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大改革力度,改變國家財政過多參與分配的局面。我國現有的財政供給範圍和支出分配結構,是從建國初期的大財政、大供給體制發展而來的,是建立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基礎上的。其最大的特點是國家覆蓋面太大,財政支出範圍太廣,幾乎涵蓋了全社會生產和消費的各個方面,壹些本應由市場解決的問題被納入財政分配範疇。這種供應體系的分配滯後於當前經濟分配格局的變化。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國家每年新增財力較多,財政支出增加的壓力相當大,但經濟結構的調整、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科技教育的發展都需要財政支持,這是關系到整個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問題。但是,如果不調整現行的財政支出分配格局,減不了減,那麽財政就無法承擔和滿足上述政府的重點支出要求,改善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也將是壹句空話。因此,改變國家的過度分配,將應由市場和社會承擔的部分從財政支出中分離出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正確界定財政支出範圍、加強財政支出治理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也是優化財政分配結構、加強重點建設事業發展、改善財政運行的重要條件。這方面要解決三個問題:第壹,國家財政要逐步退出對競爭性領域的投資。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財政投資的基本政策取向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即科學界定財政投資範圍,改變財政投資過度的弊端,逐步減少和退出競爭性領域的投資,集中財力保證國家投資的重點。至於競爭性領域的財政投入,這是壹個非常復雜的政策和理論問題,在不同國家和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定義。中國是壹個發展中國家,正處於體制轉軌時期。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財政投資只能從壹般競爭性領域退出,而支柱產業、基礎產業等重點競爭性領域的政府和政府投資不能過早退出。我們應該采取扶持政策,促進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升級。二是清理規範事業單位財政資金供應範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的事業單位都不具備公共需求的性質,不可能也不應該由財政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要引入市場機制,根據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財務管理方式。壹般來說,事業單位按照服務性質可以分為三類:公益性、準公益性和經營性。其中:公益性事業單位,如基礎教育、基礎科研、圖書館、計劃生育等事業單位,其活動屬於典型的社會需求,應由財政予以保障。準公益性事業單位,如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廣播電視、醫療等。,提供介於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之間的服務,是現代社會存在和發展所必需的,基本屬於政府公共預算的供給範圍。然而,享受服務的對象承擔了部分成本,因此可以對他們采取財政支持。經營性事業單位,如發展科研機構、專業體育賽事、藝術表演團體、藝術表演場館和社會中介機構,壹般來說,這些單位提供的服務不適應社會的需求,應與財政供給脫鉤,逐步走向市場。總之,通過上述改革,事業單位的財政供給範圍將逐步規範,這也有利於更好地發揮財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三是改革國有企業虧損補貼制度。目前,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已經確立,但自負盈虧、優勝劣汰的機制尚未完全形成,財政仍需彌補企業的虧損補貼。未來對國企的虧損補貼應該是差異化的。壹些非常規行業(如水、電、城市交通、環保等)的價格和收費。)仍需國家管理,部分國有企業承擔了政府的超常責任,由此產生的虧損仍應由財政補貼。其他大部分競爭性領域的國企,隨著企業改革的推進,應該會取消虧損補貼。第二,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財政需要進壹步加強社會公共支出。社會公共支出的範圍很廣,包括科技、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它代表著社會的共同利益和長遠利益,也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財政支出結構中非常重要的壹項支出。從當今世界來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財力的增長,西方工業國家普遍加強了社會公共支出,社會公共支出占政府總支出的比重呈不斷增加的趨勢,對調節社會經濟運行、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過去,中國的長期財政預算安排並不盡如人意。在傳統體制下,雖然國家財力比重較高,但大部分財力都分配給了經濟建設,社會公共支出比重較低,用於社會發展的債務較多。改革以來,隨著國家財力的大量分散,不僅導致財政投入急劇下降,而且難以保證最低的公共支出需求。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最終會對經濟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和制約,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也將是壹句空話。因此,從宏觀角度來看,未來中國的財政支出政策必須有效加強社會公共支出。當然,應該看到,中國作為壹個發展中國家,與西方工業國家相比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經濟實力和金融實力存在明顯差距。所以未來還有壹個加強社會公共支出的問題,不能超過國力的承受能力。1.教育投資屬於社會支出,在任何國家都是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財政要繼續重點支持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進壹步提高教育經費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目前,財政對教育的投入約占我國教育總投入的80%。顯然,增加國家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是增加教育總投入的關鍵。為此,首先必須確保教育支出在現有預算範圍內穩步增長。各級財政部門要認真貫徹教育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提高,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另壹個重要的思路是,要改變國家財政包攬所有教育經費的傳統做法,動員壹切社會力量走多渠道籌集資金的道路。實踐證明,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發展模式是政府辦學為主,多渠道籌集資金,多種形式辦學。首先,要研究建立規範的教育成本補償機制。對於九年義務教育,國家應該重點關註,財政資金首先向這方面傾斜。對於非義務教育,如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國家無疑應該給予支持,但根據國外經驗,應該采取向學生合理收費的做法,這是改變國家覆蓋學生過多的局面,拓寬教育經費來源的重大改革措施。我們應該註意兩個問題。