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我國葡萄病害發生趨勢及防治中應註意的問題】葡萄病害的防治

【我國葡萄病害發生趨勢及防治中應註意的問題】葡萄病害的防治

葡萄病害是我國葡萄生產中最重要的問題之壹,每年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葡萄病害造成的損失約為30%以上。危害葡萄生產的病害約有50種,能造成極大危害的有十幾種。不同地區、不同年份、不同栽培方式的葡萄病害程度不同。掌握葡萄病害的發生趨勢和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更好地防治葡萄病害具有重要意義。基於多年的工作經驗。在廣泛參考相關資料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概述了我國葡萄病害的發生趨勢,分析了防治中存在的問題。並對今後葡萄病害防治應采取的對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1中國葡萄病害趨勢分析

1.1部分病害得到控制,但長期困擾葡萄栽培的壹些重大病害依然嚴重。

在科研人員和葡萄種植者的共同努力下,過去生產上比較嚴重的葡萄霜黴病、葡萄白腐病、葡萄黑痘病等嚴重病害得到了葡萄種植者的重視,並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是我國葡萄栽培的壹大病害,持續對葡萄生產造成較大影響,造成較大損失。我們仍然需要高度警惕。壹旦防控工作松懈,就會嚴重發生,甚至引發疫情。

1.2新的疾病不斷出現,次生疾病上升為重大疾病。

由於葡萄品種的變化,栽培方式的改變,品種流動的加快,壹些新的病害不斷出現,如葡萄氣燒病,已成為葡萄栽培的主要病害,嚴重影響葡萄的產量。壹些原本在葡萄栽培區不發生的病害,隨著品種的引進和品種流動的加快,也出現了病害發生和流行的問題。比如在西北的新疆、甘肅西部等地,葡萄霜黴病本來不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但現在已經上升為這個栽培區的主要病害,而且危害壹年比壹年嚴重。

1.3壹些已經得到控制的疾病最近有所恢復。

葡萄白腐病、葡萄霜黴病、葡萄黑痘病等葡萄病害在我國北方葡萄產區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多年未流行。然而,近年來,這些疾病有恢復的趨勢。主要原因是近幾年氣候異常,部分地區旱情加重,部分地區雨水持續,給葡萄生產者造成了很大損失。

1.4土傳病害呈加重趨勢。

受品種抗性差、水肥條件改善、葡萄園施用未熟農家肥等因素影響,葡萄土傳病害逐年加重已成為大勢所趨。比如葡萄圓斑根腐病,90年代以前發生很輕甚至不發生,基本不造成危害,但現在我國部分地區有。比如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造成葡萄園死樹,對葡萄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葡萄根癌和葡萄白腐病都是土傳葡萄病害,近年來逐漸增多。另外,值得壹提的是葡萄藤根結線蟲和葡萄藤根瘤蚜蟲的危害。自從葡萄在中國種植以來,就有壹些危害。由於措施及時,這些病蟲害尚未造成發生和流行,但目前在我國部分地區已經出現,應警惕其發生和流行。

1.5葡萄病毒病的危害正在擴大。

近年來,我國葡萄品種流動加快,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來的10年間。中國掀起了以“紅土”(大紅球,紅提)為代表的葡萄發展高潮。葡萄病毒病的發生在生產上日益嚴重。此外,葡萄品種抵抗病毒病的能力差,缺乏有效的防治藥物,為葡萄病毒病的發生和流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根據我們的調查。在中國各個葡萄產區。葡萄病毒病普遍存在,發病率高達80%以上,危害極大。在許多地方,葡萄園已經減產,甚至不產商品水果。隨著品種更新、品種流動性的加快和對病毒病防治的忽視,我國葡萄病毒病日趨嚴重。

