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從內外兩方面分析了林黛玉和薛寶釵悲劇命運的原因。

從內外兩方面分析了林黛玉和薛寶釵悲劇命運的原因。

20世紀,對林黛玉形象的研究可謂異彩紛呈。縱觀上個世紀,林黛玉的評點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現實的道德倫理判斷;2.文學典型評論;3.文化審美探索。在此期間,對曹雪芹佚稿中黛玉的原型和黛玉之死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雖然評論的視角和方法幾經變化,但仍無定論。究其原因,在於這壹典型形象本身的復雜性、模糊性和永恒魅力。

關鍵詞:世紀紅樓夢林黛玉研究

《紅樓夢》誕生至今已近兩個半世紀,人們對林黛玉的評價也已有二百多年,但對林黛玉形象的本質特征仍未達成共識。據筆者不完全統計,20世紀研究林黛玉的專著有300多部,還不包括與這壹形象相關的作品。本文旨在對這些研究成果做壹個總結,以期對林黛玉評點的主脈做壹個大致的梳理。

中國古典小說人物分析史的壹般過程是三個階段:現實的道德倫理評價、典型的文學批評和文化審美探索。20世紀的林黛玉評論也經歷了這樣壹個過程。從時間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初至40年代末,50年代至70年代,80年代初至20世紀末。

現實的道德和倫理判斷

20世紀上半葉的林黛玉研究

20世紀前50年,大多數評論者把林黛玉放在道德文章的天平上,得出了壹些有價值的結論。

王國維《紅樓夢》出版於1904年(光緒三十年),是20世紀紅樓夢研究的開端。其中論述了林黛玉與寶玉的愛情悲劇:“先說寶玉與黛玉:賈母愛寶釵之恩,罰黛玉之孤獨,又信金玉之異端,想著壓制寶玉之病;王夫人牢牢依附薛鳳姐持家,所以怕黛玉有才,自己也不方便。襲人在罰尤二姐和香菱的時候,聽到黛玉的話(第八十壹回)“東風要壓西風,還是西風壓東風”,怕了災,和鳳姐在壹起,也是自然的。寶玉對黛玉的承諾,而不是對他最愛的祖母的承諾,是出於普世道德,黛玉是女人!因為這種種原因,金玉結合,木石分離,其間還有蛇蠍的存在和超常的變化?但是,平時的道德,平時的人情,平時的情況也不過如此。”在王國維看來,林黛玉當時的性格、背景和道德因素註定了她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

民國初年,在《紅樓夢》研究中形成了壹個強大的派別——索隱派。其代表人物有王、、沈平安、蔡元培、鄧、。他們的目的是尋求小說中隱藏的“技巧”或“精微之意”,實質則是尋求《紅樓夢》中影射的壹些歷史人物。王、沈平安《紅樓夢》(1916出版)認為《紅樓夢》是清祖董鄂妃所作,林黛玉就是董鄂妃董小宛。蔡元培1917出版的《石頭記》,認為“林黛玉是朱朱安的影子”,“朱江是她家的影子,住在瀟湘館,她叫朱朱安。竹生於秀水,所以絳珠草生於淩河之畔。”鄧匡言《紅樓夢真相解讀》(1919出版)認同林黛玉就是董小宛。他說:“書中寶玉,黛玉,皇帝後妃也。”(《釋真》第二十二回)但他也說林黛玉寫的是乾隆皇後夫差。“曹石的林黛玉不是他。乾隆原配後,由正福晉提拔,後死為孝皇後夫差。”第二次是自相矛盾,說林黛玉不是別人,正是方苞。林黛玉把它和朝臣混在壹起,又和方苞混在壹起。也,高玲也;絳珠仙草甘露淚。壹和二,二和壹。”(《真相大白》二)林黛玉壹下子變成了董小宛、傅察氏、方苞。縱觀索隱派對林黛玉的研究,不僅牽強附會,而且往往自相矛盾。

