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概念
體育遊戲是兒童遊戲的壹種特殊形式。它把運動和遊戲結合起來,不僅能鍛煉孩子的體力,而且對孩子的智力和心理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隨著體育遊戲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體育遊戲的認識也逐漸加強。學齡前兒童體育遊戲廣泛應用於兒童體育教學和戶外晨練活動中。學前兒童體育教育主要以遊戲的形式進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遊戲是壹種體育活動的教育方式,旨在訓練兒童的基本動作和技能,以遊戲為載體,增加兒童體質,促進兒童身心發展。
1.2分類
學齡前兒童體育遊戲的類型豐富多彩,由於劃分標準不同,類型也不同。根據遊戲活動中的動作,可以分為:走、跑、跳、爬、蹲、鉆等。根據裝備的不同,可以分為:球類遊戲、大型玩具遊戲、手推車遊戲、木橋遊戲、輪胎遊戲等。根據身體素質的不同,可以分為耐力型遊戲、速度型遊戲和靈敏度型遊戲。
1.3體育遊戲的特點
(1)正則性。每個體育比賽都有壹定的規則。“沒有規則不能造就方圓”。沒有體育遊戲是存在的,只是有的體育遊戲規則多,有的規則少,有的簡單,有的復雜。兒童在玩遊戲時應遵循其規則,這有利於體育遊戲目標的實現和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
(2)競爭力。根據其目標和內容,體育遊戲在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中具有競爭性。因為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它以增強兒童體質為主要內容,以發展兒童智力、語言、想象力為次要內容。孩子之間的競爭有利於提高孩子對遊戲的興趣,讓他們為在遊戲中獲得成功而高興,有助於實現教學目標。
(3)教育性。體育遊戲是幼兒園體育課程的手段。體育課的目的不是給孩子玩,而是通過遊戲教育孩子,更好地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
(4)好玩。《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學齡前兒童體育遊戲的對象是兒童,所以體育遊戲的創設和選擇要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讓兒童快樂參與。體育遊戲不是機械的運動訓練,而是在體育遊戲中加入孩子的基本運動技能。
2體育遊戲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價值
學齡前兒童體育遊戲不僅是為了滿足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也是為了促進兒童基本動作和技能、身體素質、社會性和情感發展。
2.1體育遊戲促進兒童身體發育
學齡前兒童大約3 ~ 6歲。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體生長迅速,各個器官和系統都在快速發育。“體育遊戲可以促進兒童身體的生長發育。它有全身運動、局部運動和各種器官系統的運動。孩子們可以在遊戲中促進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增強新陳代謝能力。”同時,體育遊戲也有利於孩子的基本動作和技能。
2.2體育遊戲有利於兒童的心理發展。
(1)體育遊戲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體育遊戲對兒童智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為遊戲中的動作、教具、材料、競爭與合作都符合兒童認知發展的特點。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提高孩子在活動中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思維能力。
(2)體育遊戲有利於孩子自控能力和意誌力的增強。學齡前時期是孩子意誌的萌芽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但是遊戲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大多數孩子都非常喜歡玩遊戲。在體育遊戲中,孩子會約束自己的意誌,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遊戲規則。所以孩子遊戲的過程就是意誌鍛煉的過程,孩子可以克制欲望,抵制誘惑。
2.3體育遊戲有助於兒童的社會性發展。
人是壹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在社會生活環境中,體育遊戲是兒童社會交往的主要方式之壹,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形式之壹。“社會性是指人的人際交往、建立人際關系、理解和掌握社會行為規範,以及人控制自身行為的心理特征。”【4】此時,兒童正處於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體育遊戲更能滿足幼兒的社會性需求。
2.4體育遊戲有助於兒童的情感發展。
體育遊戲不僅能給孩子快樂,還能豐富他們的情感。體育遊戲可以幫助孩子釋放緊張、恐懼、焦慮等情緒,有治療作用。“良好的情感體驗可以激發孩子對運動的興趣,提高孩子在活動中的參與度和主動性。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5】體育遊戲中的角色遊戲可以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人在出生的時候,有很多種情緒,比如出生的時候會哭。這些情緒是隨著後天的發展慢慢顯露出來的。
體育遊戲有利於促進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成就感或自信心是兒童自我意識的壹種情緒體驗,是壹種積極的情緒。同時,成就感或自信心對體育遊戲的發展也起著巨大的作用。體育遊戲有利於孩子消除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有開心的時候和不開心的時候,孩子也不例外。當孩子焦慮、緊張、難過時,體育遊戲是消除負面情緒的方法之壹。
3發展體育遊戲的建議
3.1教師要有體育遊戲指導意識。
學前教育體育遊戲的對象是3-6歲的兒童,所以體育遊戲除了本身固有的娛樂性之外,還應該具有教育性。由於兒童身心發展的局限性,他們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在活動中進行科學的指導,以更好地體現體育遊戲的教育價值。同時,教師也要有壹定的遊戲觀,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遊戲觀。
3.2合理安排體育比賽時間
各幼兒園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制定合理的體育遊戲日程。各班老師要在上課前五分鐘組織好本班小朋友,準時到達活動場地。
3.3加強教師對運動會的組織和指導。
(1)賽前做好安全準備。因為體育遊戲基本都是在戶外進行的,而且大部分都涉及跑跳等基本動作。所以老師要在課前檢查每個孩子的鞋子是否適合運動。同時,教師要檢查材料和場地的安全性,消除安全隱患。
(2)教師要科學合理地指導幼兒體育遊戲。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是直接引導還是間接引導壹個遊戲,引導的方式是通過語言、動作還是其他。因此,教師的指導過程是壹個充滿智慧的過程。
(3)及時反思和評價。對做得好的孩子給予適當的表揚和鼓勵,耐心地告訴他們為什麽做錯了。總結和評價體育遊戲活動的各個方面,有利於孩子更好地玩體育遊戲。
3.4營造良好的體育遊戲環境
體育遊戲環境的創造包括材料的提供、空間的創造、時間的安排等。在體育遊戲中,應該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來選擇自己的同伴、遊戲和角色。如果時間短,會影響孩子玩遊戲的效果。同時,教師要根據孩子對遊戲的選擇,合理劃分孩子的遊戲活動範圍,保證孩子玩遊戲的安全。
3.5合理創設體育遊戲
教師要合理利用體育遊戲資源,並將其運用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喜歡上體育遊戲。體育遊戲的創作和編寫要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既要考慮遊戲的娛樂性、教育性和鍛煉效果,又要考慮安全性和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