2我國葡萄病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2.1品種抗性差。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葡萄發展主要發展巨峰品種,90年代以來主要發展以“紅土”為代表的歐亞品種。另外,我國葡萄育種的主要目標是高產優質,對品種的抗病性不夠重視。各地葡萄發展很盲目,導致生產上葡萄品種抗病性差,新病害不斷出現,給病害防控工作帶來很大壓力。除了少數病害可以通過使用抗病品種得到有效控制外,絕大多數病害都必須通過其他手段加以控制。目前,許多葡萄病害在我國發生和流行。與品種抗病性差不無關系。由於缺乏抗病品種。葡萄霜黴病、葡萄白腐病和葡萄黑痘病在生產上壹直難以防治。

2.2預測工作相對落後。

傳統上,我國植物保護中對葡萄害蟲的研究較多,對葡萄病害的研究較少。此外,疾病發生的因素復雜、區域性強,細菌變異快,預測難度大,導致很多疾病缺乏相應的預測方法,給疾病防控帶來壹定困難。

2.3防治觀念落後,單方面依靠化學防治。

目前,我國葡萄病害防治的壹個突出問題是單方面依靠化學防治,IPM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比如說。很多地方葡萄品種調運混亂現象嚴重,植物檢疫形同虛設,導致壹些病害迅速蔓延;農業控制措施,如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和田間衛生,都是控制病害的有效手段,但這些措施很少受到重視。雖然生物防治是今後葡萄病害防治的壹個發展方向,但由於其見效慢、穩定性差、生物防治藥劑少,在生產上尚未得到廣泛應用。

單方面依靠化學控制的後果極其嚴重。壹方面,控制成本增加;另壹方面,病原菌耐藥性增加,產品農藥殘留增加。同時,農藥的大量使用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汙染。

2.4化學防治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化學防治作為葡萄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之壹,在葡萄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它仍在葡萄病害防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葡萄病害的化學防治也存在許多問題。

2.4.1很多葡萄種植者不重視病害的預防,單純依靠化學防治是很常見的。因此,在葡萄病害防治過程中,施藥的關鍵時期往往是病害已經普遍發生的時候,錯過了病害防治的最佳時期,尤其是壹些保護劑,在病菌入侵後基本失去了防治效果。即使是內吸治療劑,如果應用較晚,也會明顯降低療效。

2.4.2農藥選擇存在盲目性。許多葡萄種植者不清楚殺菌劑的種類和類型。農藥的使用主要依靠經銷商的推薦和電視廣告的宣傳,很少根據病害的種類和農藥的有效成分來選擇農藥。有的盲目追求新藥,認為新藥的預防效果壹定比原藥好。

2.4.3落後的施藥技術,除了不能根據病害的發生規律及時用藥外,很多葡萄種植者隨意增加農藥的使用頻率和濃度,盲目使用“安全藥”、“放心藥”。在施藥設備上,大多使用常規噴霧器,藥液霧滴尺寸大,無法在葉面和果實表面有效形成保護層,導致藥物有效利用率降低。

2.4.4有些病害仍然缺乏有效的農藥品種和壹些土傳病害,如葡萄根腐病和葡萄根腐病。葡萄病毒病等。仍然缺乏有效的農藥品種。

2.4.5對殺菌劑的抗藥性重視不夠。由於長期單壹使用同壹類型的殺菌劑,葡萄病原菌產生抗藥性的案例時有發生。例如,據報道,葡萄霜黴病對甲霜靈有抗性,灰葡萄孢對咪鮮胺有抗性,白粉病和銹病對三唑類殺菌劑有抗性,導致藥效顯著下降。

2.4.6部分殺菌劑存在質量問題。目前,國內外許多農藥企業都能保證其產品的質量。但少數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也存在藥品名稱混亂、殺菌劑有效成分、含量、稀釋倍數和使用範圍標註不清、藥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問題。此外,在農藥市場上,混配的殺菌劑重復出現,而且比例和含量差異很大,商品名稱五花八門,讓技術人員和使用者無法分辨,無所適從。

