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武漢建築節能推廣現狀如何?

武漢建築節能推廣現狀如何?

在GB50189-2005《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中,塑料門窗委員會根據建築所在城市的建築氣候區劃,將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列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以下是強制性條文中對建築外窗(包括透明幕墻)的性能要求。

壹、傳熱系數k

氣候分區代表窗墻形狀系數的面積比≤0.3傳熱系數KW/(m2?k)0.3 & lt;形狀系數≤0.4傳熱系數KW/(m2?k)

海倫、博格圖、伊春、呼瑪、海拉爾、滿洲裏、齊齊哈爾、富錦、哈爾濱、牡丹江、克拉瑪依、佳木斯、安達窗墻面積比≤0.2 ≤3.0 ≤2.7。

0.2 & lt窗墻面積比≤0.3 ≤2.8 ≤2.5

0.3 & lt窗墻面積比≤0.4 ≤2.5 ≤2.2

0.4 & lt窗墻面積比≤0.5 ≤2.0 ≤1.7

0.5 & lt窗墻面積比≤0.7 ≤1.7 ≤1.5。

寒區B長春、烏魯木齊、延吉、通遼、通化、四平、呼和浩特、撫順、大柴旦、沈陽、大同、本溪、阜新、哈密、鞍山、張家口、酒泉、伊寧、吐魯番、西寧、銀川、丹東窗墻面積比≤0.2 ≤3.2 ≤2.8。

0.2 & lt窗墻面積比≤0.3 ≤2.9 ≤2.5

0.3 & lt窗墻面積比≤0.4 ≤2.6 ≤2.2

0.4 & lt窗墻面積比≤0.5 ≤2.1 ≤1.8

0.5 & lt窗墻面積比≤0.7 ≤1.8 ≤1.6。

蘭州、太原、唐山、阿壩、喀什、北京、天津、大連、陽泉、平涼、石家莊、德州、晉城、天水、Xi安、拉薩、康定、濟南、青島、安陽、鄭州、洛陽、寶雞、徐州窗墻面積比≤0.2 ≤3.5 ≤3.0。

0.2 & lt窗墻面積比≤0.3 ≤3.0 ≤2.5。

0.3 & lt窗墻面積比≤0.4 ≤2.7 ≤2.3

0.4 & lt窗墻面積比≤0.5 ≤2.3 ≤2.0。

0.5 & lt窗墻面積比≤0.7 ≤2.0 ≤1.8

南京、蚌埠、鹽城、南通、合肥、安慶、九江、武漢、黃石、嶽陽、漢中、安康、上海、杭州、寧波、宜昌、長沙、南昌、株洲、永州、贛州、韶關、桂林、重慶、大仙、萬州、涪陵、南充、宜賓、成都。

0.2 & lt窗墻面積比≤0.3 ≤3.5。

0.3 & lt窗墻面積比≤0.4 ≤3.0

0.4 & lt窗墻面積比≤0.5 ≤2.8

0.5 & lt窗墻面積比≤0.7 ≤2.5

福州、莆田、龍巖、梅州、興寧、英德、河池、柳州、賀州、泉州、廈門、廣州、深圳、湛江、汕頭、海口、南寧、北海、梧州窗墻面積比≤0.2 ≤6.5。

0.2 & lt窗墻面積比≤0.3 ≤4.7

0.3 & lt窗墻面積比≤0.4 ≤3.5。

0.4 & lt窗墻面積比≤0.5 ≤3.0

0.5 & lt窗墻面積比≤0.7 ≤3.0。

二、遮陽系數SC

氣候分區表示城市中單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墻)的窗墻系統面積比的形狀數≤0.3,遮陽系數SC(東、南、西/北)為0.3

蘭州、太原、唐山、阿壩、喀什、北京、天津、大連、陽泉、平涼、石家莊、德州、晉城、天水、Xi、拉薩、康定、濟南、青島、安陽、鄭州、洛陽、寶雞、徐州,窗墻面積比≤ 0.2—

0.2 & lt窗墻面積比≤ 0.3—

0.3 & lt窗墻面積比≤ 0.4 ≤ 0.70/-≤ 0.70/-

0.4 & lt窗墻面積比≤ 0.5 ≤ 0.60/-≤ 0.60/-

0.5 & lt窗墻面積比≤ 0.7 ≤ 0.50/-≤ 0.50/-

南京、蚌埠、鹽城、南通、合肥、安慶、九江、武漢、黃石、嶽陽、漢中、安康、上海、杭州、寧波、宜昌、長沙、南昌、株洲、永州、贛州、韶關、桂林、重慶、大仙、萬州、涪陵、南充、宜賓、成都。

