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轉變觀念的經驗。
進入21世紀後,中國教育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所面臨的挑戰是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才的競爭。比如,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會把素質教育從經濟社會的邊緣推向經濟社會的中心;信息社會的到來和網絡課程的發展將從理論到實踐對傳統教學過程提出挑戰: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轉變將被提上日程,必須在加大投入、發展中小學生能力和素質方面尋求解決方案;市場經濟的發展,作為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教育,必須解決壹系列新問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基礎教育不僅要面向國內市場,還要面向世界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對基礎教育的質量要求將進壹步提高。
面對新形勢,教育在體制、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方法等諸多方面都相對滯後。為考試而教,為考試而學?這種傾向已經影響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發展,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提高國民素質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我們在未來競爭中贏得主動、搶占制高點的關鍵,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
目前,在我國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采取了壹系列宏觀重大措施,如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改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高考制度、擴大高校招生等,有力地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進程。然而,要推進素質教育,除了宏觀的戰略決策,在微觀層面,我們還必須解決壹個問題。瓶頸?問題?建設壹支善於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師隊伍。教師的教學過程是教育理念現代化轉化為教育實踐的重要環節,先進的教育理念最終要由教師落實到學生身上。顯然,沒有教育思想和觀念的根本轉變,就很難在學校具體的教學改革實踐中貫徹素質教育的先進理念,更不可能有效改變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已經習以為常的行為模式。老師面對學生。作為教育者,教師不僅要改變學生的外表,還要改變學生本身,也就是發展他們的個性。老師要做的都是學生自己做的。在覺醒到這個過程後,教師會明白,教育過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實是學生自己。那麽在實踐中,教師如何用正確的學生觀來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呢?
我認為:
1,老師要塑造學生,不是嗎?克隆?學生
塑造學生是啟迪智慧,培養能力,陶冶心靈,塑造人格,造就?百花齊放?、?以各種方式?成為多種多樣的人才。?克隆?學生,也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用壹個模子、壹種方式、壹個標準把原來五花八門、活潑可愛的孩子加工成什麽樣?標準件?通用零件?。在教育實踐中,很多老師都是按照自己可能不正確的觀念來統壹壹切,有的甚至是統壹掌聲、節奏、動作。鼓掌本身就是壹種自由表達感情的方式。統壹?結果就是人的情緒也統壹了。這叫做。克隆?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的培養模式讓他們養成了尋找標準答案的習慣。他們在想:老師的標準答案是什麽?他們在乎的不是自己怎麽想,而是老師怎麽想,然後怎麽和老師相處?壹致嗎?。像這樣?克隆?出來的學生不可能有創新精神。對於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來說,保持警惕是不是太難了?
陶行知告誡老師:?妳的教鞭下有瓦特,妳的冷眼裏有牛頓,妳的嘲諷裏有愛迪生。?這段話應該是對我們老師的提醒和啟發:不要嘲笑學生,即使他們在某些時候看起來很愚蠢或表現很差。如果老師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些學生,他們會驚訝地發現他們是多麽有個性和前途。
2.人才觀:重點?多元化?
教師的學生觀和人才觀有相同的壹面,但也有不同之處。這裏討論的學生觀主要是指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才觀主要是指把學生培養成什麽樣的人,用什麽標準來評價學生。調查顯示,在相當壹部分教師的心目中,學好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老師不贊成?學習差總是被社會淘汰?所以很多老師還是註重分數的作用,71%老師多多少少有些擔心?提倡不追求高分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壹些老師眼裏,聽老師話的學生是好學生。有些老師甚至認為老師的話對學生應該有法律效力,學生可以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有壹個缺點是不能容忍的:不聽老師的話。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他們的教育行為是:?我告訴妳要記住,我告訴妳要傾聽。否則,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不及格、留級、被處分的學生都會得到獎勵。因此,壹些學生對諾諾教持消極態度,壹些學生則強烈抵制。訓練有素的聽話人?馴服工具?或者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後果可想而知。在壹些老師的教育觀念中,好學生應該是怎樣的?全A?是的,各方面都應該?Top?,這叫什麽?全面發展。他們所謂的全面發展其實是?發展壹般?。這種天賦觀不允許也看不到學生可能因為天賦或愛好的不同,在某壹方面有突出的天賦,而在另壹方面有缺陷。他們看不到專長對於人才發展的意義,有時甚至用有限的專長來謀求平均發展。
總之,新的學生觀要求教師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就像美國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局要求優秀的教師壹樣。熱愛學生,獻身於學生,承認學生有不同的特點和才能,善於讓每壹個學生學習所有的知識。同時,我相信人類的尊嚴和價值,我相信每個孩子的內在潛力。?。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才能熱愛和尊重學生,建立民主、平等、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以知識的力量和人格魅力獲得學生的尊重和模仿。
教師轉變觀念的體驗
自主、合作、探索?它是新課程標準大力提倡的壹種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離不開課堂上師生的互動。因此,了解和研究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內涵和特征,不僅有利於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也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更有利於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這是我多年教學的實踐經驗。
首先,理解師生互動的本質內涵是轉變教學觀念的基礎。
師生互動是以班級組織形式產生的,它既具有社會關系中人際互動的壹般屬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屬性。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看,這種互動的特殊性是其內在本質的必然反映,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1,對師生互動的理解。
師生互動是壹種間接的互動,是以語言符號為傳播媒介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對彼此及其符號的理解和領悟,決定了互動的維持和延續。但是,教師和學生在年齡、閱歷、知識、經驗等方面存在壹定的差異。所以有時候老師想達到,但是學生聽不懂或者理解不了相同語言符號的壹致性。這就要求教師要明確自己表達的目的和意圖,創設特定的語境,考察特定的?符號?調動學生大腦中儲存的信息進行理解和認識。我曾經聽過壹個老師的課。當老師發現班上的紀律不好時,他對所有的學生說。哪壹組紀律最好?壹個學生馬上站起來說,第二組紀律最好。?在這裏,老師是關心全班的紀律,表示全班要安靜。這個學生關註的是詞語的表面含義,所以理解上有偏差。可見,有時候作為中介的雙方的語言,總會在做出自己的選擇或行動之前,賦予自我理解的意義。只有雙方達成壹致的認識,師生互動的初衷才能達到。
2.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性的互動。
