲得男單前四,並獲得男雙和混雙冠軍,歷史上第二次與女團壹起獲得世乒賽七項個人冠軍。在隨後的1996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中國男團也獲得了男單和男雙的冠亞軍。65438-0999劉在第45屆世乒賽上奪得男單冠軍,同時實現了個人大滿貫,成為第壹個在三項乒乓球比賽(奧運會、世乒賽、世界杯)上奪得男單冠軍的中國男。[3]由於瑞典隊人員老化,後備力量不足,中瑞對抗也告壹段落。雖然瑞典在2000年意外擊敗中國,奪回男團冠軍,但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男單決賽中,中國的孔以3-2擊敗瓦爾德內爾,標誌著兩位隊長長達20年的戰鬥結束。憑借這場勝利,孔成為第二位獲得大滿貫的中國選手。[3]
乒乓球霸主(2000-)[編輯]
2000年後,世界乒乓球進入“大球時代”。由於主要對手瑞典的衰落,加上雄厚的後備力量,中國男隊正式確立了在世界乒壇的霸主地位。從2000年到2010這十年間,中國男團只讓出了2003年第47屆世乒賽男單冠軍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單冠軍,團體賽從未輸過。、王皓、王成為20世紀前十年中國男隊的中堅力量。和王曾經輪流占據男單世界第壹長達70個月。因此,這壹時期被粉絲稱為“馬王時代”。2008年北京奧運會,、王皓、王先是壹起奪得男團冠軍,隨後包攬單打前三,創下奧運紀錄。此後,隨著狀態的下滑,王逐漸淡出,2010後中國男團主力陣容更新,馬龍、張繼科、徐昕等新人開始嶄露頭角。從2011到2012,張繼科在16個月內連續三次奪得男單冠軍,創下了實現這壹目標的最快紀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