0.2 & lt窗墻面積比≤0.3 ≤0.55/—

0.3 & lt窗墻面積比≤0.4 ≤0.50/0.60。

0.4 & lt窗墻面積比≤0.5 ≤0.45/0.55。

0.5 & lt窗墻面積比≤0.7 ≤0.40/0.50。

福州、莆田、龍巖、梅州、興寧、英德、河池、柳州、賀州、泉州、廈門、廣州、深圳、湛江、汕頭、海口、南寧、北海、梧州窗墻面積比≤ 0.2-

0.2 & lt窗墻面積比≤0.3 ≤0.50/0.60。

0.3 & lt窗墻面積比≤0.4 ≤0.45/0.55。

0.4 & lt窗墻面積比≤0.5 ≤0.40/0.50。

0.5 & lt窗墻面積比≤0.7 ≤0.35/0.45。

註:有外遮陽時,遮陽系數=玻璃遮陽系數×外遮陽系數;無外遮陽時,遮陽系數=玻璃遮陽系數。

關於建築節能的幾點思考

1概述

發達國家的能源統計基於四個部門:工業、交通、居民和商業。所以很容易得到建築能耗數據,即住宅和商業能耗之和。其建築能耗壹般占全國總能耗的三分之壹左右。比如在美國,2000年建築能耗占美國總能耗的35%。但中國的能源統計模式與發達國家不同,分為工業、農業、建築、交通、郵電、批發零售、日用消費等部門。如果將後三個部門的能耗視為建築能耗,那麽多年來建築能耗占我國總能耗的比重壹直在20%左右。2000年為20.4%。中國建設部公布的2000年建築能耗比例為27.6%。建設部的數字包含了建材行業的能耗,實際上是廣義的建築能耗。此外,比例圖還有幾種版本。

其次,在很多建築中,各個部分的能耗是沒有區分的。比如壹般認為,公共建築中空調和采暖的能耗占總能耗的比例最大。事實上,這壹結論並沒有得到中國實際數據的支持。由於國內建築的能耗計量非常粗糙,壹般只有冷水機組有單獨的電表,空調的末端裝置和輸送系統的能耗無法與其他電力設備和照明區分開來。在工業建築中,空調和其他建築設備的能耗傳統上包括在生產能耗中。筆者曾經引用過日本建築環境與節能廳得出的辦公樓各部分能耗比例的調查結果。但是這個數據被很多文章反復引用後,被誤傳,變成了“上海市辦公建築能耗比”,甚至進入了壹些正式的調研報告和文件。

在基礎數據和能耗狀況不明確的情況下,很難恰當地確定建築節能的目標(例如基於某個時間節點的節能率),也很難恰當地分配各部分的節能率(例如圍護結構、照明和空調在總節能率中應承擔多少)。

圖1某高層辦公樓全年能耗分布

圖1是上海某高層辦公樓全年總能耗曲線。可以發現,圖1的能耗曲線有兩個最低點,分別出現在4月和11。在上海,這兩個月是氣候最宜人的時候。壹般來說,建築物既不需要供暖也不需要制冷。取這兩個月的平均能耗,在圖上畫壹條水平線(圖2- 17中的虛線)。可以認為,這條水平線以上的曲線所圍成的區域,就是建築內采暖空調所消耗的能量;水平線以下的矩形區域是照明和其他電力設備(如電梯)消耗的能源。

因此,照明、插座、電梯等設備的能耗可視為穩定能耗。雖然冬季白天短,夏季夜晚長,人們使用照明的時間有壹些差異,但從現代商業建築的全年能耗來看,這種差異並不明顯。采暖空調能耗是多變的,不穩定的,不僅隨氣候帶變化,還隨建築類型、形狀、結構、用途變化,甚至今天和明天都會不壹樣。這給建築節能工作帶來了復雜性和多樣性,但也是建築中節能潛力最大的部分。

在美國,建築能耗統計由政府進行,而在日本,則由專業學會和學術團體完成。但在中國,並沒有像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那樣,對建築能耗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因此,大多數節能政策制定者和從事建築節能的研究人員不可能像發達國家那樣了解壹個國家或壹個城市的建築能耗。由於缺乏必要的測量手段,很多建築大廈的物業管理人員對自己管理的大廈各個部分的能耗也是數不勝數。因此,建築節能必須從測量開始。

2結構節能與空調系統節能

采取圍護結構節能措施是建築節能的基礎。因為中國的建築節能是從采暖居住建築開始的,所以首先考慮加強圍護結構的保溫無疑是正確的決定。從管理的角度來說,很容易為圍護結構制定壹個有限的指標,並對其進行評價。但建築節能的關鍵是空調采暖系統的效率,最終的節能也要從空調采暖系統體現出來。墻改後,北方地區發展成為改革熱點。如果沒有調節閥和熱計量,圍護結構保溫越好,浪費的熱量可能越多。