俞平伯《紅樓夢》出版於1923。在《作者的態度》壹文中,他對比原著,提出了“若兩峰對峙,兩水分岔,則各極精彩,使情繁盛,文章精彩”的著名觀點,即“柴黛為壹。雖然“釵黛合壹”說早在《紅樓夢》問世之初就已有之,耿也壹直批評“釵玉兩名,人壹名”,但俞平伯先生是近代第壹個明確提出“釵黛合壹”說的學者。他對林黛玉的評價不再局限於單個人的範圍,也不局限於對人物的倫理判斷。從此,林黛玉的評點開始了文學評價和審美評價的進程。

5月24日,1935,《北平晨報》發表了李·《林黛玉》壹文。李認為“林黛玉的人生觀與寶玉如出壹轍,只求壹個愛情。貧富,盛衰,亦無所謂。”他說林黛玉“幼時喪母,後喪父”,寄居的生活環境“培養了她的悲傷”,而薛寶釵的出現所形成的這種特殊環境,引起了黛玉的“嫉妒”。“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兩個嫉妒的典型人物,壹個是潘金蓮,壹個是林黛玉;但是,如果我們比較壹下,可以發現前者是資產階級的,粗魯的,而後者是紳士的,優雅的。”李在他的分析中談到了林黛玉的壹些性格特征形成的原因,這是有道理的,但他把林黛玉的性格形象概括為壹個“妒”字,卻是很片面的

1944否1,第2期《現代女性發表林黛玉的癡戀與黛玉之死》。他在《林黛玉之戀》中說“這個姑娘發現了人與天的沖突,她很無助。但感情不允許她屈服,她堅持獨占寶玉,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對抗那天的金玉姻緣。於是她隨時聽著,誰的腳步聲走近寶玉身邊;隨時看著,寶玉的心在向誰跳動。她的靈魂總是處於緊張和驚訝之中。但是,詩人的姑娘既不懂環境,也不懂戰略戰術。她唯壹的能力就是在不經意間用犀利的言辭刺傷敵人,傷害中立者,以此來警醒敵人,讓自己變得孤立無援。她的神經越敏銳,敵情就越強烈,她的地位就越孤立,假想敵就越多,只好讓深深的懷疑、嫉妒和抑郁不斷侵蝕自己,人生的道路就很狹窄。”他在《黛玉之死》中也指出“黛玉為什麽會死?因為她的愛情失敗了。愛情為什麽會失敗?因為她的性格是環境不允許的。黛玉和她的對手寶釵的性格完全相反。寶釵是人,黛玉是詩;寶釵在解姻緣,黛玉在戀愛;寶釵執實,黛玉沈浸於意境;寶釵有計劃地適應社會規律,黛玉自然表現自己的精神;寶釵代表了當時普通家庭主婦的理智,黛玉代表了當時知識分子在閨閣中的感情。於是環境容納了迎合時代的寶釵,扼殺了違背現實的黛玉。黛玉的悲劇就是這樣壹種人格與時代的矛盾造成的。”宇泰可以說是第壹個開始了解林黛玉形象的學者,他的精辟見解被後來的許多評論者所繼承。

周華的文章《林黛玉——從壹個不健康的個人主義者看中國貴族生活》(天津大公報1947 65438+2月16)認為,“林黛玉是壹個接受了許多天生哲學的個人主義者。她善良、率性、自然,渴望平等和自由。她源於貧苦貴族生活的精神生活充滿了脆弱,柔情讓她無力反抗任何迫害,只能四處乞求支持,可見她的精神生活是不健康的。”

這壹時期的索隱派完全把林黛玉當作現實生活中的壹個真實的人,沒有把她當作壹個作家塑造的文學形象來看待,這是壹種誤解。壹些評論者對這壹形象進行了壹定的道德評價和判斷。宇泰是用馬克思主義研究林黛玉的第壹人,他的觀點影響深遠。

