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原名《夕陽》,是中國現代小說,約30萬字。茅盾從1931年6月開始寫作,到1932年2月5日完成,共19章。部分章節分別發表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月報》上。
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群,還被翻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語言,在國際上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小說以1930五六月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上海為背景,以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為中心,描寫了當時中國社會的種種矛盾和鬥爭。
2.邊境城鎮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國小說100強,排名第二,僅次於魯迅的《吶喊》。
《邊城》寫於1931年,正是沈從文愛情生涯的季節。1931年,社會雖然動蕩,但總體上還是略顯平和的。這個時候,中國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人性的本質,沈從文自然走在了前列。
因此,他希望通過自己對湘西的印象,描繪壹個類似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為城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出壹條光明之路。世界上還是有純潔自然的愛情,生活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由於《邊城》的審美藝術,小說《邊城》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
3.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家老舍(舒慶春)以20世紀20年代的老北京為背景的壹部小說。祥子生活在北洋軍閥統治的時代。
1936,老舍的壹個山東大學的朋友,講了他雇黃包車夫的經歷和見聞:壹個黃包車夫買了壹輛黃包車,不久就賣掉了,就這樣忽上忽下,最後窮了。當時老舍認為這個題材可以寫成小說。
新文學誕生以來,胡適、魯迅等作家都有關於人力車夫的寫作,但都是站在知識分子的角度表達對人力車夫的同情,而沒有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去體味他們的人生。
老舍出身貧寒,從小就與下層社會接觸。他對勞動群眾的生活狀況和心理有著深刻的了解,這為老舍創作《駱駝祥子》提供了素材來源。
老舍的朋友接著講了另壹個馬車夫的故事。他被軍隊抓了,但是他化災為樂,在軍隊移動的時候拿回了三只駱駝。這就是駱駝祥子故事的原型。
老舍決定把駱駝和趕車人結合起來,用駱駝把主角祥子引出來了。老舍把祥子放在他熟悉的北平。
1936春夏,老舍癡迷於收集素材,不斷打磨祥子的形象。山東大學出現了學生潮。老舍辭去了教學崗位,全身心投入到《駱駝祥子》的寫作中。1937 65438+10月,小說在宇宙風連載。
4.《圍城》
《圍城》是錢鐘書的壹部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壹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稱為“新學者”。第壹版由上海陳光出版公司於1947出版。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抗日戰爭初期的壹群知識分子。
《圍城》不僅僅是壹部愛情小說。它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主題和象征是多層次的。
《圍城》的象征來自書中人物對話中引用的外國成語“婚姻就像壹個金色彩繪的鳥籠,籠外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離開,離開,就沒有遊戲了。”
他還說這就像“壹座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裏的人想逃跑。”但僅以婚姻來談《圍城》的困局,顯然不是錢鐘書的本意。
《圍城》的困境貫穿於生活的各個層面。後來方鴻漸又提起這件事,評論說:“我最近對人生的壹切都有這種感覺。”
這是點題的筆。錢鐘書在全書中安排了許多變奏,使《圍城》的象征意義超越了婚姻的層面,形成了多聲部* * *曲。
5.“下沈”
《沈淪》是郁達夫20世紀20年代創作的早期短篇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時,震驚了當時的文壇。小說以郁達夫本人為原型,講述了壹個日本學生對國家衰弱的性苦悶和悲哀。
1915年,郁達夫考入名古屋第八公學(現名古屋大學)。郁達夫1919畢業後,從名古屋去了東京。途中,他根據自己在名古屋求學四年的生活經歷,寫出了這部作品《沈淪》。
1998年,名古屋大學在豐田講堂前為郁達夫及其小說《沈淪》樹立文學紀念碑。文學紀念碑由福建廈門生產的花崗巖制成。紀念碑壹側有壹幅郁達夫身穿學生服、頭戴學生帽的演員表像,演員表像下刻有“郁達夫”二字。碑的另壹面,刻著“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