圖2不同窗戶的空調總冷負荷。

不同墻體傳熱系數下的全年總負荷(MWh)。

在間歇式空調建築中,空調關閉後室溫升高。當室外氣溫低於室溫時,通過圍護結構的反向傳熱,可以降低第二天空調的啟動負荷。因此,圍護結構保溫越好,蓄熱量越大,空調負荷越大(見圖2)。

對於公共建築來說,圍護結構形成的荷載在總荷載中所占比例較小,因此圍護結構的節能潛力有限。

從圖3可以看出,墻體傳熱系數降低40%,最大節能率為8.1%(哈爾濱),最小為2.8%(廣州)。可見,公共建築節能的重要環節是降低內部負荷和內部熱量。比如在保證照度的前提下降低照明負荷,既能降低照明耗電量,又能降低空調負荷,可謂壹舉兩得。

3節能和ieq

非典之後,人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對ieq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國大城市公共建築的空調末端(AHU)80%以上只有壹級粗過濾,有的甚至只有壹層濾網。根據ASHRAE標準62-2001,在表面潮濕的冷卻盤管或其處理設備的前端應增加壹個最小效率報告值不小於6的灰塵過濾器或凈化器。歐洲標準也要求AHU過濾器符合F7標準。也就是說,需要粗過濾和中過濾兩個階段。整個風系統的阻力至少比現在高200Pa。假設壹個3600m3/h的空調箱,全年運行,會增加2500kWh的耗電量。

另外,很多建築的空調新風量都沒有達到規範的要求。而且非典之後,壹些新建樓房的業主對新風量提出了超標的要求。新風負荷占空調負荷的20 ~ 30%,增加新風量意味著增加能耗。

在公共建築中,ieq直接影響使用者的舒適、健康和工作效率。對於建築管理者來說,這就是“開源”。建築節能是降低運行成本,是“節流”。開源和節流應該相輔相成。

因此,建築節能工作應以室內環境為底線。壹方面,建築節能絕不能以犧牲ieq為代價;另壹方面,不合理的環境消費行為(如夏季環境溫度過低,冬季環境溫度過高,新風量過大,使用空調時開窗等。),也就是不合理的能源使用,應該改變。

要解決節能和ieq之間的矛盾,可以采用很多新技術或原有技術的集成。比如獨立新風系統(DOAS)、輻射吊頂+置換送風系統、除濕空調系統等。

4節能省電

2003年夏季高溫期間,我國19省市的嚴重缺電和美國、加拿大部分地區的大停電事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電空調的應用關系到電網的安全,同時要註意節能。

壹些節能技術可能會減少每年的建築能耗,但它們並不省電。例如,本文第2節討論的圍護結構隔熱就是這種情況。在傳統的空調能源結構中,夏季用電制冷,冬季用壹次能源供暖。對於采暖為主的地區,加強圍護結構的保溫可以減少全年能耗(如哈爾濱);但在供冷地區,加強圍護結構保溫的總節能效果有限,反而會增加空調的能源(電力)消耗。

有些技術可能會多消耗壹點能源,但是可以使用清潔能源,有利於環保。比如燃氣直燃發動機,在中國壹直被很多人認為是“省電不節能”。而直燃發動機不使用CFC和HCFC制冷劑,燃燒天然氣對環境影響小,溫室氣體排放低,因此被世界各國視為綠色技術。夏季使用低谷氣,平抑高峰用電負荷,可以做到電氣“雙贏”。

有些技術在微觀層面可能不節能,但在宏觀層面是節能的。比如冰蓄冷空調,夜間低谷電制冰時,制冷機組COP值降低。在用戶端,如果沒有合理的峰谷差價,冰蓄冷空調既不節能也不貴。但在發電側,大量冰蓄冷空調的使用填補了夜間低用電負荷,使得發電機組始終處於高發生率和滿功率狀態,發電煤耗下降。與40%部分負荷相比,30萬千瓦發電機組可節能15.7%。同時提高了發電設備的利用率。發達國家電力年平均負荷率為66.6%,我國發電設備年平均負荷率為1999,達到最低值50%。之後逐年上升,2002年達到54.8%。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因此,建築節能需要在能源、環境、經濟、技術等多方面進行平衡,這應該成為建築節能工作者的壹項基本素質。

  • 上一篇:植樹節手抄報簡單
  • 下一篇:壹首經典的小提琴曲在很多場合都聽過。這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