典型的文學批評

——五七十年代林黛玉研究。

從65438年到0954年,國內學術界對以胡適、俞平伯為代表的新紅學進行了批判,這標誌著紅樓夢研究出現了壹定的轉折。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李希凡發表了《紅樓夢中兩個矛盾的典型——林黛玉和薛寶釵》(新觀察,第23期,1954)。文章認為,“林黛玉和薛寶釵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典型人格,反映了不同的社會力量。林黛玉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要求個性自由發展,與封建勢力的矛盾,最終導致了她的悲劇命運。薛寶釵是封建制度的堅定捍衛者,封建禮教既要‘德’,又要‘才’。”在此基礎上,李希凡對俞平伯的“女裝合壹”理論進行了批判,認為這是壹種唯心主義的審美觀。

另壹篇否定“女戴合壹”論的重要文章是劉大姐的賈寶玉、林黛玉藝術形象(解放日報1954 65438+2月12)。文章認為,“林黛玉這個悲劇的例子,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好的典型女性。”“她有高度的文學天才、清晰的哲學頭腦、高尚的情操和真誠的熱情。她鄙視封建文化的庸俗,詛咒八股的虛偽。她不驕不躁,不貪財,她用生命為理想而戰,不屈服,不投降,不與人勾結。為了堅持自己完整的人格和幸福的愛情,她戰鬥到最後壹刻。”“這個典型形象是對長期封建社會女性的才華和痛苦的總結。”筆者認為寶釵與寶釵在思想性格上是對立的,“寶釵與黛玉合壹”說難以成立。

李希凡和劉大姐的文章在當時有廣泛的影響。隨後幾年出現了舒蕪的《林黛玉與薛寶釵》(新中國婦女1955第1期)和菊生的《打寶玉》的《林黛玉與薛寶釵》(文藝學習1955第65438期)。以及劉洋對賈寶玉、林黛玉典型形象的社會意義(光明日報1955 2月13)和曹雪芹筆下藍欣的黛玉、寶釵(見1963《紅樓夢論》)。這些文章的觀點與李希凡、劉大姐的觀點基本壹致,即把林黛玉定義為“封建叛逆者”,她與薛寶釵處於兩個對立面。

當學術界和閱讀界對林黛玉的評價基本壹致時,何其芳以1956的結尾完成了長文《論紅樓夢》,次年發表在《文學研究文集》第五輯。文章的第四部分指出“至於林黛玉的性格特點,如果只用叛逆者來形容,那就太籠統了。有些文章說她是“壹個解放思想很強的人”,說她“幾乎具有崔鶯鶯和杜麗娘的溫柔,祝英臺和白娘子的勇氣和力量”,這是忽視了這種典型的個性和特點的結果。我們來看看人們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林黛玉這樣的名字的。人們稱這個瘦弱、多愁善感、容易流淚的女孩為林黛玉。雖然這種認識很簡單,不完整,或者很膚淺,但也不是空穴來風。這恰恰是林黛玉最典型、最突出的特點,也是《紅樓夢》中反復描寫的。”“自然,人的性格總是復雜的。作者還寫了她性格的其他方面。寫她像冰雪壹樣聰明。寫壹寫她的自我否定。寫她有時直截了當,幽默風趣。寫她對愛情那麽執著,那麽癡情。寫她不只是‘容易變小’,有時候對她愛的人很溫柔。但她性格中最強烈的色彩是憂傷和悲哀,這是中國封建社會不幸女性的典型。”何其芳指出,很多不幸都集中在她身上。首先,她是女人,這讓她的叛逆和反抗與賈寶玉有很大的不同。“林黛玉的叛逆和反抗主要表現在這樣壹種痛苦的形式上。雖然不幸幾乎將她壓垮,但她依然沒有屈服,依然在努力改變命運;她雖然不能粉碎思想上封建主義的枷鎖,但仍在與之鬥爭,在精神上仍表現出不屈不撓的精神。”何其芳的觀點打破了林黛玉形象分析的單壹化。它告訴人們“如果只用叛逆者來解釋”林黛玉的性格,就很難揭開這個不朽典範的全部內涵。

