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錢穆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筆名公沙、、余忘、顧雲,七方橋素書館素書老人。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吳越始祖錢柳之後。
中國近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稱他為“大師”,甚至有學者稱他為中國最後壹位士大夫和國學大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四大史學家”。
1930年因出版《劉父子年譜》而成名,得到顧頡剛推薦。他被聘為燕京大學的中文講師,後來在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和江南大學擔任教授。
65438-0949年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65438年至0967年遷居臺北,成為中國文化學院(現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1990在臺北去世,享年95歲,1992葬於蘇州太湖之濱。
錢穆著述頗豐,專著80余部。他壹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高舉現代新儒家大旗,在中國大陸、港臺地區影響很大。
代表作有《先秦諸子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概論》、《文化研究的大意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
2.林語堂
林語堂(1895 65438+10月10-1976年3月26日),福建隴西(今漳州)人,原名樂和,後改為玉堂,後改為玉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學美國和德國,獲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和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
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主席。林語堂在1940和1950兩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創辦了《論語》、《人間世》、《宇宙之風》等刊物,作品有小說《京華煙雲》、《可笑》等。
散文隨筆,人生的盛宴,人生的藝術,以及《東坡詩詞選》、《浮生六記》的翻譯。65438-0966定居臺灣省,65438-0967受聘於香港中文大學任研究教授,主持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的編纂工作。1976在香港去世,享年80歲。
3.梁實秋
梁實秋(1903 65438+10月6日—1987 65438+10月3日),原名梁誌華,筆名子嘉、秋浪、成書,浙江杭州人。他壹直和魯迅等左翼作家鬥爭。
他壹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2000多萬字的作品,他的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作品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莎士比亞全集》(譯)等。
1923年8月赴美國留學,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26回國後,先後在國立東南大學(東南大學前身)、國立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前身)任教,任外語系主任。
65438-0949年赴臺灣省,成為臺灣省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1987 165438+於10月3日在臺北逝世,享年84歲。
4.張大千
張大千(張大千,1899年5月10 —1983年4月2日),原名政全,後改名馮唐,字,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港人。
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番禺,10年5月19日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郊區厲安良。他是中國的畫家和書法家。
20世紀50年代,張大千周遊世界,獲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術界譽為“東方之筆”。
他和二哥張善子·昆仲創立了“大風堂畫派”,是20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家。尤其是山水畫。
旅居國外後,他把畫風和文字結合起來,強調色彩和水墨畫,尤其是潑墨和色彩,開創了壹種新的藝術風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稱“南張北齊”、“南張北普”,名目繁多。
他們與黃君璧、溥心畬並稱為“三過海”。二十多歲的他留著大胡子,成為日後張大千的獨特標誌。
與齊白石、徐悲鴻、、黃、、郎靜山、西班牙抽象畫家畢加索等有過交流和探討。
5.黃君璧
黃君璧(1898 165438+10月12 —1991年65438+10月29日)出生於廣州南海。原名,後名君翁,真名叫華智,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中國畫畫家和教育家。楊循神父,這個家庭非常富有。
早年畢業於廣東公學,隨畫家李文獻遊歷,與粵東藏家交往。致力於山水畫,尤其是畫雲和瀑布。1923,與陸振寰、黃般若成立桂海合作繪畫社。
65438-0929任廣州美術學院教務主任,65438-0937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65438-0949年移居臺灣省,現為臺灣省師範大學教授、美術系主任。
他在國內外舉辦過多次個展。傳統基礎深厚,經歷了現代中國畫的傳承、演變、創新的過程。出版有《黃君璧畫集》、《黃君璧書畫集》等作品。
百度百科-黃君璧
百度百科-錢穆
百度百科-張大千
百度百科-梁實秋
百度百科-林語堂