2.5葡萄種植者缺乏防病知識。

作為葡萄病害防治的具體實施者,對葡萄病害防治知識的缺乏是影響防治效果的最重要因素。由於我國國情的限制和近年來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面臨的問題,農民獲得的葡萄病害防治知識嚴重不足,尤其表現在對病害類型認識不清、防治措施不到位、用藥種類和防治時期錯誤,甚至使用農藥防治葡萄病害。目前。很多農民只能從農藥經銷商那裏獲得壹些片面的防治知識。大多數農民並不重視葡萄病害的預防,只是在葡萄病害普遍發生時才開始用藥。防治效果可想而知,而且造成嚴重的浪費和農藥殘留問題。

今後我國葡萄病害防治應註意的幾個問題

3.1加強葡萄病害監測預警。

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葡萄病害發生流行規律的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我國葡萄病害監測預警系統,及時發布葡萄病害發生流行信息。指導葡萄生產。防患於未然。對新的重要疾病,及時組織有關單位開展聯合研究,摸清其發生和流行規律,掌握其預測方法和防治方法。

3.2實施葡萄病害綜合防治

在葡萄病害防治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抗病品種(包括抗性砧木)、農業防治、植物檢疫、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的綜合作用,做好IPM。避免單純依靠化學藥劑來降低防治成本和化學品殘留。葡萄育種單位和品種審批機關應重視葡萄新品種的抗性指標,積極引導葡萄育種目標由高產優質向高產優質抗病轉變。大力推廣農業防治技術,如使用健康無病的苗木和插條,改進栽培方法,合理施肥灌溉,註重田間衛生,積極推廣生物防治技術,發展無公害葡萄生產。

3.3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和技術培訓。

葡萄種植者是葡萄病害防治的具體實施者。只有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我國葡萄栽培和病害防治水平。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基層農業技術的普及,特別是葡萄種植戶的技術培訓,通過培訓班、電視講座、現場咨詢、服務熱線、網絡服務、技術資料等多種方式和渠道加以落實。,提高葡萄種植者的病害防治水平。

3.4不斷提高化學防治水平。

化學防治仍將是今後相當長壹段時間內葡萄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因此不斷提高化學防治技術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作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工作:

3.4.1加強高學歷、廣譜、環保殺菌劑和新型殺菌劑在葡萄病害防治中的應用,開發以阿米西達為代表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戊唑醇、氟環唑、氟喹唑、環孢素等新型唑類殺菌劑和吡咯、苯並(芐基)氨基嘧啶、噁唑啉(酮)及氨基酸衍生物等新型殺菌劑和植物病毒抑制劑的研究、開發和利用。同時,要推廣新型環保殺菌劑。例如水乳劑、水懸浮劑、顆粒劑等。,減少農藥毒性和環境汙染。

3.4.2科學正確使用殺菌劑需要對癥用藥。及時用藥,準確用藥,合理混合或輪換不同作用機制的殺菌劑,以擴大防病譜,提高效果,延緩病原菌對殺菌劑抗藥性的產生。應不斷改進施藥技術,提高殺菌劑的有效利用率。比如對保護地栽培的葡萄,可將噴灑方式改為熏蒸方式,對大田栽培的葡萄,可將常規噴灑方式改為超低量噴灑或靜電噴灑方式,提高防治效果,減少農藥用量。

3.4.3做好技術服務。各級植保和農技部門要指導葡萄種植者根據生產需要及時選擇藥型,合理及時用藥,提高用藥技術水平。

3.4.4加強市場監管,提高農藥質量。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藥生產經營企業的規範管理,如規範農藥生產企業的標準化生產,包括標註有效成分的名稱和含量,加強對農藥經營者的專業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培訓教育,依法規範農藥經營者的商業行為,杜絕無證經營,防止誤導、坑農和危害事件的發生。

  • 上一篇:是技術王還是故事王?比較保時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
  • 下一篇:民族風格特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