蔣和森的《論林黛玉》(《人民文學》第8期,1957)既沒有對林黛玉作出道德評判,也沒有簡單地給她貼上壹個階級的標簽,而是非常細致地分析了她生活的典型環境,指出了這壹形象的典型意義:“林黛玉的童年生活因先天的孱弱和母親的早逝而蒙上了壹層憂郁的陰雲。”“她對靠別人活著的命運感到不安,又擺脫不了這種命運,這種命運使她敏感、自尊、小心眼、坦率。”“林黛玉的痛苦不是因為她的敏感和偏執,更不是因為她的自尊,而是因為造成這種敏感和偏執,壓迫這種自尊的私人社會制度。”“階級的影響給這個女孩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富裕的剝削生活所培養出來的許多貴族小姐的清高、細膩、脆弱、生活作風等等,都是從她的各種表現中自然而然地交織出來的,就像她人格中其他許多閃光的東西壹樣。”“她有那種屬於‘藝術類型’的敏感和細膩,主要不是用來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詩意,而是用來感受那個時代的寒冷和潮濕。對這個女孩來說成了壹場可怕的災難,導致她遭受了比壹般人更多更大的社會折磨。”她執著地追求專屬的真愛。她為愛而生,為愛而死。似乎她不知道世界上除了愛情還有其他的悲歡離合。但封建傳統觀念不斷威脅著她對愛情的渴望,以至於她把封建家族的統治者視為自由婚姻的保護者,這必然導致她的悲劇結局。“即使寶黛如她所願成為終身伴侶,這仍然是壹個悲劇。這種不可改變的悲劇的根源,始終是世紀之交的中華大地上,沒有壹塊可以容納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土地。”“林黛玉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是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壹要求無法實現之間的悲劇(恩格斯)”。同時,我們不要忘記,在林黛玉的悲劇中,還有她所依附的封建沒落階級的悲劇,還有金黛玉小姐更加無法擺脫的悲劇。作者認為,通過這個形象,曹雪芹對現存的制度和道德觀念提出了廣泛的質疑。何其芳、蔣和森的文章是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在典型環境中塑造典型形象的文學理論得出的不同於李希凡等人的階級典型理論的結論,從而完善了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典型理論。

縱觀林黛玉研究史,壹個突出的特點是,評論者拋棄了人類現實的倫理判斷方法,開始思考文學中的形象,將林黛玉與作者的創作思想乃至藝術手段相結合,著眼於人物性格、思想、時代、階級內涵的文學形象層面。

十年“文革”期間,由於受“四人幫”的“紅樓夢陰謀”的影響,對林黛玉形象的評論產生了壹些荒謬的看法,屬於非學術噪音,在此不再贅述。

文化和美學探索

——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的林黛玉研究。

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改革開放後,隨著思想的解放,研究方法發生了變化。對林黛玉形象的批評進入了以文化審美探索為主流,哲學心理研究和比較研究相結合的階段,取得了20世紀林黛玉研究的新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從典型性到文化審美探索,有過壹個過渡期。整體來看,對林黛玉形象的理解沒有重復,但在某些部分有肯定、否定和組合的過程。南林的《論黛玉的覺醒與寶玉的沈睡》(河北大學學報,第2期,1981)把黛玉和寶玉從反封建禮教和叛逆的同誌中分離出來:“林黛玉在叛逆的道路上找到了正確的出路。”“賈寶玉只是壹個可以覺醒,但尚未覺醒,處於覺醒邊緣的形象。”張的《論林黛玉的性格與愛情悲劇》(《紅樓夢學刊》第2期,1980)認為,“林黛玉的思想性格既有自尊、敏感、尖銳、孤傲、脆弱的壹面,又有恭敬、正直、寬厚、謙虛、堅強的壹面。前者是外在的,後者是內在的。”“兩者有內在聯系:從人生哲學上講,是黛玉尊重誰,誰就尊重誰的原則,其中蘊含著現代平等觀念的萌芽。從政治上講,是黛玉對這個階層為後輩指定的人生道路的堅持反叛。從婚姻的角度來說,是黛玉堅持婚姻必須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愛情必須建立在* * *的叛逆思想上。這三者形成了林黛玉思想性格的本質特征。”何永康《林黛玉的人物世界透視》(紅樓夢研究系列1985第12期)認為,林黛玉的主導性格是叛逆精神,但她也是“敏感多疑、傲慢不羈、貴族詩意”。周蕙的《論林黛玉》(文學遺產第3號,1988)認為,“她是賈寶玉和薛寶釵之間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第三人’。前四十二回是賈寶玉的同路人,後四十二回又成了薛寶釵的同路人。”

