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壹組對比表。
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兩款純電動汽車的尺寸非常接近,但是加速更慢續航裏程更短的保時捷Taycan銷量卻超過了特斯拉車型?s幾乎是價格的兩倍。為什麽?還是為什麽?
今天,我們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全方位技術對比,特斯拉全面領先
在上面的比較表中,我們只看到兩個性能指標。會不會是比較的標準太簡單了?然後簡單的做壹個全面的技術對比。
純電動汽車不同於傳統燃油汽車。雖然整體形狀差別不大,但它們的機械結構完全不同。純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由三個核心部分組成,即驅動電機、電池組和電控系統。此外,它還具有壹些獨家技術或個性化的功能組件。
先看驅動電機,兩者都采用前後雙電機的布局形式。但是馬達的類型並不完全相同。
特斯拉模型?S的前置電機是業內最常見的永磁同步電機,特點是效率高,啟動速度快,性能好,耐熱性高,缺點是極限性能不高;後置電機是交流異步電機,可以達到更高的極限性能。前後雙電機的組合,既實現了電子四驅,又與兩種驅動電機互補了各自的缺點。
保時捷Taycan的前後電機都是永磁同步電機。雖然是業內主流方案,但是兩臺同類型的電機,註定在極限性能上有短板。
從賬面參數來看,特斯拉模型?S系統綜合馬力785匹,綜合扭矩1054牛·米。保時捷Taycan的系統綜合馬力762匹,綜合扭矩1050Nm——參數很接近,特斯拉車型?s略微勝出。
看電池,兩者都用三元鋰電池。特斯拉模型?S的電池容量為100kWh,保時捷Taycan的電池容量為93.4kWh,不算太大。但在這種電池容量相對接近的情況下,兩者續航裏程相差較大。特斯拉模型?S的NEDC續航裏程為650公裏,而保時捷Taycan的續航裏程僅為465公裏。近200km的續航裏程差距也讓他們在能耗控制技術上的實力差距很明顯。粗略計算後,特斯拉模型?s百公裏油耗15.3kWh左右,保時捷Taycan油耗20kWh。
另外,在充電方面,保時捷Taycan也處於劣勢,特斯拉車型?S的快充時間為1小時,保時捷Taycan的快充時間為1.55小時。雖然保時捷宣稱擁有800V的超級快充,但目前還沒有投入商用。
接下來是電子控制。電控技術方面,特斯拉車型?S的主要亮點是出色的電池管理系統。妳知道,特斯拉模型?7000多塊18650電池(型號?3使用2170電芯),這麽多電芯的充放電散熱發熱管理是特斯拉模式?s的核心技術.值得壹提的是特斯拉Model?s有rage模式——即利用電子控制技術將電池性能調整到最佳模式。
保時捷Taycan的主要亮點是其新技術的引入。它在電機上增加了兩檔變速箱,可以在車輛高速行駛時切換到高檔位,降低能耗。
保時捷Taycan有什麽優點?
通過上面的技術對比,其實可以看得很清楚。保時捷Taycan技術上和特斯拉車型有關?s落後壹級。保時捷官方也非正式地承認,由於尚未掌握優秀的電池熱管理系統,在各種工況下,其性能指標無法與特斯拉車型相比。有可比性。雙速變速箱的推出無非是為了挽回面子。
那為什麽保時捷Taycan還那麽貴?
從產品力本身來說,保時捷Taycan的設計和整體制造工藝確實優於特斯拉車型?s強多了。熟悉特斯拉產品的網友都知道,即使是現在,特斯拉的整體品控依然難以與傳統豪華品牌相比,尤其是車身接縫的均勻性和內飾做工的精致程度。
此外,在操控環節,保時捷Taycan配備了全新的三腔空氣彈簧,可以大範圍快速調節阻尼,同時還配備了後輪轉向系統。這些功能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保時捷Taycan在極限狀態下的操控性。
還有壹點很重要,或許保時捷的品牌溢價能力比特斯拉更強。畢竟作為公認的比BBA高半個級別的豪華品牌,保時捷在全球範圍內的品牌形象和奢侈品差不多——有著近90年歷史的老牌跑車制造商保時捷在汽車圈的影響力,不是特斯拉這個“小男孩”短時間能趕上的,更不用說用戶群了。
終於?
其實從上面的對比可以看出,保時捷Taycan的優勢在於品牌、設計制造工藝和操控,而特斯拉車型?s的優勢在於三電技術帶來的性能優勢,以及自動駕駛技術(這方面特斯拉和保時捷沒有可比性,所以不詳細開發)。
壹個是老牌巨頭,壹個是科技新貴。保時捷還在享受品牌歷史的紅利,技術上沒有優勢。特斯拉這樣的新貴,在核心性能上早已超越對手。如果單以產品力為標桿,那麽Taycan的品牌溢價與Model相比呢?s還是太誇張了。
或許這就是特斯拉市值能達到6543.8美元+0500億的原因。不僅會講故事,還擁有引領時代的核心技術實力。
然而,近日,64歲的比爾·蓋茨在壹個訪談節目中表示,他剛剛買了自己的第壹輛電動汽車,壹輛Taycan而不是特斯拉,這甚至惹惱了馬斯克。但是,妳要知道,比爾蓋茨從小就是保時捷鐵粉。保時捷帶給人們的品牌情結和歷史細節,也是特斯拉這樣的新品牌無法企及的。
就算性能不如妳,但品牌比妳高端,比妳有歷史底蘊,賣的也會比妳貴。這是汽車圈的規矩。
版權聲明:本文為國外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國外。)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