第壹,收費不能太高,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與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相適應。二是進壹步完善高校獎學金、助學貸款和學費減免制度,完善大學生解困機制。我們應該繼續鼓勵社會集資和捐資教育。其中,要註重政策引導和規範,嚴格履行審批程序,規範捐贈和集資行為,通過設立教育基金會等組織,統壹管理國內外社會團體和個人的教育捐贈,引導社會募捐和捐贈的使用方向。此外,國家財政對教育的投入結構需要進行戰略性調整,建立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長效保障機制。具體來說,要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按照“明確各級責任,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原則,逐步免除農民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繳納的雜費和課本費,補助農村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費,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圍。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水平,建立農村中小學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進壹步鞏固完善現行教育工資保障機制;中心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兼顧東部困難地區,建立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承擔資金的長效保障機制,促進教育公平。2.社會保障是關系中國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全局性問題,需要納入國家財政政策規劃。壹是調整財政支出分配結構,增加財政社會保障支出。從中長期來看,隨著老齡人口和失業人口的擴大,社會保障資金需求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這無疑將對財政收支運行和分配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為此,財政必須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進壹步調整目前的支出分配結構,盡快將財政資金從壹般競爭性領域撤出,相應減少行政費用和壹般業務費用,真正把社會保障支出作為財政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國外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來看,社會保障制度在戰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發展迅速,得到廣泛實施和加強,成為政府財政支出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呈上升趨勢,目前達到40%左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無論是經濟基礎還是財政能力都存在較大差距,而且我國正處於體制轉軌時期,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因此,中國的社會保障支出比例不可能達到西方國家的高水平。但從長期趨勢來看,社會保障支出比重上升日益成為財政運行發展的壹個基本規律和國際經驗,給我們以啟示。因此,中國財政下壹步的重點是通過調整分配結構來加強社會保障支出,力爭在“十壹五”末由目前的12%提高到15%,這既是從中國國情出發應做出的重要戰略考慮,也是對國際經驗的有益借鑒。二是明確財政和社會保障政策的重點。今後,城鎮社會保障改革應在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做實社會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加強社會保障結余資金管理等方面努力。農村社會保障改革要努力在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建立社會保障預算。未來我國財政預算將分為公共收支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障預算。社會保障預算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改變社會保障基金收支分散治理的現狀,通過社會保障預算為社會保障發展提供穩定的財政保障。3.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科技進步和發展的支持力度。當今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科技發展,不斷調整科技政策和發展戰略,推動科技發展。據統計,美國的研發總投入位居世界第壹。近年來其投資情況為:1993 1373億美元,1994 173億美元,1786億美元,65438。從研發總投入占GDP的比例來看,壹些主要工業化國家均超過2%,如美國2.45%,日本2.96%,德國2.27%,法國2.35%,英國195,2.19%。甚至壹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非常重視這種投資。中國是壹個發展中國家。為了加快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增強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實現現代化發展的戰略目標,今後必須采取措施,切實加強科技投入,真正發揮科技進步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首先,要繼續發揮財政對科研投入的主渠道作用。財政科技投入在國家重大科技發展計劃的實施、科技項目的運作和重點科研院所的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國家必須予以重視。從未來看,國家財政科技投入的重點應包括:壹是繼續加大對科學基金專項投入、“863”高技術、攀登計劃、知識創新工程等國家重大科研計劃的資金投入,支持建設超越部門界限、集中學科優勢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單位和基礎科研基地,為我國優先發展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創造條件。二是落實以農業科技投入為重點的政策,盡快改善農業科研條件普遍落後的局面。第三,優先滿足人口、資源環境、醫藥衛生和信息需求,促進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發展。其次,財政部門要利用政策的導向作用,督促企業建立技術創新機制,通過籌集科技研發資金和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積極增加技術開發資金,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企業科技進步。此外,國家政策性銀行可以設立專項貸款,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財政也要配合金融部門制定科技貸款貼息政策,使科研單位及時爭取國家科技貸款支持。第三,著力加強國家重要行業和領域的財政投入,增強國民經濟長遠發展潛力。在調整我國未來財政支出結構的過程中,僅僅關註社會公共支出是不夠的,還應該關註政府財政對經濟建設的投入。現代經濟增長理論不僅揭示了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內在聯系,而且深刻地論述了政府投資在整個社會投資中的特點和作用。首先,政府是宏觀調控的主體。