就像研究者在人物、道德、時代、階級內涵的結構上屢屢進展甚微壹樣,很多人試圖從文學思維轉向文化審美思維,開始探尋這壹形象的內在意蘊和魅力。曾的《論林黛玉之美》(中山大學學報,第3期,1983)是這方面較早的嘗試。他認為林黛玉“本質上是壹個堪比屈原的形象。她是壹個內外都很美的人物,時代感很強。竹子、芙蓉花、菊花象征著她美好的性格——出淤泥而不染,心靈單純純潔,豁達坦蕩,內心善良不屈。”“其思想品格也具有時代特征,即要求尊重人,維護人的尊嚴,不能容忍絲毫的人格和自尊的解讀。”《紅樓夢》十二人物之壹林黛玉(花城1983之五)吳英《林黛玉》壹文認為,“林黛玉的家庭生活環境和半封閉的賈府孕育並形成了她追求人性解放和覺醒、追求自由戀愛的性格。”“林黛玉的人格是美好的,高潔的,美好的,豐富的,含蓄的,深邃的,內外分明的。”

繼這兩篇文章之後,出現了大量從文化和美學角度進行的研究,形成了林黛玉形象解讀的主旋律。李希凡的《林黛玉的詩與性格——紅樓夢意境探微》(《紅樓夢學刊》第1,0983期)認為,“敏感的詩人氣質是使林黛玉性格具有動人藝術力量的重要因素,詩意的境界和氛圍陶冶了她的神韻和美麗,使她始終蕩漾在十二釵的‘群像’中。林黛玉的藝術形象,壹個詩化的人格,可以說是中國小說史上壹個輝煌而獨特的創造。”陸啟祥的《花的詩的化身——林黛玉形象的文化意蘊與造型特征》(紅樓夢學刊第3期,1987)指出,“林黛玉不僅是《紅樓夢》中的第壹個女主人公,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作是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第壹個女主人公。她是中國文化的精髓。”“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明白,這是壹部為閨閣而傳真的作品。如果說他指的是他的女兒,她被天地之間的美靈所折服,是壹朵花,那麽林黛玉就是花靈。如果說,他把生活精神化了,把它灑向了詩歌,他創造了壹種詩意的、真實的藝術,那麽他塑造的林黛玉形象就是最詩意的,是詩的化身。”同時,他認為林黛玉形象的文化意蘊既有繼承性,又有新質性。從現代價值觀來看,林黛玉形象超越花神的新質在於獨立意識或人格意識的覺醒。那些傳統的東西和新的品質的結合,強化了人物性格的真正獨立性和獨特性。許的美及其崇高化與毀滅——論悲劇形象的審美價值林黛玉(《紅樓夢學刊》第2期,1987)認為“林黛玉的生活和人格是詩意的,寶釵的生活是平淡的。”“經歷了人生悲劇的林黛玉,因為‘真實’而美麗。在‘真’的基礎上,美上升到華為的‘崇高’等美。”

狄瑞平的《孤獨與驕傲》——優秀傳統文化出身的林黛玉(《紅樓夢學刊》第65438期+0988期,第65438期+0期)認為,“曹雪芹鄙棄權貴、敢於鬥爭、率真坦率、嫉惡如仇、救弱濟貧的風格,經優化而輝煌。他們共同調動了封建文人所擅長的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藝術經驗,完成了壹個全新的藝術形象——林黛玉。”王鐘的《論林黛玉的精神美》(懷化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89)指出,林黛玉的吸引力在於她“才華橫溢,人格優美”和“忠貞不渝的感情”。