師生互動不僅反映了師生成為文化人或知識擁有者的同質傾向,也反映了他們之間文化類型的差異或文化趣味的異質性。但是,作為教育的主體,行動者,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在不斷地成長和發展,只是他們的發展需求不同,所以他們的目標也不同。教師往往註重獨特的教育效果和廣泛的社會影響,而學生渴望獲得知識和技能以及良好的自我形象。盡管如此,雙方都在借助彼此的交流不斷自我建構、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因此,教學過程既是教師教育風格和社會影響的形成,也是學生知識和人格的形成,師生互動是以成長和發展為目的的互動。
3.師生互動的反映。
自我塑造不是壹個簡單線性的過程,需要努力。就其教學活動的本質而言,是在不斷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中推進的。師生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對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進行篩選和加工,在多方面控制自我的發展,形成自我認同。這恰恰體現了其固有的反射特性。正如壹位教育工作者所說:?在現代性的語境中,不斷變化的自我被探索和建構為連接個人變化和社會變化的反思過程的壹部分。?可見,教育過程總是伴隨著反思,師生互動是壹個不斷反思的推演過程。
綜上所述,教學互動的過程是?明白嗎?形式?反思?明白嗎?重整旗鼓?叠代過程也是它區別於新課程理念下其他交互的本質特征。
第二,把握教學中的互動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師生互動實際上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從實踐的角度來看,至少有三個重要的環節:
1.教師的監督和學生的自律體現在教學組織和管理中。
小學生年齡小,身心不成熟,容易受教師權威的影響,對教師的依賴性和學習性特點突出。因此,教師必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教育,並實施有效的監控,這是不言而喻的。教師教得好,學生學得開心,都體現在知識傳遞這個環節上。
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的經驗
學校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師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的教育觀念必須從以教師為中心、重知識輕能力的傳統教學觀念轉變過來,培養學生的能力,挖掘學生的人格潛力,教會學生學習,塑造良好的人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適應時代的要求。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讓我成長了很多。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第壹,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在教學中對學生的主體性關註不夠。為什麽不實施呢?臨時抱佛腳?教學,以考試為指揮棒,註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應試能力。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和個性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身的潛力得不到發揮,個性特長得不到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必須打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積極探索符合時代潮流的教學道路。
以前考試成績只是反映基於記憶的考試能力,是機械重復的結果。完全不能體現學生的創造能力。創造能力是產生結果的源動力。對於我國的教育現狀,應該實事求是,多壹些危機感,多壹些啟發式教育,註重學生個性、思維、想象力的發展,以培養創新能力為目的。創新教育力求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激發和培養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啟發學生創造性地學習知識,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被動地儲存知識。因此,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不僅要有優秀的品格、過硬的專業技能和紮實的語言功底,還要端正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只有正確認識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才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第二,創新教育需要創新型教師
在形式上,創新教育要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取傳統教育之精華,創造全新的教育模式,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挖掘學生內在潛力為目的,弘揚人的主體精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說,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從教育內容方面,要求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註重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形成創新能力。實施創新教育,首先要解決教育觀念問題,其次是教師要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再次是教師自身要有創新素質。創造型教師往往喜歡在教育活動中使用靈活、更實用、更有創造性的方法,並傾向於采用?建設性的行為?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所有學科中,尤其是實驗教學中,教師采取?建設性的行為?之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有很大的實施空間。註重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形成創新實踐能力。要培養學生會說、會問、會做,敢說、會問、會做,最後是會說、會問、會做。這個過程要求教師采取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從而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第三,建立?發揮自己的潛力,全面育人?想
素質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同時,素質教育的本質不是選擇性和淘汰性的教育。它面向所有學生,是壹種讓每個人都能發展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務是為每壹個學生未來的發展和成長打下堅實穩定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拉近師生距離,讓每個學生的特長都得到發揮,真正體現發揮潛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第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人們越來越重視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教育的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這些信息不僅包含知識,還包含情感。我們經常發現學生因為喜歡壹個老師而努力學習,這說明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保證。正如心理學家羅傑斯所說:?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是保證有效教學的主要條件,而這種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是以良好的教學氛圍人際關系為基礎或前提的。?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對每個學生的熱情、耐心和無微不至的對待,是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關鍵,對於被稱為?後進生?同學們,老師要多想想?尺短,寸長?真理,試圖發現他們的優點,並贊美他們。?相愛的人會壹直愛著對方?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才能以更大的熱情和信心投入到學習中,也才能在課堂上熱情思考,勇敢爭論,勤奮做事。
第五,培養自學能力,為終身教育打好基礎。
在現代社會,知識的快速發展和個人的理解吸收之間存在矛盾,學校教育不能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就足夠了。因此,終身教育是未來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此,在綜合、分析、研究的過程中,教會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是教師非常重要的任務。自強,修身?只要老師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地努力,學生的自學能力壹定會得到培養和提高。
素質教育是壹項系統工程,是壹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從轉變教育觀念入手,不斷探索教學改革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