它可以從社會效益和社會成本的角度來評價和安排自己的投資,而不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社會基礎設施等政府投資項目的完成,可以大大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益。二是政府資本雄厚,資金來源壹般是自由的,可以投資大型項目和長期項目。第三,政府可以從事社會效益好、經濟效益壹般的投資。這說明政府投資與非政府投資相比具有明顯不同的特征,政府投資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仍然是壹個生產力相對落後的國家,工業化的任務十分艱巨。壹方面是中國的現代化起點低,負擔重,另壹方面是當今世界科技改革的迅猛發展。如果沒有統壹的工業化戰略規劃和強有力的政府投入,要在短時間內實現工業化任務和“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國際經驗表明,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對經濟的幹預日益增加,財政投資是實現國家政策意圖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是銀行信貸政策無法替代的。從我國的現實來看,在經濟改革中,隨著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變化和銀行信貸資金的相應擴張,銀行適當參與投資是必要的。然而,銀行投資貸款的過度擴張或銀行信貸資金的日益金融化,不僅會給宏觀經濟運行帶來隱患,還會加劇重復建設和結構失衡,銀行壞賬的份額將大幅上升,長期來看也會阻礙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因此,未來國家的宏觀調控必須改變過度依賴銀行的傾向,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中的重要作用。今後財政投資要改變過去“撒胡椒面”的做法,把財政資源集中到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宏觀調控最迫切的方面。我們認為中長期財政投資的方向和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壹是支持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質載體和基本要素,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產業地位和戰略地位。國際經驗表明,社會公共基礎設施是工業化的基礎,特別是在工業化初期,包括基礎設施在內的基礎產業是推動經濟快速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盡管中國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和科技進步與發達國家工業化初期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盡管中國的消費結構多元化速度快於發達國家。但這只能增加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的難度和緊迫性,要求我國國民經濟盡快建立超重的工業基礎和社會基礎設施,滿足多樣化消費的要求,而不是跳過工業化初期必須完成的任務。因此,大力發展社會基礎設施,如鐵路和公路網建設、城市化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仍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國家財政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不僅可以有效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快速發展,而且可以避免重復建設,有利於調整和改善投資和經濟結構。而且投資風險小,長期經濟社會效益好,可以為閑置資金找到出路,為下崗職工和農村剩余勞動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城鄉居民消費,實現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和長期穩定發展。世界銀行的《1994發展研究報告——為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深刻論述了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指出基礎設施與經濟產出是同步增長的——如果基礎設施存量增加1%,GDP就會增加1%,各國都是如此。報告甚至認為,基礎設施是否完備,有助於決定壹個國家的成功和另壹個國家的失敗,對促進生產多樣化、擴大貿易、解決人口增長問題、緩解貧困和改善環境條件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借鑒國際經驗,特別是考慮到我國目前內需不足、社會基礎設施普遍落後的現實,國家財政采取措施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無疑是正確的選擇。二是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產業。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把農業作為政府保護的對象,財政是政府保護農業的重要手段。中國的現代化必須過農業這壹關。為了實現未來農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緩解農產品供求矛盾,必須加強政府對農業的保護和支持,切實解決農業投入問題,包括財政。財政對農業投資的重點是支持那些風險高、經濟效益低,對農業發展具有保護性、開發性或示範作用的項目,如大中型農業基礎設施、農業科研和新技術推廣、生態環境保護等。,這是其他農業投資者難以承受的,也是政府財政保護農業的重點。此外,從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立場來看,各級政府對農業的財政投入應有所側重。具體來說,各級財政農業投入的範圍是根據受益範圍的大小和政府承擔的農業生產、建設和事業發展項目有無外部效應來劃分的,充分體現了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就對農業的建設性和制度性投入的劃分而言,大致應是:中央財政應主要承擔關系全國經濟發展全局、屬於全國或跨地區、地方政府無法承擔或不適合地方政府承擔的支出,如大江大河治理、大型生態農業保護工程、具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特點的重點農業科技開發、大型糧棉基地建設等;省級財政掌握的投資應主要包括省內和跨市水利工程、省級農林水利開發項目、重大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市、地、縣財政在承擔本地區農業工程設施建設和維護的基礎上,重點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推廣先進適用農業技術。四是創新支出管理方式,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是當前社會各界關註的熱點問題。目前行政運行成本高。雖然有計算口徑的變化、工資增長的推動、信息設備的擴充等因素,但制度和治理的缺失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因此,深化支出改革,創新治理方式,必將成為降低行政成本的重要途徑,對推進節約型政府建設具有深遠意義。綜上所述,從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和體制轉軌面臨的任務出發,中長期財政支出調整和優化的方向和重點,壹方面是改變政府的財政分配格局,加強社會公共支出和經濟建設投入。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金融對國民經濟的調節作用,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上一篇:壹個關於中國傳統食物或節日習俗的謎語?下一篇:永恒愛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