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廟會的流水板,壹天到晚沒完沒了,村裏戲樓裏的梆子腔,夜裏還在敲。”這副來自山西西部的老舞臺對聯,可以說體現了山西人對戲劇的強烈熱愛。這個愛好由來已久,已經形成了壹代又壹代的傳統時尚。
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壹,出現於明代的周浦梆子,逐漸發展成為今天山西的四大劇種:晉劇、蒲劇、北麓梆子、上黨梆子。
山西戲劇
晉劇又名“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後得名,是山西主要地方劇種。與周浦梆子、北洛梆子、上黨梆子並稱為陜西“四大梆子”。流傳於山西中部、河北北部、內蒙古、陜西北部等廣大地區。晉劇在清代道光、鹹豐年間晉中秧歌的基礎上吸收了蒲劇、昆曲、河北梆子等劇種的音樂元素,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並逐漸發展盛行。其唱腔既渾厚粗獷,又醇厚細致。戲劇情節往往用大歌詞來表現,對話用對唱來代替。在板子上,主要有四個眼睛:夾板、性和流水,還有用來表達激情情緒的板子和表達悲痛的對話。它的每個職業都有自己不同的唱法;唱腔多種多樣;豐富多彩。晉劇的許多技巧表演也很有名,如紫菱鑼、鞭鑼和甩梢鑼。抗日戰爭時期;在革命根據地,許多藝術家表演了新歷史劇和現代戲,為抗日戰爭服務。解放後,晉劇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傳統劇目和新劇,如《打金枝》、《蝴蝶杯》、《劉胡蘭》等。
蒲劇
蒲劇因其發源地周浦(今陜西永吉縣)而得名,又稱“路楠梆子”、“周浦梆子”。晉南人民也稱之為“亂彈”。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劇種。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的梆子也受到了它的影響。蒲劇是晉南地區流行的壹種戲曲,在豫西、陜東、甘肅、寧夏等地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追根溯源,由“打鼓戲”演變而來,基本形成於明朝嘉靖年間,分為西路和南路:南路更為典雅精致;西路火熱奔放。蒲劇的音樂高亢有力,清亮活潑,富有感染力。陸腔板有很多種,慢板、對偶、流水、隔斷、滾白等。表演有很強的誇張性,有很多“玩羽毛”“玩帽子翅膀”等特技。解放前,這種戲劇受到統治階級的鄙視和破壞,戲班分散,藝人轉業謀生,處於垂死境地。解放後,在黨的關懷下,通過發掘、整理和創新,浦劇藝術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話劇《竇娥元》曾被拍成電影,受到觀眾的歡迎。
北麓梆子
北麓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壹。流行於山西北部、內蒙古、河北西北部。源於周浦梆子,興盛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七七事變後,由於侵華日軍的破壞,班社解散,藝人轉行,幾乎絕跡。直到1954年,山西第壹次戲曲表演才恢復。北陸梆子的唱腔、旋律、唱腔與蒲劇相似,但曲調更響亮、更豐富,富有來自塞外大山的野味。尤其是它的“曲調(即花腔)”千變萬化,唱起來悠揚動聽。主要有:柔板、夾板、二性、三性、疊板、流水、箭板、滾白等。北陸梆子擅長唱大段,每句話基本遵循“弱升強降”的規律,但由於是按詞按情唱,所以聽起來變化多端,絕不單調。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又稱“晉東南梆子”、“上黨宮調”,是山西“四大梆子”之壹。相傳起源於明末的澤州(今晉城),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二字,因晉東南為古“上黨郡”而得名。上黨梆子的表演,無論走秀還是人物,都具有粗獷口拙、質樸無華的藝術特點。唱腔高亢活潑,曲牌相當豐富,尤其是“花腔”的曲調,優美獨特。除了梆子腔,過去他也表演過壹部分羅羅和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