李蘭和杜敏的《冷月談黛玉——林黛玉形象的情感與意蘊思辨》(紅樓夢學刊第3期,1991)提出“林黛玉是曹雪芹筆下的壹個藝術精靈,不是生命中的壹切,而是她出生、養育、毀滅、埋葬的那個時代的壹個幽靈。”她的詩性氣質、修養、風格、品格,將與明月長存。"杜敬華《黛玉的人格道德評價》(《紅樓夢學刊》第4期,1992)指出,"林黛玉和薛寶釵都有傳統道德,薛寶釵思想中有很深的封建道德觀念,林黛玉體現了中國優秀文化的結晶。林黛玉是個新人物,俞平伯先生對她的評價“真”、“剛”、“熱情”、“天真”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與寶釵的“屈”、“冷”、“世故”形成鮮明對比。她和寶玉壹樣,追求壹種符合人生意義的新道德,拋棄另壹種舊道德。"

薛的《論林黛玉》(《紅樓夢學刊》第3期,1993)指出,林黛玉的人格魅力在於她的真實:“她只能在真實中找到知己,她只需要在真實中找到知己。沒有人會愛林黛玉的缺點,但也沒有人會因為她的缺點而和她拉開距離。這也是真正的魅力,林黛玉的魅力。”“賈寶玉是批判的代表,林黛玉是感傷主義的代表,林黛玉以其女性的深度和詩人的尖銳而感傷。父母雙亡和愛情受阻這兩個苦果所引發的個人情感和時代情感的相互作用,使得黛玉的憂郁和悲傷更加沈重動人。《曲木《紅樓夢中騷影——論林黛玉與屈原之間的生死觀》(貴州大學學報,第3期,1993)認為,“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以‘死’為題材的文學創作發端於屈原的《離騷》,而《紅樓夢》則達到了極致。曹雪芹在他的潛意識裏從來沒有死過。他描述了許多女性的死亡,但最“驚人”的是林黛玉的自殺。曹雪芹用“師楚”的寫法,把自己對楚人生死的人性特征的理解投射到自己心愛的人物身上,讓他們閃現出更多楚人的風采。所以林黛玉的怨念、生命人格、生死觀都有屈原的壹些特點。"

劉翔宇的《愛的追尋與愛的失落——論黛玉形象的文化情結》(紅樓夢學刊第2期,1988)認為,“前生之戀——壹種悲劇性的命運與神話般的警示(絳珠草還淚與娥皇、女英傳說)”與“現在之戀”——黛玉是用自己的執著與真誠贏得的。“林黛玉愛情的時代性——她對愛情的不懈追求,表現了壹個覺醒的女性對個體生命和青春的高度重視,反映了她對中國傳統文化、儒道思想的背叛和超越。”陸小軍的《寶黛愛情悲劇新論》(《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2期)提出“兩玉之戀是中國文學史上獨壹無二的自由倫理下的愛情。不,呆在月球的西翼,迎風的門半開著。大概是《玉人來了》的奇遇吧。沒有了“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活”的驚心動魄,壹切都將回歸日常生活。同樣是刻骨銘心的叛逆,但寶黛的愛情反映了自由倫理下愛情的脆弱——兩個個體在愛情中完全契合的願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完全實現。同時,中國人以“崇拜純潔的孩子”為核心的人格取向在寶黛的愛情中得到了生動而殘酷的體現。這不僅是壹場愛情悲劇,更是壹場關於純潔、愛情崇拜、憐憫、自卑、真誠、永恒的人格悲劇。在自由倫理和傳統人格關懷下的寶黛之戀,是壹首理想而非現實、退步而非進取的歌。"

  • 上一篇:註意家裏父母的畫像
  • 下一篇:展覽策劃書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