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核心數據:容量利用率、裝機容量、棄光率、光伏發電量、系統建設成本。
工業概況
1.定義
光伏產業,簡稱PV,主要指矽材料應用開發形成的光電轉換產業鏈,包括高純多晶矽原料生產、太陽能電池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相關生產設備制造和光伏發電應用。隨著國家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目標的推進,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體系建設正在加速。光伏、復興號高鐵、國產商用飛機、新壹代運載火箭獲得中國十九大紀念郵票。光伏產業地位顯著提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光伏產業的下遊應用主要是光伏發電,根據建設規劃可分為集中式光伏發電系統和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集中式光伏發電系統,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發電系統;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帶>:6MW),如工商企業和住宅建築的屋頂光伏發電系統。
2.產業鏈分析:產業鏈長。
隨著光伏發電在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光伏相關產業也在不斷壯大,形成了從高純矽材料、矽錠/矽棒/矽片、電池/組件、光伏輔助材料和配件、光伏生產設備到光伏產品的系統集成和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光伏產業鏈的上遊主要是光伏電池相關的原材料,包括單晶矽和多晶矽。單晶矽和多晶矽的上遊生產商主要有保利協鑫、隆基、通威、中環。但是矽片廠商已經呈現出雙寡頭格局,中國的太陽能矽片占據了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在中國市場,主流廠商是隆基和中環,產能格局依然高度集中。在矽片對外銷售規模上,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占據絕對領先地位。
中遊主要是電池芯片和電池模組制造商以及系統集成企業。電池芯片和模塊的中遊廠商主要有通威、隆基和金高。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逆變器廠商主要有陽光電源等企業;系統集成包括億晶光電和鄭泰電氣。壹些企業如隆基,已經基本形成了從單晶矽到組件再到電站光伏運營的完整光伏發電產業鏈。是下遊光伏發電的應用領域,包括分布式光伏發電和集中式電站。
行業發展過程:行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在歐洲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中國的光伏產業在2005年左右起步。十幾年來,實現了跨越式的大發展,建立了完整的市場環境和配套環境。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同時參與國際競爭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成為中國工業經濟發展的全新名片,成為中國能源改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在制造規模、產業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拓展和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具備了堅實的智能光伏基礎。中國光伏產業經歷了以下幾個歷史階段:
行業背景:政策加持,光伏產業加速發展
我國自2006年6月5438+10月1日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該法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列為能源發展的優先領域,促進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立和發展可再生能源市場。自2006年以來,為鼓勵和支持光伏產業發展,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國家能源局、住建部等部門密集出臺支持和規範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涵蓋了生產、銷售、稅收、補貼、土地政策等產業發展的所有相關環節。
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旨在有效引導行業智能化升級,促進十五期間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從而推動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保持我國作為世界光伏制造和安裝應用第壹大國的地位。
“306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時的碳中和”是壹項具有多重目標和約束的系統性經濟社會變革。重塑中國的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改變中國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這是壹個歷史性的突破。要處理好發展與減排、減碳與安全、整體與局部、短期與中期、建立與淘汰、政府與市場、國內與國際等多維關系。“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目標將對中國光伏產業產生重大的多維影響。
行業發展形勢
1.光伏產品市場供應能力較強,產能利用率有待提高。
從光伏行業市場重點公司光伏產品產量和產能利用率來看,2021年中國光伏產品供給能力較強,隆基綠能光伏產品產量遙遙領先於其他公司,單晶矽片產量達到69.96GW,單晶組件產量達到38.69GW,從產能利用率來看,2021年光伏市場公司產能利用率不高,還有很多
2.光伏新增裝機再創新高,累計裝機超過300 GW。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特別是2013以來,在國家和地區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呈現爆發式增長。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7年,全國光伏發電裝機新增53.06GW,創歷史新高。2018年,受531光伏新政影響,各地新開工光伏發電項目下降,全年新增裝機受國家光伏產業補貼、財政扶持等政策影響。2020年和2021年,光伏裝機容量大幅增長。2020年,中國光伏裝機容量將增加48.20GW,同比增長59%。2021年,我國光伏裝機再創新高,達到54.88GW,同比增長14%。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3年以來,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快速增長。2013年,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僅為19.42GW,到2019年已經增長到204.58GW。從2013年到2019年,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增長超過10倍。到2021年,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306.56GW,同比增長21%。
3.光伏棄光率明顯下降,光伏發電量穩步增長。
隨著光伏發電的快速發展,壹些地方也出現了嚴重的棄光問題。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5-2018,新疆、甘肅最高棄光率超過30%。2019-2021,新疆和甘肅棄養率下降明顯,2021.7%新疆,1.5%甘肅。棄光率的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為光伏發電的並網運行,促進了資源的利用水平。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3年以來,我國光伏發電量快速增長。2013年全國光伏發電量僅為91億千瓦時。到2021年,全國光伏發電量32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預計2021年,我國光伏發電量將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92%。
4.光伏發電系統建設成本呈下降趨勢,光伏上網進入平價。
我國地面光伏系統初期總投資主要由組件、逆變器、支架、電纜、壹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等關鍵設備費用,以及土地費用、電網接入、建設、安裝和管理費用構成。其中,壹次設備包括箱式變壓器、主變壓器、開關櫃、升壓站(50MW,110kV)等設備,二次設備包括監控和通信設備。土地成本包括生命周期地租、植被恢復費或相關補償費;電網接入成本僅包括50MW、110kV、10km反向改造;管理費用包括前期管理、勘察、設計、招投標。建築安裝費用主要是人工費、土方工程費和常規鋼筋混凝土費。而且未來下跌的空間也不大。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經濟,關鍵設備如組件和逆變器的成本仍有壹定的下降空間。網絡連接、土地、項目前期開發費用等。都是非技術成本,不同地區不同項目差異很大。降低非技術成本有助於加速光伏發電低價上網普及。
2021年,我國地面光伏系統初始總投資成本約為4.15元/w,比2020年上漲0.16元/W,漲幅為4%。其中,組件約占投資成本的46%,比2020年提高了7%。非技術成本約占14.1%(不含融資成本),比2020年下降3.2個百分點。預計2022年,隨著產業鏈各環節新增產能的逐步釋放,組件價格將回歸合理水平,光伏系統初期總投資成本將降至3.93元/w。
中國工商分布式光伏系統初期總投資主要由組件、逆變器、支架、電纜、安裝費用、並網、屋頂租賃、屋頂加固、壹次設備和二次設備構成。壹次設備包括箱式變壓器、開關箱和預制艙。根據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0年和2021年我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系統初期投資成本分別為3.38元/W和3.74元/W,預計2022年將降至3.53元/W。
2020年中國光伏上網電價補貼政策結束,平價逼近:中國上網電價政策經歷了基準電價、競價上網、平價上網三個階段。2020年招標項目規模為26GW,同比增長14%。同時,2020年也將是光伏並網平價年,平價項目33GW,同比增長1.24%,首次超過招標項目規模。平價臨近,2021將是我國光伏上網全面平價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