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是工作保障,主要以內勤為主。這種類型,其主要任務是為機關工作和職工生活提供保障,以內部服務為主要任務。第二類是商務服務型。如為員工提供保障的車隊、物資采購、物流服務行業等。這種類型,通過轉換機制,對內模擬市場運作,對外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可以逐步發展成為面向社會的“四自”企業法人。第三類是社會福利。例如管理和維修公共房屋和職工醫院和療養院。這種類型主要服務於員工及其家屬和周邊地區,運營機制企業化、社會化。對有條件的壹級單位或二級單位,可采取停止分配管理費用的辦法,通過全成本核算和市場價格整合,逐步實現自收自支和向企業化過渡;對第三類單位,模擬市場運作,實行收支兩條線,從定額或差別補貼到自收自支企業化管理,再到商業化、產業化。
改善內部核算,向商業化和產業化過渡。
物流服務商業化是物流單位經營機制向社會化轉變的必要條件,也是物流實體開展國內有償服務和國外經營服務、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保證。無論屬於哪種類型,都要充分交代。這種核算既包括勞動消費,也包括物化勞動消費,並將這種消費以貨幣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後勤服務商品化、市場化;這種生產關系不僅有利於維護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和職工生活,而且有利於克服現行管理的弊端。
轉換機制,向市場化、社會化過渡。
壹是成立物流集團公司,走產業化道路。由於多主體經營模式既不便於管理,也不便於規模化經營,缺乏經濟實力的抗風險能力,首先要打破單位、地區、行業的所有制界限,以經濟為紐帶聯系第三產業,組建物流集團公司;其次,按行業設立分公司、子公司,以產權為紐帶,實現互利共贏;再次,本單位是集團公司的主要出資人,依法享有資產收益權、重大決策權和選擇經營者權,實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與本單位行政管理體制脫鉤,實行內部分離。
二是根據產業的聯動效應,成立若幹專業化公司。將行政機關後勤改革為集團公司,可以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合理配置,發揮規模綜合效應,但也增加了管理難度,特別是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轉換機制上,根據各單位後勤的實際情況,在建立後勤集團公司的條件不成熟時,可以先以失業再就業的方式成立若幹專業化公司,逐步從社區走向社會。
發展、收縮、穩定是物流社會化的基本策略。
辦公後勤服務社會化,最終推動辦公後勤單位走向市場、融入社會,整體把握“發展、收縮、穩定”的基本策略。
壹是對那些具有壹定市場競爭力、行業優勢和發展前景的物流單位實施“發展”戰略。在政策上給予重點支持和優先發展,鼓勵他們把後勤服務推向社會,擴大資本,以吸納和接收更多的後勤單位和分流人員,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
第二,對於那些缺乏競爭力,難以生存和發展的物流服務業,要實施“收縮”戰略。引入市場機制,讓社會承擔這部分物流服務,發展這些產業。機關後勤單位的職工可以承包、租賃或購買後勤資產參與市場競爭,也可以參加培訓和下崗職工再就業。競爭中的優勝劣汰,戰略上的“收縮”策略,也是代理後勤社會化的壹種方式。
第三,對那些與政府事務和職工生活密切相關的後勤服務單位,要實行“穩”的策略。比如,在大多數單位,電力系統、供暖系統、通訊系統、物資供應系統,為了給單位的中心工作和職工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從基礎設施建設到設備安裝,都是圍繞單位的自成體系,應該是相對“穩定”的。改革中應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實行內部模擬市場運作,在保證內部服務的基礎上,有條件、有步驟地向社區和社會開放。
後勤社會化的主要方向是先分後離,從社區到社會。
政府後勤服務社會化是調整生產關系、解放社會生產力的壹場改革,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但是辦公後勤社會化是壹個漸進的動態過程,不可能壹步到位。後勤服務單位、人員和服務項目的調整,必須考慮單位本身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哪些後勤部門應該保留和發展,哪些後勤部門應該分流和分離。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采取“先分離後離開,從社區到社會”的漸進方式。就機關後勤而言,可根據單位實際情況,通過以下方式分步實施。
壹是在結構調整中建立上層管理框架,采取政務、公共事務、事務三種不同類型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在管理職能與經營服務職能分離的基礎上,將機關後勤從單位主體中分離出來。
第二,為實現後勤服務由單位向社會的轉變,根據後勤經濟發展方向和區域服務功能要求,在後勤資源配置上應建立以單位所在地為中心,逐步向外輻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使政府後勤的運營和服務既能滿足單位和區域的需要,又能滿足後勤經濟本身的發展和後勤生產力的提高。
再次,要實現政府後勤服務社會化的最終目標,成立適應市場機制的專業化、產業化公司是必由之路。在後勤實體與機關主體分離的基礎上,可以實行跨單位、跨地區的專業化和產業化。以經濟為紐帶,聯合物流服務實體,組建產業公司或產業集團,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中增強自身實力,使政府實體通過改制擺脫計劃經濟和行政管理的束縛,按照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和物流業自身的發展規律開拓市場,成為“四自”獨立企業法人,最終走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